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談話的力量 > 第十一章 通過動作表情達意 >

第十一章 通過動作表情達意

交流是無處不在的、無法避免的。不論面帶微笑還是面無表情,是眼看前方還是低頭下看。。。。。。你都在進行著交流,對方都會給你的交流賦予一定的意義。。。。。。

弗洛伊德寫道,一切行為都是有意義的。不管他是否正確,所有的行為都會被別人賦予一定的意義.

在Sense Relaxation一書中,伯納德·岡瑟爾(Bernard Gunther)用以下方式描繪了非語言交流:

握手

體態

表情

外表

語調

髮型

衣著

眼神

微笑

身體距離

傾聽方式

你的自信

你的呼吸。。。。。。

 

走路的方式

站立的方式

和別人身體接觸的方式

這些因素經常在雙方無意識的狀態下,影響著你們的個人關係。。。。。。

身體會說話,告訴別人

你是什麼樣子,而不是憑你的想像。。。。。。

有些女孩比較脆弱,很容易受人欺負。

我們中的很多人

使勁探出頭去,

唯恐自己落在後面。

另一些人則緊縮脖子,

生怕自己丟了腦袋。

肢體語言是字面化的。

沮喪時蜷縮身體。

自我封閉就是給別人

你緊張結實的肌肉。

柔和就是心胸開放。冷酷就是緊繃著臉,一臉的漠然,

讓你和對方都很難受。

溫和的同義詞則是

 

快樂、溫暖、歡暢、

充滿生機。

莎士比亞曾寫道,所有演講者都同時給聽眾兩個演說:一個是聽到的,另一個是看到的。

交流無處不在,無法避免。不論你是面帶微笑,還是面無表情;是眼看前方,還是低頭下看;也不論你是伸出手去,用手觸摸,還是退縮回去——你都在進行著交流,對方都會給你的交流賦予一定的意義.

非語言信號通常不是全靠自身來傳遞信息的,而經常是告訴對方你發出或收到信息時的感受。例如,如果有人絆倒了,你說:「看你笨手笨腳的。」說這話的同時,你是微笑還是皺眉,其含義就有很大不同.

一般來說,你的面部表情告訴對方你心裡的感受,而身體上的動作則顯示你的感受有多強烈。比如,如果你說「請你離開好嗎」,那麼皺著眉頭則表示你很生氣,而如果你同時還用手指著門,則表明你的憤怒非常強烈。如果你說「我們下星期一起出去玩吧」,微笑表示你很喜歡這樣做,而拍拍對方的後背則顯示你喜歡的程度。

不幸的是除了演員、政治家和心理學家之外,很少有人會注意自己發出的這種無聲的信息。

大多數人經常無意識地做一些與自己說的話相互矛盾的動作,妨礙了交流的順利進行。因為非語言的行為被作為意識之外的舉動.所以當它與你的話語矛盾時,人們幾乎總是傾向於相信你的非語言信息.

以口腔衛生學家朱莉為例。朱莉在語言上有很強的表達能力.但是她幾乎很難讓一次談話持續超過幾分鐘。依她的要求.我觀察了她在一次雞尾酒會上的活動。我看見她每次走向一個人,或者別人走向她的時候.她總是輕微地笑笑.雙手抱在胸前。在談話過程中,她很少點頭,而且更多時間都是在看別的客人.儘管她嘴上在說:「我很喜歡你,我對你很感興趣。」但她的身體語言卻在說.「滾開。我很煩,很不舒服。」

同語言交流一樣,非語言交流也有一定的技巧,通過理解掌握和不斷地練習可以逐步地提高。本章將會把這一話題分為六個部分來討論:個人空間、姿態、身體接觸、眼神交流、微笑和點頭。

個人空間

空間不是空白的,而是有著豐富的意義,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常常把自己的住所當作個人的領域,不願意別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闖入。此外,每人還有一個移動的個人空間,只有那些「親近」的人才可以進人。一般來說,這種個人空間

是一個與身體大小相近的方形,主要向前延伸,背後和側面比較少:陌生人在3至5英尺之間,而朋友則在1或1. 5英尺到3英尺之間。如果你更靠近些,則是表示敵意或者親近。如果你拉開距離。你是在「說」你意識到對方在身旁,但是不願意和他交流.人們對個人空間的需要隨著心情而改變。比如,感到憤怒或壓力很大時.個人空間會增大,通常情況下很舒服的距離也變得令人不安.個人空間也因文化的差異而不同。印度人、法國人、西班牙人、俄羅新人和拉丁美洲人的個人空間通常比北美人要小,喜歡與別人靠得更近一些。阿拉伯人實際上根本不需要個人空間。

