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理學的故事 > 第三章 原型心理學家 >

第三章 原型心理學家

第一節  第三次造訪

弗蘭西斯·培根在《學術的進展》一書中總結了他所處時代在1605年的知識狀態,他大膽預測:擁有先哲的思想成果,印刷術、航海術的發展只是促進了傳播,科學一定會迎來大發展時代。

的確如培根所預料,在這個世紀裡,知識對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7世紀的商業、軍隊、金融及賦稅系統都需要新的有效的方法來處理數據。比起神學,這是一個適合於實用科技的時代。在這個世紀之內,產生了十進制計數法、對數、解析幾何、微積分、空氣泵、顯微鏡、氣壓計、溫度計和望遠鏡。

宗教為了對付科學的新思想,則推出了更為凶險的對策。在整個17世紀,不僅天主教,而且路德教和加爾文教,也都加緊了對異端的殘酷迫害,任何公開信奉與當地國家的正宗教會相衝突的科學理論的人,不僅要冒著聲名盡失的風險,而且極有可能失去社會地位、財產,甚至生命。

儘管有這麼多的障礙,科學還是繁榮昌盛起來。在西歐的主要國家裡,追根究底的人通過顯微鏡和望遠鏡偷偷窺探。他們在玻璃瓶裡配製試劑,在地上掘出深洞,切割動物和人的屍體,計算恆星和行星的運動。在這些人當中,英國有沃利斯、哈維、玻意耳、胡克、哈雷和牛頓,法國有笛卡兒、費馬、馬裡奧和帕斯卡,意大利有伽利略、維維阿尼和托裡拆利,瑞士有雅克和伯努利,德國有萊布尼茨,荷蘭有惠更斯和列文虎克。

心理學從哲學和神學中脫離出來的時間比其他自然學科都晚,好在這個時代科學家已經開始注意心理學了。更為喜人的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就希臘哲學家們所提出的一些問題,構想起新的答案。他們不僅對以前的學說進行重新探討,而且還在舊的心理學基礎上探索出了新領域。

第二節 理性主義者

笛卡兒

笛卡兒是現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他發明瞭解析幾何,同時也是小有成就的物理學家。鮮為人知的是,他被心理學史學家羅伯特·華生稱為「現代第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華生還說:「這不等於說他就是第一位現代心理學家。他與同時代的一些科學家並不一樣,他進行一些形而上的假想,他的心理學是其哲學的分支。」

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是自亞里士多德以來第一個開創一門全新心理學的學者。

笛卡兒於1596年出生於土倫。他出生時就患有結核病,幾天後他的母親也因結核病去世。他天生殘弱,兒時一直病懨懨的,成年後身體瘦弱。他的父親是位生意發達的律師,因而能在他8歲時把其送入拉弗萊奇的耶穌學院,在那裡學習數學和哲學。他的老師注意到了他身體的羸弱和異乎尋常的思維能力,特別准許他待在床上讀書,因此,他常常躺在床上長時間地讀書,然後用整個上午進行沉思。這個習慣他一直保持至生命的結束。幸好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大筆遺產,足以使他延續這種安逸的生活。

其貌不揚的笛卡兒,在十幾歲時曾一度混跡於巴黎的社會生活和賭場,不過很快覺得非常無聊,轉回去繼續從事數學和哲學的研究。研究漸漸深入,他也慢慢發現,對於一些重要的哲學問題,不同的學者往往得出相互矛盾的答案。他對此很困惑,同時想去生活中尋找一個統一的答案。後來他報名加入納索的莫裡斯王子的軍隊,然後又加入巴伐利亞公爵的軍隊,在軍隊中他好像並沒找到答案。幾年之後,他再次回到獨自思索的世界。

在返回自己的個人生活之前,笛卡兒經歷了一次值得紀念的哲學幻覺。23歲那年冬天,他整個上午將自己關在一隻「火爐」裡——這是他的話,實際上可能指一間裝有暖氣的小房間——在那裡他產生了幾次幻覺,突然意識到自己可以不去理會「古人」們彼此矛盾的看法,完全可以用數學的嚴謹推理得到哲學上的確定結論。於是,實驗主義哲學起步了。他很害怕自己的科學研究被天主教或新教以「異端邪說」的罪名迫害,為了逃避攻擊,他在20年內搬家24次。

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方法論》(1637)和《形而上學的沉思》(1641),其大部分心理學學說散佈於這些著作之中。餘下的部分可在1633年寫成的《世界》裡找到,不過該書在他逝世之後才得以發表。原因是,就在他準備將此書交付出版人時,突然得知伽利略已因堅持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理論而受到審判,而他自己的著作也是講這個觀點的。

1649年,他接受了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發出的邀請,赴瑞典教女王哲學。他受到禮遇可又非常痛苦,因為女王要他每天早晨5點鐘開課,而他習慣於躺在床上一直待至中午。這個差使使他苦不堪言,因為每週裡有3天他天不亮就得起床,在凜冽的寒風中掙扎著走向女王的御書房。1650年2月,他染上風寒,進而發展為肺炎,在臨終儀式後死去,享年54歲。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笛卡兒的哲學思想,因為這是他的心理學的基礎。他用自己在「火爐」中產生的想法構造自己的哲學系統。

