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為何家會傷人 >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成為你自己!

為我的書籤名時,我常給讀者朋友留下這句話。成為自己的人,也即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者」,他發現他們具有許多優點,如:

寬容而又嫉惡如仇;

悅納自己的一切體驗;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情緒為中心;

超然獨立的性格,不迷信權威;

沒有審美疲勞;

能容忍模糊狀態,有高度的創造力;

…………

那麼,一個兒童能不能成為自己呢?我常講一個主題為《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的講座,其核心觀點就是,父母不要試圖扮演孩子的決定者,而應該給予孩子獨立探索的自由,那樣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樣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

不過,可惜的是,我沒在講座中給出一個鮮活的例子,以說明成為自己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但就在 6 月 4 日,我和一個朋友聊起了她有趣至極的兒子,這個八歲的小傢伙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是「成為自己的人」。

先講幾個故事吧。

故事一:前不久,他跟媽媽去參加一個聚會。吃飯時,一個叔叔逗他說:「小孩,你喝酒嗎?」

他回答說:「讓小孩喝酒是犯法的,小心我告你,你就會被抓進監獄,判 ×× 天的監禁。」

故事二:去年,一次在麥當勞吃東西時,旁邊桌上的一位媽媽先是催自己的兒子:「快點吃!你慢得像豬一樣!我們上課就晚了!」

她兒子顯然有了情緒,說:「不吃了!我們走吧!」

他這句話一下子令他的媽媽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她暴跳如雷地訓兒子,嘴裡嘟囔出了一大堆別人聽不清的難聽的話。

我這位朋友的兒子看不下去了,只有七歲的他站出來對那位阿姨說:「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媽媽!」

這句話令那位媽媽驚訝得呆住了,等稍一醒過神來後,二話不說就拽著兒子的胳膊向外衝了出去。

故事三:小傢伙只有三四歲話都說得不利索時,媽媽帶著他在小區散步,迎面一條狗走了過來。

它像是一條流浪狗,髒兮兮的,似乎好多天沒有人管它了。媽媽本能地說了一句:「這條狗真醜!」

這句話被兒子抓住了把柄,常被媽媽教育講禮貌的他對媽媽說: 「你對狗怎麼這麼沒禮貌!狗有狗的模樣,你通過你的眼光看覺得它丑,狗狗們可不一定這麼看。」

她講完第三個故事後,我先是震驚得一瞬間不知道說什麼,接著和她一起大笑起來,笑完後,對她說:「你兒子真了不起,這麼小就有大哲學家風範,已能站在動物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它們考慮。」

我這是真心話。她也說,當時她完全被小不點給震驚了,她本來認為自己夠有同情心了,但和兒子天然的「眾生平等」相比,實在相差太遠。

她說完這句話後,我感慨說:「你兒子不是你教的。」

她聽過我的講座《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明白我這句話中的意思,一樣感慨說:「的確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長成了這樣子,我一教,他就會被毀掉。」

也就是說,這個小傢伙雖然很小,但他已是「成為自己的人」了。

八歲的他主動辭掉班長職位

其實,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是「成為自己的人」,但撫養者們非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自己的孩子,於是孩子的意志就被壓制了,最終在不同程度上丟失了自己。

一如撒旦的「養育嬰兒的計劃書」,很多父母在塑造孩子上都在扮演「行使賞罰的天使」這個角色,他們要求自己的孩子達到某個條件,如果達到了,就獎勵他,如果沒達到,就懲罰他,於是孩子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而逐漸變成了父母意志的產物。結果,在家中,他們很容易被父母的意志所左右,在學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賞罰」的老師所左右。

我這個朋友講,上小學一年級時,她兒子的班裡競選班長。絕大多數孩子的競選詞都是父母或其他親人所寫,但她沒有替兒子操辦這種事,而是對有點焦慮的兒子說,你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第一次競選班長,他自然是什麼都不會說,所以他要求最後一個發言,這樣好先聽聽別的同學怎麼說。等所有同學挨個「念」完大人給寫的看似精彩但其實又臭又長的競選詞後,他上去就說了三句話: 「我叫 ×××,我希望大家支持我做班長,我會為大家提供最好的 服務。」

結果,他以高票當選班長。但有趣的是,當了一年班長後,他覺得做班長太不舒服了,於是找到班主任,說他不想當班長了。那 個班主任驚訝至極,她教了這麼多年書,這是頭一次遇到有不願意當班長的孩子,而且這個孩子都不和家長商量就辭職不幹了,這簡 直匪夷所思。

不過,老師們普遍不喜歡他。因為,老師們的賞罰手段對這個孩子幾乎無效,他們誇獎他沒用,懲罰他也沒用,這個孩子不會輕易偏離自己的軌道。但同時,他也決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兒童,因為 他的內心自然會指引他走在自己所渴望的道路上,而這樣的道路很少是不對的。

一些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有一個問題:喜歡一個老師,就喜歡一門課;討厭一個老師,就討厭一門課。但像這個孩子,是不會有這個毛病的,因為他熱愛一門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老師行使獎勵的結果,他不喜歡一門課也是他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老師行使懲罰的結果。所以,熱愛一門課是忠於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忠於老師的選擇。其他孩子熱愛一門課則是對老師表忠心,但若老師令他討厭,他就對這門課失去興趣了。

這讓我想起自己讀小學時的故事。記憶中,我沒逃過一次課,也從來都沒厭過學,甚至連逃課的想法都沒產生過,而且儘管有多個老師令我不大喜歡,但我所有科目都學得不錯。那時的具體心境已記不得了,但可以說,驅動我學習的動力決不是父母和老師的獎勵,而是掌握知識、滿足好奇心所帶來的天然快樂。

不過,有趣的是,儘管我的成績從來都排在前五名(只有一次最差到了第 14 名),也很少惹事,但我卻沒成為少先隊員,對於像我這種學習成績的孩子而言,這是絕無僅有的事。現在回想,這就很容易理解了,少先隊員是老師們用來獎罰孩子們的工具,但我對獲得別人的獎勵興趣很低,所以自己也不努力去表現,而老師們也討厭我這種人,雖然學習好,雖然不惹事,但卻怎麼都掌控不了,所以他們不會將這種獎勵浪費在我身上。

喜歡使用獎罰手段的父母和老師,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長變化,那樣孩子就是他們意志的結果,就是他們的作品。但依照摩門教的傳說,這就是行使撒旦之事。

國內知名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寫了《愛和自由》一書,大致的觀點是,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愛與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獲得了充分的愛,又獲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開始就會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而最終也勢必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者。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精神胚胎

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認為,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依照這一觀點,嬰兒不是白紙,不是空瓶子。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棵歪歪扭扭的樹,但不能決定孩子是成為一棵楊樹還是柳樹。家長最多只是將本是楊樹的孩子修剪成柳樹,但孩子內心總是渴望成為他自己的樣子。

精神胚胎的發育,不是別的,就是孩子的感覺。感覺,是孩子碰觸任一事物時,在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產物。這份感覺,會滋養他的胚胎發育。

請注意,不是知識,不是教導,而是感覺。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時說:

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它們可能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這也是蒙特梭利的觀點,精神胚胎「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天然有他們的使命,而若父母想決定孩子的命運,他們就是破壞了孩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