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談話的力量 > 第十二章 減少社交場合中的緊張心理 >

第十二章 減少社交場合中的緊張心理

只要不被緊張所累,你冒的風險越大,機會就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克服了緊張,人們就能隨意地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你和我以及其他人都有點像烏龜:我們只有把頭多伸出去一點,才能夠取得進步。下面是摘自The Subject Was Roses的一段對話,看看提姆冒了多大的風險表達他對父親的愛:提姆:過去我經常做一個夢,是關於你和我……幾乎總是一樣……有人告訴我你去世了,然後我痛哭著衝到大街上……有人攔住我問為什麼哭,我回答說:“我爸爸去世了,而且他從來都沒有說過他愛我.”

約翰:(企圖打斷提姆的話,但沒有成功)我只是因為她的緣故才讓你留下來,提姆:沒錯。你是沒有說過你愛我.可是我也沒有說過.約翰:我不懂你在說什麼。

提姆:我現在就說了——

約翰:我不懂你在說什麼.

提姆:我愛你,爸爸。(他直接說了出來。約翰雙眼緊閒,整個身體因為努力要壓制自己的感情而變得僵硬。)我愛你。(約翰的防線這次被徹底擊潰了,激動地轉過身去向提姆張開雙臂。

提姆迎上前。倆人熱淚盈眶,互相擁抱……)只要不被緊張所累,你冒的風險越大,機會就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緊張的情緒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呢?

在你要和一個不認識的人談話時?

在你發出邀請時?

在你請求幫助時?

在別人批評你時?

 

在你想表達愛或者關心時?

如果在這些場合下你都會感到緊張,那麼你就會以為是這些事情導致了你的緊張:事件 情緒上的反應

開啟談話————一〉高度緊張

然而,事實根本不是如此。事件並不會引起情緒上的反應。比較下面兩個年輕人面對同一事件與陌生人談話時的反應:

一個高是醜陋的叫阿爾的傢伙經常在柯尼島的海灘上晃來晃去。每天我都會看見他平靜地走上前去和年輕的姑娘搭訕,用沙啞的聲音說:“嗨,我叫阿爾。我見你只有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呃…這麼好的晴天,一個人過太浪費了,你介不介意和我做伴?”這是在紐約,對方可能會故意朝別處看,或者繼續讀她的書報。阿爾並不在意。他把毛巾放在她旁邊,繼續談論海浪、人群或者別的什麼東西。如果她仍舊不理睬,過一會他會說:“好的,沒關係。”然後起身到下一個目標——也許只隔了三四個人。他又來一遍“嗨,我叫阿爾。我見你只有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

格蘭特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生。他喜歡上一個叫達娜的女生,已經認識她—一或者至少是觀察她——四年了。每天他都會站在遠處,看著她去教室上課,到圖書館學習,包括吃飯。有幾次他鼓起勇氣想上前和她說話,可是心裡緊張得厲害,就打了退堂鼓。他對我說:“如果她笑話我叫我走開怎麼辦?”“我覺得我會受不了的…·”後來達娜畢業離開了洛杉磯。

現在格蘭特僅有一份紀念——一張偷偷拍下來並且放大到真人大小的照片。如果他冒險碰碰運氣.說不定得到的就不止是照片了。

如果所處的場景是引起緊張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同一個陌生人說話並不使阿爾和格蘭特都感到緊張呢?或者為什麼不是倆人都感到很鎮靜呢?

答案就是,事件並不會引起人的情緒變化,是人們對這些事情的信念在起作用。只有加入這一點因素.我們才能合理地解釋為什麼面對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我認識格蘭特以後,瞭解到他在接觸其他男女同學時並不會感到緊張。只有面對達娜這樣他很在意、害怕失敗、又沒有信心成功的女生時才會感到很緊張。這進一步說明了信念對情緒反應產生的巨大作用。

