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親密關係(第6版) > 第14章 親密關係的維持和修復 >

第14章 親密關係的維持和修復

這是最後一章,我們也快要完成本書的學習了。那麼,也該盤點一下我們學過的內容。現在你知道多少在學習本書之前並不知道的內容?只有你自己確切知道,但這裡列出一些可能的內容:

● 通常期望男性具有的行為風格——鼓勵他們果斷自信、自強自立而非溫情脈脈、親切體貼——並不能把他們訓練成長期親密關係中最理想的伴侶。

● 低自尊的人常常會小題大做或者知覺到根本不存在的排斥,從而破壞他們自己的親密關係。

● 臨近、熟識和方便能決定有獎賞價值的親密關係到底能否開始。我們與許多人都可以建立美滿的親密關係,只不過我們遇不見他們而已。

● 長相很重要,如果你的外貌沒有吸引力,很多人會忽視你,不想與你結識。

● 我們並不如我們認為的那般瞭解或理解自己的浪漫伴侶;甚至在成功的親密關係之中也會持續存在很多錯誤認知。

● 當我們開始結識別人時,他們會努力給我們留下好印象,但一旦我們喜歡或愛上他們,他們就很少努力保持禮貌、端莊和愉悅。

● 在非言語溝通方面男性一般不如女性做得好,非言語溝通的缺陷與親密關係的不滿存在相關。

● 我們常常認識不到:當我們與伴侶談話時,伴侶並沒有接受到我們想要傳遞的信息。

● 壞的比好的更有力量,我們與伴侶偶爾刻薄或挑剔的交往比我們為他們做的千樁好事更有影響力。

● 長期來看,親密關係需要付出的代價往往比我們預計得要大得多。

● 浪漫、激情之愛是我們選擇結婚的主要的理由之一,但久而久之它一般會減少。

● 約有三分之一人的不能輕鬆舒適地對待相互依賴的親密感;他們要麼擔心伴侶不夠愛自己,要麼在走得太親近時感覺不自在。

● 男性一般比女性期望更多的性行為,挫折感常常由此而起。

● 或遲或早,我們的伴侶都可能以某種方式背叛我們,給我們造成傷害和痛苦。

● 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 平均來看,婚姻並不如過去那樣幸福,離婚現在更為普遍。

呀!這麼長的清單。這些不幸的事實只是我們學習過的許多內容的一部分而已;其他影響因素,比如神經質和自戀等人格特質,或者嫉妒或孤獨的心理狀態,也都會使親密關係受挫。

總而言之,這些事實可能描繪出一幅陰暗的畫面,的確,現代婚姻格外低的成功率表明許多伴侶關係並不像人們期望的那般美好。另一方面,我們學過的內容裡也有很多積極的事實,以下就是:

親密關係很複雜,常常比我們期望的代價更大。但既然你閱讀了本書,你就不應該像這位連環漫畫中的人物那麼悲觀。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TMS Reprints.

● 許多男性(約三分之一)也像女性慣常的那樣溫情脈脈、親切體貼和敏感細膩。而不具備這些特點的男性也可能通過學習,變得比現在更加熱情、更加具有表達性。

● 幸福的愛人會寬容地理解伴侶並解釋他們的行為,假定伴侶無辜,甚至把伴侶偶爾的不端行為視為善意和關愛。

● 大多數人會尋求與浪漫伴侶的相互依賴和親密關係,並對此感到安心。

● 在幸福的親密關係之中,如果激情減少,就會出現深厚、關愛的友誼,此類友誼豐富而熱情,足以滿足雙方。

● 真正的寬恕對接受方和給予方都有益,在那些親密、滿意、最值得挽救的親密關係中最容易得到。

● 或許最為重要的是,如果我們盡力去做,幾乎所有人都能成為更體貼、更有魅力、更有獎賞價值的伴侶。在非言語溝通方面,如果給予男女兩性同樣的激勵,男性就可以做得和女性一樣好。如果我們花時間來檢查我們的言語信息,就能減少或消除言語誤解。只要我們處處留意就比麻痺大意能更加禮貌、較少自私、更加體貼、較少挑剔地對待我們的伴侶。

