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自我成長的力量 > 我就是喜歡你對我發脾氣時的樣子 >

我就是喜歡你對我發脾氣時的樣子

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我想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事之一了。有個你親近的人願意跟你發脾氣,也是件很幸福的事。

把脾氣留給親愛的人,把客氣留給陌生人。我見過很多這麼可愛的人。我喜歡那些願意在親密的人面前發脾氣的人。

人在發脾氣的時候內心最脆弱,也最柔軟。

看古時候打仗,如果一方的軍隊傾巢而出,那麼他的大本營一定是虛空的。關羽就是這麼失去荊州的。看很多對抗比賽也是如此,一個人在進攻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被打倒的時候,因為那時候他最脆弱。人也一樣,當人把全身的能量都集中在攻擊上的時候,他的心一定是最軟弱的地方。如果你能繞開他外面的攻擊看到他的心,一定會發現那裡此刻沒有任何防備,軟得讓人心疼。有時候親近的人發脾氣讓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他內在的柔軟和脆弱。

人沒有受過發脾氣的訓練的時候,最可愛。就像一個沒有受過訓的戰略家,他派出全部的兵,逕直而下,沒有後路,沒有防備,沒有遮掩。這時候你只需要拿出一點點的精力去看看他的心,你就能得到它。

生氣背後,隱藏著委屈、受傷和害怕。

人生氣的時候,會氣得發抖。本質上,那是恐懼,是因太害怕而戰慄,像一隻受了驚嚇的小鳥一樣。當人在害怕的時候,卻不相信有人能保護自己,害怕就會轉化為憤怒以保護自己,人就會成為憤怒的小鳥。你去回憶一下自己生氣的時候就會發現,除了氣得難受外,底下還壓抑著很多你細細品味才能感覺到的恐懼。

人在生氣的時候,內心也體驗到了很多委屈和受傷,覺得自己被深深傷害了。也許從道德與道理上講,你不該委屈,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沒什麼好生氣、好受傷的,但那一刻你就是體驗到了委屈和受傷,那感覺真實地存在著。你覺得無辜和絕望,那一刻你受到了傷害,所以你奮起反抗。

沒有人願意主動當侵略者,除非有足夠的誘惑。當你不是為侵略而發脾氣的時候,一定是因為感受到了受傷而反抗。雖然傷害不一定真實存在,但你就是真實地感受到了委屈。

客觀上發生了什麼,我並不關心。我只想關心此刻你的內心,感覺怎麼樣。

當有人願意看到你的委屈的時候,我相信你的脾氣,就沒這麼劇烈了。

我知道當你發脾氣的時候,其實你只是想掩飾自己的委屈和受傷。你那劍拔弩張的外表下,有個受傷的小孩,他非常害怕,他蜷縮在角落裡,沒有人看見他,沒有人重視他,沒有人關心他,沒有人問過他:你還好嗎?

於是你學會了「人不能脆弱」「人不能無能」「人不能低頭」。你排斥那個脆弱的自己,所以你從來不讓他出來。所以你漸漸學會了用反抗的方式保護自己。用外表的強大來掩飾自己受傷的內心,因為你不相信那個受傷的自己是值得被安慰的。

其實這只是你的一個恐懼,你學會的都是假象,是你小時候的經驗。當你受傷的時候,你可以直接說此刻你很受傷。當你委屈的時候你可以直接說你很委屈。當你害怕的時候你可以直接說你很害怕。

你可以嘗試以下這三種表達,看哪個效果會好一點,讓人更舒服,更有利於關係的建設。雖然每種都有失敗的可能性:

1這都是你的錯,都是你不好,你不該這麼那麼做。

2我對你很生氣,我對你很憤怒,我對你很不滿。

3我覺得很受傷,此刻我很委屈,我很難過。

這就是一致性表達。更加真實地識別自己的感受,然後去表達它。

憤怒只是在表達需要。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我知道你那個受傷的小孩在需要我,在呼喚我。但是你沒辦法直接表達需要,所以你就拐了個彎來表達。

我知道你很多時候都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我理解你,因為直接表達需要,會讓你感到自尊低、沒面子。直接表達需要會讓你覺得欠我的。你從內心深處也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滿足的。這些我都看得見。

你既需要我的安慰,又不能直接表達需要。所以你那偉大的潛意識自動選擇了用生氣的方式表達需要。人太需要一個人的時候,又怕被他發現自己需要他,就會以一種推開他的方式來表達需要。

那一刻我知道你很需要我,就像找不到媽媽的寶寶,他受到了驚嚇,哭了很久卻沒人理。當媽媽回來的時候,他就開始邊哭邊責怪媽媽,甚至用他的小手打媽媽:你哪去了?你為什麼亂走?你不是個好媽媽!

