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成功,動機與目標 > 第8章 行動之前的準備瞭解目標破壞者 >

第8章 行動之前的準備瞭解目標破壞者

假設現在你選擇了最適合的目標,也採納了我前面所述的所有建議,使你的動力和承諾最大化,那麼你現在就能對成功充滿信心了嗎?不盡然。你還是有可能無法實現目標,因為還有很多犯錯的可能會破壞你的成功機會。

很多人認為最常見的錯誤是因為不知正確行為而導致,但實際不是這樣。CEO的策略失敗不是因為沒人知道如何去實施;學生考試不及格不是因為他們不懂應該學習、做功課的道理;你家十幾歲小孩的屋裡一團亂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打掃。

問題往往出在執行這一步。我們錯過轉瞬即逝的機會因為我們太忙、沒有發現;我們運用的策略不符合目標的性質;我們允許其他目標和誘惑干擾了現行目標;我們拖延;我們失去信心;我們過早放棄。

本章中我會細講達標路上常見的陷阱,也會說明背後的原因。你肯定能在過去的經驗中找到熟悉的情況,希望你能更加瞭解未來將會面臨的挑戰。不過光知道哪裡可能會出錯是沒用的,我們還要知道如何應對。所以這一章中我會一步步講解應對常見破壞因素的方案。

把握當下

我知道這本書的讀者都懂得若想收穫必先付出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成事的動力、沒有認真的意向,什麼事也做不成。而你有所不知的是,多付出根本不能保證高回報。意向的確很重要——你必須很想成功才能成功——但這只佔了成功因素的20%—30%。這也就是委婉地說:我們辛勤地付出,卻有70%—80%的可能會半路遇上程咬金。我不知道去地獄的路上是否如此,但失敗的路上到處都是好的意圖。

我們有可能犯下很多不同的錯誤,但最常見的錯誤便是錯失及時行動的機會。想像自己早晨起床、吃早點、送孩子上學,然後一看表發現離上班時間還有20分鐘,你會怎樣安排這段時間?很多事、很多目標都能填滿這20分鐘。你可以運動、付賬單、整理衣櫃或回個電話。你也可以查收電子郵件、打掃房屋或疊疊衣服。那麼你究竟要把時間分配給哪個目標呢?這些事都很重要,所以可能並不容易做出選擇。於是你仔細考慮一番,決定了一個目標,然後開始思考實現目標的方式。你是要通過散步、仰臥起坐還是跟著電視做瑜伽來達到運動目標呢?你是要通過清理碗筷、洗刷馬桶還是收拾散落滿屋的玩具來達到打掃房屋的目標呢?等你再決定了方式以後,一半時間已經沒了。這時也許你會告訴自己:「算了吧,沒時間了。」然後一屁股坐到沙發上看幾分鐘的早間新聞。

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每天都充滿了為目標而行動的機會。你無時無刻不在選擇做些什麼(依舊是不論你是否意識到這點)。但是我們要權衡的目標太多了,我們的注意力又那麼容易被分散,所以機會總是被錯失——這一點也不稀奇。在這種情況下我該對哪種目標採取行動?我最想做什麼?我們很難迅速決定執行目標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而在我們掙扎於抉擇之中時,機會已經被錯過了。(不過別擔心,我在下一章中會講到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

另外一個問題是——不是每個目標都是有趣的,當你需要做一件不那麼令人愉悅的事情時,很容易讓機會錯失。這對於我的運動目標來講就是個明顯的規律。雖然我總想成為定期鍛煉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是個徹底厭惡運動的人。我哥哥,丹,就是那種運動型的人,以至於25年後我們的高中校友還記得他對運動的熱愛——那個運動基因從我這兒繞過去了。如果我曾嘗試,也許還會是個不錯的運動健將呢,不過我從來沒試過,因為我不喜歡跑、跳、出汗或者舉任何重的東西。

儘管如此,我還是知道我應該運動的。我知道這對我的健康——說白了還有我的外貌——都非常重要。多運動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但大多數時候我都無法兌現。從未用過的健身房月卡、攢了塵土的健身器械和還沒有剪掉價簽的新運動服洋洋灑灑地散落在我過去的人生裡。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會為我的失敗找借口,最常用的一個便是:「我太忙了,今天沒時間。」這感覺總像是個誠實的理由,可回頭想想就知道明顯不是。我並非真的沒有任何運動的機會。真相是——每當我有機會運動時,我都選擇做其他事,例如多睡會兒、午餐吃久一點、加班或者和朋友們喝點酒放鬆一下。每當我有執行計劃的機會時,都選擇了其他目標。這些選擇不都是有意識的——我只是(很方便地)忘了運動這回事,直到來不及了。其他不那麼重要卻更加使人愉悅的目標總是搶走我的精力和注意力。(是的,我寧可加班也不想運動。我就是能那麼討厭運動。)

