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 3 職業生涯的內功與外功 >

3 職業生涯的內功與外功

當我們能看到輝煌背後的付出時,就可以把這個思考推進一步——內外職業生涯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1.內職業是外職業的前提,內職業生涯帶動外職業生涯

假設有兩個人,小明和小強。小強更關注內職業生涯,而小明這個永遠的反派更關注外職業生涯。他們同時進入一家公司,接手同樣難度的任務。

企業按照小強的職位,給他一個難度為10分的任務,由於小強的內職業發展快於外職業生涯,他能做到12分。企業嘗到甜頭,於是嘗試給他20分的任務(外職業生涯上升),而他的能力發展到可以回饋24分,於是企業決定給他一個50分難度的職位。

而小強的外職業生涯比內職業發展得要快。當企業也給他一個10分的任務時,他覺得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他應該做一些更大的事情,於是他心不在焉地做出來8分。企業看到10分的難度做不到,於是主動下調到6分,小明徹底覺得自己被愚弄了,於是回報4分。最後企業只好給他4分的職位了。

希望得到明確的職場目標和許諾才開始學習,這種「不主動」是職場新人常犯的毛病。無論是職業還是商業,都是一門先給後得的藝術,而越是大的躍升,需要給的就越多;越是完美的商業模式,就需要越長的回報。這需要源源不斷的內職業發展來支持。

同樣的問題出在大學生求職之中,大學生求職有個常見誤區——太過於關注待遇:

「一個月多少錢?多久會漲工資?」

「有員工宿舍嗎?有免費Wi-Fi嗎?」

「有帶薪假期嗎?如果我工作不夠一年,有探親假嗎?」

很多HR隱隱約約地反感,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其實這是注意力太放在外職業生涯的表現。一個過於關注外功的人,往往看不到內功的發展,即使剛開始能夠勝任,也會在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敗下陣來。

相比之下,職場更加喜歡專注於內職業生涯的人——這些人更加關注的是:

「將來誰來帶我?與誰共事?有什麼項目可以做?」

「這個職位都需要什麼能力?我能從哪裡學到?」

先給後得的人

先得再給的人

持續關注這些問題,會讓你的職場競爭力不斷上升,發展力度堅挺,路途一帆風順。即使這企業不給你機會,你也會像袋子裡面的錐子,總有人會給你機會。

所以,在企業中,不管你處於何等職位,請務必保證你的內職業比外職業強一些,這樣你才有持續上升的能力。

2.外職業生涯超前

外職業生涯遠遠超前於內職業生涯,就如企業的支出常年遠大於收入,這是件危險的事情。

當外生涯微微超前內生涯的時候,很多人感到的是明確的目標和動力。這一般會發生在進入新的職位半年之內。

當外生涯超前內生涯一大截的時候,很多人感到焦慮和壓力大,急需學習和充電。

而當外生涯超前內生涯太多,這個時候你壓力巨大,無力應對,處於崩潰邊緣——很多快速成長的公司或部門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候你應該重新調整一下自己的外職業定位,或者停下來把提高內生涯作為首要大事來做。

3.內職業生涯超前

是不是內職業生涯越超前越好?也不盡然。如果那樣,大家應該堅持讀到博士後才開始工作,這顯然行不通。

原因有兩個。

首先,內職業生涯需要外職業生涯的指導。只有定期瞭解企業和行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有可能方向正確地培養自己的內功。

其次,內職業生涯的套現往往會吸引來很多資源,而資源會重新導入內職業生涯,形成下一輪的職業發展高潮。

想想扎克伯格的職業發展經歷:他懂得定期套現自己的內職業生涯——他的編程能力外化成Facemash網站(外化),這個網站讓他有了參與Harvardconnection網站編寫的機會(內化),而這個機會又讓他孕育出facebook(外化)。

所以,較好的狀態是,內職業生涯保持超前外職業生涯一步,這樣的狀態最舒心。內職業生涯超前一大段時,你會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比較虐心,覺得無趣,打不起精神,覺得沒有價值感。而當內職業生涯超前太多——這是企業和你的雙輸,你真的應該認真思考這一點——你就會想為什麼企業看不到我的能力?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企業的問題?如果是前者,你需要認真地思考一下自我營銷的話題;如果是後者,你真的應該動心,和自己甚至其他更多企業談談,轉換個崗位或者職位,否則對雙方都是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