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狡猾的情感:為何憤怒、嫉妒、偏見讓我們的決策更理性 > 第十四章 論兩性與進化 >

第十四章 論兩性與進化

迷思真偽之辯

對於我們的直系基因延續,愛與性無疑是最重要的情感現象。在丹尼爾·卡尼曼及其同事所做的幸福感研究中,不出所料地有近80%的受訪者表示性與愛是其在生活中獲得幸福的最關鍵因素。本書所探討的其他理性情感對進化生存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可以提高我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個人的生存機會。但愛與性卻讓我們得以生兒育女,直接有助於我們的基因延續。

對於多數動物來說,愛都不是繁殖所必須的機制,僅是性交便已足矣。所謂性交通常涉及短暫的性行為,往往是每個配偶一次,雄性基本或完全不承擔撫育後代的責任。

很多人或許也認識持這種性關係態度的人。但多數人類所表現出的性行為模式均有別於此。婚姻制度幾乎是普世的文化現象,突出表現了人類對愛與性較為典型的態度。養育孩童是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需要雙親共同撫養。人類性行為之所以有別於多數動物的性行為,便與此有關。

嬰兒出生後,需要整整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而初生的羚羊出生後不到兩天就能站起來走路了,母馬在分娩後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能看到剛出生的小馬駒邁出第一步。

羚羊和馬科動物的平均壽命短於人類的壽命,但仍然長達30歲。人類將孩童撫養到完全無須成人看護和指導的地步所需時間占現代人類平均壽命的20%。直到200年前,其所需時間仍占平均壽命的30%。人類未成年期占平均壽命的比例之高,幾乎沒有其他動物可以比擬。

從進化論角度來看,子不生孫,生子便毫無意義。子女到獨立成人的年齡才能延續父母的基因。如果幼年期相對於父母一方壽命的比例低到一定程度,所需的資源投入相對較少,母親便可以理所當然地獨自撫養後代。幼年期越長,撫育子女所需投入的資源就越多,讓父親分擔撫育子女的責任就越發重要,從而讓後代長大成人也(在基因層面)有益於父親一方。

前幾章探討了社會情感在建立承諾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憤怒有助於我們發出可信的威脅。反之,愛可以對伴侶建立利他主義行為的可信承諾,這種承諾是父母共同撫育後代的前提。從男性角度來看,伴侶之間因愛而生的承諾增加了所撫育子女確為己出、攜帶基因與己相似的概率,避免所撫養子女實為配偶與情人所生的情況。基於穩定的一夫一妻制關係所形成的愛與社會結構根源於父母為保證後代順利存活所投入的大量精力。

父母通常會同時撫育不同孕期所生育的子女。這種現象在其他動物身上並不典型,後者的幼崽會在母親再次生育之前離開母巢。我的同事莫迪·佩裡與人合著的一篇優秀論文利用博弈論模型證明了這一現象和伴侶之間的承諾一樣,也是常見的人類家庭結構形成的原因。若無此類承諾,男人永遠無法知道他們辛勤工作賺來的食物給了配偶之後,是用來餵養自己的孩子,還是配偶以前為其他男人所生的孩子。

人類的幼年期非常漫長,這是因為兒童除了像所有動物一樣需要在未成年期經歷生理及認知的發育,還需要學習複雜的社交技巧。鮮有動物會從一而終,結成長期而穩定的伴侶關係(倉鼠和狐狸是兩個值得注意的例外物種)。絕大多數動物都有著人類所謂「荒淫得多的性生活」,以隨意的性行為為主。其性交行為的唯一目的就是繁殖,這些物種進行性行為的依據是雄性之間激烈乃至慘烈的「精子競爭」,以及雌性對雄性交配活動的篩選接受力,只有在雌性看來最合適的雄性才能成功交配。

雄性之間的精子競爭有何具體特點因物種而異,且取決於其進化發展的程度。例如,雄蜂壽命極短,其競爭總計只延續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尚未交配的蜂王準備交配時,會進入活躍的飛舞狀態,以此引來一大群雄蜂。蜂王體型較大,只有最強壯、最敏捷的雄蜂才能成功爬到蜂王背上,將精子射入其體內。雄蜂不久之後就會死亡,而蜂王則將其精子終生(多達30年)儲存在體內,用以為其所產下的數百萬蜂卵受精。