有許多理由使我們堅信,只要具備智慧和一起努力,我們就能和愛侶幸福到老。的確,我就堅決主張「知識就是力量」:更好地理解了親密關係之後,人們就能充分地做好準備,防止某些問題並輕鬆地克服其他難題。最令人高興的是,對伴侶關係有承諾的人會採取各種行動以保護和維持他們得到的滿足感。而且,即使出現問題,很多難題也都能解決,很多傷口也都能癒合。在親密關係遭遇挫折時,伴侶們常常能完全克服他們的困難,只要他們願意。

作為總結的最後一章,我們要考察兩個機制:伴侶如何持續他們的滿意度,如何幹預以恢復止步不前的親密關係。儘管存在必須逾越的障礙,許多親密關係不僅能堅持下來,還能美滿幸福。

親密關係的維持和提升

我曾在第6章(214~215頁)介紹過,人們常常會採取各種行動保護和維持理想的親密關係。來自兩大學術陣營的研究者考察了關係維持機制(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mechanisms),即人們為維繫他們的伴侶關係而採取的有策略的行動。支持卡裡爾·魯斯布特(Caryl Rusbult)投入模型[1]的社會心理學家已經識別出幾種可以維持關係承諾的行為,而溝通學者則注意到其他能區分伴侶是否幸福的行為。我們來考察這兩組發現。

保持忠誠

忠誠於伴侶關係的人與不太忠誠的伴侶相比,更加盼望親密關係能持續,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也不同。他們認識自己、伴侶以及親密關係的方式都有助於維繫伴侶關係,其行為方式能避免或消除衝突,充實親密關係。

認知維持機制

當人們忠誠於他們的親密關係時,他們的看法在幾個重要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首先,他們不再把自己視為單獨的個體,而是視為包括自己及伴侶在內的更大整體的一部分。他們認識到伴侶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有著很大的重疊,他們更多使用複數稱謂的代詞,用我們、我們的取代我、我的(Agnew et al.,1998)。這一自我定義的變化稱為認知上的相互依賴(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它可能使得下述維持機制更可能發生(Fitzsimons & Kay,2004)。

其次,忠誠的伴侶會以積極錯覺(positive illusion)來看待彼此,彼此理想化並盡可能以最好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親密關係(Conley et al., 2009;Luo et al.,2010)。認為伴侶的過失相對地無關緊要,關係的缺陷相對地無足輕重,伴侶的不端行為也視為無心之失或一時衝動而不放在心上(Neff & Karney,2003)。這些積極錯覺有一特點很有趣,人們通常很清楚伴侶偶爾的討厭或魯莽之舉,但會記錯和為之辯解,從而能維持對伴侶積極的總體評價(Karney et al.,2001)。只要積極錯覺不太離譜,這些玫瑰色的知覺就能讓伴侶們偶爾的過失容易讓人接受,從而有助於保護他們的幸福。

積極錯覺的一種特殊形式可以說是第三種認知維持機制。忠誠的伴侶往往會認為他們的親密關係比大部分人都要更好,他們越幸福,就會認為關係越出眾(Reis et al.,2011)。這種感知到的優越感(perceived superiority)使得個體的伴侶關係看起來更加特殊(Buunk & Ybema,2003),它真的使親密關係更可能持續下去(Rusbult et al.,2000)。

