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 > 李益 >

李益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大歷四年進士,授華州鄭縣尉。多次從軍邊塞,出任幕僚,後脫離軍府,入長安歷任中書舍人等職,後官至禮部尚書。其詩音律和美,為當時樂工所傳唱。長於七絕,其詩尤以邊塞詩最為傑出。有《李君虞詩集》。

喜見外弟又言別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2,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3,秋山又幾重?

【註解】

1外弟:表弟。

2滄海:比喻別後世事的變化。

3巴陵:唐代的巴陵郡,在今湖南省岳陽市。

【賞析】

本詩描寫久別重逢又分離的情景。詩中採用白描的手法,以凝練的語言和抒情的筆調,真切深刻地表現了動亂時期親友間聚散離合的複雜感情。「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刻畫久別乍逢悲喜交集的心理狀態,抒發了真摯的至親情誼。

江南曲

嫁得瞿塘賈2,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3。

【註解】

1江南曲:樂府《相和歌》曲名。

2瞿塘賈:指經長江出入四川經商的商人。

3弄潮兒:當潮水上漲後,熟悉水性的弄潮兒便操舟搏擊於浪潮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商婦因丈夫外出,逾期不歸的怨艾之情。詩中對商婦的神態和感情刻畫得細微真切。少婦佇立江邊盼丈夫回歸,但商人重利輕別,歸無定期,常常失約。少婦由失望怨恨而胡思亂想,「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使她的怨情憑添了風趣。這首詩語言質樸自然,將深厚的感情融進看似不經意的敘述和議論中,散發著濃郁的民歌風味。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烽前沙似雪2,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3,一夜徵人盡望鄉。

【註解】

1受降城:唐時張仁願於黃河以北築東、西、中三座受降城。這裡指西受降城。

2回樂:縣名。故址在今寧夏靈武市西南。

3蘆管:即蘆笛,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

【賞析】

本詩是李益邊塞詩的代表作,也是中唐絕句的名篇。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沙以雪、月如霜。通過比喻,突出大漠的荒寒,邊塞的淒冷。後二句抒情,在這樣淒清寒冷之夜傳來的笛聲,勾起徵人滿懷的鄉思,久戍思鄉的哀怨和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中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格調低沉,意境深遠,獨具風格。

img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