雄性老鼠之間的精子競爭也很有意思,主要的表現形式出現在交配行為完成後,將精子射入受精雌鼠後,雄鼠會分泌一種黏性物質,基本上將雌鼠的生殖道封住,直到精子在雌鼠體內被完全吸收後才會解封,以防其他雄鼠在此期間與該雌鼠成功交配。這種做法會讓人想起中世紀時期的騎士在奔赴戰場之前往妻子身上鎖貞操帶的做法。這既提高了雄性讓所交配雌性成功受精的概率,也鼓勵雄性養育雌性所生的後代,因為雄性可以更加確定雌性的幼崽為其所生。

精子競爭策略因物種而異,但總而言之,這仍是確保個體DNA(脫氧核糖核酸)延續的兩種進化策略之一。另一種是「推銷策略」(試想一下孔雀的尾屏和其他可用不利條件原理解釋的特徵與行為),該策略的用處是提高雄性個體在雌性眼中的吸引力。

由於兩性之間與生殖有關的生理差異,男女兩性進化出了不同的情感和性行為。男女生殖系統的不對稱現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一個女人一生能生育的子女數目上限遠低於100。(歷史記錄表明,單個婦女生育子女數目的最高紀錄由一名俄羅斯農婦創造,她生活在18世紀,懷孕27次,育有64名子女。)相比之下,從理論上講,一名男性可生育100000名子女。同理,一個女人一輩子只和一個男人交配,就可以達到生育能力的上限,而一個男人則需要1000個女人才能達到生育能力的上限。

2.女人可以確定無疑地知道誰是親生孩子:由其子宮孕育的孩子。男人卻永遠無法確定配偶所生的孩子是否是親生的。

3.在生育過程中,母親投入的精力遠多於父親,因為母親需要懷胎9月。

除了這三個不同點,還有另一個較為重要的生理因素存在男女差異:平均而言,男性的肌肉群數量要多於女性。

為了理解這些生理差異對男女之間的情感反應與性行為差異有多大影響,我會分析幾個流傳甚廣的成見,逐個仔細分析。須謹記,造成兩性之間存在差異的進化力量遠早於女權革命和現代時期。早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進化的力量便已存在。彼時,人們每天都要在生死線上掙扎,父母雙方一旦疏於照顧,孩子便幾乎必死無疑。

本章末尾會有簡短的討論段落,分析為何在現代世界,兩性因進化而產生的情感與性行為差異仍然痼疾難除。

成見一:男人遠比女人更容易接受無須情感承諾的一夜情。

真相:理論上講,一個男人所能生育的子女數目是女人的1000倍。實際上,男女所生育的平均子女數相等,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孩子不多不少只有一父一母兩個親生父母。由此導致的情況是,為了增加生育率,男人之間要進行永無休止的競爭。從這個角度而言,長期忠於一名伴侶會降低男性的基因延續概率,因為一名伴侶能為其生育的子女數目有限,忠於對方就限制了他的子女數量。相反,女人只需一個男人就能達到生育上限,多重性伴侶並無益處。

成見二:女人比男人更需要愛的表達。

真相:如上所述,與多個伴侶發生性關係卻不建立情感承諾,對女人能生育的子女數量毫無影響。然而,這卻會降低其子女的存活概率,因為如果沒有伴侶在情感上忠誠於她和她的子女,孩子的父親就不可能分擔撫養子女的重任。她獨自撫養子女的話,他們獲得的保護和食物供給很可能不如有父親撫養的情況。一般而言,女性在生育上付出的精力要多於男性,因為女人至多每9個月才能懷孕一次,而懷胎9個月期間,為了保胎和分娩,她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因此,女人在選擇伴侶時,需要比男人慎重得多,還需確定伴侶能忠於自己和子女。

成見三:女人比男人更擔心孩子的健康和幸福,而男人比女人更擔心自己身上出現的健康衰弱症狀。

真相:母親「體貼、牽掛」的典型形象和刻板印象在許多文化中都很常見,這不無道理。相比於男性,女性所能生育的子女數目較為有限,因此需要在現有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就要多於男性,這就是「體貼、牽掛」的母親形象產生的進化論根源。待所有子女長大成人,女人通常已經進入花甲之年,過了生育的年齡,其直接保證自身基因延續的任務已經結束。但該年齡段的男性卻仍有生育能力,可以繼續延續自己的基因。只有死亡或疾病才能限制其繼續生育的能力。換言之,從基因延續的角度而言,50歲以上的男人「輸不起」,這或許就是男人在晚年患有疑病症的根源。

成見四: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吃醋、對伴侶起疑。

真相:要實際證明這一點的真偽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這種說法在進化論中卻得不到佐證。男女都有理由吃醋:對於男人來說,伴侶所生的孩子既然他承諾要養,他就要確定那是他的親生孩子;女人則需確定伴侶不會棄她而去、移情別戀,讓自己的孩子失去他的保護和撫養。