滿足的伴侶也不太可能追求情人。只要我們的伴侶知道有吸引力的情敵存在,情敵就可能擾亂伴侶,吸引伴侶棄我們而去,但滿足的伴侶會表現出對替代選擇的無視(inattention to alternatives),這使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在替代關係中可能得到的好處,也相當不關心替代伴侶(Miller,2008)。對當前伴侶關係不特別忠誠的人,與那些對自己所得更為滿足的人相比,會帶著更多的好奇和熱心密切注視他們可能的其他選擇;比如在實驗室程序下給他們機會,他們徘徊得時間更長,更仔細地查閱有吸引力的異性對象的照片(Miller,1997a)。未承諾的戀人會仔細尋找更好的伴侶,這就給他們當前的親密關係帶來危險:那些學期開始時就對其他選擇留意的大學生,在學期結束時不太可能仍然與同一位浪漫伴侶保持戀愛關係(Miller & Simeon,2011)。相形之下,忠誠的情侶相對並不留心他們在其他的關係中會怎樣——他們不太注意此類可能性——這有利於保護和維持他們當前的伴侶關係。

最後,如果忠誠的伴侶的確注意到對他們親密關係構成威脅的情敵,他們對情敵的評價也不如其他人認為的那樣稱心如意。忠誠致使伴侶們蔑視那些能把他們從現存親密關係吸引走的人(Lydon et al.,2003),這一貶低誘人的替代選擇(derogation of tempting alternatives)的機制能讓人們感到其他可能的伴侶並不如他們現在擁有的伴侶有吸引力。這一知覺偏差有趣的一面是,如果替代選擇非常有誘惑力,因而對個體的親密關係威脅最大,這種偏差就最強烈。比如,如果說俊美的異性是另一個遙遠城市的職業模特,忠誠的伴侶就不會貶低這些人的照片,但如果說他們是本校的同學,忠誠的伴侶就會認為他們更沒有吸引力(Simpson et al.,1990)。而且,有承諾的男性會認為替代伴侶在排卵期比非排卵期更沒有吸引力,而單身男性則認為沒有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在排卵期比非排卵期更有吸引力(Miller & Maner,2010)。幸福的情侶為保護他們的親密關係,傾向於低估其他潛在對象的有利條件。

行為維持機制

如前所述,為維持親密關係人們通常會在認知上微妙地改變對別人、親密關係和他們自己的認識或判斷。其他維持機制則涉及人們行為的改變。

舉例來說,承諾的人常常願意為親密關係做出各種個人犧牲,比如為了促進伴侶或親密關係的幸福,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或者克制自己的慾望(Impett & Gordon,2008)。這種犧牲的意願(willingness to sacrifice)通常包括輕微的付出,比如看一場你不感興趣的電影,因為伴侶想看。但它也涉及巨大的代價,即人們為了保持或改善他們的伴侶關係而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如果你已經結婚,配偶為幫助你求學而不得不面對許多困難;但如果他/她忠誠於你們共同的未來,你的配偶是願意付出這一代價的。

當伴侶的行為表明他們鼓勵我們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時,親密關係也可能變得更加親密。當伴侶鼓勵我們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時——支持我們去學習技能,贊同我們接納有前途的新角色和責任,提升我們的自我成長——我們的親密關係和個人幸福都會得到提升(Overall et al.,2010a)。這種追求愛情伴侶的理想形象而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是米開朗基羅現象(Michelangelo phenomenon),如此命名是為了紀念那位能從普通的石塊創造出不朽藝術作品的著名雕塑家(Rusbult et al.,2009)。當伴侶關係剛建立時,人們很少能完成成長和改變,如果伴侶關注和回應他們的需要和願望,幫助他們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人,他們就會對親密關係更為忠誠(Finkel et al.,2010)。

忠誠的愛人還傾向於忍受伴侶的一些不嚴重的苛刻對待而不還擊。這就是順應(accommodation)現象,順應指的是伴侶一方控制衝動,避免以類似方式對另一方的挑釁反應,相反,做出一種建設性的反應(Rusbult et al.,1998)。當人們平靜而自信地寬容伴侶的不良情緒、無意義的批評、魯莽輕率和其他煩人的行為時,順應就出現了。它與自我折磨無關;相反,只要伴侶的冒犯只是偶爾或暫時的,順應就提供了避免無謂衝突的有效方法,否則只會持續令人不悅的交往。當伴侶雙方都傾向「保持冷靜」而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時,他們一般會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Rusbult et al.,2001)。

