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的方法 > 第3章 幸福的意義 >

第3章 幸福的意義

 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圖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

——亞里士多德

我們都熟悉孩子們那種永無止境的好奇心:為什麼會下雨?水是怎麼到天上去的?水為什麼會變成氣體?為什麼雲不會掉下來?其實,有沒有得到答案對他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當他們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好奇心時,他們會一直追問下去。得到答案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他們看重的是那句“為什麼”。

有一個問題可以讓所有人停止追問“為什麼”,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追求幸福?當被問到我們想要什麼時,除了幸福之外,我們可以問出更多的“為什麼”。比如,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工作?為什麼要贏得世界冠軍?為什麼要致富與成名?為什麼要買好車、大房子和遊艇?

當問題轉為“為什麼要追求幸福”時,答案其實是簡單而肯定的。我們追求幸福,因為幸福是生命的一種基本需要。當答案是“因為這樣可以使我幸福”時,便沒有任何說法能夠挑戰它的正確性與終極性。幸福在所有目標中是至高無上的,其他所有目標的終點都只是通往幸福的起點。

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曾說過,“人類刻苦勤勉的終點就是獲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藝術創作、科學發明、法律規定,以及社會的變革”。財富、聲望、地位與其他目標都不能和幸福相比,無論是物質上還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終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反思: 以不停地追問“為什麼”來反思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職或是任何其他的目標,看看要問多少個“為什麼”才能把你引到對幸福的追求上。

對於那些不認為幸福是最終目標的人,我想告訴他們的是,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幸福確實可以幫助人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更大的成功。在一個對“幸福感”研究的綜述中,積極心理學家桑妮婭·呂波密斯基、勞拉·金,以及埃德·迪納提出,“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種層面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誼、收入、工作表現以及健康狀況”。報告也指出了幸福和成功之間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成功(無論是工作還是感情方面)可以帶來幸福,而幸福本身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成功(見圖3–1)。

在其他條件一樣時,幸福的人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上的表現更好,活得也更開心、更長壽。幸福是值得去追求的,無論是作為目標還是達到目標的方法。

幸福是什麼

當我們以為孩子對答案已經滿意時,他們總會從問不完的“為什麼”轉到問不完的“是什麼”和無窮無盡的“怎麼樣”。因此,為了避免有類似疑惑我會詳盡解釋“幸福是什麼”和“如何才能幸福”這類問題。

我認為,幸福的定義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真正快樂的人,能夠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這種解釋絕不僅限於生命裡的某些時刻,而是人生的全過程。即使有時經歷痛苦,人在總體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我們可以把這個解釋與“感悟幸福型”相連:快樂代表現在的美好時光,屬於當下的利益;意義則來自於目標,一種未來的利益(見圖3–2)。

快樂

實際上,情感在我們所有的追求中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包括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很難想像一個缺乏情感的生命是什麼樣子。假設有一個機器人,除了沒有情感之外,和人類一模一樣,想法與行為亦無二致。它可以研究深奧的哲學,也可以推演複雜的邏輯,甚至還懂得建築工程的知識。

雖然這個機器人精細無比,卻沒有表達能力。最基本的表達同樣需要情感,這恰恰是它所缺乏的。機器人感覺不到食物的美味,也感受不到挨餓的痛苦或是任何飽腹的滿足感。它不會去找吃的,但它的構造卻和人類一樣,所以它很快就會餓死。

現在,讓我們來改編一下機器人的程序,讓它學會吃喝。雖然它現在可以生存了,但仍沒有表達的慾望,聲望、財富和愛情等對它而言仍然毫無意義。

情感引發行動,它賦予我們行為上的動機。我們的語言就是一種證明——情感、行為與動機都密切地關聯在一起。在拉丁文裡,movere(motion/動作)代表動,前面加e的話則代表離去。動機(motivation)這個詞來自於目的(motive),它來自於拉丁語的motivum,其意思為動作的理由。情感把我們帶離沒有慾望的世界,給了我們一種動機,促使我們行動。