他們面對任何人都像我們對待親近的人那樣靠得很近。對於他們來說,感受對方溫暖濕潤的呼吸是一種很重要的交流方式。

如果你身邊的人感到不自在,問題可能不在於談論的話題、你的呼吸或是你的個人風格,而很可能就是你站得太近了。

一位管道設備承包商向我抱怨說,不管是顧客還是鄰居,和他在一起時總是很煩躁,每次在他說話的時候都要往後退。於是他再靠近一點,希望保持合適的距離,可是對方又會再次後退,感覺就像他在滿屋子追趕他們一樣。他還補充說,即便每天刷五次牙也一點用都沒有.他說這話的時候,我朝辦公桌裡面退了退,徒勞地想躲開他的「追趕」。我對他說,他自己以為社交和商業上合適的距離對很多人包括我來說,都已經是親密距離了。經過訓練,他學會了讓自己站在距對方4英尺之外、讓對方來決定站在哪兒。

要有效地利用個人空間,不僅需要考慮你和別人的距商.你們的相對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當對方是小孩或者是坐下的時候,為了實現平等、誠懇的交流.你需要讓自己和對方處於同一高度,而不要居高臨下地俯視對方。

和別人同坐一桌的時候,你可以和對方緊挨著坐,而不是坐對面,這樣讓人感覺更加親近。

當然,和對方面朝同一個方向,轉過頭來說話就更不好了.姿態

你的姿態「告訴」對方你願不願意和他交往,以及你對他說的話感不感興趣.抱著雙臂、背對別人翹二郎腿或者兩腿緊緊靠攏,都是封閉的姿態.表示你感到緊張或者不感興趣。不過,如果你把兩腿靠攏,或者緊緊交叉在一起.別人會把這當成性暗示。(記住:你腦子裡想的什麼並不重要。別人無法看到你腦子裡的想法。對他們來說,你表現出來的就是你所想的.)

 

兩臂打開,面向別人翹二郎腿或者微微分開,都是開放的姿態.表示你很放鬆,願意接受進一步的交往.

直接地面對別人(而不是冷淡待人)和身體前傾,是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方式,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談話非常投入。(如果是同時和兩個人說話,你可以身體上部分對著一個人,下部分對著另一個人。)

仔細觀察別人的姿態可以獲知對方的感受。比如,如果你想中止一項商務談判或者發出一份邀請,最好等到對方處於開放的姿態。那就表示他很放鬆更願意接受你的建議。

然而,身體語言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別人抱著雙臂.可能只是因為發冷;有人背對著你翹二郎腿,也許只是因為習慣如此。比如.我有一個姑媽.總是愛把右腿翹到左腿上——不管討論的話題是什麼,也不管對方坐在什麼地方。要注意這些無聲的信息,根據你看到的來推斷,但是又要小心外表有時也是具有欺騙性的。正如著名的語義學家早川常說的:「地圖並不就是領土.」

最後注意一點:最近的研究表明,與談話對象的動作相對應能夠很快地與對方建立友善的關係。例如,對方把左腿翹到右腿上,你就把右腿翹到左腿上;對方前傾靠右側,你就前傾靠左側。你們的動作越是協調一致,彼此的好感就越強烈。不要太明顯,切忌簡單地邯鄲學步。

對方改換動作之後,自己稍等一會兒再改換。要讓一個人從封閉的姿態轉換到開放的姿態,首先模仿其封閉的姿態,以建立良好的感情,然後再逐漸地改換到開放的姿態。如果對方沒有跟著改換,從頭再來。

身體接觸

身體接觸是無聲地告訴對方:「我很在乎你」以及「我很喜歡你」。通常身體接觸表達的感情是語言無法獨自完成的。最能傳達感情的身體接觸有兩種:握手和擁抱.握手能告訴對方,你對他以及對自己的看法。一般來說,無力的握手顯示自己很虛弱,或者是對握手的另一方不感興趣;而有力的握手則顯示出自己性格堅強,顯露出強烈的熱情和好感。如果你想讓熱情更強烈一些,握手時把左手放到對方的右手背上。

另一種更強烈的表達感情的方式是擁抱。很多人難以做到擁抱別人,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張開雙臂時對方卻沒有回應。下面這個辦法是由我的朋友也是「談話技巧」的老師羅伯特·巴達爾(Robert Badal)為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而創製的,照這個辦法去做,你就不用擔心了:走近一個人想和他擁抱的時候,伸出右手去握手,同時左手放在對方右肩,向前靠攏。當你接觸到對方的肩膀時,對方十有八九會左手摟住你的腰、手,然後擁抱你。如果對方沒有這樣做,你可以繼續握手,然後輕拍她的肩膀。不管哪種結果,你都會感到輕鬆愉快!

 

眼神交流

很多人認為眼睛是人體最能傳情達意的部分。很長時間以來,詩人把眼睛稱作「心靈的窗口」。眼睛對於交流是如此重要,以致於警察局在公佈照片的時候,為了保護當事人的身份,只需將眼睛遮蓋起來就行.

