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塑自我:如何成為一個很幸福的人 > 第六節 可以把一切變得更好的人才會是幸福的人 >

第六節 可以把一切變得更好的人才會是幸福的人

幾年前,肯塔基大學的一些研究者發現了一批極富學術價值的文獻:這是一些被塵封了幾十年的紙箱,裡面滿滿地裝著修女們在1930和1940年加入美國的修道院時手寫的自傳。

研究人員在閱讀了這些文獻後,對這些自傳按照修女的心態進行了分門別類。

從下面兩篇自傳中,我們可以明顯區分出積極的心態亦有高低之分:

自傳1:

我出生於1909年9月26日。在家中的7個孩子——5個女孩、2個男孩中,我是年齡最長的一位。

候選生那年,我是在修女之家度過的,同時,我還在聖母女子學院教授化學和二年級的拉丁語。

念上帝慈悲,我將聆聽主的教誨,傳經布道,盡早歸聖。

自傳2:

蒙主所賜,我自出生起便盡享恩澤。

去年,我以候選生的身份在聖母女子學院修習一載,甚為歡愉。

如今,我滿懷欣喜,憧憬聖母之教誨,以受神聖純愛之庇佑。

瞧,差別迥異吧?

為此,研究人員在時隔70年後沒費什麼功夫地就將這些自傳按照「幸福的等級」劃分為了四大類。他們不禁興奮地摩拳擦掌、歡呼雀躍,並將這些落滿灰塵的自傳與傳主的近況進行了比對。

至此,需要謹記的一點是,在以這些修女為研究對象的過程中,有一個極為便利的條件:所有難以控制的變量都是在可控制範圍內的。

換言之,這些修女都不吸煙、不喝酒、從未有過性生活、終身未嫁、無子!她們甚至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吃的、穿的都大同小異。(洗一大堆白色的運動服?這樣的事絕對不可能發生!連半點可能都沒有!)

因此,她們在70年前的態度積極與否就成了決定其壽命長短的首要指標。

這就是這項研究的偉大所在。

那麼,猜猜看,研究人員到底發現了什麼呢?

革命性的發現在學術界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討論的焦點就是積極人生觀的重大作用。最終,他們將結果公之於眾,並將其稱之為「早期生活的積極情緒與壽命:修女研究之所見」。

以下就是他們的研究發現:

·幸福感最強的修女比幸福感最弱的修女的壽命長10年。

·80歲時,幸福感最強的修女有25%的人離世,而在幸福感最弱的修女中,去世的比例則高達60%。

·在幸福感最強的修女中,有54%的人活到了94歲,而活到這個年齡的幸福感最弱的修女則只有15%。

這項研究表明,當下的幸福感和人的壽命存在著緊密的聯繫。當然,這並不僅止於活的時間長短的問題!細細琢磨,這還關係著你一生的幸福。

幸福的人並不是擁有最好的一切的人;而是把一切都變成最好的人。

所以,請切記幸福至上。

幸福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