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的方法 > 第4章 幸福才是人生的終極財富 >

第4章 幸福才是人生的終極財富

 將要直面的,與已成過往的,較之深埋於我們內心的,皆為微末。

——愛默生

瑪瓦·柯林斯是芝加哥市的一名教師。我們知道,芝加哥市中心曾是毒品和犯罪的溫床,由於這種惡劣的社會環境,許多教師擔心這裡的兒童無法逃離世代以來的貧困與絕望。

1975年,柯林斯在她所居住的社區裡創建了城西預備學校,她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同一社區,他們都是由於品行惡劣或是成績不良而被學校開除的學生。所以,柯林斯辦這個學校的目的是為幫助他們重新回到正常學校而作準備。城西預備學校,其實是這些孩子流浪街頭前的最後希望。

之後,這些曾被認為無法教育的學生已經開始閱讀莎士比亞、愛默生和歐裡庇得斯的作品。那些被看成是無藥可救的孩子們後來幾乎都考上了大學。柯林斯的學生們證實了她的信念——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力,他們能夠樹立自信心,並設想和實現自己充滿希望的未來。

瑪瓦·柯林斯成立學校時沒有什麼資金,開始時還用她自己的家作為教室。在後來的20年裡,她因經濟拮据而數次面臨學校倒閉的危機。而今,美國有很多州都相繼創建了瑪瓦·柯林斯學校,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也都蜂擁前往芝加哥學習她的教育方式。

柯林斯的經歷告訴我們,幸福感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標。柯林斯說,她本來在“一家資產數十億、人人都可能獲得巨額財富的集團”工作,她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是什麼使自己想成為一名老師。當她與學生蒂法尼互動時,她找到了答案:

蒂法尼是一個有自閉症、不愛說話的孩子,一個被專家們認為無法被愛、被教育的孩子。然而,突然有一天,我長久以來的耐心、禱告、關愛和決心有了回報。蒂法尼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愛你,歐林斯(Ollins)太太。”她漏了我的姓氏Collins裡的那個C字,但我當時唯一的感受是:光是那雙小眼睛裡的淚水就足以使我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現在,蒂法尼開始學習數字、單詞,也開始與人交談。最重要的是,她眼神裡喜悅的神采,彷彿在說“我也是很特別的,我也可以學習”,這對我來說比什麼都有價值。

對於另一個在城西學校改變命運的孩子,柯林斯寫道:“看著他眼裡那種可以在未來照亮世界的光芒,我忽然感覺,那些為了資金問題而失眠的日子全都是值得的。”

瑪瓦·柯林斯本可以過很風光的日子,大可不必擔心學校經費乃至倒閉這種問題。20世紀80年代,裡根和布什政府都曾邀請她出任教育部部長,面對如此高的榮耀和聲望,她拒絕了,因為她相信,只有課堂才是她真正能創造出奇跡的地方。

柯林斯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富有的女人”,她認為教學帶給她的快樂是“任何錢財所買不到的”。對她而言,人生終極的財富是幸福,而不是錢財或聲望。

反思:對你而言,什麼比財富更重要?

一切都為了幸福

當我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我們的標準是金錢。我們用金錢去估計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在這一過程中,所有不能轉換成金錢的部分都被認為與公司的價值無關。當我們衡量商業成就時,金錢就是終極財富。

人和事業一樣,也有利潤和虧損。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標準既不是金錢,也不是名譽、聲望或權力。衡量人生成就的標準應該是幸福。

金錢和聲望在幸福面前並沒有固定的價值,但為什麼它們的魔力如此之大呢?這是因為有些人認為它們可以帶來幸福。金錢和聲望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如果無法帶來任何幸福,沒有人會去追求它們。好比在商業中,資產只有在換算成錢時才有價值。同樣,聲望和金錢都只是實現幸福的手段。

