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學知識是不是越多越好?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不過,我覺得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熱點詞和這個問題密切相關,那就是:「斜槓青年」。

「斜槓」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馬爾齊·阿爾博(Marci Alboher)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One person/Multiple Caress )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餘會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獲得額外的收入。例如,小王,記者/歌手/攝影師,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第一財經日報》為此還專門發文介紹了一個斜槓青年,文章題目叫《身兼八職的女「斜槓」:一個活經常能賺到一年的錢》。

成為斜槓青年,意味著「自己有能力賺多份錢」,所以這個身份特別受剛入職場的年輕人青睞。在互動百科裡,關於「斜槓青年」的詞條引用了這樣的調查數據:「在對國內18~25歲人群的調查中,有82.6%的年輕人想成為『斜槓青年』。」有八成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斜槓青年,這真是一個激勵人心的數字啊!

可是,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斜槓青年呢?

斜槓=兼職?

我翻了一遍網上關於斜槓青年的介紹:在大多數報道裡,成為斜槓青年的方式是兼職接活兒。比如《北京晚報》介紹斜槓青年的案例是,一個做會計的姑娘,喜歡擺弄花,去酒店看到婚慶公司在佈置婚禮現場,和工作人員聊了之後,發現那邊缺花藝師,她就成了兼職的婚慶花藝師。後來又有人介紹她寫劇本賺外快,她就學習寫劇本,又接了兼職劇作家的活兒。所以她就成了斜槓青年典範:會計/花藝師/劇作家。

這讓我想起我上大學時,雖然沒有「斜槓青年」這個詞,但是有一個哥們兒放在今天應該完全是斜槓青年的標準:他在學校旁邊租居民樓房間做日租房,還在校園裡代理售賣移動電話充值卡,同時也在學校推銷招商銀行、建設銀行的信用卡。我記得有一次,他被邀請去一個活動演講,他的自我介紹內容包括:目前經營業務橫跨房地產、通信和金融三大領域。放到今天,這哥們兒應該是斜槓青年了吧?

可是如果有多個兼職就算斜槓青年的話,我覺得他們都比不過我們村裡東頭的王大爺。王大爺,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斜槓老年:搬運工/瓦工/燒炭工/除草匠/街頭棋手/門衛/環衛工……如果有必要,我還能列舉出大爺更多的斜槓。

如果我們把追求多元的職業體驗/兼職收入作為成為斜槓青年的努力方向的話,我覺得這可能會是很多人的大坑。

有人可能會不同意我的說法:嘗試各種職業,既能學到各種知識開闊眼界,又能鍛煉自己的能力,還能增加收入,有什麼不好呢?而且你看人家特斯拉的老總馬斯克就是一個斜槓青年啊!他既是工程師、慈善家,又創立了特斯拉、支付巨頭PayPal、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還有研發家用光伏發電產品的SolarCity等四家不同類型的企業,你能說斜槓青年不對嗎?!

呃,你說得都對,但是我不同意。為什麼呢?

在有多個兼職的情況下,所謂的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個「能力假象」罷了。你更多的只是經歷了一下而已,認知深度並沒有明顯增加。

我承認,對於沒怎麼接觸過社會的人而言,接觸一下社會各行業是有好處的,畢竟直接的生活經驗很重要。但是,正如十個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隻雄鷹,多元的經歷如果不能幫助我們提升認知深度,從長期來看,那也是低效的。我並不是反對成為斜槓青年,我只是說:我們因果倒置了。斜槓青年應該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簡單追求多元的結果。

斜槓是結果,不是原因

如果盲目地要做斜槓青年,東學一點,西學一點,追求所謂的多元生活,那我們很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繞了一個大彎。

想一想,在今天這個人才高度流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時代,競爭越來越激烈,你必須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對它的認識足夠深刻,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話語權。不明白這一點,盲目追求多元學習,兼職變現,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實都是膚淺地拿時間直接變現而已。在這一點上,我們和村裡兼職的王大爺沒有一點差別。你說他又干保安,又干保潔,難道就沒有增長能力嗎?可是,這樣的能力認知變現水平,又能有多高呢?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你把寶貴的時間用在膚淺的兼職變現上,那並不是多元與提升能力,只不過是自己控制不住虛榮心和金錢誘惑罷了。事實上,很多事情表面看是好事,往深裡想,可能是壞事。