然而,我要指出做到順應需要努力。順應要求我們忍住不說和控制脾氣,因而涉及主動的自我控制——實際上,自我控制(self-control,即個體處理自己的衝動、控制自己的思緒、執著地追求既定目標並抑制不當行為的能力)一般有益於親密關係。自我控制能讓我們應對挑釁時避免大發脾氣,所以高自控的人(如果有也)很少發生親密伴侶暴力(Finkel et al.,2009)。寬恕要求我們不要心懷怨恨,故而自控也讓人更可能寬恕(Jenkins et al.,2011)。自控也有助於我們抵制誘惑,故而能幫助我們抵抗有吸引力的替代伴侶的誘惑;如果人們已置身於親密關係之中,他們認為自控力越強就越容易保持忠貞,實際上他們在新相識面前的確更少顯得輕浮(Pronk et al.,2011)。

實際上,人們在自我控制的氣質水平(即他們控制衝動的一般能力)上存在差異,如果你還算明智,就會找一位在必要時有足夠堅忍和克制能力的伴侶。這是因為伴侶雙方越能自控(也就是說,他們一起明智決策和正確行事的能力越大),其親密關係通常更順利、更滿意(Vohs et al.,2011)。然而任何人在緊張、分心或疲勞時自控力都會減弱(Buck & Neff,2011),故而人們暫時筋疲力盡時,更少順應,更少寬恕,更多受到替代伴侶的誘惑(Luchies et al.,2011a)。我們疲勞和重負時,狀況往往最糟糕。而令人欣慰的是,感受到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繫能增強自控;心愛伴侶的接納能增強我們的自控力,促使我們行動以保護自己的親密關係(Blackhart et al.,2011)。[2]

自我控制並不容易做到,但是另一種行為維持機制可能比較容易實行:玩樂(play)。當伴侶能一起參與新異的、具有挑戰性的、令人興奮和快樂的活動時,他們通常會感到滿足(Strong & Aron,2006)。簡而言之,伴侶能一起玩樂就能更長久地在一起。有研究者對這一簡單事實進行了正式實驗研究,伴侶們身體一側的手腕和腳踝部位被捆在一起,然後要求他們在有障礙物的通道上爬行,同時他們要用頭部推動一個薄膜塑料滾筒(Aron et al.,2000)。如果他們能快速地完成比賽就能獲得獎品,這個遊戲任務很是令人興奮和癡迷。與那些進行更普通活動的人相比,這類活動的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感到他們的親密關係得到了提升。的確,在現實的世界裡,那些熱衷於徒步旅行、騎車、跳舞或者參加音樂會、演講和演出的人,比那些只是待在家裡看電視的人,認為他們的婚姻質量更高(Strong & Aron,2006)。抽出時間進行富有創造性的玩樂有益於親密關係。

最後,那些忠於伴侶關係的人在伴侶背叛之後更有可能寬恕對方(Guerrero & Bachman,2010)。寬恕能促進親密關係和犯錯伴侶的改過(寬恕親密伴侶遠比心懷怨恨更少壓力),所以寬恕能促進親密關係和寬恕者本人的健康發展(Bono et al.,2008)。

保持滿足

人際溝通專家丹·卡納裡(Dan Canary)和勞拉·斯塔福德(Laura Stafford)識別出第二大類的關係維持活動,他們從數百篇研究報告(包括500篇大學生的學期論文)總結出人們維持親密關係的一些容易控制的行為(Canary & Stafford,2001),見表14.1。正如你看到的,滿足的伴侶力圖培養積極性、保持禮貌和歡欣,堅持積極樂觀;他們鼓勵開放和自我表露,分享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並邀請他們的伴侶也這樣做;他們彼此做出保證向對方宣告他們的愛戀、承諾和尊重;他們有共同的社交圈,有著共同的朋友並花時間與伴侶的家人相處;他們公平地分擔任務,公平承擔屬於自己的家庭責任(Weigel,2008)。滿足的伴侶還會避開某些話題,但他們又尋求為彼此提供支持,保持善意的幽默,花足夠的時間一起相處,犯錯時也會向對方道歉。

表14.1 卡納裡和斯塔福德的關係維持策略

資料來源:Stafford,2003.