事件並不左右你的情緒,而是你的信念。這對你所有的人生經歷都是適用的,包括那些與社會交往無關的事情。例如,在遭到拒絕後覺得自己注定一輩子孤獨下去,你就會感到沮喪;在遭到拒絕後相信自己是甩掉了一個負擔而高興,你就會感到高興。考試的時候得了C但是卻相信自己應該得B,你就會感到失望;如果你只是希望能通過考試.那麼這個成績就足以令你喜笑顏開。如果房租提價你覺得不合理,你就會感到憤慨;如果提高的價格並沒有你預計的那麼高,你會感到放心。同樣的事件能夠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這取決於你的信念是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埃皮克提圖曾經就這個現象進行過總結:“人不是為外物所動,而是被自己對外物的認識所左右。”莎士比亞說過:“事物沒有善惡之分,都是人的思想的結果。”

基於這個理論,“理性情緒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的創立者阿爾伯特-埃利斯(Allbert Ellis)博士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亞倫.貝克(Aaron Beck)博士,專門把這種引起人們緊張的信念區分出來(與負罪感、失落等負面感情相並列)。在我們的討論中,將把這些信念分成四大類別:逃避、恐懼、以偏概全、要求過高。埃利斯和貝克用實證的科學方法來支持這個理論,結果表明所有這些信念都是不理性、不符合邏輯、無法證明的。埃利斯和貝克博士以及其他行為科學家做過數十個相關的研究,超過兩萬名採用理性情緒療法的精神治療醫師也都有過相關實踐——都表明挑戰自己的非理性期待,代之以理性的分析,能夠極大地減弱緊張心理。一旦克服了緊張,人們就能隨意地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逃避

你可能會對自己說,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使”你感到緊張。這種自我對話被稱作“逃避”,因為這樣你就把感情上的不愉快歸咎於外界事物,而不是其真正的來源:你對這些事物的信念.

挑戰你的逃避意識

當你把自己感情上的不快歸咎於外界事物時,你問自己:“有什麼證據表明是這些事情讓我緊張呢?”你會發現沒有任何證據。用本章前面講過的理性方法讓自己相信:你的緊張情緒是由你對事情的信念造成的。用確定的口吻告訴自己這個事實,告誡自己不要再像木偶人一樣,每次事情不如自己預料那樣發展就變得緊張。(有幾項心理學研究表明,你只需相信這個理論就能解脫出來,從前令你煩惱不堪的場面就可以從容應付了)最後,檢查自己的內心括動,把那些恐懼、以偏概全、要求過高的想法也克服掉.(注意:如果你很著急,或者遇上了以前已經克服了的非理性期待,你可以使用沃爾普的方法,心中默默地或者大聲說出來“停”!打斷頭腦裡非理性的想法,然後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事。)恐懼

恐懼的心理就是告訴自己事情可能不會按自己預計那樣發展(理性的想法)這樣的話,情形就會變得非常“恐怖”、“可怕”、“駭人”,你“將會無法承受”(非理性的想法)。

這樣的恐懼心理導致胃開始抽動,全身出汗,腎上腺開始向血液中分泌腎上腺激素,心跳加速,血液流向肌肉,腦部供血不足。人體內的緊急預警系統被啟動——這個系統是我們遠古的祖先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所以在危險的情況下能夠迅速地回擊或者逃離。即便你沒有面臨危險,當你感到恐懼時身體就會像遇到危險那樣做出反應.由此引起的高度緊張非常令人苦惱。

如果你逃避退縮的話,你緊張的情緒會有明顯的下降;如果你繼續堅持,高度的緊張可能會讓你表現得很糟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越是希望事情順利發展,越是難以做到。就像我們非常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時,反而容易結結巴巴說不清楚;我們非常想考好一次考試時,卻發現腦子裡一片空白。

我記得有一次邀請一位教授和他的夫人吃飯。早在幾天以前.我就開始設想種種可能發生的壞事,覺得不管哪一種真的發生了,都會是非常糟糕的.客人都還沒有來我就已經緊張成了一團亂麻。他們到了之後.我擔心出現沉默的冷場局面,反而因此找不到話說。我躲到洗手間,靜靜地吐了一通。當我用托盤端出滿滿一大盤雞肉來時,我又害怕把托盤打翻,所以手和腳都不住地發抖。這抖不要緊,有一塊雞肉從邊上滑了下來。我趕忙伸手去接,沒想到半盤雞肉都掉出來,撒在教授的腳上。看著這一切,我完全被恐懼所湮沒了。

 