神經病學家安東尼奧·戴姆西奧所記錄的一個切除腦瘤的病人的情況,提供了一個情緒與動機之間關係的真實案例。手術後,這位名叫埃利奧特的病人的認知能力,即記憶、數學能力、感知力以及語言能力都沒問題。但是在手術中,埃利奧特負責情感思考能力的腦組織受到了損傷,導致術後埃利奧特的情況和之前所說的機器人相似,他有著和其他人一樣的生理機能,認知功能也沒有差異,但其“感受和情感”系統卻受到了損害。

埃利奧特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手術前,他是個成功的律師,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手術後,埃利奧特的“理智”雖然沒有任何變化,但是他的行為卻讓周圍的所有人都無法接受——致使他的妻子離開了他,他也失去了工作,而且很長時間內無法找到新的工作。最讓人震驚的是,他對這一切都表現得無動於衷,包括人際關係和工作。

如果我們喪失情感,並因此失去行為的動機,我們將不再對生活存有任何渴望,也將對自己的行為與想法及其後果漠不關心。這說明,情感是動機的來源,它在我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光有情感是不夠的。如果要幸福,我們就必須體驗積極的情緒或情感,因為快樂是幸福生活的先決條件。正如心理學家納撒尼爾·布蘭登所說,“快樂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種深層次的心理需要”。在完全沒有快樂且頻繁感受痛苦的生活中,幾乎沒有幸福可言。

當我提到快樂的時候,我並不是指情緒持續高漲的狀態。我們都會經歷情緒上的起伏,雖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會有悲傷的情緒,諸如失敗或失去的時候,但我們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實上,期盼無時無刻的快樂只會帶來失望和不滿,並最終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幸福並不需要一直高漲的情緒,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負面情緒。

一個幸福的人也會有情緒上的起伏,但他會在整體上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他經常被積極的情緒推動著,比如歡樂和愛,而很少被憤怒或內疚這些負面情緒所控制。快樂是常態,而痛苦只是小插曲。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須明白無論遇到怎樣的悲傷、考驗或是波折,我們都應該為活著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樂並感恩。

反思:想像一下那些帶給你快樂的事情,從小事情開始。

是否情感愉悅的生活就可以讓人滿足?僅僅體驗積極的情緒就是達到幸福的充分條件嗎?那麼那些通過毒品獲得快感的人呢?還有那些整天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人呢?他們真的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

意義

哲學家羅伯特·諾齊克在《無政府主義、國家與烏托邦》(Anarchy,State,and Utopia)中描述了一個假想的實驗,幫助我們區分和分辨幸福以及縱慾帶來的快樂。讓我們想像有這樣一部機器,可以讓我們產生“寫作一首偉大的詩篇,實現世界和平或者愛人並被人愛”的感受,或者任何我們期望的快感。這部機器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愛,而且我們完全不會察覺到這是機器的作用。這裡要問的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會不會一生都選擇使用這部機器?另外一種問法是:如果一輩子都使用這部機器,我們會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

絕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機器。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所關心的並不只是我們內在的感受。很少有人認為只有自己的感受才重要,除了想體驗快樂外,人們還希望周圍環境與自己的感受是一致的,所以幸福絕不僅僅是愉悅的情緒體驗。

不管是通過機器還是通過毒品來逃避情感,都是生活在謊言中。在機器提供的締造世界和平的虛假成就感與簡簡單單但卻能真實地幫助他人這兩者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就好像有一個內在的機制告訴我們:幸福不只是快感,我們更需要這種愉悅感的來源是有意義的。我們要證實自己的行為確實能夠改變世界,而不只是主觀感受而已。

就情感上來說,人類和動物並無太大區別,像黑猩猩這種智商比較高的動物,它們的情感與人類其實是很接近的。如果沒有情感的話(對動物來說可能用“感覺”一詞更合適),我們將喪失所有的動力,生命將無法維持下去。在沒有情感或感覺的情況下,我們就會像機器人一樣麻木。

我們在情緒的感知能力方面與動物類似,但又有本質的不同。比如人類可以反思情感產生的原因,這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巨大差異。我們有能力反思我們的感覺、想法以及行為,我們也有能力清楚地感知我們的意識和經歷。

人類和動物的另一區別是,人類是有靈性的。在《牛津英語大詞典》裡,靈性被稱為“真切地感受到事情的意義”。動物無法過有靈性的生活,其行為的意義只限於追求滿足感和逃避痛苦。