類似的活動也可以用來維持親密的友誼(Oswald et al.,2004),這一點我們應該不以為奇。如果你回頭看看親密關係的構成成分(請翻到第1章2頁),你會明白卡納裡和斯塔福德識別出的大多數維持機制都能促進和鼓勵朋友和愛人之間的親密。維持策略涉及開放、個體愛戀的保證和承諾、可靠的支持以及許多共同的朋友和活動等等,這些策略都可能增強親密關係的六個成分,即瞭解程度、關心程度、相互依賴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以及忠誠度。在親密關係中,人們保持幸福的行動看來涉及創造和保持與伴侶的有獎賞價值的親密關係。

而且,這些不同的行動似乎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如表14.1所列活動的伴侶與那些不太努力維持伴侶關係的人相比,前者更加喜歡對方、更忠於他們的親密關係(Stafford,2003)——當伴侶雙方都這樣行動時尤其如此(Oswald & Clark,2006)。不要因為表14.1所列的活動太多,看起來有點嚇人而感到厭煩;其中的三項較之其他活動更重要,也容易記住。這一堆活動中,能最好地預測幸福婚姻的是積極性、保證和分擔任務(Canary et al.,2002)。伴侶如果能做自己公平分擔的家務,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定期向伴侶表達愛意和尊重,就非常有可能保持幸福的婚姻。

然而,我們要提出一條警告:在情人節給伴侶做出的友善之舉不可能在七夕節還能讓他/她保持滿意。卡納裡及其同事(Canary et al.,2002)發現這些維持機制的時間效果是短暫的:如果這些理想的活動停下來,滿意度馬上就會開始下降。這給我們明顯的啟示是,要維持幸福的親密關係,我們不得不堅持到底。這裡自我控制再次顯得重要(Kammrath & Peetz,2011);長期來看,我們要持續保持快樂、愛戀和公平。而那些不時對伴侶小氣、苛刻和漠視的人請自負後果。

修復關係

保護和維繫親密關係的機制和保養汽車有著某些共同的特點。如果你精心地選購,做了一筆好買賣,盡職地進行持續細心的保養計劃,定期地更換機油,添加潤滑劑,並盡自己所能照看車輛,你就是個幸福的司機。不過,儘管你很努力,汽車遲早會出問題,這時就應當修理了而非僅僅保養調整車輛。如果修理很簡單,你可能自己單獨就能完成,但有些情況下你卻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欣慰的是,親密關係出現破裂時,就像修理汽車一樣,是可以得到專業幫助的。

自我實踐

有時我們能自己解決在親密關係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對自己行為的知覺往往會受到自我服務偏差的影響,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對當下關係困境所起的推動作用。第三方的旁觀者對我們關係的知覺往往比我們更冷靜和公正。不過,如果你想自己修復親密關係,可以獲得大量的建議。電視節目、雜誌、自助類圖書和播客上充滿了各種建議,它們可能有助於改善你的親密關係。這類用戶常常覺得這些建議有幫助作用;比如閱讀自助類圖書的人們通常覺得這類圖書對他們有益(Ellis,1993)。