挑戰恐懼心理

當你感到恐懼時,問自己:“我所想像的這些可怕的事情有多大的發生可能性?”如果覺得不大可能發生,那就以堅定清楚的口吻告訴自己。你甚至可以拿自己的恐懼心理來開玩笑。

如果你覺得事情不會順利.那就問自己:“如果我失敗了,實際地說,最壞的結果是什麼?”結果可能不會像你憑空想像的那樣可怕。

16歲的學生安娜制訂了一個計劃,看看被人拒絕到底是什麼結果。像很多害怕被拒絕的人一樣,安娜從來沒有過類似經歷。她在街上和別人聊天.並且邀請還不怎麼熟識的同學參加她籌備的聚會。她發現:“並沒有人向我動拳頭,衝我尖叫,或者破口大罵。最壞的情況就是一些人不怎麼回答我說的話。一些同學說不想參加聚會,或者答應了卻沒有去。我都不知道自己以前怎麼那麼害怕被拒絕。實際上,無論我得到什麼樣的回答,我都為自己的勇氣而自豪。總之,我認為那樣畏縮害怕比直接勇敢地說出來帶來的痛苦更多。”

想清楚可能發生的最壞後果後,再檢查一下你用來描述這些結果的詞語,像“恐怖”、“可怕”、“駭人”。這些詞可以用來形容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1906年舊金山地震、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興登堡的墜機事件以及“薩姆之子”兇殺犯——但是絕對不適合形容別人拒絕了你的邀請,嘲笑你或者與你意見相左,平常的否定的回答,根本無法與那些災難性的事件相提並論.最後,重要的一點是,給自己現實的抉擇的聲音。俄勒岡大學的多米尼克.托盧索(DominicLaRusso)博士指出:“液體的形狀取決於裝盛的容器。同樣,個人的想法和經歷在很大程度上由我們使用的描述它們的語言來決定,”最近的很多心理學實驗都為這個觀點提供了證據。研究發現,一開始就使用感情色彩較弱的詞語,能夠有效地減輕緊張的程度。

有鑒於此,你可以試著把“恐陸”、“可怕”、“駭人”這樣的詞語換成“倒霉”和“不便”。例如,如果你想把自己介紹給一群陌生的人,不必恐懼,只要對自己說:“我想和這些人聊聊。如果沒有人理我的話,那就倒霉了。不過我也能夠接受的。不管怎樣,要結交朋友就得冒一定的風險,我願意去嘗試。”

以偏概全

對自己以偏概全

你怎樣描述自己?很多過去曾經害羞的人現在就定義自己為“害羞”;很多失敗過的人就稱自己為“失敗者”;很多本來可以非常豁達開朗的人卻給自己貼上一些“標籤”,像“沉靜”、“神經質”、“緊張”、“內向”等。

 

如果你接受了這些“標籤”,你很可能就會像這樣惡性循環.所有這些對自己的定性都是基於自己過去拙劣的表現。當你使用它們的時候,過去的失敗成了你現在不願嘗試、懶惰的借口。而你現在的懶惰反過來又“證明”這些定性都是確切的,又成了今後懶惰的理由。這樣的話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得出結論:“我這樣做,自己也沒有辦法控制。”或者“我本性如此。 ”於是完全放棄去嘗試。

你作為一個人,始終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某一次做事方式的選擇,並不意味著永遠這樣做下去。所有這些定性的“標籤”都是毫無意義的——建立在錯誤推理上的錯誤結論。你可能曾經表現得很害羞,但並不意味著將來也要如此。緊張也許曾讓你躊躇不前,但是如果你能克服逃避、恐懼、以偏概全、要求過高,你就不會再這樣了。正如卡爾·桑德伯格(Carl Sandburg)所寫的:“過去只是一桶灰燼。”只要讓過去的缺點不再束縛你的心靈,你就能夠按你的意願去改變,去體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付出失敗,才能贏得成功

對自己的定性讓你認為,過去的失敗不僅能影響你將來做什麼,而且還能決定你怎麼做。

可是如果你去尋找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你會空手而歸。實際上你會發現任何一個取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過很多失敗的經歷。比如.隨便問一個房地產經紀人。為了賣出某一座房子,他幾乎總是要帶很多顧客來看房。人們的需要和口味各不相同:有人會嫌這座房子太大或太小;有人會嫌太靠近或遠離市區;還有人會覺得房子樣式已過時或者太新潮。如果該房地產經紀人不願意冒風險,不願接受賣房過程中出現的“失敗”,那麼他永遠也別想成功。就像一位精神病專家曾經對我說的:“經歷失敗,才能贏得成功。”