當想到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經常談到目標,卻忽略了目標感其實比設定目標更重要。當然,有目標或者實現目標並不能保證我們必然感受到生存的意義。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讓我們從內心感到有意義的目標。

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目標,比如取得好成績、買大房子,但當這一切實現後,我們仍然可能感到空虛。要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必須是自發的,它是為了實現自我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設定的。當我們有這種目標感時,那種感覺就像是聽到了“真我的呼喚”,它也被稱為使命感。就像蕭伯納所說,“這才是生命的喜悅,那種為了源自真我的目標而奮鬥的感覺”。

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事情裡找到意義。“真我的呼喚”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創業、做義工、撫養子女、行醫,甚至製作傢俱。重要的是,我們選擇目標時必須確保它符合我們自身的價值觀以及愛好,而不是為了迎合外界的期望。一個在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快樂的投資家,一個出於正確動機的人,絕對比一個心不在焉之人的人生要高尚和有意義得多。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

記得有一次我問一個朋友,他內心的呼喚是什麼。他說,在他的生命詞典裡並沒有什麼使命或者更高的目標,“我不是理想主義者,我只相信現實”。

現實主義又可被稱為實用主義,這種類型的人被認為是腳踏實地的人。理想主義者則常常被認為是夢想家,他們把目光放在遠處的地平線,來思考自己的使命和生命的目的。

比較這兩種類型時,如果我們認為理想主義者不切實際或是脫軌時,那麼我們已經產生了一種錯誤的分裂感。其實,理想主義的實質根本就是現實主義,因為理想主義的想法完全符合人性的自然。人們對意義的追求是絕對的。如果沒有更高的目的、使命感或理想,我們就無法發揮全部的潛能去追求幸福。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只心動而不行動(兩者都重要)。事實上,多數的現實主義者,特別是那些“忙碌奔波型”的人,都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理想主義者本身就是現實的。

理想主義的真諦在於用一個更高的目標去指引生命。當然除了一個比較寬泛的意義外,我們還需要找出這些意義的具體內涵。比方說,如果為了達成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或者解放受壓迫的人們這樣的目標,我們就需要多花點時間與家人共進午餐,或者參加遊行示威。只靠遠大的理想是無法長時間支撐我們的行動的,我們需要為下周、明天甚至今天找出富有意義的事情。

反思: 想想那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有哪些事可以並且已經為你帶來了使命感?你覺得生活中哪些行為和活動是有意義的?

如法國哲學家蒙田所說,“一個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指引我們的方向,並賦予我們的生命意義——生命不再是支離破碎的片段,而是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樣,一個不可或缺的目標,就像協調每個音符的交響樂主題,讓我們的行動更加協調一致。單個音符也許沒有特別的意義,當它一旦成為交響樂的一部分,就會奏出無比動人的曲調。

潛力與幸福

當想到對自己最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需要同時考慮如何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潛力。奶牛可以在牧場裡開心過一輩子,人們卻不能僅僅滿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我們內在的力量要求我們做得更多,充分發揮我們的潛力。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過,“真正令人滿意的幸福總是伴隨著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來改變世界”。

這並不意味著最有影響力的人必須成為總統或首相才能幸福,或是具備商業天賦的人必須得成為億萬富翁才能快樂。成為總統或億萬富翁只是潛力的一種表面證明,我所說的是潛力的內在標準。一個有潛力做總統的人大可以開開心心地做一個古代梵語研究者,那個有億萬富翁潛力的人也可以高興地去當個記者。只要他們從內心感受到工作的挑戰性,感受到自己的潛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就好。

反思:哪些事可以挑戰並充分發揮你的潛力?

成功與幸福

有些人常懷疑,捨棄地位和財富而注重追求快樂和意義,會不會導致以犧牲成功為代價呢?如果好成績和好學校不再是動力,學生們會不會喪失學習興趣呢?或者,如果升職和加薪已經不能再吸引員工的話,他們會不會因此不再努力了呢?