但男女兩性的吃醋心理有著不同的進化論根源,因此其吃醋行為也存在差異。數項研究——包括莫妮卡·T.惠蒂和勞拉·李·奎格利的研究——均發現,伴侶的性行為不忠會對男性造成最嚴重的感情傷害,而女性則更渴望保持感情的忠貞。有趣的是,對出軌行為的情感反應男女有別,這在出軌一方身上也有體現。女人和伴侶之外的男人保持深厚的感情關係(但無性關係)所感到的罪惡感要強於不涉及感情承諾的婚外性關係。相反,男人與伴侶之外的女人發生性關係所感到的罪惡感要強於純感情關係。這會導致許多夫妻在對事實看法一致的情況下,仍對一方是否出軌或吃醋是否有道理存在分歧。

成見五:男人比女人更有可能出軌。

真相:幾年前,在美國進行的一項有趣研究通過對新生嬰兒進行DNA檢測,發現有5%~10%的新生兒並非出生證所列父親的親生孩子。這些人大多完全不知道自己所養的孩子其實是別人的。然而,這項數據無法解答男人出軌是否多於女人的問題。男人要達到生育能力上限所需的性伴侶要多於女人,這或許是導致男人更容易接受出軌機會的原因,但這並不一定等同於實際的出軌行為更多。

假設將某個鎮子的所有男人按異性吸引力排序,從最風流倜儻的美男子到你所見過的最邋遢醜陋的男人一一排列出來。這麼做顯然並不現實,但為了方便進行思維實驗,假設所有女人對這些男人的吸引力均有相同的喜好標準。此外,為了論證起見,假設在這個虛擬的鎮子裡,每個男人都有一個妻子,每個女人都有一個丈夫。

現在請思考這些男人中哪一個最有機會和多名女性發生婚外情?答案顯然是在吸引力排行中名列前茅的那幾位。他們能讓身邊多數女性有機會和遠遠「優於」自己丈夫的人交配。女人增加性伴侶數量,也無法實際增加所能生育的子女數目。然而,她們若是和吸引力高於自己配偶的人發生關係,卻能改善遺傳給自己子女的基因。僅比丈夫略有吸引力的男人不太可能會誘使女人婚外出軌,相反,男人重數量輕質量所得到的好處更多,因此往往不如女性挑剔。不是傾國傾城的美人,也能引誘男人出軌。

那麼男人實現婚外情夢想的比例有多高?這一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兩個變量:其一,女人對周圍男人的吸引力「評級」;其二,女人忠於丈夫有多大的好處。

例如,假設鎮子裡吸引力排名最高的男人得分為滿分10分,其他男人的得分均為5分。再假設忠於丈夫的好處很少(富裕社會的情況便是如此,女人養育子女投入的資源並不依賴於男人)。在此情況之下,「通姦市場」的情況非常簡單。幾乎所有男人(除了排名榜首的男人)都會對妻子忠貞不二,而所有女人都會給丈夫戴綠帽(且出軌對像均是排名榜首的人),只有一個女人例外。在此情況之下,雖然男人有多重性伴侶顯然能獲得好處,通姦卻多為女人的追求。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源自上例所述的市場力量。所有男人均有通姦的念頭,但實際上卻只有一人能做到,而除一人之外,所有女人都給丈夫戴了綠帽,但對象都是鎮子裡最帥的男人。

誠然,這個例子太過極端,但規律卻可以通用。但凡有少數吸引力排名前列的「明星級」人物受到的青睞遠超排名其後的對手,出軌的女人就會多於男人。在一定程度上,富足、自由的現代社會或許就是這種情況,因為維持傳統家庭結構的經濟牽絆相對較弱。在傳統的宗教社會中,背叛配偶的人會為不忠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女性受到的懲罰往往要多於男性。懲罰措施輕則遭社會排斥,重則處死,這大大減少了出軌的誘惑。

成見六:男人比女人更有競爭力。

真相:2003年,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進行了一項範圍甚廣的調查,以研究從學生到全職教授等各層級的男女比例。調查得出了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獲得大學學士學位的學生多達60%為女性;碩士生的女性比例還要更高,為62.5%;但拿到博士學位的女性卻佔少數,僅為46%;教職員工中的女性比例更低,僅為33%;全職教授(最高的大學職稱)的女性比例更是低到了令人尷尬的地步,僅為11%。多數熟悉教職員工構成的人都不會對這些數字感到意外,但人們確實因此對女性比例為何會按職稱逐級驟減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

幾年前,哈佛大學的一場類似討論導致校長拉裡·薩默斯[1]因就此發表的言論引起了眾怒而遭到瞭解職,而他不過是推斷稱各學科教職員工的女性比例過低和男女的競爭力差異有關。希伯來大學的討論沒有引起這麼大的風波。學士和碩士學位獲得者男女比例的數據及女性在修課期間取得的成績確鑿無疑地表明,女性具備與男同事相當的智力水平。那麼,學術職稱越高,退出的女性就越多,其原因何在?

