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 承諾是我說愛你的方式 >

承諾是我說愛你的方式

By Less Dilettante

經驗說:我不要你的承諾,不要你的永遠,只要你真真切切愛我一遍。
實驗說:他的諾言就是出於對你的愛,無法兌現諾言不是因為他不愛你,只怪他自我管理能力不夠。

他許下承諾卻沒有兌現,不是因為他不愛你。相反,他的承諾是他說愛你的一種方式,越是愛你就越想給你最好的。但或因性格使然,或因困難重重,諾言總是難以兌現。面對諾言,戀愛雙方都應該保持理智,切莫讓愛的承諾反過來將愛一軍。

是否有那麼一個他,給了你一個又一個承諾,卻一次次地讓你失望。漸漸地,失望累積成絕望,從此你不再輕易相信別人的承諾。諾言不過是信誓旦旦的謊言穿了真誠的外衣而已。承諾的「諾」真的是有口無心嗎?

加拿大勞裡埃大學心理系的約翰娜·佩茨(Johanna Peetz)和勞拉·凱姆瑞斯(Lara Kammrath)讓情侶中的一方為了解決兩人間的某個衝突對另一方許下改變的承諾,並於兩周後調查他們履行承諾的情況。研究發現,滿足對方需求的動機越強烈,作出的承諾越大、越多,也越願意為了實現承諾作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說,他越愛你,越會對你許下承諾。承諾中是有真情的。

然而,濃濃的愛意影響了他對自己的能力和潛在困難的判斷,他的承諾難免出現「假、大、空」的情況。約翰娜·佩茨和勞拉·凱姆瑞斯在研究裡發現,諾言無法得到兌現是普遍的現象,參與者實際做的總是比他們承諾的要少。

愛讓人們作出更多承諾,卻不能支持他們履行自己的承諾。研究中,參與者的實際行動與他們滿足對方需求的動機關係不大,而主要與參與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關。約翰娜·佩茨和勞拉·凱姆瑞斯用大五人格中的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來估計參與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盡責性高的人,實際行動多。因為這樣的人更能夠克服履行承諾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悲劇的是,雖然他作出的承諾出自真心,而無法兌現承諾卻是因為他不能持之以恆。承諾產生了較高的期待,失信卻讓人更加失望,進而降低了你對他的愛和好感。

不僅只有你根據他的實際行動來推測他是否真心,連當事人自己也這麼認為。佩茨和凱姆瑞斯在研究中發現,多數承諾者也認為自己不能兌現承諾是因為不夠愛對方(實際上並沒有關係)。一切只是場美麗的誤會,信誓旦旦的承諾一時緩和了關係,不能得到兌現的諾言卻更深地傷害了彼此的感情。

所以,小心被愛情沖昏了頭腦,許下摘星星撈月亮的承諾,暫時把她哄上天堂,隨後又使她跌入地獄。特別不要輕易挑戰難度較高或者需要堅持的事情,比如戒煙。否則,不但湮沒戒斷,還賠上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