同樣,沒有人能夠得到別人百分之百的承認。當某位美國總統有60%的支持率時,他已經是非常受歡迎了。但是這意味著10個人中仍有4個人、全國就有數千萬的人不喜歡他或者他的做事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迷戀於影星克裡斯蒂·布林克利(Christie Brlnkley)或者球星法比奧(Fabio);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羅茜·奧唐納(Rosie 0’Donnell)或者大衛·萊特曼(David

Letterman)的幽默;不是每個人都仰慕大法官倫奎斯特(Rehnquist)或者比爾·蓋茨(BillGates);不是每個人都歡迎影星簡·芳達(Jane Fonda)或者政治家傑克·坎普(Jack Kemp)到他們的家裡去。

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

想想這句話的含義:沒有人能夠得到別人百分之百的承認。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也體驗過失敗的痛苦。你過去社會交往上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你將來的狀況,失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付出失敗,才能贏得成功。

“標籤”限制你的活動

給自己貼“標籤”是不理性的,不僅因為這樣做讓你相信過去的行為能夠決定將來的行為,過去的失敗注定了將來的失敗,還因為這樣做會把你整個人包裹在某一個詞裡面,讓局部偶然的事情成了全部的必然的結果。這樣就把你在人生的一小段時間裡做過的事,同你是什麼樣的人混為一談了.

沒有人是一直都害羞的。即便格蘭特也並非總是害羞。和達娜說話的時候他可能會感到緊張,但是和其他人在一起——父母、老師、室友、超市售貨員等等——就不會這樣。也就是說在他遇到的人中間,95%的人不會讓他害羞!那麼.他又怎麼能僅憑5%的證據就斷定自己100%的是個害羞的人呢?

同樣的道理,沒有人能夠被稱為失敗者。人們在生活中某一方面失敗了的時候,就容易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可是與此同時他們可能還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的事業可能仍舊很興旺,或者學習上很順利(或者至少是某一科目)。他們可能還非常善於做飯、園藝或者打網球。

給自己的標籤常常是有害的,而且總是不準確的。你可能犯過錯誤,導致自己在交談時顯得不夠自信;也可能判斷出錯,主動和別人交談,卻發現對方不是適合的對象。你可能犯過錯誤,但是那些錯誤並不能對你起到決定性作用。

 

對別人以偏概全

正如你會以偏概全地談論自己的“本性”或者“命運”,你也會以偏概全地去看待別人,因而限制了你對別人的認識。

“世界上沒有好人,誰也不能信任。”

“我再也找不到像格裡這樣好的朋友了。”

“如今的女人對友情毫無興趣。她們腦子裡就想著錢。”

很多人根據非常局限的一些經歷,就得出關於別人的以偏概全的結論。例如,在被一個人拒絕之後,他們會認為沒有人是善良的,或者再也不可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友誼。

因為和一兩個人的不幸的經歷,他們就完全忽略了數以千計的可能出現的朋友和戀人、如果能夠去認識更多的人,他們會找到和原來一樣或者是更好的朋友,更值得自己去信任的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們不去嘗試,就不可能成功。

挑戰你以偏概全的習慣

不要盲目相信給自己貼上的標籤,向自己要求確切的證據。例如,“說我害羞,有什麼證據?就因為這一次我又退縮了嗎?”“說我是失敗者而且再也不會有成功的友誼,有什麼證據?

僅僅因為這一次我失敗了嗎?”你不可能為這些標籤找到充足的證據,因為它們本身就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下一步,回想你比較積極主動、最終成功了的經歷,以此來反駁你以偏概全的做法。你很可能會發現很多成功的經歷。

然後,做一個理性的自我分析,比如:那一次和那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可能退縮了。但這並不能說明我就是害羞的人。儘管之前我一直都未能積極主動,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就做不到。這只能說明我應該更加理性地控制自己,不要產生一些無聊的想法,做我想做的事情。

這一次我可能失敗了,但是我在其他方面有過成功:有幾個關係很好的朋友,找到一份好工作並且一直保持著,把我的房子裝修得非常漂亮。我怎麼能糊塗到稱自己是失敗者呢!此外,我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那麼又怎麼能期望每個人都喜歡我呢?