眼神交流是成功的社會交往的先決條件。記住:交流無處不在。所以如果你避而不看對方,他會認為你很焦慮、不誠實,或者對於你正看到的東西更加感興趣。此外,沒有眼神交流,你就看不到自己說的話所產生的效果,無法做出相應的調整.眼神交流是尊敬和給予關注的有力體現。你的注目是在跟對方說:「我現在最感興趣的就是你。」在談話過程中,你通常每次注視對方都在1至10秒之間,而且聽的時候比說的時候注視的時間更長。如果你在說話過程中組織想法而不想讓對方開口,那就避免眼神交流。在你說完之後,你的注視則意味著對方可以給出回應了。

另一種特別重要的非語言信號是你無法控制的,但是有時候可以在別人的眼睛裡看到,那就是瞳孔,眼睛中間黑色的部分。瞳孔放大會有3種原因:(1)吸食可卡因。(2)外界光線逐漸減弱。(3)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波斯的地毯商人早在幾個世紀前就發現了這三種原因並加以利用。

為了判斷對方購買的慾望強度,他們並不看重顧客多麼冷淡或是挑剔。代之,他們看對方的眼睛。如果顧客的瞳孔放大,那就是喜歡上這件商品了。而在日常人際交往方面,有一次有人問我的一位心理學老師怎樣判斷對方想不想親吻,這位老師回答說:「從眼睛裡找答案。如果看見瞳孔放大,那麼你還猶豫什麼呢?」

點頭

人們對點頭在人際交流中的作用並不是特別看重。如果你從來都不點頭(順便說一下,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的),別人可能會以為你不贊成其意見,感到迷惑或者不感興趣。點一下頭暗示同意。不斷重複輕微、緩慢的點頭表示大致領會,能夠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重複而快速的點頭則表示你完全明白並且贊同對方的意思,希望插話。

微笑

微笑也許是表達你的興趣和讓人們喜歡你的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皺一下眉頭需要動用72塊肌肉,而微笑只需要23塊——並且微笑更讓人願意接受。微笑傳達的是積極的信息,比如「我喜歡你」,「我喜歡和你在一起」,以及「和我在一起你可以隨便一些」。因為別人無法看到你的想法,所以如果你沒有微笑,對方會以為你不感興趣,或者你這個人就是冷淡、孤僻。

 

上一次看到自己的微笑是什麼時候?很少有人對著鏡子微笑.結果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微笑與別人的微笑是不一樣的。因為個人的原因,我對這個話題特別感興趣。

我過去經常面帶我自稱的「保留興趣的微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裡來回走動,目的就是告訴對方,我很友好並且願意交往,但是又並不是非常急切地想認識他們。我的微笑沒有得到任何積極的回應,於是我總結認為.自己外表並不很吸引人,這個學校是世界上最不友好的地方。一段時間之後.我在那兒甚至完全放棄了微笑。

一天,在瑞典隆德市一家我經常光顧的露天咖啡廳裡,一位我比較喜歡的女招待坐在我身邊,問我為什麼總是用一副愁眉苦臉的表情看著她。我很尷尬,開玩笑說我是卡夫卡(Kafka)和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學生。但是下午我照鏡子時,發現她說得一點不假。我的嘴角幾乎沒有翹起來,眼睛下面也沒有任何皺紋——微笑的重要一點就是這些皺紋。我那「保留興趣的微笑」讓我看起來真的是一臉苦相!難怪那些人都不理我!他們以為我不喜歡他們,自然就不搭理我了。而我也斷定他們不喜歡我,也不去搭理他們。

一旦認識到了這一點,我開始對著鏡子練習微笑,然後在生活中試驗。結果讓我喜出望外。

回到美國之後,我故意在校園裡走來走去,衝著遇到的所有人微笑——效果果然很好!一半的學生也都衝著我微笑。我感覺自己就是個在宴會上餓肚子的人。所有的友好和熱情一直都存在,只需要一個真誠的微笑才能發掘出來.表達喜歡的感情:SOFTEN

阿瑟·瓦斯默(Arthur Wassmer)在他的《交往》(Making Contact)一書中介紹了一種方法,讓你能夠向對方表示自己感到輕鬆、舒服、高興與他相遇或者做進一步的交往。他提議用SOFTEN這個詞來代表以下6種非語言行為.微笑(smile)

開放的姿態(Open posture)

身體前傾(Forward lean)

身體接觸(Touch)

眼神交流(Eye contact)

點頭(Nod)

如果你目前仍然不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那麼SOFTEN行為對你可能早了一點。

 

本章開始提到的朱莉,在一次談話演練中和小組的另一位女士採用了 SOFTEN方法。儘管開始的時候她的動作顯得微作一些,但是lO分鐘後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相關的技巧了。練習結束以後,她坐回椅子上說:「很有意思。不過如果我在實際生活中也這樣做的話.別人可能會嫌我氣勢咄咄逼人的。」小組的其他人則一致表示反對,他們覺得她一點也不讓人厭煩,反而顯得很有自信,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最後一點:SOFTEN行為不僅能幫助你表達喜好的感情.而且還有另外一項好處:在你向外表露感情時,你在內心也會體驗到。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不協調」。你只要記住,如果你微笑,自己也會感覺更加開心;如果你採用開放的姿態,你會感覺更加願意敞開心胸和別人交流;如果你身體前傾,你會更加投入地參與談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