對某些人來說,把幸福作為終極財富和衡量標準,似乎有點戲劇性。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在100萬美元和與好友交談之間你會選擇哪個?我們應該選擇可以讓自己更幸福的那個。如果與友人的談話給你帶來的快樂和意義超過了那100萬美元,那我們就應該選擇後者,因為以幸福作為衡量標準的話,後者更有價值。

將談話與金錢的價值進行比較,可能有點像把蘋果和橘子作比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把它們和幸福這一最終標準進行比較,決定哪一個會讓我們更幸福,由此在這些似乎不相關的選擇中做出判斷。

當然,在100萬美元和交談之間選擇確實不是簡單的事。在上面的選擇中,如果只是因為我更享受與朋友談話的感覺,所以金錢不算什麼,這個理由並不充分。一大筆錢可以給你帶來安全感,很有可能幫助你免除未來的煩惱。有了這些錢,你也會有更多的自由和機會從事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仔細考慮後,如果與朋友談話確實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意義的話,那它的價值就可能超過了那100萬美元。正如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說,“有意義的事即使價值再小,也比無意義的事有價值”。

想像一下以下的情節:一個金星人走進一家地球人的商店,要買一件1 000美元的物品。她給老闆兩個選擇,收1 000美元或是一張金星幣,而這張金星幣相當於地球上的100萬美元。老闆想,我永遠也不會去金星,所以這張金星幣在地球上也沒有任何價值。這時,除非老闆考慮其紀念收藏價值,否則他一定會選1 000美元。

同樣,100萬美元只有在終極財富的衡量標準裡,才能達到其真正價值。在商業中,我們用資產的現金價值來衡量公司;對個人而言,幸福感應該是我們衡量人生成就的唯一標準,因為它是所有目標中的最終目標。

金錢與幸福

金錢除了可以提供基本的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魚翅和別墅),只是實現幸福這個目標的一種手段。有趣的是,我們經常搞不清楚目標和手段的區別,而往往以犧牲幸福(目標)來換取金錢(手段)。

當社會上普遍認為財富的積累才是人生目標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犯這類錯誤。並不是說賺錢或存錢是錯誤的,物質上的富有可以幫助個人甚至社會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錢上的保障,可以讓我們向不喜歡的工作說“不”,或是不為賬單而煩惱。同時,賺錢的慾望也可以成為積極的挑戰,甚至給我們以啟發。但是,金錢本身並沒有價值,只是因為它可以帶來一些快樂的體驗,物質本身並不能給生命帶來意義或是精神上的財富。

研究顯示,財富與幸福之間的關係不同於我們通常的認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作的幸福調查中,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David Myers)發現,幸福與財富之間的關聯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極為貧困的地區,這些地區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得不到滿足。此外,還有報告指出,在過去的50年裡,許多國家的人都越來越富有,但幸福指數不僅沒有提升,反而下降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近幾年也將注意力轉到了有關幸福的研究上。在他的研究中,卡尼曼幾乎沒有找到幸福和財富之間的必然聯繫。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高收入等於快樂,但事實上這個說法是極為虛幻的。高收入的人對生活會比較滿足,但不會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他們甚至更容易緊張,也不太會享受生活。收入對於生活的影響是短暫的。我們認為,人們之所以會過度地宣揚收入就是幸福的標準,是因為他們只是用傳統的視角衡量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罷了。

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人在富有之後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過程中還要沮喪。“忙碌奔波型”的人認為,他們的行為可以為將來帶來好處,這樣想可以減少他們的負面情緒,然而一旦達到目標,發現所得到的依然無法使自己快樂時,他們就無法自拔了。這時,他們會灰心、絕望,因為沒有目標他們就失去了對幸福的指望。

