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的方法 > 第6章 幸福學習法 >

第6章 幸福學習法

教育是獲得幸福的最好機會。

——馬克·凡·都侖

我的弟弟約翰目前在哈佛大學就讀心理學專業。在開始專業學習之前,他喜歡一切跟心理學有關的東西,比如讀書、思考、寫文章。而現在呢,他很厭噁心理學。

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多數學生都討厭學習,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得不努力用功呢?在與弟弟討論這個問題之後,我發現了兩種學習動機模式——“溺水模式”與“性愛模式”。

“溺水模式”有兩個特點:(1)有從痛苦中解脫的強烈願望;(2)一旦解脫,我們常會把那種舒適誤認為是幸福。如果把一個人的頭按進水裡,這個人會痛苦,會掙扎著要出來。如果他在最後一刻離開水,他第一件事就是拚命地呼吸,接著便是那醉人的解脫感。

當然學生們的情況沒有那麼恐怖,但這種動機的性質(避免失敗)卻是相同的。在每個學期中,他們沉溺在自己不喜歡的作業裡,因為考試失敗會讓他們感到恐懼;可一旦從書本、功課和考試中解脫,他們即刻就可以擁有那種輕鬆感,而這種感覺很容易被誤認為就是幸福。

從孩提時代就被刻在我們腦海裡的這種先苦後甜的模式,是我們唯一熟悉的生活方式,然後,“忙碌奔波型”就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選擇了。

但“性愛模式”卻提供了一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一種可以同時得到當下與未來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學習時光,無論是閱讀、研究、思考還是寫作,都可以將其視為性愛的前奏。學生們的經驗表明,當知識和直覺的界限消失時,即當我們找到答案時,就像是性高潮的感覺。在“溺水模式”裡同樣會有這種達成目標後的高潮,但在“性愛模式”中,我們卻是從一開始乃至每一件事裡都能得到快樂。

讓學習本身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是每個學生的責任,尤其是在大學和研究生期間,因為那是最獨立的學習時期。但是,通常多數學生進入這個獨立時期的時候,已經養成了忙碌奔波的習慣。他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觀念就是用名譽和成績來衡量自己,他們最大的責任就是拿到好成績,而不是去享受學習的快樂。父母與老師都希望孩子們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們自己必須首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的、最重要的財富。孩子們對暗示極端敏感,通常他們會把父母和老師的觀點內化,即使這些觀點並不明確。

在學校裡,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去追求快樂並且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如果一個學生對做社會工作者感興趣,並開始考慮這個選擇的得失,這時老師就應該鼓勵他,而不是告訴他做生意可以賺得更多;如果他想從商,父母也應該支持他,而不是告訴他從政才是他們對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師都相信幸福是終極財富,那麼這種鼓勵就是最自然、最符合邏輯的選擇。

反思: 回想一下,你記憶中最好的老師都做了什麼來啟發你對學習的興趣?

當強調成果(實在的目標)多於養成對學習的興趣(無法衡量)時,學校其實已經是在鼓勵忙碌奔波的信念並且抑制孩子的情感成長了。“忙碌奔波型”所相信的就是成果比情感上的快樂更重要,因為他人只會對成果表示讚賞,而情感卻會影響成果的獲取,所以最好壓制它或是根本不要理會它。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事實上情感不僅是追求終極財富(幸福)的必需品,而且也是追求物質的必需品。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裡說道,“心理學家們一致同意,人類的智商(IQ)對於成功的幫助只有20%,其餘80%則來自於其他的方面,其中就包括我所說的情商(EQ)”。“忙碌奔波型”的想法本身就和情商相衝突,更不要說既快樂又成功地生活了。

那麼,老師和家長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學生在學校過得更開心,同時又不影響學業呢?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其“心流理論”(.ow)中,教導我們如何創建適當的家庭和學校環境,來幫助其成員平衡當下與長遠利益,同時獲得快樂和意義。

心流體驗

心流,根據契克森米哈伊的說法,就是個體完全地沉浸於體驗本身,而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和動機。在心流狀態中,我們的感覺和體驗合二為一,即“行為和覺察融為一體”。