有人將其歸咎於女性肩負著養育子女的重任、幼兒日托服務缺失和大學教職員工升職稱的門檻過高——這讓剛剛產子的母親處於不利地位。有人則譴責大學或有意或無意地歧視女性,稱男性在全部為男性的工作環境中更感自在。

將矛頭對準某些人或政策,將企業機構的性別比例失調現象歸咎於他們,這麼做倒是省事,但在我看來,卻是徒勞無益的辦法。說省事是因為這會讓人誤以為只要實行反歧視政策並大力推行,形勢就能大為改觀。說徒勞無益是因為這只解決了高級職務的供給問題,而未觸及需求問題。

近年來,行為經濟學家進行的幾項調查研究加深了我們對此的認識。其中一項研究由尤里·格尼茨和阿爾多·拉切奇尼發表,表明男女兩性在競爭環境中會有不同表現。研究人員安排男女受試者在電腦上走迷宮,並提供金錢獎勵。在研究的第一階段,受試者成功破解一次迷宮難題所得的獎勵是固定、統一的。該階段並無明顯的性別差異——男女受試者破解迷宮難題的成功率相等。

在第二階段,獎勵規則有變。成功破解迷宮難題按次等額獎勵的規則遭到廢除,取而代之的是按競爭比賽的成績進行獎勵的制度。換言之,選手之間會進行排名,所得獎勵數額依排名高低而定。該階段每名選手所獲獎勵的數額不僅取決於自己的表現,還取決於其他人的表現。在該階段,男性的成績大幅優於女性。不僅如此,女性在非競爭階段破解的迷宮較多,成績要優於其在競爭階段的表現。

女性為何會在競爭階段表現較差,原因尚不明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獎勵依比賽成績而定的情況下,她們破解迷宮難題的積極性遭到了削弱。但另一種解釋是,第二階段的競爭環境造成的壓力影響了她們的能力發揮。格尼茨和拉切奇尼得出的結論是,男性在競爭環境中的表現要優於女性。

另兩位研究者——斯坦福大學的繆裡爾·尼德爾和匹茲堡大學的莉薩·韋斯特隆——也研究了競爭環境下的性別差異,研究參與者在有償的情況下完成需認真思考的任務——計算5個兩位數的總和。然而,這一次,參與者可以選擇是僅按自身表現獲得統一標準的獎勵,還是按相互之間的比賽成績計算獎勵金額。多達73%的男性參與者選擇了比賽獎勵方式,相比之下,只有35%的女性參與者選擇了這一方式。這一巨大差異與男女參與者在實驗中完成任務的相對表現無關。這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僅僅是因為許多女性參與者不論計算5個數字之和的能力如何,總會在競爭環境中感到較為不適,這是該研究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女性即便能力出眾,選擇比賽獎勵方式所得獎勵更高,也寧願選擇非比賽方式。

除了以上詳細介紹的兩項研究,還有數項研究也表明,男女對競爭的態度有別。還有研究表明,女性避免談判的傾向性遠高於男性。

競爭態度的兩性差異或許至少可以部分解釋高級職位的男女失衡現象。20世紀80年代,芝加哥大學的捨溫·羅森和愛德華·拉齊爾撰寫了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將大型機構的陞遷過程比作體育比賽。正如參加溫布爾頓公開賽的網球選手,想在機構內升職的員工需「擊敗」幾名對手,才能晉級下一輪。在組織體系內爬得越高,就越接近金字塔塔尖,競爭的激烈程度也逐級遞增。

從金字塔倒數第二層到塔尖的薪金增幅往往是最大的,羅森和拉齊爾對此做出了很有意思的解釋。他們解釋稱,在競爭的每一個階段,一旦升職,你不但薪水和名望見長,還能得到另一項重要的獎勵,即在等級體系內更上一層的權力。更上一層,則可獲得更多的名利。衝擊金字塔塔尖是無法得到這一額外獎勵的,僅僅是因為額外獎勵並不存在,至此再無上升空間。對此的補償是,從二把手到一把手的薪金漲幅要高於其他所有等級升職的薪金漲幅。否則,機構本身就減少了在競爭中到達最高點的吸引力,從而降低了由最優秀人才勝任最高職位的概率。