然而,大眾媒體給出的通俗意見也常常存在問題。舉例來說,那些隨意給出各種意見的所謂專業人士,他們的背景就像他們的意見本身一樣虛假;曾有個著名的作家自誇擁有「博士」學位,結果發現該作家既沒有從官方認可的大學畢業,也沒有在研究院所研究過相關的助人和行為科學。根據維基百科[3],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Gray,1992)的作者約翰·格雷(John Gray)是從哥倫比亞太平洋大學(Columbia Pacific University)獲得的博士學位,大多數美國人都沒聽說過這所學校,因為後來該大學被加州政府關閉。暢銷書《婚姻的呵護和保鮮》(The Proper Care and Feeding of Marriage,2007)的作者勞拉·施萊辛格(Laura Schlessinger)的博士學位是生理學而非心理學。此外,有些婚姻專家給出的咨詢意見並不是建立在正確研究的基礎之上;相反,他們根據自己的個人觀點就發表高論,有時與客觀事實並不一致。人們也經常在這些「奇談怪論」上投入大筆的金錢,這些觀點與關係科學是矛盾的(Donahue,2007)。

還有些情形,咨詢專家暗示改善親密關係非常簡單、容易實現,因而使得人們對於自己獨自解決關係問題的能力過於樂觀。因為這類建議是面向普通大眾的,並不是為個體所面對的特定情境而度身定做的。它們常常缺少相關的明確方向,即使給出的指導原則相當清楚,卻沒有客觀的觀察者能監控伴侶們遵循的情況或者對執行情況提供正確的反饋。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非專業的意見可能是完全錯誤的,它的流行性和它的準確性並無必然聯繫。回到第1章,我曾斷言,人際關係學家非常不同意「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一頭腦簡單的觀點;既然你已閱讀本書,你又是怎麼想的?

還有一個例子。有本名為《關係法則:俘獲白馬王子屢試不爽的秘密》(The Rules: Time-Tested Secrets for Capturing the Heart of Mr.Right)的書曾一度居於「非小說」類暢銷書的榜首。據這本書的作者(Fein & Schneider,1995)所說,《關係法則》描述了「如何在帥哥面前表現得體的簡單方法,能幫助任何女性贏得夢中白馬王子的心」(p.5)。如果讀者遵循書中提供的建議,「他不僅會和你結婚,而且永遠會為你瘋狂!我們給你的承諾是『從此以後一直幸福』」(p.6)。聽起來很棒,不是嗎?不幸的是,書中給出的關係法則是錯誤的。為了提升對異性的吸引力,該書建議讀者保持冷漠和神秘,避免顯得太急於確立新的親密關係。作者承認,「簡而言之,我們探討的是欲擒故縱(故意裝出難以接近的樣子,以鼓勵對方進一步追求)」(p.6)。但是玩弄欲擒故縱的策略並沒有多大作用,人際關係科學對這一方法的瞭解已經有40多年了。女性人為地延緩親密關係的發展進程,對男性並沒有特別的吸引力;對男人有吸引力的理想女人是除了他之外對所有人都故作清高的女性(Walster et al.,1973)。特別地,《關係法則》教導女性避免一周看望男性的次數超過兩次,在交往早期避免進行過多的自我表露,在分離後不要告訴男方自己在做什麼,諸如此類的關係法則都與男性對新伴侶的忠誠負相關(Agnew & Gephart,2000)。總的來說,遵循《關係法則》的女性可能比其他的女性更難吸引和留住男性。這些都不是非常正確有用的建議。(的確,《關係法則》的作者之一在該書出版幾年之後就被起訴離婚。)

當然,並非所有的流行建議都是錯誤的,有些還是非常可靠的。比如,有些自助類圖書是由聲譽卓著、受人景仰的科學家所著(比如Gottman,2011;Orbuch,2009)。從積極方面來看,這類書籍花費不多。自助類圖書的讀者能多次參照這些建議,按自己的速度學習這些材料。可靠的圖書也適合那些對正式治療感到非常尷尬的人。它們還能給讀者一種積極的態度,鼓勵合作,促使他們努力處理自己的問題。

諸如此類,我承認我很高興看到你閱讀本書。我並不打算把本書設計成自助類圖書,但我希望本書收集的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我相信親密關係的科學研究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希望我提供給你的材料能幫助你更專業地理解你自己的關係。我還敢打賭,你能把本書的諸多知識點應用到自己親密關係之中,從而享受到更豐富、更有獎賞價值的伴侶關係。

