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 >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症

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大多數人,所患的不是神經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調症。它們都是責任感出現問題所致,但表現症狀卻彼此相反: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人格失調症患者則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那位酗酒的軍官認為責任在沖繩的環境而不在他自己,而那位軍人妻子則認為自己無力面對孤獨。我在沖繩工作期間,還接待過一位患有神經官能症的女士,過度的寂寞讓她難以忍受。她說:「我每天都會駕車到軍屬俱樂部,希望結識到新朋友,可那個地方總是讓我心煩意亂,我感覺其他軍人妻子都不願和我在一起,我想我一定有什麼問題,我的性格可能太內向了。我無法理解,我為什麼不受歡迎呢?」她以為,自己的寂寞完全是自己性格怪異的結果。治療發現,她的智商高於常人,進取心也比一般人強烈,這才是她和別的軍官妻子以及丈夫合不來的原因。她終於意識到,寂寞並不是她的錯。她做出了更適合自己的選擇:不久後她和丈夫離了婚,回到大學校園,一邊讀書一邊撫養孩子。她如今在一家雜誌社當編輯,嫁給了一位事業有成的出版商。

神經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我本不應該」掛在嘴邊。不管做什麼事,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夠資格,因而缺少勇氣和個性,總是做出錯誤的判斷。人格失調症患者則常常說「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的行為完全是迫於外界壓力的無奈之舉。他們缺少自主判斷和承擔責任的能力。治療神經官能症比治療人格失調症容易得多,因為神經官能症患者堅信問題應由自己負責,而非別人和社會所致。治療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比較困難,因為他們頑固地認為問題和自己無關,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禍首。不少人兼具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症,統稱為「人格神經官能症」。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把別人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內心充滿內疚感;而在另一些問題上,他們卻拒絕相信責任在於自己。治療這樣的患者時,需要首先治癒神經官能症,讓患者對治療樹立信心,進而接受醫生的建議,糾正不願承擔責任的心理,消除人格失調的根源。

幾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或是人格失調症,所以人人都可以受益於心理治療,當然,前提是當事人樂意這麼做。在複雜多變的人生道路上,判斷自己該為什麼事和什麼人負責,這是一個永遠存在的難題。這個問題從未徹底解決過,因為我們必須不斷地評估、再評估我們的責任所在。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我們必須完全自願和主動地去進行這種反反覆覆的自我審視。這種自願和主動不是天生的。某種意義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調症,都會本能地逃避責罰。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來,所有的孩子都會忙不迭地推卸責任。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種程度的神經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應得。缺少關心的孩子自慚形穢,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缺點大於優點。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這應該歸咎於他們的父母沒有對他們付出足夠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在無法得到異性的青睞,或在運動方面表現糟糕時,也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有缺陷。他們難以意識到,即便體力和智力平平,他們也可以大器晚成。只有通過大量的生活體驗,讓心靈充分成長,心智足夠成熟,我們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擁有成千上萬次教育孩子的機會。面對這樣的機會,你是勇於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還是推卸責任呢?對這種機會的把握需要父母保持敏感,瞭解孩子的需要,主動投入愛、時間和精力,甚至是承受痛苦,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承擔的責任。

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問題不敏感,視而不見,甚至自身還存在缺陷,那麼,父母就會阻礙孩子的心智成熟。神經官能症患者,由於他們總是主動承擔責任,所以只要症狀輕微,不過分越俎代庖,也可以成為很棒的父母。但是,人格失調症患者多是不稱職的父母。他們不願承擔作為父母的責任,其本人又不知不覺,所以,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無異於惡性循環式的摧毀。心理學界有一種公認的說法:「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症患者讓別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說,神經官能症患者把責任攬給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人格失調症患者卻責怪別人,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的子女。他們不履行作為父母的責任,不給孩子必要的愛和關心。孩子的德行或學業出現問題時,他們從來不會自我檢討,而是歸咎於教育制度,或是抱怨和指責別的孩子,認為是他們「帶壞」了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常常指責孩子:「你們這些孩子,都快把我逼瘋了!」「要不是為了你們這些孩子,我早就和你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你們的媽媽神經衰弱,都是你們造成的!」「要不是為了撫養和照顧你們,我原本可以順利讀完大學,幹一番真正的大事業。」他們為孩子日後逃避責任提供了榜樣,還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的婚姻很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全都是你們的責任。」孩子無法理解這種指責多麼不合理,於是就歸咎於自己,由此成了神經官能症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調症狀,孩子也會出現人格失調或神經官能症,上一代的問題影響下一代的成長,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人格失調症患者不僅會為孩子樹立反面的榜樣,自己的婚姻、交友和事業也會受到影響。他們不肯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導致人生問題重重。前面說過,如果不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就會永遠存在。人格失調症患者完全背離了這種做法,他們不由自主地把責任推給配偶、孩子、朋友、父母和上司,或是推給學校、政府、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社會制度、時代潮流等等,而不去努力解決問題,因而問題始終存在。他們推卸責任時,可能會感到痛快,但心智卻無法成熟,常常成為社會的負擔。這讓人想起上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作家埃爾德裡奇·克裡佛的一句話:「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其實,這句話是對所有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