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5.1.10 性別、種族和民族 >

5.1.10 性別、種族和民族

由於這些病不常見,研究其發病與性別、種族和民族關係的數據也就很有限。但報道軀體化障礙的女性病例遠多於男性這一點很清楚(Creed&Barsky,2004;Kroenke&Spitzer,1998)。在種族和民族方面,有0.08%的拉丁裔美國人、0.1%的非拉丁裔美國白人和0.45%的非裔美國人患此病(Swartz et al.,1991)。這些數據與全球範圍的預測數據吻合,跨越歐、亞、非及中東地區的13個城市發病率為0.1%~3.0%,而南美洲則高達8.5%~17.7%(Gureje et al.,1997),其原因尚不清楚。高患病率可能反映了對該病的理解、診斷及治療方面的文化差異。

如前所述,軀體形式障礙患者往往拒絕接受心理學的解釋,覺得專家們是在無視他們實實在在的痛苦。除了美國,醫學界更傾向於從社會文化而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此病。醫生從家庭問題和社區問題出發,探討患者的身體不適。從社會文化方面解釋時,人們更願意承認應激、社會條件和情緒對其生理狀態產生的影響(Kirmayer et al.,2004)。

軀體形式障礙的一種文化變體是神經衰弱(shenjing shuairuo)。20世紀90年代早期,將近80%有精神障礙的中國人都被診斷為神經衰弱(Chang et al.,2005)。其症狀包括疲勞、記憶力差、易怒、肌肉疼痛和睡眠問題。這些症狀在抑鬱或焦慮的人群中也很普遍。依據DSM-IV診斷標準,中國55%的神經衰弱患者符合軀體形式障礙診斷標準(見表5-2),但仍有45%屬於中國患者獨有的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患者主要強調頭部、腦部和/或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可能是由情緒痛苦轉變而來的身體(神經)症狀(Chang et al.,2005)。中醫認為,神經衰弱不僅僅是神經系統疾病(e.g.,Lee,1998)。疲勞、睡眠紊亂和頭暈是一種軀體-認知-情感症狀,是由於相互依存的重要器官之間功能不協調所致。因此,神經衰弱的細微含義比軀體形式障礙要廣,也解釋了為什麼該病不能完全套用西醫有關精神障礙的概念(Chang et al.,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