升職競爭往往不如羅森和拉齊爾的模型那般一目瞭然,直截了當,但競爭肯定存在,而且其激烈程度無疑是逐級遞增的。既然平均而言,女性避免競爭環境的傾向性要強於男性,或許就是因為這點,即便才能和升職機會不輸男性對手,女性到了一定階段也會退出競爭。正因為如此,一般而言,若為增加機構企業高層職位的女性比例,反對性別歧視的行動可能並非對症下藥的政策。

在羅森和拉齊爾的模型中,反歧視行動可比作在跳高比賽中將女選手的橫桿降低半英尺,這樣做不會改變競爭本已存在的事實。女性習慣避免競爭本身,對整個過程的好感不會因此增加。實際上,效果可能適得其反。評判標準男女有別,知道這一點可能會傷害女性的自我形象,減少她們贏得競爭所能獲得的滿足感,從一開始就削弱了促使女性參與競爭的誘因。

更加有效的可行政策是,男女的評判標準相同,但首先增加促使女性參與競爭的誘因。可行的誘因包括在宣佈勝負之前就對參與競爭的女性給予「獎勵」,或增加女性贏得競爭的獎勵(獎勵形式可以是為獲得升職的女性加薪或發獎金)。

競爭態度的性別差異無疑是在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競爭性為男性帶來的生存優勢要強於女性。雄性為爭奪雌性配偶而進行的競爭是許多動物的特徵。競爭性讓人類男性在基因傳播方面具備了進化優勢。獲得食物資源、狩獵、保護家人免遭猛獸或敵人襲擊本身都是男性的職責(因男性肌肉多比女性發達)。從事這些活動須具備強烈的競爭心理。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食物資源稀缺匱乏、難以覓得,逃避競爭的男性會將自己和家人置於喪命的危險。

成見七: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冒險。

真相:幾年前,研究男性睪酮激素的醫學研究者發現,人體內的激素含量與手指結構之間存在不可思議的關聯。這種關聯非常簡單,任何人只需看一看自己的手便可看出究竟:將右手張開平放在桌面上,測量食指的長度,然後再測量無名指的長度,並計算長度比。多數男性的食指要短於無名指,因此比率小於1。比率越小,體內的睪酮含量越高。二者在統計學上存在相關性,雖並非舉世皆准,卻仍然適用於絕大多數情況,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統計學層面,睪酮含量高與性慾強、專注力強和肌肉發達也存在相關性。這種激素還有益於健康,可降低體內脂類含量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另一方面,睪酮也與一些負面現象有關,包括許多不良的行為特徵。睪酮水平較高的人往往會染上煙癮或酒癮,睪酮水平較高的男性染上煙癮的概率幾乎兩倍於睪酮水平相對較低的男性。高睪酮水平的男性還易出現暴力行為和冒險傾向。

但有關無名指的發現並未到此為止。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家對比了數百名金融「日內交易員」的手指長度,日內交易員通常為投資機構和信託基金的代理人,負責迅速將股票買入賣出。在很多情況下,利用日內交易行內所謂的「殺價收買」手段,一隻股票可以在一分鐘乃至短短數秒內買入、持有、再賣出。

幾乎所有日內交易員都是青年男性,在任何老闆手下均只打短工,很快就會被別人頂替。劍橋大學的研究者跟蹤了幾名日內交易員的工作業績,得出了驚人的結論: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之比越小,交易員在買賣股票時有冒險行為的概率就越高,其所賺得的平均利潤也越高。即便是投資新手也知道,風險越高,平均利潤就越高,但看手指長度來預測一名交易員為賺取高額利潤而甘冒風險的統計概率,聽起來完全是天方夜譚,但這卻得到了科學的證實。

此外,還有多項研究發現表明男女對風險的態度有別。近年來,有一系列很有意思的研究意在瞭解青少年的行為,研究尤其側重的一個問題是,為何過度追求刺激、挑釁行為和盲目犯險在13~23歲的青少年群體中如此普遍。該年齡段兒童的父母往往發現自己很難理解子女的行為,卻不記得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有過同樣的行為。

研究表明,處於該年齡段的青少年大腦仍「處於發育過程中」,包括極端情況在內的新體驗對其成人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據發現,青少年男女對冒險的態度有顯著差異。該年齡段的青少年男性冒險的程度遠高於女性,也高於年齡較長的男性。自古以來,在戰爭中流血犧牲的多為青年男性,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對冒險的態度之所以存在性別差異,另一個原因是有關男性爭奪女性配偶的進化發展過程。第十一章提及的「不利條件原理」可對此做出解釋,男性可通過冒險行為向女性展示自己的膽量,這種行為特徵表明其保護後代免於危險、獲得食物資源的成功概率更高,在女性面前誇口自己願冒風險的男性因此獲得了進化優勢。