首先,他懷疑所有絕對的東西。然後,他懷疑自己的感覺,懷疑以前證明過的東西,懷疑自己醒著時產生的思想。這使他得到了他最關鍵的感悟——我思,故我在。就算懷疑所有的東西,進行思考和懷疑的「我」也非得是某種東西才行。接著,他問自己,這個在進行著思考的「我」是什麼東西。最後他得出結論說,我是個東西或物質,但本質是思想,而思想是不需要物質的形體即可存在的,因而即使肉體不存在,這個靈魂依然存在。

這樣一來,他一方面懷疑古代賢哲所說過的一切,同時又通過自己的推理再一次建立了靈魂與肉體的二元論,即靈魂可以脫離肉體存在。

他還由此發展出一套人類行為的理論——機械-水力學說。他認為,大腦裡充滿著叫作「活力」的液體,感覺的刺激使活力隨著神經系統從大腦流向全身,並使肌肉擴張和運動。

他的靈肉二元論也帶來了一個棘手問題——肉體和靈魂是怎樣相互產生作用的,這種作用在什麼地方怎麼發生?無形的靈魂又是怎樣和有形肉體相連接的呢?

笛卡兒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從解剖研究中得知,大腦有兩個同樣的半球,在它深處的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有一個單獨的很小的腺體(即松果體)。這在笛卡兒看來,似乎就是靈魂和肉體的連接之處。他猜測,由於其在大腦中的位置,「其最為輕微的運動也會極大地影響活力的流動,反過來說,活力流動的最輕微變化也會極大地影響到松果體的運動」 。

事實上,笛卡兒對靈與肉之間相互作用的解釋錯誤百出,人類身上已經退化的松果體對肌肉運動並沒什麼作用。但重要的是他的靈魂和肉體學說,此學說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的自我瞭解。笛卡兒的相互影響式二元論也曾對西方人的想像力產生過重大影響。

笛卡兒主義者

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笛卡兒的信徒們,通常稱作笛卡兒主義者,試圖對他的心理學觀點進行修補,以解釋靈魂是如何與松果體相互影響的。

他們暗示說肉體與思想之間並不存在互為因果的接觸關係,上帝指揮大腦的兩個半球分別發生交互作用。這個學說似乎讓上帝勞作不停,因為他不得不為每一個人經營兩個不同的世界。於是,一位聰明的笛卡兒主義者,阿諾德·海林克斯(1625—1669)提議說,肉體和思想就像上帝上足發條的兩個鐘錶一樣,它們可以彼此十分協調地自由走動,在此之後,上帝不再需要做任何事情。這種理論被稱作「平行主義」。

斯賓諾莎

本尼迪克特·斯賓諾莎(1632—1677),被伯特蘭·羅素稱為「偉大的哲學家當中最高貴、最可愛的一個」。他通過純粹的理性方法,對自由意志、因果關係和靈肉關係問題得出了與笛卡兒完全不同的結論。

他在著作《倫理學》裡討論了心理學上的一些問題,但它艱澀難懂,裡面全是幾何學上的表達方式(公理、命題、實證和「證明完畢」等),以及大量純粹哲學的術語,以及他關於宇宙及心理學的一些思想,這都使他對心理學的貢獻受到爭議。一些人認為他的學說非常現代,另一些人則認為已老得掉牙了。

他最為現代的思想是對上帝的定義:斯賓諾莎將上帝與宇宙等同起來,認為宇宙及一切(包括上帝)都要服從宇宙的法則,因而誰也無法干擾事物的正常秩序。結果,斯賓諾莎被許多人斥責為無神論者,而另一些人則因為他能在萬事萬物中看到上帝而對他大加讚揚。

斯賓諾莎出生於阿姆斯特丹,並在這個城市的一個猶太會堂裡接受猶太教育。他天生聰明,20歲左右即掌握了拉丁語,研習過哲學,將會堂裡的學業遠拋腦後。猶太社區的管事人害怕他變成一個基督教徒,因而做出決定,只要他隱藏自己的信仰,並不時地來會堂一下,每年就可以得到1000弗羅林的獎金。

後來,由於斯賓諾莎的拒絕,管事人將他趕出社區。趕走他時,他們還百般詛咒嘲笑他。這段經歷也是斯賓諾莎的自傳中唯一有趣的部分。不過這些咒語並沒有成真,斯賓諾莎後來過著風平浪靜的生活。他依靠做磨鏡片師傅和家庭教師維持生活。他的大部分成年時光是在一個房間裡度過的。他很少出門,於45歲那年死於肺炎。

斯賓諾莎深受笛卡兒哲學的影響。然而,他發現笛卡兒有關松果體的理論不僅不足信,而且還缺乏證據。他跟笛卡兒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相信自由意志。他認為所有精神現象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因為有原因,所以也有前因。斯賓諾莎認為世界,包括人類精神活動,都是從屬於自然法則的,而且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這是他對科學心理學的前提做出的預測。

他還認為,最為基本的人類動機是自我保存。這一言論又一次預測了現代心理學的理論。他的思想間接地影響了心理學的發展,而且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弗洛伊德和其他學者。