同樣地,當你給別人亂貼標籤的時候,問問你自己根據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然後尋找反

面的證據。拋棄那些狹隘的想法,代之以能夠讓你自由地發展和生活的正確的態度,比如:一個男人離開了,可是成千上萬的男人還都陪伴在妻子身旁。查理和吉納在一起已經30多年了,關係依然非常好。也許只要我滿懷自信地期待另一份愛情的開始,並且努力去追求,下一次我就會成功。

要求過高

要求自己遵循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準則也許你嚴格遵循的一些行為準則正在削弱著你社會交往的能力.很多人老老實實地遵守著很多自己的準則,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儘管結果總是失敗或者受挫.

例如,在邁阿密的一次培訓班上,一些女學員講述了自己的一些做事準則:應該做的:丈夫一旦做出決定立即表示贊成;任何情況下都要彬彬有禮;只要孩子們要求就給予幫助;買新表服之前要和丈夫協商;只有特殊情況下才當著眾人說話.不應該做的:外出不化妝;向陌生人微笑;主動和異性交談;邀請異性跳舞;邀請異性一起出門;認識異性朋友後就給他電話;即便週五晚上有空,也不接受晚於週二晚上的約會請求;因丈夫連拋兩個保齡球而打他;單獨去看電影或參加聚會;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拒絕幫助別人。

班上的男性學員也承認有些自我約束的準則妨礙了同別人建立友誼,以及進一步加深已經存在的友情。可能這些準則最常見(也是最不利)的影響就是限制了感情的表達。很多男性學員並不覺得他們應該公開地表示對父母、孩子和朋友的愛與關心——有些甚至包括他們的愛人。

他們覺得不管受到多大傷害,自己都不應該哭泣;不管內心多麼痛苦,也不應該讓別人來分享他們的煩惱。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盲目地遵守著一條準則,那就是與女性初次見面後不應該詢問她的電話號碼,也不應該邀請她出門。我對自己說:“每個男人剛一認識她都會這樣做。所以,如果我想表現得特別一些,就應該等到再次見到她。”但是洛杉磯尤其是加州大學都非常地大,一般都要幾個月以後才能再次見到她.到那時,一切都已經成了模糊的回憶了。

遵循這樣的一些準則,你不僅限制了自己的行動,而且還向對方發出了錯誤的信息。因為交流無處不在,如果你沒有能微笑,主動攀談,發出邀請,介紹你的喜好,談論自己,或者表達自己的感情,別人就會根據他們所能看到的現象推斷:你對他們毫不在乎。

 

遵循這樣的準則通常使成功成為泡影。通常情況下,如果一件事情不能滿足你的需要,你就應該停止去做。但是當你遵循一定的準則時,你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所以如果沒有成效那就不是你的過錯了。你不必為缺乏進步而負責任,你遵循的準則本身就有問題。遵循你的準則逃避任何冒風險的行為,不僅能讓你擺脫困境,而且還能讓你的緊張程度立即降低很多。你又感到安全了,儘管你什麼都沒有得到。

埃利斯(Ellis)博士巧妙地創造了“musturbation”一詞,來形容要求自已遵循一定準則的行為。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就在自己和別人之間築起了一道屏障,失去了很多使生命精彩、有價值的自發性和樂趣,幾乎總是會失敗的。

要求完美

不能得到的東西

越是想得到

而我擁有的東西

卻沒有那麼好。

想做的事情

我做不到

必須做的事情

又讓我感到煩惱。

——唐·馬奎斯(Don Marquis)人們經常遵循的一條準則是,必須等一切完美之後,才冒風險去做。但這條準則的問題是生活並不是這樣的:總有些事情是“錯誤的”。就像妄想狂患者看到什麼都感到威脅,憂鬱症患者在任何事物中都看出傷感,同樣地,完美主義者總是能夠挑出錯誤來。完美本來就不是人所具有的一種品質,堅持追求完美的人總是能為自己的懶於行事找到理由。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次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精神病學研究所的病房參觀。我早上10點到的,看見大多數病人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幾個人在看電視,有一個在看書。一位研究心理學的朋友帶我參觀,並悄悄地告訴我:“這就是完美主義讓人慵懶頹廢的活生生的證據。你下午再來——明天再來——你會看見同樣的人仍然坐在同樣的地方做同樣的事情。他們為什麼這樣浪費時間?回答很簡單:他們害怕犯錯,懼怕失敗。因為他們什麼也不做,也就不會犯任何錯誤了。但是他們也永遠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第二個例子:神經學專家希德(Sid)在使用談話技巧或者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方面毫無進展。

