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拆掉思維裡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還是別做計劃吧 >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還是別做計劃吧

一個萬全的職業規劃是不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走向事物的另一極端——完全放棄規劃。我聽到有人會說:「Oh yeah!原來職業規劃是騙錢的,讓我們去瘋狂吧!」

聰明的畫家都懂得,雖然我們不能用彩筆一下子勾勒出圖畫,但是有一個鉛筆草稿會讓你更容易達到目標。我們需要用職業規劃為未來打一個草稿,抓住那些真正的實質和不容易改變的東西。

《周易乾鑿度》云「『易』一字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即簡易、變化、不變三層含義。「道」是不會改變的,而「法」會簡單地改變,至於做事情的方式「術」,就會經常地改變。

職業規劃中間,人的價值觀和人的天賦就是人的「道」。人的深層價值觀和天賦,是不會改變的。這會決定一個人以後大概的方向和趨勢,國人常說「三歲看老」,三歲的時候,就能知道你未來的發展大方向。(註:有人說價值觀會改變,我個人認為那只是對更深層價值觀的一種回歸。)

職業規劃中的「法」,指的是人做事情的方法、態度等。

一個人做事情的方式會隨著時間的發展和外界的變化緩慢地改變,比如說我們在小孩子的時候,主要通過體力方面的競爭,中國的應試教育就是拼體力的,誰下的工夫多就是誰。在我們進入社會的時候,我們通過能力來競爭,知識多沒有用,關鍵是能用出來。人到了30歲以後,主要靠的是資源的競爭,力量再大,能力再強,也需要看到自己的極限。你的體力有多少?你的能力有哪些?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有什麼特殊的資源?這都是「法」的改變。

另外,外界的環境也會導致「法」的變化。比如說10年前,中國一流的學生的發展方式一般是考進清華北大,接受一流教育,然後最優秀的人拿獎學金出國。這是當時的「法」。現在有錢的人多了,大家的「法」就有點改變。最好的家庭會在高中的時候把孩子送出去幾年,然後爭取進國外的名牌大學,學成後再回國發展。還有一些學生會在高考的時候選擇國外的或者香港的大學,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會進入中國最一流的高校。但是教育資源分配從按分數分配到了按照分數、財富、能力多元化的分配,教育資源的範圍從中國變成了全世界,這都是「法」的變化。

徐小平老師在他的著作裡面談到的三個趨勢:國際化、商業化、中國機會論,就是這種對「法」的詮釋。

「術」是指具體的實踐操作的方法。在我看來,職業就是一個人和社會合作的方式和手段。你可以在這個地方用這個職位來做,也可以在那個地方用那個方式來做。職位可以不斷地變動。

美國的副總統戈爾,退下來以後拍了一個關於環境保護的片子,還獲得了奧斯卡獎。戈爾希望搞環境保護,他可以在副總統的位置做,也可以在導演的位置來做。因地制宜,環境變了,職位也就相應會有改變了。

當我回顧我的職業生涯,我能看到我生命中間的道、法、術。從「術」看上去,我的職業發展非常混亂,一直在變化:藝術青年、工程師、新東方教師、咨詢師、培訓師、管理者,毫無主線可言。但是我很清楚,我有5項核心能力: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體系化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創造力,直覺和永遠放鬆的狀態。不管在做什麼行業,我都在使用5項核心能力:比如說我的吉他彈得不好,但是創意不錯;我在新東方選擇講GRE詞彙(這是世界上詞彙量最多的英語考試)而不是四級詞彙,因為這個東西夠複雜也夠痛苦,以至於我可以游刃有餘。我選擇做職業規劃而不是心理咨詢,因為這個行業比心理新很多,我可以系統化地建立框架,而且我的直覺和創意可以少受一點打擊。至於職業規劃培訓,那就是新東方培訓師+職業規劃師,我在前面兩個領域是最優秀的,所以這個一定也是。至於工程師——好吧,這個真是一個錯誤。但是至少我很快地不幹了,這就也算是我的直覺吧。最近這兩年當CEO,我發現我的核心能力又開始缺失,這也意味著如果我要繼續做好,我需要「法簡易」一下,提升我的領導和計劃能力。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我很清楚我的道,那是我一直沒有改變過的東西,幫助更多的人成為他們自己。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在年輕時會喜歡讓人真實的搖滾,會在上班時躲避和物品打交道的職業(比如該死的工程建築),會在上GRE的課程上講那麼多關於生命的故事,會放棄新東方的發展做職業規劃師,會在職業規劃師做得不錯的時候開始給更多人培訓以及會在這裡寫一本專業得可能讓我日後失業的書。我希望幫助更多的人,成長為自己的樣子,這是我自己一直從沒有改變的道。

道不易,法簡易,術常易。每一個人在回顧自己生命的時候,都能看到他們的脈絡。梳理你生命故事的主題、發掘你的天賦、定位你的能力、把握你的趨勢、定位你的職業,職業規劃師們就是這樣來幫助你,瞭解你的過去以及規劃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