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非暴力溝通 > 譯序 >

譯序

阮胤華

2008年10月20日

我曾以為,我的一生將致力於對生命的痛苦做出反應。後來,我發現,這過於沉重、過於灰暗。如果我只看到痛苦,我的心難免會被烏雲所籠罩,被絕望所吞沒。在徘徊中,終於有一天,我發現,我的人生可以對生命的美麗作出反應。當我看到美——自己、他人以及其他生命的美,我的心中充滿了柔情,也找回了生活的熱情與活力。這個轉變,我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盧森堡博士發現的非暴力溝通模式。

我對非暴力溝通感興趣始於2005年底。當時一位朋友給我帶來了《非暴力溝通》英文版,並告訴我作者盧森堡博士希望能有中文版。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提高語言修養的書,沒怎麼放在心上。可開始讀後,卻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開始時我並不指望能學到多少東西,可是,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我以前激勵自己的方式無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由於認為自己「應該」做到許多事情,我不停地指責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內在的分裂與不滿。而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傾聽內心不同的聲音,以及它們所反映的需要——這促進了自我理解和內心的和諧。

我很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的人安靜下來。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他們才會有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這或許是暴力的蝴蝶效應吧。

這本書的翻譯前後歷時近兩年。為了深化對非暴力溝通的理解,我於2006年9月前往澳門協助非暴力溝通師呂靖安女士為澳門善牧會提供培訓,並於同年12月前往印度參加盧森堡博士主持的非暴力溝通國際培訓。善牧會的服務對象是處於困境中的婦女,它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提供臨時性住所、短期工,並成立婦女互助中心為單親家庭提供幫助。善牧會負責人狄素珊修女在信中介紹了為什麼她們對非暴力溝通感興趣:「近幾年,我們開始為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提供培訓,這些孩子經歷了家庭暴力,我們想幫助他們學習別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大約是一年前,我們決定繼續預防暴力的努力。通過互聯網,我們查詢了世界各地相關的培訓項目,直到發現非暴力溝通。它起來簡單而且可靠——正是我們所要尋找的。」

可以說,沒有這麼多人的幫助、鼓勵及相關的培訓,我很難順利完成翻譯。當然,更重要的是非暴力溝通本身的魅力。是非暴力溝通吸引了我們參與翻譯工作。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人性是相通的——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作為人卻有著共同的感受和需要。這樣,在發生矛盾和衝突時,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將能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促進傾聽、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人們常說:「愛能使心靈的創傷痊癒。」我深信,愛的能力取決於審美能力。我衷心祝願,《非暴力溝通》中文版的出版能夠有助於我們發現生命的美的力量,不僅使我們內心的創傷痊癒,而且還能使我們的人際關係中的創傷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