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或寫作的經歷,有時連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當我們在專心烹飪、和朋友談心、在公園打球時,經常幾個小時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些就是心流體驗。

在心流狀態中,我們享受著巔峰體驗,同時也做出了巔峰表現:我們既感受到了快樂,又展現出最好的狀態。運動員把這種情形稱為“在狀態”。無論我們在心流的境界裡做什麼,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寫詩也好,學習也好,我們對於正在進行的事情採取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擾我們或是使我們分心。在這種最佳狀態下,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學習、成長、進步並且向未來的目標邁進。

根據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釋,擁有清晰的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雖然目標有時會有所改變,但我們行進的方向是不能錯的。當我們全心全力投入去實現目標,不為任何其他的誘惑所動搖時,我們才能獲得心流體驗。同時,當下以及未來的益處在這種狀態下合二為一:遙遠的目標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感受正在經歷的意義。心流體驗所帶來的是更高層次的幸福,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變成了“現在的快樂即未來的成果”。

契克森米哈伊的心流理論還指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說法代表我們必須承受極度的壓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才能發揮100%的潛力,實現至高的目標;但在心流體驗中,痛苦本身並不是巔峰表現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個區域是在過難和過易之間,在這個區間內,我們不但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潛力,還可以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如果想要達到這個境界,任務的挑戰要難易適度(見圖6–1)。

圖6–1顯示出,如果任務難度大而技能不足時,我們會感到焦慮;相反,如果技能高超而任務太簡單時,我們就會感到乏味。只有當難度和技能匹配時,心流體驗才有可能出現。

反思:回想一下,你什麼時候有過心流體驗?

許多學生不是感到焦慮就是覺得乏味,因此他們無法享受學習的過程或是發揮出真正的潛力。當學生期望當下和未來都有收穫時,老師應該針對個人潛力,盡可能給予適當的課程和作業。就像前文所提示的,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會影響學生擁有心流體驗:一是有壓力的環境,因為這樣會帶來焦慮;二是沒有挑戰性的環境,因為這樣會使人覺得無聊、厭倦。

在第一種情況下,老師所應用的是“溺水模式”教學。由於學生的壓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導致學業帶來的只有痛苦、焦慮以及不幸福。學生被迫只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只注重終點而不是旅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快便會變成“忙碌奔波型”的人,始終感受不到心流體驗,無論是在學業、工作或是在日常生活中。

第二種情況則剛好相反。挑戰不足和乏味替代了挑戰過大和焦慮。過小的挑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起過大的挑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點也不少,它們所剝奪的也不光是獲得心流體驗的可能性。教育者,尤其是家長,往往將奮鬥和痛苦錯誤地同化(為了保護孩子),他們所犯的通病有兩種:一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們和所有的挑戰隔離。在給孩子創造舒適生活的過程中,如果剝奪了孩子奮鬥的機會,就是剝奪了他們體驗心流以及克服困難的經驗。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最喜歡的卡通片是《百萬小富翁》(Richie Rich:The Poor Little Rich Boy),主人公是一個有錢但可憐的富家小孩——什麼都不缺,但依然感到煩惱。故事所反映的其實就是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包括出身富裕的孩子)卻擁有越來越多的不幸。有些人把這種情況稱為“富貴病”,我把這稱為“生活失重”。

生活失重

塞繆爾·斯邁爾斯是近代自助運動的創始人,他在1858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們應該教給所有的孩子: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須依靠自己的付出與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幫助”。如果家長幫著孩子逃避問題和挑戰,只會導致未來的不幸。“人類最大的貧乏,就是事事順心如意,無須努力,最終導致希望破滅,再無奮鬥之心”。當面臨挑戰時,孩子其實和大人一樣,他們會在成功中找尋意義,並且享受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

生活失重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中抑鬱症的患病率會不斷地上升,為什麼患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年輕,因為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過輕鬆容易了。

掙扎、困難和挑戰都是豐富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並無捷徑。但我們對於他人的困難(尤其是對孩子)通常的反應就是去幫助他們。事實上,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迎接挑戰。這聽起來似乎不合常理,但我們必須抑制那種自然反應,讓孩子們自己學會應對各種困境,茁壯成長。

