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為何家會傷人 > 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

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分離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間前,一個初生嬰兒已遭遇過了第一個無比痛苦的分離——離開了媽媽無比舒服的子宮,從狹窄的陰道裡被擠到這個世界上,冰冷的風、嘈雜的聲音,還有剛剛體驗的痛苦,讓他放聲痛哭。

但嬰兒一開始仍以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餓了,媽媽會給他吃的,冷了,媽媽會把他緊緊抱在懷裡……盡職的媽媽無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麼,媽媽就在第一時間滿足他什麼。但很快,嬰兒意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兩個人,這個心理上的分離比分娩過程還要痛苦。幼兒們發現,自己無法指揮這個世界,甚至也無法指揮媽媽,於是不斷地哇哇大哭。

慢慢地,他們開始接受「媽媽是媽媽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們仍然無法接受媽媽會離開自己,去工作、去學習、去……這些事實。與媽媽和其他重要親人的每一次分離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讓幼兒們擔心自己被拋棄。

接下來,他們不得不在沒有媽媽和親人陪伴的情況下獨自闖世界了,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幼兒園小班開學時,第一次徹底離開家的孩子們總是哭成一片。哭是因為心疼,因為分離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疼。

再接下來,還有小學、初中、高中……最後,我們徹底離開家。再以後,我們開始組建自己的家。再以後,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要親自教他們體驗分離、學會分離。

無論分離有多疼,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分離和愛同等重要,它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它們一起作用,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拒絕分離,就等於拒絕成長,」咨詢師榮偉玲說,「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是兩個人。如果不懂分離,那麼,兩個關係親密的人就會黏在一起,而這是很多人生悲劇的深層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注5]則稱,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因為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親子關係如此,師生關係、情侶關係等親密關係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絕分離,愛就是「假愛」。不懂得分離的兩個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間,我侵佔你的空間,兩個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長。 「分離是一生的主題,」榮偉玲說,「在人生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重要的分離。」

她說,在處理分離上,會出現三種結果:

第一,成熟分離。一邊給予愛,一邊堅定地告訴孩子或親人,你是你,我是我。這樣一來,關係仍然親密,但關係中的兩個人都擁有獨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絕分離。這樣的關係不一定親密,可能還非常惡劣,但關係中的兩個人必然會黏在一起,彷彿在演愛與恨的雙簧戲。

第三,單純分離。雖然名義上是親人,但拒絕愛與親密。如果兩人都是成人,這種關係很難維繫,如果是親子關係,那麼孩子會遭到難以挽回的傷害。沒有分離,孩子不能成人,沒有愛,孩子一樣不能長大。

注5:Scott Peck(1936~2005),美國心理治療師、暢銷書作家。有《少有人走的路》《邪惡人性:一個心理治療大師的手記》等多本暢銷書代表作。

第一個分離:分娩

出生,是一個人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的分離。

「想像一下吧,」榮偉玲描繪說,「媽媽的子宮多麼舒服。它是溫暖的搖籃,是營養的搖籃,是什麼都不需要擔心、沒有痛苦的搖籃。但現在,你要被趕出這個完美的搖籃,你相當龐大的身軀被趕進一個狹窄的通道,要有很長時間,這個痛苦的過程才能結束。最後,你還有一個糟糕的結果——你赤裸著來到一個冰冷、嘈雜、陌生而且自己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糟的結果嗎?但是,這卻是你生命歷程的開始。」

分娩,不僅對孩子痛苦,對媽媽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於是,為了減少這個雙重的痛苦,現代人越來越流行剖腹產。一開始,人們以為,剖腹產帶來的都是好處,媽媽腹部肌肉的彈力不會遭到破壞,也不必遭受分娩之痛的折磨,而孩子的頭部因沒有遭受擠壓,形狀更漂亮,應該也更聰明。

但是,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質疑這一非自然的過程。有研究發現,相對於自然分娩的孩子,剖腹產的孩子挫折商明顯偏低,難以承受挫折。

心理學家則稱,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愛的一種高峰。如果沒有經歷這個疼痛,媽媽的生命知覺會產生斷裂,她會恍惚覺得,孩子像是醫生創造出來的。不少採取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後會陷入孤獨、沮喪的情緒中,甚至懷疑自己做母親的能力,不情願甚至拒絕承擔做媽媽的責任。這樣一來,母子關係在一開始就出現了斷裂。