他在心理學上關注的焦點只與感情(情緒)有關。他關心的是我們如何通過理解情緒的成因從而擺脫情緒的束縛。他對情緒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笛卡兒為範本的。他說,人類共有3種基本的情感:喜悅、悲傷和慾望——但此3種基本的情感卻在外界的影響中產生出48種完全不同的情緒。外界的影響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愉快和不愉快的刺激等。

斯賓諾莎的心理學與現代心理學在另一方面卻有很大的衝突。儘管他是一個一元論者,認為思想和物質同屬於一個基礎事實的兩個方面,但他認為,靈魂和肉體之間並不存在相互影響:「肉體不能決定大腦怎樣思想,思想也不能決定肉體是否運動。」

第三節 經驗主義者

在17世紀早期的幾十年中,英國思想家們在尋求知識時都是憑著經驗做事。他們依靠實驗或者日常經驗來判斷、處理事情。

英國的經驗主義傾向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在心理學上,它產生出一系列原型心理學家。他們之所以被稱為經驗主義者,並不是因為他們進行過實驗(他們還不知道如何進行心理學實驗),而是因為他們相信,思維是通過經驗的辦法發展起來的,思想來自經驗。

先天論者(相信思想天生的人)和經驗主義者之間的爭論在古希臘時代就已開始,17世紀又以新的、更尖銳的形式出現,並且一直持續至最近。

霍布斯

英國第一位經驗主義心理學家是托馬斯·霍布斯(1588—1679)。他是一個教區牧師的兒子,母親受驚早產生下他。母親的早產與他的生性膽怯大有關係,他說:「恐懼與我是一對孿生兒。」這種膽怯,或至少說懼怕他人的感覺,是他著名的反民主政治哲學的根源所在。

這種陰沉哲學的建立者卻不是一個病懨懨、心懷叵測和不適應環境的弱者,霍布斯個子高大,英俊漂亮,天性活潑,待人友善,而且在其漫長的一生中,身體一直都很健康。

霍布斯1651年寫下《利維坦》宣揚君主專制,他認為獨裁政府強制推行文明是很有益的。霍布斯之所以形成這種保皇黨思想,是因為他在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後來又給卡文迪什家族的好幾個兒子當過多年家教(他的學生之一後來成為德馮郡的第一位伯爵,另一位成為第三位伯爵)。在英聯邦時期,他一直與逃亡的保皇黨們生活在一起,並教授了未來的君主查爾斯二世。

這些和皇家的聯繫對他來說無疑是一樁幸事。他獻身於科學,是位明確的決定論者和唯物主義者。在他的晚年,一群主教在議會裡起訴他是一個無神論者,有褻瀆神明和不敬神的罪行,提議將這個白髮蒼蒼、威武不屈的老人燒死。但這項起訴沒有形成法案,議會不但否決了禁毀《利維坦》的議案,國王還發給他一份優厚的年金。他也很知趣,自此思想和文筆便不再那麼富有煽動性了。

儘管霍布斯主義多年來一直受到牧師和信教者的譭謗,但他本人卻過著安詳寧靜的生活。他不斷地寫書,年逾70歲照打網球,80歲之後仍致力於翻譯荷馬,近92歲才壽終正寢。

他的經驗主義認識論使其在心理學的殿堂裡謀得了一個席位。霍布斯得出結論說,所有的現象都是運動中的物質。他推斷說,原子在大腦裡面的運動形成了思想。

霍布斯大膽地宣佈,宇宙的任何部分都不是無形的,連靈魂也不是無形的。他藐視思想天生的觀點,他認為,複雜的思想是從簡單的思想中得來的,簡單的思想則是從感覺中得來的。

霍布斯表達的經驗主義心理學,雖然尚未成熟,而且是以假想的生理學為基礎的,可它仍是一座里程碑,因為它首次解釋了感覺印象如何轉變成更高層次的思想過程。

他在另外一個方面也是開路先鋒:他是第一位現代聯想主義者。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和維夫都曾說過,記憶是通過某種連接抽調出來的,但霍布斯的貢獻在於,他將之解釋得更清楚更具體。霍布斯沒有使用「聯想」一詞,他的學說也不夠成熟,但無疑他間接導致了19世紀實驗主義心理學和20世紀行為主義這一傳統的開拓。

「無論一個人在念想什麼,」他宣告,「他的下一個念想並非完全如其看上去那樣隨心所欲。一種念想與另一種念想之間的接續並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他把思想的連接比作物質的「連續性」。一種思想緊接著另一種思想,「其方式猶如平拂桌面上的水,手指牽動水的任何部分向任何方向划動,整個水流都會跟著朝該方向流動」 。

就思想從一個念頭到另一個念頭之間連續性的解釋,他所舉的例子跟現代心理學中的任何文獻一樣恰當。如在《利維坦》中:

談到我們目前的內戰,還有什麼比提出羅馬便士值多少錢這個問題更為不妥的呢?而這個連續性在我卻是非常明顯的。因為想到戰爭,就想到了將王位拱手讓予敵人;這個想法又帶來出賣基督的念頭;接著便引發出30便士這個出賣的價碼;於是也就非常容易地得出這個惡毒的問題。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在一剎那間完成的,因為思想的速度非常之快。