但其他男性的在場也會增加男性冒險的衝動。有實驗研究過男性在賽車模擬器中的反應,表明在附近有其他男性在場的情況下,男性的冒險衝動明顯更強。血氣方剛的青少年每次趁週末拿走自家汽車的鑰匙,父母總是會提心吊膽。但實際上,若是兒子自己開車,沒有載滿滿一車同齡的朋友,父母理應寬心一點兒。

自然選擇對此也有影響,有一名或多名其他男性在場的情況下,冒險的衝動更強,其目的是恫嚇潛在的求偶對手。19世紀,這一特徵變得尤其突出,許多年輕人因一點點口角而挑起武裝決鬥,進而因此喪命。這一切,都得到了當權者的許可,無人因此遭到過審判。

成見八:男人喜歡比自己年輕的女人,女人對配偶年齡的重視程度較低。

真相:清晰無誤、無可辯駁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多數已婚家庭中,丈夫的年齡都要大於妻子。但這是否能反映生理或文化偏好?

兩大因素影響了有關夫妻年齡之差的社會規範:其一是男女的生育年齡之差;其二如本書前文所述,人類性生活的典型特徵是長期、穩定的關係。在性行為均為一夜情的社會中,男人沒有理由青睞年輕女子,而嫌棄大齡女子,前提是兩名女子都有生育能力。在長期的一夫一妻制關係中,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從達到生育能力上限的角度而言,只能與一名伴侶保持長期關係的男性所青睞的女性越年輕越好(前提是有生育能力),以確保日後能盡量多生孩子。

幾年前,在芬蘭進行的一項有趣研究意在確定要使子女成功長大成人的數目達到上限,結婚夫婦雙方年齡相差多大最為合適。研究者的發現,來自17—19世紀薩米人[2]的歷史記錄,薩米人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的原住民,研究選取該種族及所記載的歷史時期是為了在不受現代醫藥影響的純天然環境中確定最優年齡差。研究者得出的結論讓休·海夫納[3]和伍迪·艾倫[4]對配偶的選擇有了一定的合理性:最優年齡差為15歲以上。研究所包含的夫婦年齡差跨度極大,從妻子比丈夫大20歲到丈夫比妻子大25歲均有出現。能保證健康子女數目達到上限的確切最優年齡差為丈夫比妻子大16.4歲。

一項後續的研究將側重點放在了現代瑞典的夫婦身上,他們顯然是最新醫學進展的得益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最優年齡差縮小到了6歲。但即便在現代西方社會,年齡差達到20歲以上的夫婦也並不罕見。並非巧合的是,年齡相差懸殊的現象在名人夫婦中間尤為突出,這主要是出於社會原因。他們結成連理是「交易」的結果,年齡較大的丈夫可以此展示自己活力不減,老當益壯,從而獲得社會尊重,而年紀較輕的妻子則可獲得社會地位和名利。電視明星拉裡·金[5]曾被問及和妻子肖恩之間多達26歲的年齡差。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金回答道,「人們一看到我和肖恩,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年齡差。但我在此要說的是,她要是死了,那就是死了。」

成見九:男人比女人更喜歡外表美麗的配偶,女人則比男人更喜歡事業有成的配偶。

真相:配偶的外在魅力對兩性來說,都或多或少有一定重要性,因為在過去,這是顯示身體健康和生育能力的標誌。不過,對於人類來說,何謂有魅力因文化而異,遠未形成舉世通用的標準(某些面部對稱性標準除外,已有事實證明,這些標準被極為普遍地用於定義美醜)。特定的文化對美麗有著特定的風尚,人們之所以會為其所吸引,主要與在婚配市場找到理想配偶所獲得的社會尊重有關。也正因為如此,男人往往比女人更喜歡吹噓自己的風流韻事。

論及事業有成的配偶所得到的青睞,情況就不同了。在史前社會,事業的成功體現為狩獵技能,優秀的狩獵技能可在兩方面提高男性的魅力,這提高了他能夠撫養多子女大家庭的概率。但或許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由於優秀的狩獵技能或多或少是代代相傳的,這也就提高了子孫後世出人頭地的機會,構成了改善女性基因總體成功率的一大因素。

依此推斷,女性的事業成功對求偶的男性也同樣重要。但男女的「繁殖策略」並不對等,如前所述,男性出於進化原因,更重數量(即絕對的子女數量),女性則更重質量。配偶的事業成功對女性的重要性之所以要高過男性,這顯然是進化論的原因。

