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活中的行為心理學 > 用激將法讓別人做你想讓他做的事 >

用激將法讓別人做你想讓他做的事

你不讓我做,我偏偏不聽你的,很多人有這樣的逆反心理。激將術主要是通過隱藏的各種手段,讓對方進入憤怒、羞恥、不服、高興等激動狀態,導致情緒失控,然後無意識中受到操縱,去幹你想讓他幹的事。所以,在做事過程中,必須想方設法調動他人,激發他的積極性,這樣,就能調動人做事。

曹操揮軍平定天下,在吞併了荊州、小勝劉備之後,便打算進軍江陵。孫權緊急集合眾將商議對策,魯肅提出了聯合劉備共破曹操的戰略,孫權便採納了他的意見。而諸葛亮也正有此意,因此諸葛亮便作為使者只身前往東吳,才有他舌戰群儒的壯舉,說得東吳主降派們無言以對,進而動搖了孫權投降的念頭。在吳國太的提醒下,孫權想到了領兵在外的周瑜,看他的意見來定奪是戰是降。

當周瑜到了柴桑郡之後,魯肅首先去探問虛實,而主降派的張昭也來勸他放棄抵抗,隨後一班武將主戰,請周瑜力拒曹操,都被他安撫回去,而他一心想看看諸葛亮的高見,便請魯肅引去相見。

周瑜故意在諸葛亮面前與魯肅爭執,好像他主降的樣子,想引起諸葛亮的發言。而諸葛亮始終一言不發,後來反而袖手冷笑,引出了諸葛亮智激周瑜的好戲。

當魯肅問起諸葛亮為何發笑時,諸葛亮旁敲側擊地對魯肅說:「將軍(周瑜)降曹,可以保妻子富貴。」話雖贊成周瑜的意見,實是對他的諷刺。周瑜大怒說:「汝教吾主屈膝受辱於國賊乎!」

諸葛亮這時才實施計謀:「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單;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遣一介使者,扁舟送兩個人到江北。曹操若得此兩人,百萬之眾,都卷旗而退了。」周瑜問:「哪二人?」諸葛亮說:「亮居隆中時,即聞曹操於漳河新造廣台,名日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曹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發誓說:『吾一願掃乎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

周瑜說:「曹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諸葛亮說:「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筆成文。曹操嘗命作一賦,名叫《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即誦《銅雀台賦》,把原賦「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頗鯨。」二句改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激得周瑜堅定了拒曹的信念,並指北端而罵曰:「吾與老賊勢不兩立!」

諸葛亮當然知道小喬是周瑜的老婆,大喬是孫策的老婆;而《銅雀台》中的「二橋」也並非「二喬」,「東西」也非「東南」,諸葛亮這小小的變動,便讓抗拒曹操這件事變成周瑜分內之事了,較之命令或勸說要有效得多。

那麼,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如同諸葛亮一樣做到先知將激,再激將呢?激將前,不僅要知道你所激將的人的短處,還要瞭解他的長處。在揚長避短中,尋求最適合激將的突破口。要看清楚對像、環境及條件,要掌握分寸,不能過急,也不能過緩。過急,欲速則不達;過緩,對方無動於衷,無法激起對方的自尊心,也就達不到目的。知將可以直接從當事人上瞭解,也可以從親戚、朋友或者同事以及和當事人有關的人去瞭解,做到知己知彼。

激將法中的「激」,確切地說就是要激在別人的軟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塊軟肋,這些軟肋可以是道義、氣節或感情等,如果激在這些軟肋上,對方會覺得應該干,必須去幹。

有一位母親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談到了自己的兒子。原來這個兒子要求母親為自己買一條牛仔褲,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要求。但是,兒子怕遭到拒絕,因為他已經有了一條牛仔褲,而母親是不可能滿足他所有的要求的。於是兒子採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他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或苦苦哀求,或撒潑耍賴,而是一本正經地對母親說:「媽媽,你見過沒見過一個孩子,他只有一條牛仔褲?」

這頗為天真而又略帶計謀的問話,一下子打動了母親。事後,這位母親談起這事,說到了當時自己的感受:「兒子的話讓我覺得若不答應他的要求,簡直有點對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點,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一個孩子用一句話就說服了母親,滿足了自己的願望。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大的效果,就在於這個孩子把話說到了母親的心坎上。

在使用激將法時,要摸透別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察言觀色,直言引導,敢直言一切話題,不扭扭捏捏、羞羞答答地和人交流。要學會脈脈含情地對待別人,還要學會甜言蜜語地去忽悠。他們會在這個時候容易暴露出自己的軟肋。學會打亂對手的思路,隨時能提出和他相反的建議,做到這一點容易找到別人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