在他後來的作品《論人性》中,他說,記憶當中任何兩個思想的連接都是其第一次偶然被體驗的結果:

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之間有連續性或前後聯繫,是因為一個感覺最初產生出這兩個概念時,內含著其間的連續性或順序。比如下面一例,從聖安德魯想到聖彼德,是因為他們的名字列在一起,從聖彼德想到石頭,也出於同一原因;從石頭想到基石,再想到教堂,再從教堂想到人群,從人群想到擁擠。按照這個例子,思想也許可以從任何事物聯想到任何一種其他的事物。

這只是聯想主義心理學的一粒種子,可它已經落在了一塊肥沃的土壤裡面。

洛克

儘管霍布斯是英國心理學中第一位經驗主義者,但把這個學說發展下去的卻是44年後出生的約翰·洛克(1632—1704)。所以洛克被稱為「英國經驗主義之父」,他也是一位政治哲學家和原型心理學家。他在政治哲學上與霍布斯截然相反,卻在心理學上與霍布斯十分類似。

在社會政治體制上,他辯駁霍布斯的理論,文采斐然地說,某些天生的權利,如自由,在人從自然狀態轉向社會生活時不應該被拋棄。他的思想體現在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之中。

洛克的自由主義思想部分源於他的家庭背景,部分則源於他的個人經驗。他的父親是一位清教徒律師,小時候,洛克就嘗到了不受歡迎是什麼滋味。後來,他不僅成了維持國王及國會之間平衡的天才的代言人,而且成為英格蘭宗教寬容的倡導者。

他在牛津大學研究哲學,非常崇拜笛卡兒,同時也喜歡實驗科學。在牛津教書的幾年中,他結識了很多朋友,其中有偉大的化學家和著名的醫學科學家。與醫學家的深厚友誼促使他研究醫學,後來他還當上了一位公爵的私人醫生和總顧問。再後來,洛克步入政治,並在威廉和瑪麗統治期間出任各種政府職位。

從肖像上可以看出,他有一張長臉,非常嚴肅。他衣著整潔,善於控制自己,節儉且節制。他還善於交際,好友如雲,尤其喜歡孩子。他從未婚娶——笛卡兒、斯賓諾莎、霍布斯和17世紀其他一些哲學家大都終生未娶,這一現象值得做一篇博士論文——不過,他在牛津大學期間卻有過一次戀愛。他對此感歎說:「幾乎將我的理智摧殘。」此後他再沒有受到此類創傷,沒有戀愛的時間裡他大大地豐富了自己的哲學和心理學思想。

在洛克的許多著作中,值得我們關心的是《人類理智論》。1670年,他在朋友家參加聚會,聚會討論的是劍橋一些柏拉圖主義者的觀點。那些觀點認為人們關於上帝及道德的觀念是天生的。洛克在《人類理智論》的前言中講述了這次聚會:朋友們在討論問題時發現我們走錯了路線,我們探索自然本質時應該考慮到我們自己的理解能力,明白什麼是我們的目標,什麼是不便處理的問題。

洛克準備在下次聚會時,能夠列出一張單子,裡面應包含思維自身可以理解的一些精神過程。結果,他為此花費了近20年的時間,在數百頁紙張上記滿了各種觀察和結論。

後來的時間裡,不管是在和平年代,還是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期間,他都致力於《人類理智論》的寫作。該書於1690年付梓,同時使他蜚聲整個學術界。在14年的時間裡,該書再版4次,不但成為客廳沙龍的談論話題,而且為英國哲學和心理學確定了前進的方向。

該書也使他受到非議。他反對思想天生,書中散佈的對無神論者有利的言論更使柏拉圖主義者和牧師們忍無可忍,於是群起而攻之。但時間做出了公正的判決:他的《人類理智論》成為現代思想的主流之一,而反對者的咆哮則大多被淹沒在歷史的垃圾堆之中。

洛克的《人類理智論》之所以具有歷史意義,是因為它解釋了我們是如何獲取知識的。他採取與其先輩們完全不同的方式,探索了知識是如何轉換成思想的。

洛克沒有依靠正式的演繹推理,他盡量用經驗的方法來檢查自己的理論。他還進行過至少一次著名的實驗。他先將一隻手放在熱水盆裡,將另一隻手放進冷水盆裡,之後,再把兩隻手全部放進溫水盆裡,這樣,一隻手感到的是熱,另一隻手感到的是冷。這種情況說明,感覺起因的本質是客觀的,而我們的感覺卻是主觀的。

洛克在《人類理智論》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擊天生思想的教條。笛卡兒認為,由於我們沒有直接體驗過上帝,所以關於上帝的思想一定是天生的。對此,洛克回答說,它不可能是天生的,因為有一些人並沒有這樣的思想。他認為上帝的概念是從萬物中的智慧裡獲得的。他還認為不可能天生就有正確與錯誤的概念,我們形成這一概念是受到社會影響的。

接著,他提出了一個經驗主義心理學最原初的原理:「讓我們假設思想(在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它是怎麼載入內容的呢?」他回答,從經驗中而來。我們的知識都建立在經驗之上,並從經驗之中最終得出自身。