我們在那些不介意是否要去履行的目標上也有可能錯失行動的機會。在一件事上花了過多時間,你便無法做其他事了。不論我們身處何種境遇,挑戰都是相同的——在機會從指縫中溜走之前抓住它,不讓拖延、干擾或猶豫不決阻礙目標的實現。

保住目標

對目標的追求需要保護,即使是在動力強勁時。干擾和誘惑能妨礙原本順利的努力,使一切脫離正軌,這時我們就需要自制力了。自制力就像那些高檔酒吧裡的壯碩保鏢一樣,任務就是把混混和無賴拒之門外。一旦他們來了,我們的大腦還有其他內在機制能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保衛,心理學家稱這種機制為「目標盾牌」。不過《星際迷航》的粉絲們會告訴你就連盾牌也會讓人失望,它會損傷、會變弱,最終將被扯出一個大窟窿,任憑混混和無賴們堂而皇之地湧進來。

好在你可以增強你的自制力,加固你的「目標盾牌」(下一章會解釋更多)。而還有一種可能——你的盾牌強大堅固,你卻用它保衛了錯的目標。這是更難的挑戰。當兩個對立目標爭相獲得控制權時,這種狀況就發生了。

幾乎一切目標都在相互競爭,因為時間有限,只允許你選擇一個來執行。比如說,我用來寫這本書的時間還可以用來陪孩子或者做運動(倒吸一口涼氣)。但這並不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困難。想當一名作家、一個母親和一個健康人的目標並不是互相排斥的。只要安排妥當,這三件事——甚至更多——都有可能做到。當你遇到本質上相互矛盾、施行一個意味著放棄另一個的目標時,真正的挑戰就來了。你無法一邊勤儉節約一邊坐擁奢華;無法一邊環遊世界一邊享受家的舒適;無法一邊享受著豐富、美味的食物一邊減肥。這最後一點是減肥者面臨的最基本的問題,也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多人減肥失敗。

根據這種飲食目標的矛盾定律,每個減肥者都必定有兩個不匹配的目標——享受食物(人類與生俱來的願望)以及控制體重。看見一塊巧克力蛋糕或一大盤薯條會同時觸發兩個目標——吃與不吃。當相互矛盾的目標在腦中被激活時,大腦做出的反應便是解除一個目標,從而建立一個「目標盾牌」。換言之,輸掉的目標不僅僅是被忽略,而是徹底被刪除了。(這與「思維抑制」是不同的。命令你「不許想白熊」反而會使你更多地想到它——這就是「思維抑制」。這是對主動思維的有意識忽略,它往往不起作用。而「目標解除」則是下意識地取消目標,這招很奏效。)為了成功控制體重,你必須解除想吃美食的目標。很不幸,我們的環境中充滿了食物的提醒——電視廣告、雜誌廣告、從你桌旁經過的甜點小推車——無不在等著你咬上一口。這些暗示都會激發你對美食的嚮往,解除你的減肥目標。目標之盾保衛了你的食慾,卻捨棄了你的減肥目標。誘惑勝出了。(稍後會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請先繼續讀下去。)

心理學家沃爾夫岡·施特勒貝和他的同事們沒有用任何食物就成功地展示了「目標解除」的威力。在他們的實驗裡,正在減肥和沒在減肥的人下意識地接觸了有關享受美食的字眼,比如「美味」和「開胃」。接下來,實驗者讓他們看屏幕上一閃而過的幾個字母並回答是否可以組成有效詞彙。在接觸了與吃有關的詞語之後,那些正在減肥的人對與減肥有關的詞反應極慢,例如:「苗條」「減肥」,當然還有「節食」。這種遲鈍是「目標解除」的經典效應——你的大腦不光關閉了你的減肥目標,還順帶把與減肥相關的一切都刪除了——包括字眼。這是個完美的盾牌,可惜它防錯了東西。(有趣的是,沒在減肥的人並沒有表現出同樣的反應。他們腦中不存在這個矛盾,因為他們沒在經歷減肥,也沒有感受到同時想吃與不想吃所產生的壓力。)

對立目標間的矛盾是對動力而言最棘手的問題——尤其當你無法放棄一個目標時。若想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縝密的計劃——你要同時顧及兩個目標,輪流給予他們同樣的待遇(詳情請見下一章)。

我的進展如何

如果你根本看不清自己的進展狀況,那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目標的。你需要加快還是放慢速度?是該鞏固之前的努力還是嘗試另一種方式?你不知道,因為你忙得都盲目了。我猜你一不留神也有可能實現目標,不過概率是較小的。缺少了反饋,動力機制遲早會停止運轉。你的大腦在處理有關目標的信息時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原則——「減少差異」,也就是「你想去哪兒」和「你在哪兒」之間的差異。當你的大腦檢測出目標與現實的差異時,它就會想做些什麼來彌合這個縫隙。但如果沒有反饋——沒有關於進展的信息時,大腦便檢測不出差異,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