他熟悉各種技巧,也能夠排除非理性的想法,但總是在等待自己能夠完全放鬆、完全有成功把握的機會。希德沒有意識到,自己永遠也不會達到這個狀態。沒有人在做事情的時候能夠完全平靜、百分之百有把握。每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放棄其他一些機會。我們所邁出的每一步都有失敗的可能。所以,任何人不管任何時候,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矛盾的心理.

要求別人做到完美

猶太人有一條諺語:“完美是優秀的敵人。”用創建了溝通分析法的艾裡克·柏恩(EricBerne)博士的理論來說,那些成天吹毛求疵的人就是這條諺語的最好例證。

我有個鄰居,姑且叫他戴爾吧。我和他做鄰居的那一年.他拒絕了很多女孩子,總是嫌她們太高或太矮(“我怎麼能和那個侏儒一起逛街呢?”),太好靜坐或者太好運動(“看看她的肌肉,天哪,簡直一個亞馬遜女戰士!),宗教信仰太重或者不夠(“上帝對我來說簡直太重要了,沒有共同信仰的人,我是不能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太書獃子氣或者智力水平不夠(“告訴你吧,她就像是做過腦白質切除術樣!”)。分開來看,他的解釋似乎也有道理。但是如果綜合起來看,很明顯戴爾總是能找到對方的缺點,他所要求的是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一個樣樣都恰好滿足他要求的女人。

這樣徒勞地追求完美,戴爾不僅自己孤獨,而且也是在拒絕現實的、不完美的女人所能帶給他的幸福。他應該聽一聽俄勒岡大學一位心理咨詢教授的話。這位教授曾對我說:“我試過去找一個完美的女人,但不幸的是,我遇到的都是有血肉之軀的凡人.”

要求別人遵循你的準則

你不僅會要求自己遵循各種準則,而且會要求別人也按照你的要求做事.例如,你可能會堅持別人應該更加友好或者更加為你著想,或者他們必須總是同意你的觀點,總是愛你。

儘管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是你很難控制別人的做事方式。別人那樣做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像生理和心理狀態,對你們之間關係的態度,他們過去的友誼,所處的環境,他們給自己設定的個人形象,以及他們的做事原則。基於以上這些原因,他們完全有理由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如果他們採用不同的做事方式,你可能會更喜歡一些,甚至相信如果他們按你的想法去做,長遠來看最終獲利的還是他們。但是要求並不等於現實。

不要理解錯我的意思。我不是說你不應該要求別人按你的方式去做事。我的意思是說,讓別人按你的想法去改變,更可能產生你希望的結果,而不大可能讓你在感情上感到不安。

 

例如,一個叫特德的同學總是不願主動認識陌生人,卻要求他們對他的態度更加友好一些。

結果自然是他不會認識幾個人,因為人們的友好程度還是那樣,不管他怎樣要求。當甲克蟲樂隊唱道“每個人都應該相親相愛”的時候,特德以為情形會有些轉變。但是卻沒有。年復一年,他一直孤獨地堅特著。最後,絕望的特德試著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改變局面。開始對別人微笑,詢問別人的情況,也更多地告訴別人自己的個人信息。他發現自己執拗的要求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東西,而開放心胸、待人友好則讓別人也以同樣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給他帶來了他一直想要得到的友誼.另一個例子是由做房地產推銷的西爾瑪告訴我的。她感到不安與焦慮.因為她的兒子很自私。她辛辛苦苦地燉肉給兒子吃,可是當她要求嘗一點時,卻遭到兒子的拒絕。她總是把身上的零錢給兒子,可是當她打電話需要一角硬幣的時候,兒子卻跑得沒影了。我告訴她,根據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Planet)的理論,她兒子這樣大年紀的兒童通常都是比較自私的。我建議她以身作則,給兒子做出榜樣,讓他看到和別人分享帶來的快樂,並對他每次的慷慨都給予積極的表揚。同時,我也警告她,因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而生氣是愚蠢的,對自己不利的,只是浪費時間。

挑戰要求過高的心理

要求完美和遵循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準則:如果發現自己因為一些“應該”和“不應該”的準則而錯失社會交往的機會.那就問自己:誰定的這條準則?