成見十:女人比男人話多。

真相:2006年,露安·布哲婷出版了《女人的大腦》一書。在很多人的婚姻生活中,矛盾無時不有,對此該書做出了最終解釋:布哲婷聲稱,女人講的話是男人的3倍!布哲婷利用自己診室收集的數據,總結出女人每天的平均講話量為20000個單詞,而相比之下,等量的男性數據僅為每天7000個單詞。布哲婷將女性的大腦比作情感處理的高速公路,而按照這個比喻,男性大腦更像泥土路。她聲稱,這種差異可歸因於睪酮的影響,睪酮讓男人思性成癮,妨礙了他們表達情感的能力。

雖然或許會有很多男人認為自己的妻子或女友就是這一現象的典型,布哲婷的觀點實際上並不正確。她的著作出版一年後,馬修·梅爾及其在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系的同事針對男女說話量的話題進行了一項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其結論發表在著名期刊《科學》上。根據這篇文章,男女所講的單詞量並無區別,男女兩性每天所使用的平均單詞量均為16000個左右。這一發現所依據的研究利用了錄音設備,設備貼在大規模抽樣人群的身上。實驗中講話量最多的三名參與者均為男性,位居榜首的人每天平均的講話量達到了47000個單詞。然而,此處最重要的一點並非布哲婷或梅爾的詳細觀點,而是不論男女,竟有這麼多人深信女人滔滔不絕,而男人則正相反。

為何現實與普遍的觀感截然不同?研究關係的專業心理學文獻探討最多的現象之一就是所謂的「要求/退縮」,即一方請求(或要求)討論雙方關係中的問題,另一方卻百般逃避對話(或退縮)。女性被冠以多嘴多舌的惡名,要求/退縮模式顯然起了重要作用。1990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者對此現象進行的深入研究表明,在多數要求/退縮情境中,女性均為要求的一方,而男性則消極回應或退縮逃避。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激勵了多名研究者嘗試解釋男女在要求/退縮情境中的不同角色。有人指出,女方提出要求,而男方有退縮行為,是因為男女兩性處理感情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愈益顯示出,情況並非如此。一項此類研究表明,要求/退縮情境中的主動方與被動方並非由伴侶雙方的性別決定,而是由哪一方發起對話而決定。一般而言,發起方處於主動地位,而另一方則是退縮者,這與發起方的性別無關。2010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同性伴侶(包括男女同性戀)之間也會出現要求/退縮模式,出現頻率與異性伴侶相同。最後,一篇2006年的論文表明,要求/退縮情境中表現出的行為模式含有重要的文化因素。例如,對於巴勒斯坦夫妻來說,男女雙方的角色恰好與常態相反。總而言之,這些研究均表明,在要求/退縮情境中,女性作為要求方並非情感處理機制不同所致。顯然,兩性關係中的女方尋求改變的次數較多,而男方則寧願保持現狀。

這樣一來,要求/退縮現象仍有兩個問題懸而未決。首先,為什麼在兩性關係中,女性尋求改變的次數多於男性?其次,為何處於「要求」接受方的一方(無論男女)往往會選擇「不予置評」的消極反應,避免衝突,而非「予以回擊」或對要求方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畢竟,若是配偶之外的人提出我們反感的要求,我們往往會主動回應。

實際上,前文探討過女性要求男性伴侶做出感情投入和承諾的進化論原因,已經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在兩性關係中,往往是一方(通常為女方)埋怨另一方不夠忠誠、投入不足的時候,要求/承諾情境才會出現。

要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會用到博弈論的一些簡單見解。為何處於要求接受方的一方會選擇退縮?這與性別無關。實際上,這甚至與夫妻關係毫無關聯,這一現象常見於多種深厚、長期的交往關係中,例如要求/退縮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很普遍(父母為要求方,子女為退縮方)。與要求/退縮情境有關的行為在交往雙方之間形成均衡狀態,在多數情況下,要求/退縮是雙方長期協商的一部分,一方要求做出改變,但這改變卻需要另一方做出巨大犧牲。

對要求進行消極回應的策略並不一定表明一方對另一方的需求興趣寥寥,其目的是形成均衡狀態,既接受部分要求,又不致對所提出的改變全盤接受。在重複互動中,這種「不予置評」的策略可能是均衡狀態的一部分,畢竟有時沉默是金。

最後一個成見所涉及的觀點耳熟能詳,雖和兩性差異並無直接關聯,卻與本章主題有關。

成見十一:同性戀有礙人類生存。

真相:幾乎各大宗教的神職人員都經常提及這一觀點,聲稱「造物主願人類長存,同性戀永遠無法繁衍後代,因此定然忤逆了神的旨意」。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世俗化到了極點,相信進化論,卻也持同樣觀點,聲稱「進化的力量願人類長存、繁衍生息,同性戀永遠無法繁衍後代」。