一開始就能帶來直接利益和誘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來的機會做代價。

以斜槓青年的代表馬斯克為例。表面上看,馬斯克是跨界從事了多元的領域,但實質上,這是馬斯克看問題看得足夠深刻的結果。在一次訪談中,埃隆·馬斯克說,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問題罷了。你有沒有發現,他其實沒有認為自己在跨界,他是比別人都能更深刻地看到他做事情背後的規律:用最基礎的原理來改變一個行業。因為埃隆·馬斯克有了這種認知深度作為前提,我們才能見到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SpaceX和特斯拉均由同一個人創辦。事實上,在馬斯克眼裡,它們都是一回事。

想想我們上文提到的90後網紅李叫獸吧。如果他也單純追求斜槓,早早做各種兼職,你覺得他會有今天的成就嗎?換個角度看,正是李叫獸的專注、不斷提升認知深度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反而讓他有了斜槓身份:培訓師/咨詢師/企業家/網紅。

你看出這兩者的差別了嗎?

斜槓是提升認知深度的結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結果。

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你可能會覺得:哦,這麼說我還是心無旁騖、專心學習專業知識好了,其他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我要專注到極致。如果你這麼理解,那又錯了。

提升認知深度,不是僅僅學習專業領域知識就可以,相反,你要多元跨界。

啊?等等,剛才你不是反對多元跨界嗎?怎麼一轉眼又變了?

別誤會,我沒有反對多元,我反對的是盲目的多元。我說的多元跨界,更形象地說,叫: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這句話,我最早是從羅輯思維「得到」的主編筱穎那裡聽來的。筱穎是我在羅輯思維「得到」App裡《成甲說書》節目的主編,也是萬維鋼《精英日課》的主編。這姑娘雷厲風行,常常凌晨三四點還在給我回郵件。我想,這可能就是由她負責身在美國的萬維鋼節目的原因——不用倒時差。我對筱穎說:你提前過上了美國人的生活。

如果沒有和羅輯思維「得到」合作過,你就不會知道這個團隊的人工作起來有多癲狂。人少,活兒多,要求高——看來,這不僅僅是我們設計行業的痛苦,也是「得到」團隊工作的真實寫照。

可是,在我看來很多無法完成的工作,筱穎都出色地完成了。用她的話說就是:在這裡,我們必須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筱穎這一個人,活成了什麼樣的隊伍呢?她一個人要負責主題策劃、音頻錄製、音頻剪輯、內容審核、留言審查、新作者挖掘、老作者維護、新內容開發、宣傳文案策劃……當她全力投入,把一個人活成一個能夠隨時完成「偵察」「設伏」「狙擊」「圍點打援」各項能力的隊伍之後,她自然就成了斜槓青年。(當然,我覺得筱穎得注意身體,要不然就要成為省略號青年了……)

所以,想要做到極致,不是說只學某個專業的知識就夠了,也不是簡單地這也學學,那也學學,而是要學習與解決某一類問題相關的所有核心能力。這一點,一定是突破專業限制的。

我們所謂的專業,比如市場營銷、法律、政治、歷史、文學,其實只是人為製造的分類標籤罷了,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是按照你劃分的標籤在各個專業之內單獨運行的。一個市場營銷的問題,背後往往涉及法律、政治、歷史和文化的因素。可是我們所謂的專業,並不管這些:你學好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市場細分等概念,就可以畢業了。這種認識,會極大地阻礙我們學習真正應該學的知識。

我的個人知識管理公眾號裡,有一個叫「安」的網友留言說:

很多人不理解地跟我說:你一個創業狗,不好好跑你的客戶,做你的技術,學什麼「認知革命」?我要把你的文章轉到朋友圈,給予他們有力的回答!

安所遭遇到的身邊人的不理解,恰恰反映了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現狀:我們被標籤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因而,學習就學習標籤內的東西。

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想要做到極致,恰恰要學習「無用之用」!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哪些「無用」對你有用?

英國有一家保險公司,要在非洲的熱帶平原上修建一座寫字樓。在這個氣溫白天高達40攝氏度而晚上可以下降到5攝氏度以下的地方,公司對建築設計師提出的要求是:建築外貌迷人、功能一應俱全,但是不准使用空調設備!

在熱帶建寫字樓不允許用空調?!

這個問題對於絕大多數專業建築師而言都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建築業的解決方案最終來自生態學。一個懂生態學的建築師聯想到了熱帶地區的白蟻能夠常年將蟻穴的溫度精確地控制在30攝氏度上下。結果,他不僅完成了這個建築任務,還開創了建設設計的全新領域「自然擬態工程」,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做到極致,恰恰要學習「無用之用」。

你可能會困惑:「無用」的事情那麼多,我到底應該學習哪些無用的知識呢?