為什麼每件事情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完美的呢?

為什麼我必須這樣做?哪裡寫的?

別人都不必遵循這條規則,為什麼我就應該呢?

既然過去的做法讓我什麼也得不到,為什麼我還應該繼續那樣做呢?

試著這樣回答問題能夠讓你深刻地認識到,沒有證據表明你和別人或者這個世界總的來說有什麼不同;這些對自己不利的準則不值得你盲目去遵守。再進一步,這些問題能幫助你意識到,過去一直以一種方式做某件事情並不表明你以後也必須一直這樣做。真正的啟蒙是自己讓自己醒悟過來。

一旦改變了這種不理性的過高要求,那麼關鍵就是要代之以新的、理性的看法。例如,希爾維正在做一份管理實習工作,她對自己說:“這份工作要求我管理那些職員。如果我希望得到這份工作的話.我就得做好我的工作。的確,媽媽教導我要有女人味就得服從——而不是給

予——命令。但是時代改變了,女性的社會角色也處於變動之中。我需要成長起來,走出自己的路。”。

一對夫婦曾因為跳舞技術不夠熟練(完美)而放棄了跳廣場舞的機會。他們對自己說:“沒錯,我們的舞技沒有達到令自己滿意的水平。可是犯一些錯誤並不是犯罪,而且也沒有規定說只有跳得非常棒的人才能去跳舞。況且,如果沒有實踐.我們又怎麼能提高呢?”

一位年輕的姑娘曾一個接一個地拒絕了很多男孩的追求,因為沒有一個“很好”,她對自己說:“對每個男人吹毛求疵讓我現在仍然孤身一人,而且以後也不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此外,我身上有這麼多的缺點.即便是有‘白馬王子’存在,他也會拒絕我的!所以,以後我要更多地注意對方的優點,期望的內容也要現實一些。”

要求別人遵循你的準則:當你發現自己在要求別人按你的想法做事的時候問自己:有什麼證據能表明他們應該改變做事的方式呢?

是否因為我的喜好,他們就一定要這樣做呢?

回答這些問題能讓你認識到,沒有理由要求別人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自己費盡心思去要求別人改變根本毫無意義。自己不喜歡卻又無法改變的情形就只能稱之為倒霉,如果你決定繼續留下來的話,告訴自己你能夠適應的。這樣你可能會有些心神不安,但至少不會非常地煩惱或沮喪.

例如,一位名叫莉的家庭主婦很不開心,因為她22歲的女兒放棄了“很有前途的”研究生學業,隻身去了歐洲。經過了很多次的尖叫、推理和威脅她對自己說:“洛琳放棄學業,去了歐洲,我很不高興,但是這樣的事實我也是可以接受的。我敢說她不是第一個獨身旅行的女孩。

與其讓事情鬧得很僵,以致於她再也不回來,還不如想想該做些什麼來幫幫她.”

站在一旁滿腹牢騷根本於事無補,有時候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希望的改變。例如,凱倫希望朋友們更經常來看望她。於是她對自己說:“如果我要求他們來看我,並且不來的話就對他們冷眼相待,那是沒有用的。但是如果我對待他們更好的話,我打賭他們一定會願意來的。比如丟開我的工作,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他們身上…也許應該放點音樂,煮一壺咖啡。”凱倫後來告訴我.她的這些努力營造了一種溫馨誘人的氣氛,吸引了好多朋友來家裡。

摒棄不理想的念頭、代之以理想的看法能夠讓你在社會交往中變得更加自信和放鬆。但是這還不夠。要獲得成功,在適合的時候你也應該付諸行動。下一章將向你提供一個實用的計劃,將你在本書中學到的技巧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