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 > Point 5 和風細雨,不要出言不遜 >

Point 5 和風細雨,不要出言不遜

古人早有明訓:「言語傷人,勝於刀槍」。許多人常以「嘲弄」他人或者與他人「鬥嘴」為樂。有些雖然是屬玩笑性質,但總讓人覺得不妥,畢竟「尖酸刻薄」「有失厚道」的言語批評,會使聽者產生不悅;嚴重的,遭到殺身之禍,後悔莫及。因此,古人說「喪家亡身,言語佔八分」,自然有其道理。

古往今來,因為說錯話而招致災禍的例子不勝枚舉。尤其是在古代尊卑有序的體系中,說話稍有不慎就會大禍臨頭。現代社會因為說錯話,說不當的話,說不負責任的話而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和結果的例子也屢見不鮮。不要以為僅僅是一句話而已,一句不適當的話卻可能給你帶來不希望的改變或是結局。管好自己的嘴巴才能說明你是個聰明人,俗話說「禍從口出」,一個不小心,就為自己找來了禍端。因此,說話要慎重。

事實上,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一樣,只要被一些不中聽的話激怒,都可能會因情緒狀態失控,而口出狂言,大打出手,最後鼻青臉腫。

2006德國世界盃結束了,但最後一場法意冠軍爭奪戰中,齊達內用光頭撞倒馬特拉齊的那讓人目瞪口呆的一幕,留給全世界球迷一個疑問:怎麼了?

從鏡頭中看到,馬特拉齊並沒有對齊達內動手,只是語言!肯定是出口傷人的語言!究竟馬特拉齊說了些什麼話,惹得一向動作優雅的「齊祖」做出如此驚人的舉動?

這事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關於馬特拉齊對齊達內究竟罵了什麼,流傳著兩種版本。一是電視台通過解讀「唇語」而破譯得出的一個答案:「你姐姐是個妓女!」二是某電視台解說員在賽後公佈的說法:「你是意大利養出來的一條忘恩負義的狗!」

不管馬特拉齊說的是什麼,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出口傷人了!能讓齊達內這樣被人稱為「喜怒不形於色非常能控制自己的人」失控和爆發,可以想像語言侮辱與冒犯的後果!

侮辱的語言有時比暴力還要暴力。在當今當時,最司空見慣、最有效的傷人武器,就是語言。在情緒高漲,比如盛怒之時,為求發洩,人們通常會講一些傷害對方的話。這種「無理之失」所構成的傷害、禍害,往往令人難以想像。許多人都會有這種經歷。故而,必須注意,如果言語輕率、不慎的話,導致誤會、曲解的可能性極大。「慎言為要」才是修養成熟的一個體現。

以大嘴無遮攔而著稱的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力普親王就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出語傷人。1995年,他在與一名蘇格蘭汽車教練談話時問道:「你怎樣才能讓當地人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不喝酒,而通過考試呢?」1982年,當英國正受到嚴重的經濟衰退折磨時,他卻說:「以前每個人都一直抱怨休息時間短,現在他們卻又說自己找不到工作。」

有一次,菲力普親王去英格蘭北部的索爾福德大學參觀。在那裡,親王和13歲的小胖子安德魯交談上了。安德魯告訴親王自己長大後想坐火箭上太空的遠大理想。他和其他在場的人都以為親王會說一些鼓勵的話,誰知,親王卻給他大大地潑了一頭冷水,說他應該首先減肥。

《鏡報》引用安德魯的話說:「他對我說『如果你想坐在那裡面上天的話,就應該首先減肥』。我對他那樣說感到很難受,但我還是笑了一下,假裝這只是一個玩笑。」

小男孩兒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負感到火冒三丈,她對記者說:「我真不明白像他那樣一個大人物竟然會說出這樣令人噁心的話來。」

可以想像,他並無惡意的出言不遜,會給自己的形象帶來何種傷害。

古人說得好,「不能美言則免開尊口」。我們不該當面指責,更不要冷嘲熱諷,而應語氣委婉,各抒己見,盡量說服對方或求同存異,抱著「不在乎說什麼,而在乎怎樣說」的態度。

現實生活中,許多因詞不達意,語言尖刻,抑或「刀子嘴豆腐心」而惹人生厭者比比皆是。正所謂「片言之誤,可以啟萬口之譏」。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對方自會發生「辛辣」的反應;陳義晦澀,言辭拙訥,對方自會發生「苦澀」的反應;一味訴苦,到處乞憐,對方自會發生「寒酸」的反應;好放冷箭,傷人為愉,傷人越甚,越以為快,對方自會發生「創痛」的反應。

為避免出口傷人,說話宜三思而後「語」,不宜心直口快,宜和風細雨,不宜含沙射影。說話之前,起碼先得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他願不願意聽你說話。願意聽,你就說;不願意聽還是免開尊口為妙。同時,要善於換位思考,你的「金口玉言」如果是對方說給你聽,你是愉悅還是心生不快?如此,便會漸漸改掉這種不受歡迎的毛病。

「和風細雨」往往比「暴風驟雨」更能感化人。與人說話不僅要有美好、善良的願望,而且要有發自肺腑的深情厚誼。記住,永遠也不要於盛怒之下出口傷人。人憤怒的時候,頭腦處於極度不理智的狀態中,說話也往往不假思索,不顧後果。

情景訓練:凡事三思而「說」,一定要經過思考再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