當然,在特殊的情況下,如果自然分娩很危險,剖腹產就是一種上上之選。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痛苦而拒絕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為痛苦而拒絕分離一樣。」榮偉玲說。

分娩的三種分離

成熟分離:自然分娩的過程,在結束那一瞬間,當媽媽將新生兒擁在懷裡時,愛意會達到一種頂峰。雖然這一刻是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但經歷痛苦的折磨後,在甜蜜的愛意中,兩個人彷彿又變回一個人。並且,因為一開始就遭遇過痛苦,自然分娩的孩子挫折商更高。

拒絕分離:難產是拒絕分離,當然也是沒有誰期待的拒絕分離。不過,哪吒在媽媽肚子裡待了三年零六個月才出世,這一傳說的寓意就好像是,在媽媽完美的子宮裡多待上一段時間,會讓我們更強大。這個大受歡迎的情節似乎代表了我們的願望:拒絕與媽媽的子宮分離。

單純分離:為求一個好日子,一些媽媽甚至會提前採取剖腹產的方式讓孩子早點出生,這種分離方式對嬰兒會造成傷害。此外,出於種種原因,一些媽媽並不愛肚子裡的小生命,而分娩就意味著懷孕這個痛苦過程的結束。

第二個分離:與媽媽「分手」

與媽媽的心理分離,是一生中最關鍵的分離。這個分離如果處理好了,可以為孩子學會成熟分離——享受親密,同時享受距離而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每一個懼怕親密或懼怕距離的成年人,他們的問題幾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與媽媽心理分離的問題上。

著名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注6]經過大量細緻的觀察,將三歲前的新生兒分成了三個階段:

一、正常自閉期。從出生到 1 個月,這個階段的嬰兒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他需要撫摸和照顧,但彷彿只沉浸在自己的簡單世界裡。

二、正常共生期。2 個月到 6 個月大,這個階段的嬰兒將媽媽和自己視為一體。

三、分離期。6 個月到 36 個月大,嬰兒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自己是自己。

嬰兒從自信到矛盾性的依賴

分離期是一個微妙、複雜而多變的心理過程。馬勒又將它分為四個亞階段:身體分化期、實踐期、和解期和個性化期。

1. 身體分化期(6~10 個月)。嬰兒從身體上意識到,媽媽是另一個人。

2. 實踐期(10~16 個月)。嬰兒會走了,他熱情地探索周圍世界,開始愛上自己,覺得自己非常強大,對媽媽好像不再那麼依戀,這像是一個背叛期,嬰兒「背叛」了與媽媽的親密關係。

3. 和解期(16~24 個月)。實踐期最後讓幼兒(嬰兒一般指不到一歲的孩子,而幼兒指 2~4 歲的孩子)備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於是重新依戀媽媽,比以前更依戀。相比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幼兒膽子更小,以前無所畏懼的他們現在變得什麼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媽媽是他們的偶像,因為媽媽在他們眼裡是那麼強大。他們越來越明白,媽媽是另外一個人,但同時又發現,沒有媽媽他們無法獨立,這是最基本的矛盾,馬勒稱之為「和解期的衝突」。

注6: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精神分析學的核心人物之一。起初是奧地利的一位醫師,後來搬到紐約,興趣逐漸轉移到兒童心理發展方面,提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獨立和個體化理論。

分離是因為要迎接挑戰

因為這種心理衝突,這個階段幼兒很容易受傷。如果媽媽無條件地愛他,能夠分享他的每一個新獲得的技能和體驗,能夠發自內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麼,幼兒在實踐期的受挫感會漸漸消失,他會重新變得自信起來。「理想媽媽」的作用就像是一個安全島,心裡有了這個安全島,幼兒會放心地四處探索,因為他們深信,當自己遭到新的挫折時,強大的媽媽會及時地出現在他身邊。

但同時,幼兒的自主感也在成長,他越來越喜歡自己做主,他要通過對媽媽大大小小的反抗,來保護自主性。譬如,他會尾隨媽媽,不停地注視著媽媽的行為,但又會突然離開媽媽,希望媽媽來追他,將他再度抱在懷裡。這種常見的模式同時體現了愛與分離。