洛克認為,人的「思想」有兩個來源,即感覺和回憶。

我們的感官把感覺傳遞至思想,他把這些叫作「簡單的概念」。我們自身所具有的感知、意願、區分、比較的能力逐漸形成「回憶的概念」。其他複雜和深奧的東西,都是這兩類概念相互影響的結果。

關於古老的哲學問題:我們如何知道所感知的東西就是事物在思想裡的正確反映?洛克也沒有得出答案。和笛卡兒一樣,他只好這樣解釋說,上帝不會誤導我們。

他關於感覺問題的討論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他接受了我們所感知到的物體的「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之間的差別。遠至阿奎那,近到笛卡兒、伽利略和牛頓,都接受過這種區別。

第一性的質指不管它們的變化有多大,都不可與物體「分開」,它們在我們身上產生出簡單的概念,如固體、範圍、輪廓、運動或靜止、數量等。「拿起一粒谷子,」洛克說道,「將其分成兩半,每一半仍有固體、範圍、輪廓和動感等感覺。」

第二性的質,如色彩、聲音、口味和氣味等,並不以我們感知它們的形式存在於物體之中,而是這個物體的第一性的質在我們身上引起的感覺。紫羅蘭在黑暗當中就不是紫羅蘭,只有當它在我們身上引起那種顏色的感覺時,它才是紫羅蘭。這就是洛克的推論。

另一方面,思想來自感覺,那麼,我們知道的都是我們感受到的,而感受到的卻不一定是真實——真實甚至不一定存在。我們知道的只是自己概念裡的經驗。

洛克在思想本質的問題上閃爍其詞。部分地出於他自己的信仰,部分也可能是避免「異端邪說」的罪名。事實上,在《人類理智論》中的一個著名段落裡,他已慎重地提出,思想是一種物質。

他並沒有提及聯想的規律。不過,他說,我們可以把簡單的概念合併成複雜的思想,這合成和快樂與重複有關。他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說他的一位朋友做了外科手術(當時還沒有麻醉劑),儘管他對這位外科大夫心存感激,可再也不願去看他哪怕一眼,因為這個大夫的臉與疼痛之間的聯繫過於強烈了。他還說,有一個人在一間放著箱子的房間裡學會一種非常複雜的舞步,後來,他只有在放有類似箱子的房間裡才會跳這種舞。

洛克的聯想概念的確刺激了其他人,他們尋找連接和順序在思維當中形成的方式。後來的行為主義者甚至把所有的精神生活全部簡化到聯想中去。甚至心理學在擺脫行為主義的主導之後,聯想仍然是其主要的議題之一。洛克的思想把心理學從哲學中解脫出來,導入了科學的方向。

洛剋死於1704年,這是一個世紀的開端,是科學大進步的年代。然而心理學好像沒有什麼新發展,直到19世紀實驗主義的產生。就大部分而言,18世紀的原型心理學家要麼是承襲笛卡兒主義的先天論者,要麼是承襲霍布斯、洛克的經驗-聯想主義者。然而,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的確把這些概念向前推進,從而影響了心理學的未來。他們值得我們簡單地認識一下,他們的貢獻也值得我們給以概略的回顧。

貝克萊

喬治·貝克萊(1685—1753)是哲學家和原型心理學家。他的哲學是荒誕的,可許多人記得它。他的心理學是合理的,可幾乎所有人都將其遺忘。

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幾乎全仗著28歲以前所寫的3部書。除此之外,他的生活再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了。他出生於愛爾蘭,在都柏林的三聖學院學習哲學,並獲得博士學位。24歲時,他被封為英國國教的執事,有過幾年的旅行和布道經歷。最後,他來到愛爾蘭的科克郡,出任克洛因地區的主教,直到終老。

貝克萊看過洛克的一篇短文,裡面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天生沒有視力的人後來突然產生視力,他能不能僅憑視力就判斷出球體和立方體呢?貝克萊受到啟發,寫出了第一本值得注意的書——《視覺新論》。

洛克認為,那個人不可能判斷出來。貝克萊同意他的觀點,但他就此問題做出了進一步的研究。他把分析建立在聯想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他說,僅憑視力,新生兒是無法區分距離、形狀、大小或相對位置的。兒童學會空間上的判斷,靠的是重複的經驗——碰觸、夠取、行走等。我們把視覺上的距離、大小和形態的線索與我們已經通過其他感官感受到的東西聯想了起來。

這個立論非常合理,也是對感知心理學理論的真正貢獻。另外,他把深度感知體驗細分為更為基本的感受,預示出後來心理學的「分子」分析法——把所有體驗按其最簡單的構件進行分析的方法。

然而,如果說貝克萊在感知心理學上非常現實的話,在他因之成名的哲學理論上,他卻是超凡脫俗的。哲學一直在給心理學家增添麻煩,而貝克萊的心理學卻給哲學家惹出了問題。事情起始於他21歲的時候。當時,還是一個青年的貝克萊就已認識到,物質主義的牛頓科學已經威脅到了宗教。他在日記中對自己說,如果能夠廢除物質主義的類似牛頓的理論,無神論者的「惡魔計劃」就會不攻自破。

物質存在是當時全球的信仰。對於一位21歲的青年來說,夢想打破這信仰——而且還要在25歲的時候出版一本名叫《人類知識原理》(1710)的著作闡釋其夢想——聽起來真是荒唐可笑。可是,貝克萊堅持深究洛克在第一性的質與第二性的質之間所做的區分:如果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我們的感覺,那除了這些感覺以外,我們對於外部世界將什麼也不知道,可是,這些都是第二性的質。我們如何知道第一性的質所以藏身的物體是真實存在的呢?在夢中,我們可以看見活生生的樹、房子和群山,可這些都是錯覺,我們怎麼證明醒著的時候所具有的感覺就一定是真實存在的呢?