這一觀點不假,但對「親緣選擇」的理解流於膚淺,所謂親緣選擇即基因系的進化生存,物種的生存不僅得益於繁衍後代的個體,也得益於保證DNA相似的後代(如親屬)得以存活的個體。例如,工蜂和工蟻放棄了繁殖能力,全力照顧蜂王的後代,從而確保其基因系得以繼續傳播。這一現象不僅限於社會性昆蟲。避免直接有性生殖所獲得的進化優勢在於,「不生殖」的個體沒有了撫育自己後代的負擔,即有精力為兄弟、侄親等基因遺傳相似的其他個體撫育後代,從而提高其生存概率。

2006年,知名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可找到這一解釋的實證依據。文章作者公佈稱,有長兄的青少年成為同性戀的傾向遠高於沒有長兄的同齡人。此外,文章還發現,若長兄(因被收養或兒童父母有離婚和再婚行為)並無血緣關係,同性戀傾向較高的現象並不存在。這表明,同性戀傾向增強的根源是生理原因,而非社會影響。(同一母親的次子和三子與長子在生理上有何差異尚不得知,但舉例而言,其卵子或有可能在首次受精之後發生改變。)在很多情況下,長兄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撫養,弟弟則會分擔撫養的責任。

須注意,這一解釋與當代世界的同性戀照顧侄子、侄女的次數是否多於異性戀無關,影響這種傾向的進化壓力來自數萬年前。因此,可以順理成章地推斷,在同性戀能帶來進化優勢的情況下,進化選擇了同性戀。

* * *

進化導致的兩性差異早在人類文明之初就已形成,彼時的自然環境與如今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大相逕庭。對個體而言,這些差異有不少早在數百年前乃至更久遠的年代就已經喪失了進化優勢。社會機制改變了人類的特徵以適應新的環境,無疑也改變了我們性格與情感反應中的不少部分。

百年來,屢屢有女權運動和政策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消除差異。儘管如此,在發達的現代社會中,許多兩性差異仍然痼疾難除。原因何在?這一問題的答案或許不止一個,但我認為,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儘管在我們這個時代,某些男女有別的具體特徵或許已不具備進化優勢,但兩性之間存在差異,這一點本身對人類及兩性仍具有巨大的進化優勢。男女差異可以凸顯性徵,增加性魅力,從而促進繁殖,模糊自己雄性特徵的男性和模糊自己雌性特徵的女性均降低了自己爭奪異性配偶的成功率。

即便某些情況與尋找情人毫無關係,人們仍然認為男人凸顯男子氣概和女人凸顯女性氣質才算富有美感和魅力。正因為如此,我們沒有模糊外表上的性別差異,反而愈加強調。當今社會,很多極其自由和開明的人士(是女人的話)仍然會化妝,或(是男人的話)穿著凸顯男子氣概的衣物。

我們看重行為上的性別差異,其原因和看重外觀差異的原因相同:試想一下,在你認識的夫婦中,兩人同車的時候,有幾對是妻子坐駕駛座的次數多,有幾對是丈夫開車的次數多。在家裡做飯的多為丈夫的家庭與多為妻子的家庭相比又如何?

某些細微的性別差異因久遠的進化條件而形成,久而久之會逐漸增強,愈加突出,而不會銷聲匿跡。正因為如此,儘管如今已經很少有女性需要用母乳餵養嬰兒,豐胸手術卻大行其道。也因為如此,儘管由於科技與經濟的進步,在為子女尋找食宿方面,強壯身體的用處已經蕩然無存,男性卻仍然對健身房趨之若鶩。

[1]拉裡·薩默斯,即勞倫斯·薩默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曾任第71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及哈佛大學校長,並為研究宏觀經濟成就而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譯者注

[2]薩米人,也稱「拉普人」,是生活在北歐拉普蘭地區的一個民族。——譯者注

[3]休·海夫納,美國實業家、雜誌出版商、世界著名色情雜誌《花花公子》的創刊人及主編。2012年12月31日,休·海夫納迎娶了第三任妻子——年僅24歲的英國金髮美女模特克麗絲泰爾·哈里斯。——譯者注

[4]伍迪·艾倫,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與劇作家。1997年,伍迪·艾倫娶年僅27歲的養女宋宜為妻。——譯者注

[5]拉裡·金,美國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有「世界最負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稱,第一個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他主持的《拉裡·金現場》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