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口味心理學:怎樣證明你不是神經病? > 多重人格障礙3 >

多重人格障礙3

我們都知道,有很多情緒問題,如傷心、抑鬱、焦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自愈。——這裡我用到了「情緒問題」這個字眼,顯然它並沒有上升到障礙的高度。——實際情況是,絕大部分的心理障礙是絕對沒有可能自愈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也是,一旦患上,如不治療,將會持續終生,而且當他們到了新的環境生活,可能還會增生出新的人格。

患上該病是如此難治療,沒病的人可不可以偽裝患上多重人格呢?

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這裡我們要再提一遍電影《致命 ID》,它簡直可以成為多重人格障礙的科教片了。影片中有司法人士和心理學專家坐在一起爭論男主角是否應該定罪的情節,其中,司法方提出這個兇手會不會是在偽裝多重人格障礙?因為當時的法律規定對於精神障礙患者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責任。後來不幸慘遭毒手的那位心理學專家這時極力替男主角申辯,他遞給了司法方一本日記,裡面赫然呈現了具有不同字體、語氣和行文方式的文字,就與上面那張圖片中的內容類似。司法方看過後遲疑了……

剩下的內容就留給已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回憶,沒看過的人自己找來看吧,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新故事,一個關於多重人格能否被偽裝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丘陵殺手」。

20世紀 70年代晚期,有位叫 Kenneth Bianchi(以下簡稱K)的男子在洛杉磯地區殘暴地強姦並殺害了 10名年輕婦女,並把她們的裸屍拋到不同的土堆上。「丘陵殺手」因此得名。雖然事後有無數證據表明 K就是那個丘陵殺手,他卻一直不停狡辯,哭天搶地,引來專業醫師的注意,認為他可能是個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接下來,他的律師順水推舟地帶來了一位心理醫生,隨即便催眠了 K,然後該醫生問他:「我能不能和你身體中的另一部分聊聊天?」這時,一個憑空出世的叫做 S的人出來答話了:「我等了你們很久了,沒錯,我才是那些案子的兇手,你想把我怎麼樣?還有啊,K他什麼都不知道,他可是無辜的啊!」

有了這種證據,K以及 K的律師都覺得十拿九穩,氣定神閒。只是沒有料到,一山更比一山高,控方律師見狀請出了 Martin Orne先生(現在已經故去,以下簡稱M),來「料理」一下 K的心理問題。

M是誰?那可是當時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及精神病學專家,在催眠及多重人格障礙領域響噹噹的泰斗級的人物!

隨即,PK開始,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第一招:欲擒故縱。

一次與 K的深入會談中,M佯裝不經意地提到,一個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應該至少分裂出三種人格。不久之後,K體內的 S2就出現了。

第二招:打草驚蛇。

一日 M約見 K,提出一個非常誠懇的請求:請把這一天的時間都給我好嗎?隨後,M大爺手提量表,像打了雞血,對 K進行了一整天心理測試的狂轟濫炸。這些戰火中誕生的測試結果表明,K與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第三招:釜底抽薪。

M聯繫警方搜查了 K的住處,發現有很多關於精神病理學的教科書,因此推測,他可能研究過這類問題;調查採訪 K的親友,發現他在被捕之前從未出現過任何心理異常。

三招過後,K完敗於大師腳下。M最後得出的結論是:K的多重人格障礙是偽裝的!在這份有力的證詞基礎上,K最後被認定為有罪並判處無期徒刑。

實際上,還有種非常簡單的區分偽裝與否的方法:裝病者總是急於顯示自己的症狀,而真正的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則會試圖掩蓋自己的症狀。

多重人格障礙與精神分裂症之間雖然有很多共同點,但它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理障礙。最直觀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一個肉體多個靈魂,而後者是一個肉體一個靈魂。

除此之外,兩者都會產生幻聽,但區別又在於:

多重人格障礙患者聽到的聲音來源於內部,自己頭腦裡,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則會認為那是天外之音,是別人發出來的。

同時多重人格障礙患者能認識到所有這些只是種幻覺,往往會自己壓制住這種聲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則認為那些聲音都是真實的,儘管實際上它們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