他宣佈根本不存在任何類型的真實世界,所有的存在都只是我們的想像——樹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看見它了。當我們朝其他地方看時,它就不再存在。可沒被看到的世界不會消失的原因是,上帝就是永恆的感知者,他在所有的時間裡看到了所有的事物。因此,當我們不再看該事物時,它並沒有停止存在,因為上帝看見了它的存在。20世紀的英國神學家羅那德·諾克斯神父帶著佩服的神情,用一段著名的五行民謠總結了貝克萊的觀點:

四合院裡早已空蕩

此樹卻在茁壯生長

一位年輕人於是發問

如此怪事

上帝必定驚訝萬狀

有無名人士這樣戲答

親愛的先生

您的驚訝真正走樣

本人總在四合院裡遊蕩

此樹所以仍在原地

只因為我

您忠誠的上帝站在一旁

貝克萊的理論給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均製造了難題。許多年以後,在1763年8月的一天,當傳記家鮑斯韋爾與約翰遜博士散步時,前者請教後者,說他應如何反駁貝克萊的理論。約翰遜博士狠勁地踢了一塊大石頭,可給反彈回來,然後他說:「我就這樣反駁它。」

還有比約翰遜博士更為微妙和更好的回答,但沒有哪一個比休謨的回答更為簡潔巧妙。他說,貝克萊的觀點「不容許有任何答案,也不讓任何人相信」 。

休謨

大衛·休謨(1711—1776)在他的心理學作品中給哲學和心理學帶來了更大的麻煩。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蘇格蘭啟蒙運動中最耀眼的明星。

在蘇格蘭,18世紀流行的哲學運動是啟蒙運動,其特徵是相信科學和理智,質疑全球宗教。從其童年時代來看,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均無法看出休謨能成為這一運動的傑出人才。其一是,他出生於愛丁堡一個條件優越的長老會家庭,從童年時代即開始接受卡爾文教的神學觀點;其二是,作為一個孩子,他看上去非常木訥(其母親稱他為「優秀而善良的裝箱工,但太笨了」)。

他看起來木訥遲鈍,實際上他很聰明,12歲就考進愛丁堡大學。卡爾文教神學思想對他影響不大。15歲時,他已經熱切地閱讀了所處時代的哲學著作。18歲時,他已成為卡爾文主義的叛逆者。

休謨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因而只繼承到很少的遺產。為謀生計,他努力攻讀法律,但並不喜歡,後來差點為此而精神失常。他學習經商,但覺得商人辦公室裡的吝嗇同樣令人難以忍受。23歲時,他決定依靠哲學混飯吃,因而投身法國,在拉弗萊奇因安頓下來(笛卡兒曾在這裡學習過)。他未能讀成大學,但說服耶穌會,讓他可以使用這裡的圖書室。兩年之後,他完成兩卷本的《人類天性論:實驗(牛頓)推理法引入道德主題的嘗試》(1738)。在這部著作裡,他第一次引入了自己的心理學觀點。

他原指望這本書能帶給他巨大的名聲,沒想到它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感到痛心萬分。後來,他又重寫此書,改成稍簡單一些的形式,效果略好一些。他被迫謀生計,先為一位年輕人當輔導教師,然後應聘為一位將軍的私人秘書。這個崗位的收入不錯,他穿上紅色制服,吃喝無憂,身體開始發福。一位訪問者對他的描述是,他有一張又寬又胖的大臉,「除去愚鈍之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而且他的身材更像是一位地方官員,一點也不像一個哲學家。

然而,人不可貌相。不久休謨即存下一筆錢來,使他可以專心地從事寫作。這些成熟年代創作的政治、經濟、哲學、歷史和宗教方面的著作給他帶來了夢寐以求的名聲。在法國,腰圓體胖的他是各個沙龍的座上賓,而且得到了伏爾泰和狄德羅的稱讚。在倫敦,他在家裡舉辦沙龍,並引來亞當·斯密和其他自由主義思想家的光顧。

朋友和熟人認為他聰明、友善、謙遜、寬容,他自己也這麼看,他認為自己「寵辱不驚,激情充沛」(23歲時他使一位姑娘懷孕,37歲時屈膝追求某位伯爵夫人未果──這些小插曲證明,他至少在激情方面的確是充沛的)。雖然不喜歡斯賓諾莎,將其視作無神論者,但他自己歸根到底也是一位懷疑論者。他因直腸癌而臥床垂死時,傳記家鮑斯韋爾問他是否相信有一個來世。休謨的回答是,來世是一個「最無理智的幻想」。說到底,休謨是位徹底的啟蒙主義者。

