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 > Point 4 感染力才是語言的魅力 >

Point 4 感染力才是語言的魅力

前些日子,有個朋友向我吐苦水,也是在說話上遇到了瓶頸。這個朋友人很好,心地善良,待人也熱情,但就是有一個問題——說話總是一個調,弄得別人老覺得他沒有感情似的。

事實上很多人也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遺憾的是,有多少人在說話的時候注意過自己的語調呢?只不過長期以來,大家在說話時形成了一種固定風格,自己說得習慣,身邊人聽得習慣罷了。所以,沒有人會在意這件事,但這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重要的場合裡,當我們需要通過語言吸引別人時,才發現原來自己說得話並沒有那麼動聽,不過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這就像音樂裡音調的高低是音樂的生命那樣,說話沒有聲調,又怎能吸引人呢?要知道,不同的聲調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舉個簡單的例子。

「啊!這是什麼世道啊......」「啊!這個人竟然是他!」「啊!啊!我一定遵命。」「啊!終於盼來這一天了!」「啊!那麼說,你真的答應了。」

同樣的「啊」字,在這幾句話中的所表現的感情是有差別的,那麼發音和語氣也應該有所不同,起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那些出色的企業家、政治家,無一不是出色的演講家,因為他們知道激勵別人,需要依靠語言的魅力,而語言的魅力要靠聲調、節奏表現出來。同樣的話,進行過演講訓練的人說出來,效果絕對不同凡響。

奧巴馬的個人魅力,尤其是演講和鼓動能力,簡直就是為美國式的競選制度而生的。

在現場聽過奧巴馬演講的人都表示,奧巴馬身上有一種難以描述的親和力。一位華人在他的博客裡這樣描述奧巴馬的演說:「他的演說富有節奏感,味道十足,語調恰到好處,幾乎帶有一種催眠和傳教的功能,讓人如癡如醉,欲罷不能......」

在奧巴馬的演說現場,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景:年輕人像參加搖滾音樂會那樣聚集在舞台前面,忘情地跟他呼喊口號,不時有人因興奮過度而在台前昏倒。

我相信,奧巴馬的口才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長期訓練出來的結果。在美國激烈的政治競選背景下,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要讓自己的話說得富有磁性和吸引力。

我們說話的聲音,也必須和音樂一樣,只有滲進人們心中,才能達到吸引對方、影響別人的目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注意培養自己在說話時的一些變化,特別是語調和節奏的變化。

例如在表示有疑問的時候,你可以稍微提高句尾的聲音;要強調的時候,聲音的起伏可以更大些;要表現強烈的感情時,可以把調子降低或逐漸提高。有一個人就通過語調的變化騙了成百上千的觀眾。

在波蘭有位明星,人們都稱她為摩契斯卡夫人。一次她到美國演出時,有位觀眾請求她用波蘭語講台詞。於是她站起來,開始用流暢的波蘭語念出台詞。觀眾們雖然不瞭解她台詞中的意義,卻覺得聽起來令人非常愉快。

摩契斯卡夫人接著往下念,語調漸漸轉為低沉,最後在慷慨激昂、悲愴萬分時戛然而止。台下的觀眾鴉雀無聲,同她一起沉浸在悲傷之中。而這時,台下傳來一個男人的笑聲,他就是摩契斯卡夫人的丈夫——摩契斯卡伯爵,因為他的夫人剛剛用波蘭語背誦的是九九乘法表!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語調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議的魅力。即使不明白其意義,也可以使人感動,甚至可以完全影響對方的情緒。因此,你應該知道你的聲音有多重要了吧。

正如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請開口說話,我才能看清你。」人的聲音是個性的表達,聲音來自人體內在,是一種內在的剖白,因此,你的聲音中可能會透露出畏懼、猶豫和缺乏自信,也可以透露出喜悅、果斷和熱情。

小麗和小芳是同事,年齡、經歷、工作能力相似,但說話方式不同,在職場上給人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小麗聲音低沉,說話冷靜從容。和小麗交談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評價:「一聽到小麗那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不管她說什麼都覺得是應該的,真是不可思議啊!」

而反觀小芳不但天生高音,而且說話速度極快。和小芳交談過的人,都會這樣評價:「小芳聲音尖銳,說話又快,總覺得有些輕浮,好像不怎麼可靠......」

音調高低與談話方式的不同給人的印象竟是如此迥然。像小麗從容不迫的音調,不瘟不火的談話,帶給人的就是信任感;而小芳那種尖嗓快語,則很容易讓人感覺輕浮,產生不可靠之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些演講家、語言大師勝人一籌的說服能力,正是贏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掌控好說話的音調、節奏、語氣細節,即能全面地展現出一個「具有說服能力的你」。

總之,絕對不要使你的語氣單調,因為音階的變化會加強你的感染力。你的熱情會在音階的變化中展現出來,並且能夠感染聽者,從而產生你想要的效果。

情景訓練:觀看或收聽名家朗誦或演講的音像資料,體會音階的變化帶來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