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的孤獨 > 自序:我為什麼要寫書? >

自序:我為什麼要寫書?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巧合,我上課時的一個視頻,關於「孤獨與寂寞」,被上傳到網上,沒想到很多人點擊觀看,反響良好,讚譽有加。之後就常常收到很多不相識的朋友從世界各地給我寫的郵件、信件,甚至是不署名的可愛的小禮物。從此,每週三當我照常走進我上課的教室時,總會發現不少旁聽的「新面孔」,有些人自遠方來,據說是慕名而來。很多時候,在教室座無虛席的情況下,他們會安靜地站著聽完兩節課,有時是在教室後排的走道裡,有時則是在教室的窗外——他們的目光中時而是期待,時而是信任,時而星星般閃爍著理解和共鳴的光。每到那時,我總覺得幸福,同時深感榮幸。

無論是學生時代的我,還是在成為老師之後,我都曾多次像他們一樣,站在復旦某一個教室的角落裡,聽上幾個小時的講座。對我而言,那是一段無比歡樂的時光,尤其是當他人的語言像一束光一樣投射進我的內心,在那裡某些潛伏了許久的激情,某些甚至未被我自己意識到的思想的種子竟藉著這光得以甦醒,抽出了它的第一根芽,開出了它的第一朵花。這種靈魂受觸動、精神被點燃的愉悅感,美不勝收。

我不確定聽我上課的學生們是否從我這裡得到過或者正在得到相似的美好感受,但是時不時,在與他們中的一些人課後的郵件交流、面對面討論或散步閒談時,我能感覺到,即使他們和我除了課堂裡的對話或生活中的偶遇,幾乎沒有什麼現實生活的交集,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認知上的共識和精神上的默契。雖然年齡、性別、職業、生活境遇的差異必然會影響我們相互之間的理解,將我們引向全然不同的追求,但是作為「人」,我們的共同點似乎總是更多——我們年復一年穿梭於春夏秋冬,正如我們的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便順著自然的斜坡,緩慢滑過「幼年、少年、壯年、老年」的人世四季,和他人一樣;我們進入生命如一個奇跡,我們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和他人一樣;在相同的起點與相同的終點之間,雖然我們看似走著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輝煌,有的黯淡,有的成功,有的平庸,但沒有人真正擺脫了煩惱。

每個人總會在人生的此一時彼一時陷入此一種彼一種煩惱,無一例外,差別僅在於煩惱各有出處,內容不盡相同——有的人窘迫於謀生的艱難、物質的匱乏,有的人困頓於靈魂的暗夜、精神的荒涼;有的煩惱源於飢餓難當卻無以果腹,有的煩惱源於面對美食卻全無胃口——看似不同的苦惱,卻是一樣的無助。

一個無助的人往往會感到特別孤獨——他悲傷著他的悲傷,而周圍的人卻仍舊歡樂著他們的歡樂,「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1,陽光不會因為他的悲傷而少一分明媚,春天不會因為他的悲傷而遲遲不來,世界沒有了他的微笑照樣不緊不慢地勻速旋轉……悲傷的人備感孤獨,而孤獨讓悲傷者更悲傷。

這書寫給那些孤獨的悲傷者,因為這裡面集結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你若從中讀到了一個你,那麼你至少會明白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與這些困惑戰鬥,很多人同樣悲傷著你的悲傷,孤獨著你的孤獨。這種「共苦」或許多少能消解你的孤獨,並因此淡化你的悲傷。

此外,或許你在書裡會看到一些常見的詞語和很多不那麼常見的觀點。比如:孤獨不一定那麼不堪忍受,或許只有它能讓我們學會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死亡不一定如我們想像的那麼陰森恐怖,或許它只是人辛勞一生後進入某個溫柔的無夢之眠;人生的苦難不一定那麼面目可憎,或許它富有某種異乎尋常的營養,使我們經歷過後活得更強大……這些都是我在生活的起伏波動中一點一滴收穫的心得,不一定正確,卻發自內心。不為標新立異,只想借此與更多相似的靈魂分享。

最後,書裡的篇章未必能給我們當下的人生困境指明一條具體的解脫之路,但或許可以在你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的時候為你打開一扇小窗,讓你透過它瞥見另一幅圖景,在這幅圖景中,有那麼一些人,碰到與我們相似的生活處境,既不像我們那麼焦慮不安,也沒有我們的糾結不定,他們在順境中大笑歌唱舞蹈,在逆境中依舊心平氣和;他們迎向陽光,也安於黑夜;他們飽含深情地活,心懷誠意地死;他們享受一切生命的美好,也不辜負不可抗拒的苦難……

如果一不小心對作為讀者的你有一星半點的啟發,我將深感榮幸。

2016年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