我不會先去解釋我為什麼不在,更不會去反過來衝他發脾氣說「你怎麼能夠打人呢!」「你脾氣怎麼這麼差!」我只想抱起這個寶寶,告訴他,我一直都在。

發脾氣,是一種求愛的方式。發脾氣的時候其實是在說:求求你,給我一點愛。

當你的需要被滿足的時候,你的脾氣就自動停止了。

發脾氣是因為對方讓他感覺很安全。

人在發脾氣的時候其實就是退行(當主體遇到逆境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成熟技巧或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情景,以降低自身焦慮的心理學行為——編者注)成了一個小孩。發脾氣其實是在說:我此刻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我需要你為我負責。這其實就是小孩對媽媽的態度。

退行,只會發生在安全的環境下。環境越安全,人就會退行到越早期。如果你遇到一個脾氣非常非常好的人,你能一次次試探他,然後你會退行到嬰兒期,會看到自己跟嬰兒一樣貪婪、自私和哭鬧。就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對象是穩定且安全的。如果一個人從來不在我面前發脾氣,我會覺得他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我,把自己交給過我。

你在我面前發脾氣,因為你相信我一直存在,不會離開。你覺得我對你是安全的,所以你相信我,願意把自己的需要交給我。

撒嬌就是一種退行,發脾氣也是一種退行,它們都是在表達需要。只不過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但本質卻相同。

小孩子有種撒嬌方式,就是邊哭邊擦著鼻涕邊嘟著嘴邊有模有樣地說著狠話,我覺得很可愛。所以當你發脾氣,我知道你只是在撒嬌。那一刻你不是外面那個風光無限、懂事能幹、風度翩翩、知書達理的你,那一刻你只是個撒嬌要愛的小孩。

在關係中,你會發現無論男人撒嬌還是女人撒嬌,其實都很可愛。

當你說著難聽的話,我不會受傷。因為我知道這只是你在表達你的需要,並非在指責我不好。小孩子在生氣的時候,都會有幾句「你是個壞媽媽,我再也不想理你了」之類的話。如果這個媽媽自身很需要被表揚、被認可,自身帶著創傷沒有被修復,她就聽不得孩子說這樣的話,她就會覺得這是個白眼狼:我供你吃、供你喝,你居然否定我,說我是壞媽媽。實際上這時候被孩子激怒的媽媽,也退行到了小孩子,他們只不過是兩個都想把對方變成媽媽的小孩子,說著同樣的話:

一個說,你應該滿足我,應該表揚我。

一個說,你應該滿足我,應該照顧我。

我並不會認同你的否定,因為我知道我是個好媽媽。我知道你這些話並不是針對我,你只是要用狠話、難聽的話來引發我的注意力。你需要的並不是打敗我,而是讓我看看你的傷。因為你的潛意識很清楚,說難聽的話比好好說話更容易引起另一個人的重視和關注。

當你成為孩子的時候,我不想和你一起退行。我想當一次大人(媽媽),配合你退行。因為我愛你。

當你需要我的時候,我想滿足你,而非同時表達「憑啥啊,我還需要你呢」。

我喜歡發脾氣時的你,它讓你如此童真。你那張成熟、滄桑、美麗的臉龐下,是你願意對我呈現你孩子氣的一面。我喜歡那個孩子時候的你。

我也喜歡不發脾氣的你,你的成熟、睿智、知性,可以侃侃而談,風趣優雅。你拿這部分對待過別人,也對待過我。我喜歡那個大人的你。

我也喜歡允許我發脾氣的你,當我受傷、退行、需要你的時候,我會責怪你為什麼沒有照顧好我,我喜歡你能透過我的吼叫看到我背後的傷,並且告訴我你看到了我,願意愛我。我喜歡那個可以給我當一次媽媽的你。

每個人都是成人、小孩和父母。只有親近的人,才能看到全面的你。陌生人,只配看到你那成熟友好的一面。

有人說,那對陌生人發脾氣呢?對同事呢?如果你願意感受一次對陌生人和同事發脾氣,那一刻你看似在嫌棄他,實際上你們的心理距離是被拉得很近的,你們有了很深的連接。你的內心深處很需要他照顧一下你,這點是一樣的。真正的傷害,是不發脾氣扭頭就走的絕望。發脾氣是因為有期待、有需要,想建立更好的關係。這難道不是在赤裸裸地求愛嗎?

我喜歡發脾氣的你,因為我看到了你需要我,而不是在否定我或拋棄我,而我願意滿足你。

讓一個人不發脾氣的方式,不是制止他,讓他壓抑自己;而是看到他,然後滿足他,或者告訴他:很遺憾我現在滿足不了你。

我不想讓你壓抑自己,因為壓抑會讓你更加遠離我。當然,如果我不想愛你、不想滿足你是另外一回事。但我不會指責你說你不該向我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