太多成功的人都經歷過萎靡不振,他們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矛盾的是,他們渴求的成功在實現後反而使他們更不開心。在成功之前他們可能也曾有過不開心的日子,但他們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就會得到幸福;可是當他們達到目的時才發現,原來所期望的幸福根本就不存在。此時,他們感到自己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以為物質和地位可以帶來永久的幸福破滅了,繼而陷入“現在怎麼辦”的迷茫中。在發現所有的努力和犧牲並不能帶來幸福後,他們一個個都掉進了“習得性無助”的深淵,接著成為“虛無主義型”的典型,一些人認為世上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於是就去找尋另外一些毀滅性的消除痛苦的方法。

既然物質財富無法使人幸福,為何我們仍對它如此癡迷呢?為什麼獲得財富可以超過尋找生命的意義呢?為什麼我們以物質為標準作決定時可以這麼自然,而以內心的幸福為標準的時候卻這麼困難呢?

從進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人類遠古的歷史影響了我們現在的行為。在原始時代,更多的物質資源決定著人類是否可以度過下一個嚴冬或是免受自然災害,因此儲備成為一種習慣。時至今日,很多未來已經相當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拚命儲蓄。儲蓄不再是為了生存,而僅僅是為了儲蓄。我們不再為生活而儲蓄,而是為儲蓄而生活。

在作決定和判斷的過程中,人們通常也習慣性地先考慮物質,主要原因是物質容易計算。我們習慣性地對物質做出評價,比如財富和聲望,而非基於難以衡量的情感或意義。我們所羨慕的只是物質。有錢人因為他們的財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質變成了唯一標準。我們會以物質收入來衡量我們的成果,例如我們“賺了”多少錢。就像勞倫斯·波特(Laurence G. Boldt)在《禪宗與生活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aking a Living)裡說的,“社會教給我們的道理就是物質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計算’出來的東西”。房子的價值可以用錢衡量出來,而我們對家庭的愛卻不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在書店可能僅為10美元一本,但它給每個人所帶來的價值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反思: 你會不會因為過分在意財富或是名望,而影響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它是如何影響的?

幸福大蕭條

就在我們不斷累積物質財富的時候,我們的終極財富卻面臨著破產的危機。就像公司會破產一樣,心靈也有可能破產。有收入,公司才能維持經營,但前提是收入必須超過支出。

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你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終極財富”上就贏利了。長期的抑鬱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情感破產——負面情緒持續的時間和強度完全壓倒了正面情緒。

整個社會也有可能面臨這種問題(例如情感大蕭條)。如果個體的問題不斷增多,焦慮和壓力的問題越來越多,社會就會逐漸走向幸福的“大蕭條”。就在科學和技術大邁進的同時,我們在情感和情緒方面卻在不斷倒退。

不幸的是,這種情勢目前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將近1/3的美國青少年有情緒低落問題。美國、歐洲、澳洲以及亞洲的報告都指出,當今孩子的焦慮和抑鬱問題比起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要嚴重得多,這種趨勢存在於各個文化與經濟階層中。

在《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裡,作者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指出,在20世紀,每一代人的心理壓力指數都高過他們父母那一輩——不光是指沮喪,還有其他症狀,諸如無精打采、頹廢、自怨自艾及強烈的絕望感。戈爾曼提到的正是當今社會越來越普遍的情感破產症狀。所謂強烈的絕望感(虛無主義)來自於人們對自身的絕望,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克服這種情緒狀態。

如戈爾曼所說,“焦慮的時代”曾是20世紀的別稱,到了21世紀它已經開始轉變為“哀傷的時代”。在《活出意義來》一書中,維克多·弗蘭克爾稱,20世紀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存在虛無”,並且指出他有25%的歐洲學生以及60%的美國學生感到自己就活在這種“存在虛無”中,那是一種從內心產生的空虛感。

今天的情況比弗蘭克爾在1950年寫書時更為嚴重,早先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一點。1968年,對美國剛入大學的新生所做的調查顯示,41%的人想賺大錢,83%的人想要追求有意義的生活。這個情況在1997年時反過來了,75%的人選擇賺大錢,而只有41%的人想追求有意義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將物質放在首位,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社會整體所面臨的情感破產危機顯得更加嚴重。