有錢人經常不開心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來自“有錢就應該開心”的壓力。“我有錢,我怎麼可能會不開心呢”,他們會為不開心而感到內疚,會覺得如果不開心就對不起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如果他們找不到不開心的合適理由,就會把錯誤怪到自己頭上。他們因為追求幸福而感到壓力,也會對自己無法克服負面情緒而感到內疚和無能。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很多人並不瞭解情緒好壞與物質多寡之間並不存在緊密的聯繫。

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我們都擁有承受極大痛苦、極大快樂和其他介於痛苦和快樂之間的情緒的能力。雖然物質狀況不同,但每個人都有爭取終極財富(幸福)的能力。除了那些極端貧窮和受到政治迫害的人之外,幸福和不幸福其實是很公平的。在《究竟誰幸福?》(Who is Happy?)一文中,著名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和艾德·迪納指出,“就獲得幸福和生活滿意度而言,年輕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以及窮人和富人所具備的能力是差不多的”。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正如18世紀經濟學家和哲學家亞當·斯密所說,“關於人類的幸福感,窮人相比富人,幸福感並沒有任何優劣之分”。雖然亞當·斯密是站在一個特權階層的角度說話(他與當時的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但至少他說對了一點,那就是窮人的痛苦和歡樂,無論是在質量或數量上,和富人並無差別。在基本的生存條件(食物、住所、適當的教育)達到後,從情感的角度來說,經濟狀況並不會造成顯著的差異。

此外,富人的不幸也很真實、自然,比起窮人的不幸沒有任何差別——人類社會在這點上其實是很公平的。所有的人都會體驗到不安、恐懼、快樂和幸福。無論我們是否富有,剝奪體驗這些情緒的權利,其實就是在剝奪獲得幸福的權利。甚至連虛無主義者都無可避免地會碰到不開心的事,若不去面對,只會導致更多的不快樂。無論收入或社會地位怎樣,我們都要“全然地接納自己”。

反思: 你會以自然心態去接受負面情緒,還是會排斥它們?你是否做到了“全然地接納自己”?

工作讓你更幸福

契克森米哈伊的研究指出,人在12歲時已經可以清楚地將工作和玩耍分開,這是一種伴隨我們一生的分辨能力。孩子得到的一個明確信息是,教育就是家庭作業以及努力用功。把完成作業當成工作,很容易會使孩子們厭煩,因為只要是人,都不會喜歡“工作”。這種厭惡在西方社會裡根深蒂固,在很多著名的文學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佐證。

亞當和夏娃當初享受的是典型的快樂生活——他們沒有工作,也沒有對未來的打算。當他們因吃下禁果被趕出了伊甸園後,他們及子孫後代都必須辛苦工作。工作從此成了懲罰的標誌之一,而我們會把天堂(一個完美的地方)形容成一個沒有困難、沒有工作的地方。但其實在地球上,我們必須工作才會有快樂。

在“工作與休閒中的最佳體驗”研究中,契克森米哈伊和朱迪絲·勒菲弗指出,人類喜歡休閒多於工作(這是一個沒有爭議的結論),但人們在工作中的心流體驗比在休閒活動中要多。

這種矛盾(我們說喜歡休閒,卻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心流體驗)令人深思,它說明了我們對工作存在偏見。我們常常把努力與痛苦、休閒與快樂聯繫在一起,這其實已經干擾了我們對於自身體驗的客觀認知。當我們開始把工作中的積極體驗負面化時,其實也是在限制自己獲得幸福的潛力,因為幸福並不僅僅是經歷正面情緒,還要重視這個過程中的體驗。

工作場所應該是一個我們可以感受正面情緒的地方。在《教學的勇氣》(The Courage to Teach)一書中,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寫道,“在一個把痛苦和工作綁在一起的文化裡,揭示工作最大的特徵其實在於深度的幸福感,這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我們把工作、努力與痛苦綁在一起的惡習,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在學校和工作中獲得幸福感。