這個階段,媽媽需要關注並保護孩子,但又不要替他們完成任務。這種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這個階段的幼兒知道但又不願意承認自己還不能獨立地應付環境。因為這種矛盾心理,幼兒很容易受傷。

這時,媽媽對幼兒的情感的敏銳捕捉就變得非常重要,這種捕捉是一種理解,它會讓幼兒感受到,媽媽既愛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這樣一來,幼兒就會認同並模仿媽媽的行為。不過,即便如此,幼兒也常常冒出一些短暫的分離需要,這意味著他要學習新的內容並在新的領域挑戰自己。

幼兒的「我」是對媽媽的內化

在這個階段,如果媽媽不理會幼兒,而聽任其自己探索,那麼幼兒勢必會遭受太多的打擊,並最終形成「我不行,而且沒有人愛我」這樣一種意識。如果媽媽太害怕幼兒受傷,什麼都替他完成,那麼幼兒的自主性就會受到傷害,並最終形成種種不良意識,如「什麼都會有人替我解決」,「媽媽太能幹了,但我什麼都做不好」,等等。

4. 個體化期(24~36 個月)。如果媽媽尊重幼兒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這個形象,那麼,幼兒就會認同媽媽,他心中就會有一個「積極媽媽」。

這時,雖然孩子從心理上已經與媽媽分離,他徹底意識到「媽媽是媽媽,我是我」,媽媽與「我」之間有一個清晰的界限。但實際上,他心中的「我」是對媽媽的內化。

可以這樣說,媽媽的愛讓幼兒找到自己——自己的內容就是對媽媽的內化。但是,只有分離才能讓幼兒成為自己。

接下來,還有對爸爸的愛與分離,對爸爸媽媽的其他替代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重要親人的愛與分離。誰最愛他,誰的愛與分離就越重要。但最關鍵的,仍是與媽媽和爸爸的愛與分離。與爸爸的分離一樣非常複雜,本文暫不論述。

幼兒與媽媽的三種心理分離

成熟分離:幼兒內化了媽媽的形象,有了自己。但幼兒有了自主性,他形成了主動、積極探索的特質。

拒絕分離:如果媽媽不願意與幼兒分離,或錯誤地什麼都替幼兒做主,從而阻礙了這個心理上的分離過程,那麼,幼兒就會形成依賴症,現在,他特別依賴媽媽,以後,他特別依賴爸爸或其他親人。等長大後,他會依賴別人。

單純分離:媽媽不理解甚至根本缺乏理解幼兒的意願,也拒絕與幼兒分享他探索世界的情感和體驗,那麼,幼兒就會陷入孤獨症。他可能會極度自戀,也可能會患上孤獨症。

第三個分離:與家的分離

這一過程從幼兒園開始直到我們成人才結束。 「與家的分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榮偉玲說,「它從進入幼兒園開始,一直到變成成人才基本結束。當然,有些人一輩子都完不成這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初期親子關係造成的模式開始發揮威力。

我在北京做電話心理咨詢時認識的一個打工仔,他上初中時仍每天晚上回家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那個學校全是住宿生,唯獨他例外。他的村莊離學校 2.5 公里,每天晚上他都要步行回家,一早又步行去學校。因老被同學笑話,他最後退學了。

直到他長得五大三粗時,媽媽才拒絕和他睡一張床,但這未免太晚了,他對媽媽的依賴已嚴重到病態,因為想媽媽,他每天都要哭,每個星期都要給媽媽打三次以上的電話。在他的傾訴中,他說媽媽並不情願和他睡一張床,不知有多少次趕他了,但他一死皮賴臉地求媽媽,媽媽就會心軟下來。

這是孩子不想與媽媽分離,但也有另一種情形,媽媽無法完成與孩子的分離,她甚至會主動破壞這種分離。

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惡人性》中講到了一個故事:

安吉拉的媽媽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寢室永遠不能關門,媽媽任何時候都有權利走進她的房間。她 11 歲,媽媽心血來潮,想把安吉拉的頭髮染成金黃色,但安吉拉喜歡自己烏黑的頭髮,而不喜歡金黃色的頭髮。結果,無論安吉拉怎麼反抗都沒有用,媽媽最後還是將她的頭髮染成了金黃色。安吉拉講話的時候,媽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命令她閉嘴。但一旦心血來潮,媽媽又會拚命去挖掘安吉拉的內心世界,問她想什麼。