休謨寫作《人類天性論》的主要目的是開拓一套基於「人的科學」的道德哲學,其實他在這裡指的就是心理學。為此,他致力於建立一套理論,有關人類激情和我們對激情的看法。這要求他瞭解我們的思想來自何處。他以一位真正的經驗主義者的方法來探索這個問題:「有關人的科學是其他科學唯一堅實的基礎,這些基礎必須是經驗和觀察。」

儘管休謨大量引用和批評其他人的作品,但他最主要的依靠還是自己的內省式觀察。作為一位徹底的經驗主義者,他排斥關於靈魂的本質的所有問題。他宣佈,靈魂的本質是「一個非智力的問題」,根本不值得討論。他認為,思維完全是由感覺構成的。

休謨在「印象」(指感覺或感知)和「思想」(比如在回憶、思考或夢中)之間做了區分。跟洛克一樣,他認為,這些簡單的元素合成了複雜抽像元素。但以什麼方式呢?他推想,必須有個「聯合的原理」,這個原理表現為三個部分,即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似性、連續性及因果性。

休謨確信自己已經找到了思維基本的科學法則,但他對「聯合的原理」之一的因果關係的解說,卻削弱了這門科學的基礎。他說,我們只知道,一個現象好像總是緊跟著另一個現象,因此我們推斷,是第一個現象引起了第二個現象。休謨做出結論說,因果關係只不過是思維的習慣。實際上,我們不可能通過感官感覺來體驗或感知它。

休謨對因果關係概念的摧毀性攻擊在科學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尤其是在心理學史上。這是因為,在心理學努力成為科學的征途中,它一直都在努力地發現精神的因果法則。休謨時代和後世的一些心理學家相信,心理學不可能得出因果解釋,因而只能用於應對相互之間的關係——即兩件事情會持續同時發生或先後發生這樣的可能性。

經驗主義-聯想主義學派

從洛克的時代開始,一大批經驗主義-聯想主義者,大部分在英國,從事的部分工作代表著探索未知事物的無畏精神。如果說他們還沒有跨越一無所知的海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至少對附近的海岸線進行了極其重要的標識。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

大衛·哈特利(David Hartley,1705—1757)即是其中的一個標識者。作為一位學者型醫生,他在洛克所做研究的啟發下寫出一部長篇大論——《對人的觀察》(1749),暢論聯想主義。儘管他沒有提出任何有創見的高論,但他對主題的處理卻是有組織和系統化的。他的假說使得聯想主義者繼續津津有味地探求精神現象中的物理基礎。

在蘇格蘭,托馬斯·裡德(Thomas Reid,1710 —1796)、杜格爾德·斯圖爾特(Dugald Stewart,1753—1828)和托馬斯·布朗(Thomas Brown,1778—1820)等大學教授和長老教會學者們,全都參與了對聯想主義的修正,以使其更適合信徒們的口味。他們感到洛克和休謨的解釋過於機械,而休謨對因果關係和外部世界所持的懷疑主義態度,與宗教思想也是衝突的。這三位學者試圖改良聯想主義,讓它適合宗教和信徒。

他們對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的否定理由簡單得異乎尋常:主觀主義和懷疑主義與常識不符。所有國家、年齡的人,都相信外部世界的存在,也相信因果關係的存在,因為這是常識——這也正好是約翰遜博士通過踢石頭所表達出來的觀點。

詹姆斯·密爾(James Mill,1773—1836)是位社會理論家、功利主義哲學家和新聞記者。他在《人類意識現象分析》(1829)一書中說,人類只有兩類意識元素:感覺的和思想的。他還說,所有的聯想都來自「鄰近」,即兩種體驗在時間上的同時性或接近性,簡單思想相互連接形成複雜的思想。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詹姆斯·密爾的兒子。他是位哲學家,儘管也曾在作品中討論過心理學。在心理學中,他認為,這些複雜的思想不僅僅是一些簡單因素的彙集,而是融合。他說,聯想的法則並不能告訴我們複雜的思想來自何處、是如何構成的,我們只能從經驗和直接實驗中知道這些東西。因此,小密爾的貢獻主要在於及時校正了聯想主義的航向,使其導入實驗心理學的坦途。

亞歷山大·貝因(Alexander Bain,1818—1903)是小密爾的朋友,他一直生活到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時代。有些學者說,他是最後一位哲學、心理學者。也有學者認為,他是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學家,因為他將其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全部貢獻給了心理學,並把生理學帶入心理學的範圍,其貢獻超過了他的任何前輩。

第四節 德國的先天論

當心靈的探索者們正在英國和法國(在這裡,經驗主義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們產生了極大影響)朝著一個方向大踏步前進時,德國的探索者們卻沿著笛卡兒開創的道路向前奮進。其中不乏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譬如唯心主義學派中最偉大的哲學家伊曼紐·康德的意識理論。

