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朱天衣的作文課:我的心愛寶貝 > 前言 >

前言

從開始陪伴孩子寫作,成為所謂的「作文老師」,到今天已是第二十個年頭了,不細數,真的感覺不到二十年就這麼過去了,也許就因為始終是和孩子為伴,歲月格外匆匆。

即使已為人「師」七千多個日子,「教」過兩千多位學生,但至今聽到別人稱我「朱老師」,卻仍有臉紅的羞赧,因為自始至終我都不覺得自己稱得上是一位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這麼多年來,我自許只是個陪伴、分享孩子成長的大朋友,若說在寫作上對孩子們有什麼助益,我也只願意把自己定位為是個引導者,而不是教導者。

會這麼說,絕對不是謙辭,因為我始終以為寫作這件事應該是人的本能,只要識字、只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呼吸、說話一般地寫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我們別把寫作賦予太多的名目或意義,寫作其實可以是很自然、很愉悅的。

也因此,我發現自己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花費最大心力之處,不是在教授寫作技巧,而是努力地在「除魅」,也就是幫孩子祛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礙,包括心理層面的恐懼、厭惡,也包含外在對寫作這件事的任何束縛,當我看到孩子們從抗拒到願意且喜歡寫作時,便是最大的報償。

寫作是很生活的,也是很貼近心靈的,能在孩子的成長中陪伴他們一段,並分享他們的心靈活動,真的是很快樂的事。但我仍不滿足,我常歎息自己無法像學校的老師或孩子的父母,可以擁有更穩定、更長久的關係陪伴他們長大,但我同時也知道自己該知足了,因為絕大多數的父母已給我超出想像的信賴及時間,讓我能放手和孩子們翱翔在寫作的天地間。

如今,我會很希望與孩子在寫作互動中所獲得的喜樂,和所有的父母分享,只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扮演如我般的陪伴者、分享者角色,只要多給孩子一點空間,多為他們空出一點自己的時間,在寫作的天地裡,你和孩子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本有聲書附加了為父母預備的說明,在「給父母的話」中,所提到的關於寫作的問題,多半是平日演講或上課時,父母關心提問最多的,所以我便直接以問答方式處理;至於「給父母的小叮嚀」則是擔心孩子在聽過文章後仍覺得下筆困難時,父母可從旁助一臂之力的小貼士,當然若孩子完全無此需要,那這所謂的「叮嚀」就可棄而不用了。

至於要如何使用孩子這部分的教材呢?我的建議是:一個星期消化一個單元,當然這可視孩子課業壓力隨時作調整。此外,當孩子真的要借由有聲讀物的引導進入寫作時,請先安排他坐在桌前,準備好稿紙及鉛筆、橡皮擦,當他一聽完一個單元時即刻就動筆,那應該是最適合下筆的時刻,若孩子的專注力夠、學習能力也強,當然可以不必受此束縛,但透過有聲讀物和直接在課堂上引導畢竟有所不同,因此這樣要求孩子是不得已的舉措。

當孩子真正進入寫作狀態後,便盡量別中斷,期間有不會的字可先以注音代替,等全篇文章完成後再教他或查字典補上漢字即可。較稚齡的孩子在初學階段,或可以陪伴他一起完成這件事。但記得喲!只是陪伴,而不是指導,做父母的可以在一旁閱讀自己的書,或書寫自己的文字,別讓孩子有受到監督的壓力,讓他覺得這是一段親子共享的寧靜時光。

現在坊間有太多因為學校考試而出版的各式作文教材,選擇這樣的時刻出這套有聲書,其實心底是有些急切的,我真的希望提供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選擇,讓他在寫作的路途中,走得更自在、更快樂,也更順暢,我始終相信愉悅絕對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它不僅是學習的前提,更是必要條件,如果我們能經由快樂達到同一個目標,那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