我在努力向“感悟幸福型”轉變的過程中,也經常考慮它是否會影響我自己的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曾經是我的座右銘,它幫助我取得了很多成功。我也曾為自己的決定擔心,擔心自己會中途放棄這一目標,擔心自己會懷念“忙碌奔波型”的生活。但實際上,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卻完全相反。

從“忙碌奔波型”轉變為“感悟幸福型”,並不代表做得更少或是熱忱減少,它的意義在於將正確的事情做得更好,即那些對現在和未來都有益處的事情。同樣,從“享樂主義型”轉變成“感悟幸福型”,快樂也不會減少,不同的是,要學會適當地享樂而不是無止境地放縱。幸福的人不會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觀點,因為他不但享受著他所做的一切,同時也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這樣的人往往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對意義和快樂的需求

只有快樂不足以達到幸福的境界。同樣,只有目標也不夠。首先,無論目標再怎麼偉大,長期堅持同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過程中沒有快樂,我們便難以持久地堅持目標。對於光明未來的預見通常只能在短時間內成為我們行動的動機。其次,有些人也許可以忍受沒有及時滿足的痛苦,就像“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樣,但他們一定是不幸福的。

在《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中,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討論了大屠殺生還者在生命裡找尋意義的過程。雖然他們在集中營裡經歷的每一天都是慘無人道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傷害,但其中有些人卻在那裡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找到了目標感:有些人期待有一天能與親人重逢,有些人則想著將來要把這段歷史公之於眾。當然,據此就推斷出他們在集中營裡是幸福的,顯然是十分荒謬的,因為幸福不止是有意義。我們需要意義,也需要快樂;我們需要現在獲益,也需要在未來獲益。

我對幸福的理論闡述主要基於弗洛伊德和維克多·弗蘭克爾的快樂原則。弗洛伊德認為追求快樂是人類的本能。弗蘭克爾則認為,人類意志力的原動力來自於意義,而不是快樂。他說:“人類最大的動力,來自於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在對幸福的追尋中,他們各說對了一部分。如果想要擁有充實而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追求快樂和意義兩種價值,缺一不可。

美國人經常因為過分癡迷追求幸福而受到批評。例如提供簡易解決方案的勵志書籍,介紹避免勞苦人生的秘訣,此類書籍的銷量令人震驚,而精神科醫生碰到情緒失調的病人就只會開處方藥。當然,這類批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這種癡迷,其實不是對幸福的癡迷,而僅是對快樂的癡迷。

一些簡易的自助方法經常會忽略長期的快樂以及我們對意義的追求。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對不安情緒或生活困難的免疫,藥物治療和勵志小冊子則在根本上避開了這些問題。幸福的人一樣要去面對困難,克服生活裡的種種障礙,就像弗蘭克爾所說的:“人類需要的不是一個沒有挑戰的世界,而是一個值得奮鬥的目標。我們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煩,而是能夠發揮出我們真正的潛力。”隨著現代精神病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當然,有很多病例確實需要藥物治療,但讓我擔憂的是,藥物治療如此方便,以致隨著症狀消失的也許還包括我們對意義和快樂的追求。

此外,經歷困難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快樂,不再認為快樂是理所當然的,同時對生命中大大小小的歡樂心存感激。對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義和快樂的重要來源。

意義和快樂,就像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一樣可以相互促進。當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心存使命感的時候,我們將獲得更大的快樂;而在我們從事的工作中找尋快樂,也可以加深其意義。

反思: 回想一下你曾經遇到的困難,你從中學到了什麼?你在哪方面得到了成長?

真正的幸福

人們有著不同的喜好,或對同樣喜好的愛好程度不同。打個比方,寫書對我來說既快樂又有意義,但如果一天寫作超過3小時的話,就變得乏味了。每星期看兩部電影可以讓我快樂,但如果每天要我4小時盯著大屏幕的話,我可就受不了了。就算是有意義和快樂的事,也不能不停地做。

還記得“漢堡模型”嗎?現在來看“千層餅模型”,它讓我們明白每個人享受不同活動的能力是有限的、獨特的。千層餅是我的最愛,每次去看父母的時候,媽媽都準備很多,我會把它們一掃而光,但這並不表示我每餐都想吃千層餅。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寫作和看電影,以及我喜愛的人。雖然我的家人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但每天和他們相處8小時並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事;相反,有時不和他們在一起,也不代表我就不愛他們了。雖然和朋友相聚既快樂又有意義,但我還是需要有獨處的時間。選擇正確的活動併合理地安排時間,可以大大提高生活的質量。