結果,到了 30 歲的時候,安吉拉不能說話了。她是一名教師,本來可以流暢地講課,但忽然有一天,她說不出話來了。

派克分析說,與媽媽的關係讓安吉拉形成一種潛意識的模式:關係越親密,她就越沒有自己的空間,而她維護自己空間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說話。因為無論媽媽怎麼侵擾她的個人空間,她只要不開口,媽媽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在這種潛意識模式的影響下,安吉拉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關係,當從疏遠變成親密時,她就會「失語」。這種「失語」只是為了捍衛她的隱私空間。

像這樣的父母並非少數。派克說,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將孩子當作了一個「物」,而不是人。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力去支配這個自己生養的「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父母傾注的是善意還是惡意,這個孩子的自主性都不會得到尊重。

不過,無論父母怎麼樣,孩子都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樣黏父母。因為,父母在孩子心中已從「無所不能的神」還原為有很多缺點的普通人。這時,孩子需要新的「神」。他們需要找到新的偶像去認同,從偶像的人格中汲取養料,以成為自己。這些偶像可能是老師、同學等身邊的人,也可能是遙不可及的明星、科學家、政治家等大人物。

這時,有拒絕分離模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因為他們遇到的認同對像經常與他們是不一樣的。如果認同對象是單純分離模式,那麼對像會主動遠離他。如果認同對象是拒絕分離模式,那麼兩個人會膩在一起,但這並不甜蜜,因為兩個人的成長速度都會因為親密而慢下來,新的親密關係不僅沒有促進他成長,反而會成了累贅。

與家的三種分離模式

成熟分離:愛家,但又喜歡獨立。

拒絕分離:戀家,無法獨立。

單純分離:逃離家庭,拒絕與家庭繼續保持聯繫。

溫暖的過客:我們的拯救者

也有可能,在與家分離的這個漫長過程中,我們會有幸能碰上這樣一種人——你認為他們很重要,他們也喜歡你,無條件地尊重你,但同時又不與你黏在一起。那麼,這樣的人哪怕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瞬間,他也會對我們起到治療作用,他們會驅散我們生命中的一些錯誤,將我們拉向成熟分離模式。

我上初二的時候,班裡來了一位臨時老師。當年,她高考發揮失常,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於是來我們學校做一段時間的數學輔導老師。初二上學期的一次模擬考試,我正飛快地寫答案時,她悄悄走過我身邊,對我說:「細心點啊,我都看到好幾個錯誤了。」

等考試結束後,我問她為什麼對我這樣說,這好像違反了考試紀律的。她回答說:「你是最好的學生,我不忍心看你犯錯誤。」我很感激,但也很納悶,接著問:「可我只在班裡排七八名啊。」 「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她回答說,「雖然現在還不是。」

她這句話讓我感動壞了,她從此成為我的一個偶像。後來,我沒辜負她,果真成了成績最好的學生。

這位老師不久離開了我們學校,並沒有教我多長時間。可以說,她和我的關係,看起來非常不起眼,但我知道,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間之一。現在,我知道,在這個瞬間,這個老師給我的就是無條件的愛,她沒有因為我成績好而明顯喜歡我,也沒有因為我成績差而明顯疏遠我。這是一種無緣無故的愛,這種愛就彷彿是我們生命中的燭光。一般時候,我們會忽視這種燭光的存在。但是,當到了一些黑暗的時候,到了我們消極、絕望的時候,這種燭光會變得非常亮,非常溫暖。

並且,點燃這燭光的人,卻絲毫不企圖在你心中佔據重要地位,絲毫不想控制你。他們來了,點燃了燭光,又走了,就彷彿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但這樣的過客,會給你留下溫暖,會讓你更相信自己,同時也更相信別人。讓你對關係更有信心,也讓你對自己更有信心。

這樣的過客,我稱之為我們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們本來溫暖,他們會讓我們更溫暖。如果我們本來冰冷,這樣的溫暖會融化我們心中的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