為了能讓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得到更多的快樂,我們首先得改變自己的觀點,改變對工作的偏見。唐納德·赫布(Donald Hebb)在1930年所作的研究對我們很有幫助。

600個6~15歲的學生得到了這樣的信息:他們不需要再做家庭作業。如果他們在課堂上表現欠佳,他們就會被罰出去玩;如果他們好好表現,他們會有更多的功課要做。結果在短短的一兩天之內,學生們都選擇了在課堂上好好表現而非出去玩耍(並且他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如果我們可以仿照這個實驗過程改變對工作的態度,把工作視為一種特權,而不是責任(對孩子們也一樣),這樣我們不但感到更幸福,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同時也會有更好的表現。

反思: 你可否把工作和學習的體驗看作是一種特權?你是否享受身處其中的感覺?

當我們對幸福的看法很刻板(即當我們把努力和掙扎排除在幸福感的來源之外)時,其實忽略了一些獲得幸福的最大可能性。在學校和工作中,我們忽略了獲得幸福的機會;在學校和工作之外,我們又拚命地消滅所有的挑戰和困難。結果導致我們產生了這樣一種感覺:幸福真是遙不可及。

最佳的教育應該教會學生在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同時成長。只關注技術上的東西是不夠的,學校還必須突破寫、讀、計算等能力,我覺得還要再加上快樂。老師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我們通常都會在教室裡浸泡許多年,而我們人生中很多的習慣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培養出來的。如果學生在學校裡被允許去追求幸福,從事獲取這種終極財富的活動,那麼他們就更可能養成這種受益一生的好習慣。但如果他們在學校裡只是按著“忙碌奔波型”的模式去學習,那他們未來的人生也很可能就是那樣。

不幸的是,我們目前的教育沒能幫助學生找尋有意義和挑戰性的活動,沒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許多教育家注重的只是如何幫助他們拿到更高的分數。契克森米哈伊寫道:

學校和家長在幫助孩子們找尋快樂這點上都做得不好。大人們自己經常被不實的典型所迷惑,並成為傳播這一典型的同謀。他們把重要的事看得又難又無聊,卻認定無關緊要的事是刺激和容易的。學校通常不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和自然課也可以那麼迷人,那麼令人激動;學校所教授的歷史和文學往往停留在表面,而未曾發掘它們的奇妙之處。

每個人天生都具備對學習的熱情,孩子們會不停地發問,不斷地去發現週遭的世界。教育者作為幫助孩子追尋自身價值和獲得心流體驗的人,應該培養孩子求知的熱情。他們可以把學習轉變成一種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貫穿於整個生命對幸福的追求之中。

練習

制訂學習計劃

最成功的人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他們不停地發問,不停地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無論你處於生命中的哪一段,無論你是15歲或是115歲,無論你是風光無限還是正在艱難地奮鬥,你都可以為自己制訂一套學習計劃。

你的計劃可以包括以下這兩個方面:個人成長和專業成長。在每類學習中,用心地去找尋快樂(比如閱讀及思考)和意義(書中的知識會促進你全面成長),要把你的計劃規律化、習慣化。

舉個例子,在個人成長中,你可以閱讀納撒尼爾·布蘭登的《自尊的六大支柱》(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完成裡面的練習。此外,還可以報名參加積極心理學的課程,養成寫心理日記的習慣。至於專業成長方面,你可以找一個該領域的資深導師,並關注該專業領域的動態。

困境的意義

雖然我不相信發生的都是好事情,但我知道有一些人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找到最好的一面。沒有人會喜歡困難,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困難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沒有任何挑戰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

寫下一個你所經歷過的艱難時期——一次失敗或是某段掙扎的時期。詳細描述之後,寫下在那個過程中你所得到的好處。當然,也不必刻意地淡化或減輕痛苦。想想看,那件事讓你變得更有韌性了嗎?你學到重要的東西了嗎?你會不會變得更加心懷感恩呢?你有沒有學到其他的經驗?

如果你是在小組中完成這個練習的,就去試著與他人互相幫助,從各自的經歷中學習。在所有困難中都有所收穫才是最重要的。像我的同事安·哈比森所說的,“永遠不要浪費從困境中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