增強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汲取經驗,同時關注內在的感受。大多數人都忘了問問自己的內心,只因為我們太忙了。就像梭羅所說,“生命並不長,別再趕時間了”。如果老是馬不停蹄地前進,那就等於只是簡單地對每日的生活做出反應,卻沒有給自己足夠的空間去創造真正的幸福。

亞伯拉罕·馬斯洛堅信,“一個人如果不能時刻傾聽自己的心聲,就無法明智地選擇人生的道路”。現在我們花些時間,問自己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做出人生選擇的問題:我做的事情對我有意義嗎?它們能給我帶來樂趣嗎?我的內心是否鼓勵我進行不同的嘗試呢?我的內心是不是提醒我需要徹底改變目前的生活?我們必須留心去聽,傾聽我們的內心和頭腦中不同的聲音,即情感和理智。

練習

人生地圖

雖然內心和思想都很難度量,但我們還是可以對自己的幸福做出評估,並思考如何才能變得更幸福。我們可以從記錄每天的事項開始,寫下它們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意義。

每天花一點兒時間記錄下當天的生活,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幸福模式。比如,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那些在未來會獲益但我們並不享受的事情上,或是做了太多既沒有意義又不快樂的事。據此,我們就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好的規劃。

雖然有一些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則(比如說找尋快樂與意義),但絕對沒有一個普遍性的方法。人類是多元化、複雜而各不相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通過記錄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超越那些基本原則,發現自己獨特的需要。

用一兩個星期的時間,把自己的日常作息記錄下來。在每天結束前,寫下你是怎麼利用時間的,花5分鐘回復電子郵件或看兩小時的電視都可以。這個練習不需要特別精確的回憶,它所提供給你的僅是一個整體的回顧。

在每個星期結束時畫一個圖表,上面包括你所做的事情,它們所帶來的意義和快樂,以及你所花的時間(你可以為它們帶給你的快樂與意義評分。比如說-5分是最低分,而5分為最高分)。在所用時間旁邊,註明你希望以後用更多還是較少的時間在這件事情上。如果希望用更多的時間就寫個“+”,很多時間的話就寫“++”,減少就用“-”,保持用“=”。下面是一個圖表的例子:

誠實的鏡子

在一張表格中寫下對你而言最具意義和快樂的事。表格中可以包括家庭聚會、運動、聽音樂,等等。

在每一項旁邊寫下你在每件事上所花費的時間。無論有沒有以上表格,都問一下自己:你的生活是否體現出了你最大的價值?你是否和家人快樂地相處?是否每星期運動3次?有沒有抽出時間欣賞音樂?

這個練習就像生活的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保持誠實,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因為更高的自我一致性可以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在“知”和“行”上出入很大,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最好能和一個熟悉並關心自己的人一起完成,讓他來幫助你更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應該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情上花多少時間,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觀點和可行性。比如家庭對我來說最重要,但這並不代表一定要放棄自己的愛好而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來陪伴家人(和千層餅例子所體現的道理一樣)。對於一個需要做兩份工作來維持生計的人,即使他陪孩子的時間不多,但他也能在生活中實現他的最大價值。

通常,我們會因為一些內在的或是外來的干擾而遠離了幸福,而這些事情往往是可以控制的,比如習慣、恐懼、他人的期望等。時間是如此稀缺而寶貴的資源,只有當我們學會開始向一些沒那麼重要的事情說“不”時,我們才能對那些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說“是”。

經常重複做這個練習,因為深刻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活動規律化、習慣化。在養成新習慣之餘,你可以嘗試停止不良的習慣,比如上網,每天應設定一段不上網的時間。現代人花太多的時間在電腦上,每隔幾分鐘就檢查電子郵箱,這會嚴重地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創造性,最終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也可以設定一些“無電話”與“無會議”的時間段,這樣我們便可以更專心地去做眼前的事情,無論是工作還是與朋友聚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