在康德之前,德國哲學家們儘管智力超群,但在對人類精神過程的理解上並無建樹。17世紀時一位極其聰明的思想家曾涉足心理學,但結果是無功而返,因為他深陷其中的玄學思想如同一個有誤差的羅盤一樣將他引入了歧路。不過,他還是值得一提的人物,因為他的思想昭示了導致康德哲學的傳統。

萊布尼茨

哥特弗萊德·威爾漢姆·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1716)出生於萊比錫。他患有佝僂病,兩腿羅圈,但卻是個奇才,20歲即獲得法律學博士學位,後作為外交官服務於法、英法庭。他與牛頓同時發明了微積分學(他與牛頓就誰先發明這門學問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辯),並就一系列哲學議題發表過大量專著。

儘管他的很多思想值得敬仰,但使其獲得聲望的卻是他的兩個荒謬概念。其中一個可見於伏爾泰的《天真者》一書:

上帝是極端完美的,因而順理成章的是,在創造天地的時候,他選擇了最佳的方案……既然在理解上帝的時候,所有的可能性都要求有與其完美性成比例的存在,所以,實際的世界,作為所有這些要求的結果,就一定是最為完美的。

萊布尼茨的另一個古怪概念是,這個世界是由無數無窮小的「單體」構成的。它們是某種靈魂似的東西,沒有尺度,無法指認,而且不受外界的影響。

除了這兩個荒謬的概念,萊布尼茨心理學中有一個方面的確引導了一個有用的方向。為解釋意識的來源,他假設了一個被他叫作「統覺」的過程。「統覺」通過某種天生的模式或信仰使我們能夠覺察到許多微小的無意識感覺,並理解它們。例如,我們不需學習就會知道,「現存的東西都是存在的」,也知道「一個事物不可能同時既存在又不存在」。萊布尼茨之後的康德將把這些觀點轉換成一種歷史理論。

康德

許多人認為伊曼紐·康德(1724—1804)是現代最偉大的哲學家。

康德的自傳聽上去就像是描述了這位生活在象牙塔頂層的知識分子一生的滑稽劇。他出生在普魯士的哥尼斯堡,16歲進入大學,在這裡一直待到73歲。除了在這個城市方圓40英里的範圍內走動之外,他一生從未出過遠門。他不到5英尺高,胸部凹陷,終生光棍一個。每天早晨5點,男僕準時把他喚醒。之後,他花2個小時學習,再花2個小時授課,接著坐下來寫作至下午1點,然後去一家餐館進餐。下午3點半,他準時散步1個小時,不管天氣如何。他沿著菩提樹下的一條小路散步,只用鼻子呼吸(他認為在戶外張嘴不利於健康),而且不跟任何人說話。他非常守時,鄰居們往往根據他散步的時間對表。有一天他沒有準時散步,鄰居們都非常擔心。原來,他在讀盧梭的《愛彌兒》時,看得過於專注,竟然忘乎一切了。他將一天中餘下的時間全部花在讀書上,抑或準備第二天的講稿。晚上9點至10點,他準時睡覺。

康德的寫作和講課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倫理學、神學、宇宙學、美學、邏輯學和知識理論。他相信民主,熱愛自由。他一直篤信萊布尼茨,直到步入中年時讀過休謨之前。他發表感歎,稱自己「從教條主義的沉睡中猛然醒來」,從而發展出一套比萊布尼茨的學說要詳細得多的知識理論體系。

休謨認為,因果關係不能用邏輯的辦法證明。康德對此大加讚賞,但他又確信,我們的確能夠體驗到現實生活中的因果關係。於是,他通過純粹的思維活動尋找答案。在12年的時間裡,他盯著窗外教堂的尖頂認真地思索。然後,他只花幾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他一生中最為著名的作品——《純粹理性批判》(1781)。在這本書的前言中,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在此斗膽宣稱,任何一個形而上的問題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任何一條通向解決問題的門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把鑰匙。」

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和其他著作對於大多數普通讀者來說都很難理解。因為康德使用術語艱澀,觀點深奧。但在《純粹理性批判》前言中,他已把自己對意識的基本觀點講得清清楚楚。他說,經驗只給我們以有限的知識,經驗絕不是意識的唯一知識源泉:經驗告訴我們什麼東西是存在的,可它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東西一定是存在的,什麼東西一定是不存在的。

明確的真理是存在的,數學就是一個合適的例子。比如,我們相信,2加2總會得出4。我們是如何得到這個確定性的呢?不是通過經驗,而是通過我們意識當中天生的結構。因為人類的意識積極地組織和轉換,把混亂的經驗轉換成純粹的知識。我們開始通過在時空中重新組織事物和現象的相互關係而獲取知識——不是通過經驗,而是通過先天的能力。

康德的先天論引發了許多條關於意識工作機制的探索,但在另一個方面,這卻是一種嚴重的後退。康德認為,意識是一整套的過程,它們發生在時間中,並不佔有空間。這一點使他推斷出,精神過程是不能夠進行測量的(因為它們並不佔據空間),因而,心理學不可能成為實驗科學,這大大推遲了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進展速度。

但僅僅是推遲而已。正如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人類的這一認識雖然遭到天主教的抨擊而遲延,最終還是滾滾向前。唯心主義哲學家的偉大權威,同樣也不能阻擋心理學通過實驗成為一門科學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