情感破產危機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吸毒、酗酒以及宗教狂熱。其實不難看出吸毒者的邏輯:生活乏味、壓力大,而毒品可以幫助他們逃避現實。同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利用宗教力量蠱惑人們成為狂熱分子去做瘋狂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幸福從來就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須在個人及社會問題都解決之後才能追求的東西。提升幸福感不僅能改善個人的生活質量,也能讓世界成為一個更和平、更美好的地方。

練習

完形練習

“完形練習”這個方法是心理治療師納撒尼爾·布蘭登最早提出的,他被公認為“自信理論之父”。通過在某個不完整的句子後創造多種可能的結尾,這個簡易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思考和領悟自己的生活,從而帶來有意義的轉變。

這個練習有幾項規則。首先,很快想出6個或更多不同的結尾,然後把它們填寫在不完整句子的後面。你可以用寫的方式,或是把自己的話錄下來。要記住,答案是沒有對錯的,你的答案甚至會相互矛盾,請暫時把你的批判精神放一邊,事後再去反思。在寫下了你的答案後,看看自己有沒有從中學到了什麼。你有可能需要多試幾次才能發現它的功效。

如果你學到了什麼新東西,記得要將它們付諸行動。雖然填寫句子的練習是意識和潛意識共同參與的,但有意識的思考將幫助你收穫更多。

以下是一個練習舉例:

如果我可以對我的生活多5%的覺察……

我將發現經常說“是”的代價。

我將無法避免困難。

我將更珍惜我的家人。

我將更珍惜我的生命。

生活有可能會變得更艱難。

我將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我將會對我的員工好一點。

以下是我從布蘭登的範例中列出的幾個需要補充的句子:

如果我可以對我的生活多5%的覺察……

讓我開心的事情是……

如果我的生活可以增加5%的幸福感……

如果我更多地擔負起滿足自己內心需要的責任……

如果我可以將生活的完整性提高5%……

如果我可以直接說“是”或“不”……

如果我深呼吸,用心地去體會幸福的感覺……

我開始瞭解到……

重複地做幾次這個練習,你可以連續練習15天,或是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每週練習一次。你可以一次做完,也可以分開來慢慢做。如果有某個主題讓你產生了特別的共鳴,你也可以一直重複。只要堅持做下去,你會發現它對你很有幫助。

打造出你的幸福地圖

看看上一章練習裡的那個表格,根據你所收集的資料,打造出你覺得理想的一周。當你頭腦中的想法越具體、越形象時,就越可能實現。信念,通常就是自動實現的預言。

如果你想和家人多相處一些,比如說每週8個小時,那麼就把它寫下來。如果你想少看一點電視,就把你認為適當的時間寫下來。你也可以寫下其他所有你想做的事。這些事情越真實具體越好,因為太過理想的事情,比如每週花20個小時看小說,可能會和你的實際生活發生衝突而難以執行。

想想看,是否有一些你能做卻沒有做的事情可以給你帶來幸福?每週去看一次電影是否會帶給你快樂?每週花4小時做你喜歡的事,每週外出3次,能讓你更幸福嗎?

如果你的生活確實很忙碌而無法作太大的改變時,那就量力而行。那些“幸福催化劑”(即那些簡短但可以為當下和未來帶來收益的事情)是你可以考慮去做的嗎?如果每天早上必須乏味地坐一小時車去上班,就試著找一些有意義和快樂的事吧,比如聽聽音樂,或是在搭乘火車的時候靜靜地閱讀。重點是,在你期望的改變上養成習慣。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生活也會隨之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改變。通常我會建議,定期重複以上所有的練習,包括本書第3章的表格。注意自己的進展、變化,以及需要再加強的領域。

1《情商》一書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於2010年10月出版。——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