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編寫高質量代碼:改善Java程序的151個建議 > 建議48:覆寫equals方法必須覆寫hashCode方法 >

建議48:覆寫equals方法必須覆寫hashCode方法

覆寫equals方法必須覆寫hashCode方法,這條規則基本上每個Javaer都知道,這也是JDK API上反覆說明的,不過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兩個方法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本建議就來解釋該問題,我們先來看如下代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Person類的實例作為Map的key

Map<Person, Object>map=new HashMap<Person, Object>(){

{

put(new Person("張三"),new Object());

}

};

//Person類的實例作為List的元素

List<Person>list=new ArrayList<Person>(){

{

add(new Person("張三"));

}

};

//列表中是否包含

boolean b1=list.contains(new Person("張三"));

//Map中是否包含

boolean b2=map.containsKey(new Person("張三"));

}


代碼中的Person類與上一建議相同,euqals方法完美無缺。在這段代碼中,我們在聲明時直接調用方法賦值,這其實也是一個內部匿名類的操作(下一個建議會詳細說明)。現在的問題是b1和b2這兩個boolean值是否都為true?

我們先來看b1,Person類的equals覆寫了,不再判斷兩個地址是否相等,而是根據人員的姓名來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相等,所以不管我們的new Person(「張三」)產生了多少個對象,它們都是相等的。把「張三」對像放入List中,再檢查List中是否包含,那結果肯定是true了。

接著來看b2,我們把張三這個對象作為了Map的鍵(Key),放進去的對象是張三,檢查的對象還是張三,那應該和List的結果相同了,但是很遺憾,結果是false。原因何在呢?

原因就是HashMap的底層處理機制是以數組的方式保存Map條目(Map Entry)的,這其中的關鍵是這個數組下標的處理機制:依據傳入元素hashCode方法的返回值決定其數組的下標,如果該數組位置上已經有了Map條目,且與傳入的鍵值相等則不處理,若不相等則覆蓋;如果數組位置沒有條目,則插入,並加入到Map條目的鏈表中。同理,檢查鍵是否存在也是根據哈希碼確定位置,然後遍歷查找鍵值的。

接著深入探討,那對像元素的hashCode方法返回的是什麼值呢?它是一個對象的哈希碼,是由Object類的本地方法生成的,確保每個對象有一個哈希碼(這也是哈希算法的基本要求:任意輸入k,通過一定算法f(k),將其轉換為非可逆的輸出,對於兩個輸入k1和k2,要求若k1=k2,則必須f(k1)=f(k2),但也允許k1≠k2,f(k1)=f(k2)的情況存在)。

那回到我們的例子上,由於我們沒有重寫hashCode方法,兩個張三對象的hashCode方法返回值(也就是哈希碼)肯定是不相同的了,在HashMap的數組中也就找不到對應的Map條目了,於是就返回了false。

問題清楚了,修改也非常簡單,重寫一下hashCode方法即可,代碼如下:


class Person{

/*其他代碼相同,不再贅述*/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return new HashCodeBuilder().append(name).toHashCode();

}

}


其中HashCodeBuilder是org.apache.commons.lang.builder包下的一個哈希碼生成工具,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諸位可以直接在項目中集成。(為什麼不直接寫hashCode方法?因為哈希碼的生成有很多種算法,自己寫麻煩,事兒又多,所以採用拿來主義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