有時反饋需要從外界而來——例如老師給你的成績、老闆給你的評估或是網站的訪問量,但它通常還是需要自己生成的,也就是說,你得自己搞清狀況。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監控」。想達成任何有難度的目標,這都絕對是最基本的要素,卻也是人們因種種原因常常忽略的環節。

「自我監控」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在為目標而拚搏的時候踩下剎車檢查自己,這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就好比你在迷路還要趕時間的情況下需要停到路邊問方向,雖然你知道問路是上策,但又覺得停車好像會影響效率,所以征服那個一直開下去的衝動是需要意志力的。一直開下去肯定比下車問路容易,只不過你將有可能無法抵達目的地。如何面對負面反饋是「自我監控」的另一個挑戰。也許你的進展差強人意,而面對這個事實是痛苦的,是對自尊的當頭一棒。換種角度思考,它卻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信息。如果到達目的地的唯一方式是改變航線,那麼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行駛方向有誤的話將永遠無法做出相應的改變。

像大多數和體重玩命的人一樣,我每次一上秤就感到有點憂慮。過去我對付這種憂慮的方法就是根本不稱體重。尤其在我吃得肆無忌憚的日子裡就更加不敢上秤了。我越對誘惑讓步就越與體重計保持距離。當然,稱體重不會導致體重增加,但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多重就更容易糊弄自己了。(聽上去耳熟嗎?如果你把「體重」這個話題換成「膽固醇」或「信用卡債務」,你馬上就能懂我的意思了。)

我學會對體重的「自我監控」是付出了代價的。現在我每天稱體重,一有增長我就會吃得健康些,再做些運動(是的,運動)。我不想讓體重失控、衣服變小。強制性的每週體重檢查及每日飲食報告就是一些減肥中心的高明之處,雖然佔用不少時間,但會讓你定期瞭解自己的減肥狀況,知道自己離目標還有多遠。這種減肥項目實際上就是「自我監控」的課程。

拚搏於錯誤的道路上

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你會犯的錯誤大多可以被分為兩類。心理學家把第一類叫做「監管不足」——沒有做夠成功所需的行動。到目前為止我在本章中講到的問題,不論是錯失機會還是缺乏「自我監控」,都是屬於「監管不足」一類的。缺乏自制力去抵擋誘惑、控制衝動是另外一種「監管不足」的表現。我接下來將會講到的很多策略也是針對這種問題的,因為「監管不足」是達標之路上最常見的問題。

第二種錯誤是「監管不當」——選擇了無效策略去實現目標。你盡了最大的努力,賣了命地干也無法走向成功,因為你走錯路了。也許當細緻、精確至關重要時,你卻做得太快了;也許你為減肥而刻意壓抑與食物有關的念頭卻起了反作用(順便提一句,「思維抑制」幾乎從不奏效。你試圖抑制的事物反而會在之後的某個時刻裡更誇大地浮現);也許你對平時做得自然、熟練的事思考太多,反而在壓力下失誤。

針對「監管不當」提出好的應對策略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對一種目標有效的策略未必適合於其他目標,所以很難找出具有普遍針對性的策略。也許我在這兒能給你的最佳建議便是「自我監控」,因為對表現的自我評估是決定是否需要新策略的最佳方式。

人們常常把失敗歸咎到錯誤的原因上。我希望讀完本章後,你能重新思考過去的憾事。也許那時你以為自己缺乏能力,而實際上你只是運用了錯誤的策略;也許你曾以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一個目標,而你只不過是讓機會從指縫中溜走了;也許你沒有得到能給動力充電並使你走對方向的反饋,一路摸黑前行。現在你知道了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該是解決問題的時候了。

實踐性總結

解決問題的方法會在下一章中講解。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本章中的幾點要素。

☆行動最重要。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知道達標需要做什麼,但就是無法付諸行動。聚焦於行動是成功的要素。

☆抓住當下。我們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追尋著很多目標,所以時常錯過行動機會。有的機會就是被我們忽視了——這沒什麼好驚奇的。若想達到目標,你需要在機會溜走前抓住它。

☆知道做什麼。當我們抓住了時機時,你要清楚地知道如何運用時機。你若不能敏捷地行動便有可能浪費機會。

☆拿起盾牌。目標需要我們的保衛。干擾、誘惑以及相互矛盾的目標都會偷走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削弱你的動力。

☆瞭解現狀。若想成功你需要認真地監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進度如何便無法對行為或策略加以調整。要經常檢查自己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