在我看來,各種表面上看起來「無用」的不相干知識,最後在底層都會聯繫起來。而一旦你理解了這一點,就找到了知識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對歷史感興趣,一定會研究到地理和人類文化;而研究人類文化,就一定會進入心理學和傳播學的領域;而如果你對外語感興趣,也會從語法學習延伸到研究語言產生、文化變遷等。一旦你的研究深度達到底層規律的層面,表面上看起來不相干的問題都會在底層盤根錯節地聯繫起來。而將這些「不相干」的事情聯繫起來的,正是我們說的「臨界知識」。

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能力,我們一生就需要學習三個級別的課程:(1)公共基礎課:執行能力;(2)專業必修課:專業能力;(3)通用必修課:結構能力。

所謂公共基礎課,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用到的執行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資料保存、商務禮儀、溝通談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書籍在介紹這些知識,我們學習和掌握起來都比較方便。在這個層面,我們的學習就好像士兵訓練踢正步、瞄準和射擊這樣的軍事基礎技術一樣。

而專業必修課,就是我們所選定的專業方向。正如前面說的,這個專業不是指學校劃分的專業,而是指能夠打完整戰役、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領域裡,你要跨學科地思考、解決問題,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而這種系統解決問題的知識往往是內隱的,需要我們在不斷實踐、思考的過程中,領悟到跨領域知識交匯的微妙之處,從而靈活地把多個學科之間的知識隨時調用,打贏一場戰役。在這個階段,我們的思想認知更像是一個指揮官:精準恰當地調動步兵、炮兵、空軍、坦克、偵察兵和狙擊手,讓他們在正確的時機,出現在正確的位置,勝利完成任務。

而通用必修課,就是要掌握臨界知識,認知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律。我們經營的領域是如何產生的?影響這個領域發展的基本動力是什麼?有哪些規律會普遍地影響這些事物?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場戰役為什麼爆發,會以什麼樣的脈絡發展,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麼一樣。抗日戰爭初期,多數人還在討論中日之間的武器差異、國力差距的時候,毛澤東就思考到了底層的規律:中日戰爭的底層決定因素,是中國戰略空間的廣闊與日本需要速戰速決的壓力。所以,影響戰爭的基本動力結構是空間和時間的博弈。如果能夠促進以空間換時間的結構發展,那麼戰略局勢將對中國大大有利,而對日本極為不利。所以,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就成為經典的戰略研判著作。

我認為這是每個人都應訓練的通用必修能力,可市面上相關的書卻非常罕見。我們人為劃分的專業課程也不講這些內容。既然沒有,那就自己寫一點吧——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動力。

從臨界知識的角度再看我們該學哪些知識,就會發現:這些看起來「無用」的知識,可能會在戰略層面上為我們發揮「大用」。

我自己從這種訓練中受益良多。前一段時間,有一家上市公司請了各個領域的專家,為他們集團公司新的業務板塊發展提供咨詢,我也應邀在列。參加這個會議的專家很多都有很大的名頭,國人皆知的幾家大公司的領導也都在。當主辦方發言人介紹完項目背景和具體項目情況之後,大家就對這個項目的具體發展提出了各種具體的意見:關於政策支持的、基礎工程的、營銷整合的,等等。在我看來,這些專家的意見更多集中在他們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正所謂:拿著錘頭的人,看所有的問題都是釘子。因為熟悉一個領域,所以解決方案都來自他熟悉的領域。

輪到我發言的時候,我沒有直接談我的想法,而是先後自問自答了三個問題:(1)集團為什麼要進入這個新業務板塊?初始動機和商業模式構想是什麼?(2)這種構想要實現,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是什麼?推動這一目標的結構動力是什麼?(3)現在的態勢與我們的關鍵目標是否匹配?從內部構架到用戶需求之間要做哪些工作?發展的節奏是什麼?

會議結束後,我正準備離開,集團董事長上前叫住了我,當下決定邀請我們公司與他們合作,為他們提供咨詢和規劃服務。

其實,我在會上所說的內容,只是我認為分析任何一個戰略格局都需要思考的基本問題而已。可是我們卻很容易陷入自己所謂的「專業」和標籤裡面,忘記了最基本的規律。所以我堅信:掌握臨界知識,深刻理解底層通用規律,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必修課——這對每個人都有巨大的價值。

這個例子也回答了我這一小節的主旨:我們應該學什麼?

執行能力、專業能力和結構能力都應該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投入80%的時間學習執行能力,投入20%的時間不完全地學習專業能力,而幾乎沒有投入時間提升結構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訴我們:20%的知識決定80%的結果,你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通過掌握臨界知識做到游刃有餘。

不過,如果我們下決心學習臨界知識,具體該怎麼操作呢?

先從學習的基礎工具——底層思維和方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