預防性維持

保養你的汽車時,有時候在出現任何故障之前,把錢花在重要的維護上是很明智的。比如,幾年之後你就應該更換汽車的正時皮帶(timing belt)。它是汽油引擎裡的部件,一旦斷裂輕則讓你進退兩難,重則損毀你的引擎。更換正時皮帶有點昂貴,當你的汽車引擎運行順利時,很容易延遲更換。但預防性維持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類似地,已經訂婚準備結婚的伴侶通常認為他們將會一帆風順,沒有必要為婚姻將給親密關係帶來的新階段做準備。然而,一些預防性維持卻可能很有價值。在問題發生之前,精細地調整伴侶的期望和溝通技能或許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婚前咨詢的形式多種多樣,範圍廣泛,從對神職人員如牧師、神父等的非正式探訪到心理學家或婚姻與家庭治療專家指導下的結構性訓練(Halfor[2011]總結了這些咨詢項目)。人們在家裡也能得到基於計算機的指導(Braithwaite & Fincham,2009)。為了敘述簡明,我只探討PREP項目,它也是最有名的關係技能課程之一。

預防和關係提升項目(The Prevention an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gram,PREP)通常包括分為5次總共約12小時的訓練(Markman et al.,1994)。會談關注的話題現在對於本書的讀者可能非常熟悉:

● 能改變伴侶觀點和行為的承諾所具有的力量。鼓勵伴侶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一起努力創造的未來。

● 一起快樂生活的重要性。說服伴侶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上一起重視玩樂。

● 關於性的坦誠溝通所帶來的價值。建議伴侶清楚而坦誠地表達他們的性慾望,並不時地嘗試新事物。

● 不恰當期望的後果。鼓勵伴侶認識他們的期望,對自己的期望保持理性,並清楚地溝通他們的期望。

該研究的參與者還要學習說話者—聽話者技術,我在本書第370~371頁介紹過。

PREP項目有作用嗎?一般而言,答案是肯定的。參加諸如PREP的婚前預防項目的普通人比79%的沒有參加此項訓練的人後來狀況要更好,至少一段時間如此(Hawkins et al.,2008)。接受婚姻與關係培訓的新婚夫婦比那些沒有接受此類培訓的夫婦,在結婚後的頭3~4年感到更滿足(Blanchard et al.,2009)。不過,這類培訓大部分的參與者都是中產階級白人,他們要求美好婚姻的動機非常強烈,不過訓練的長期效果還不確定(Hawkins et al.,2008)。儘管如此,一些婚前預防性維持項目在頭幾年的確能讓婚姻一帆風順。

婚姻治療

一旦婚姻出現了真正的問題,可能就需要更深入的干預。職業咨詢師採用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有三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在大多數時間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有治療作用的。我們將看到它們在以下幾方面存在差異:(1)它們側重問題行為、思維還是情感;(2)它們側重婚姻問題源於個體的易受傷害性還是夫妻之間的交往;(3)它們強調婚姻苦惱的根源是已往的事件還是當前的困境(Baucom et al.,2006)。涉及伴侶雙方的治療最為普遍,但處於艱難關係中的人也能從個人治療中獲益,即使他們的伴侶拒絕與他們一起尋求幫助。

行為的方法

大部分時間,不幸福的夫妻不能和顏悅色地彼此相對,而經典的干預——夫妻行為治療(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BCT)鼓勵他們成為更愉快和有價值的伴侶。BCT關注夫妻們當前的交往,並設法用更親切和慷慨的行動取代任何負面和懲罰性的行為。BCT治療師給夫妻們傳授溝通技能以幫助他們表達關愛,冷靜地處理衝突,並特別鼓勵他們做對伴侶有益或取悅伴侶的事情。

BCT有各種方法引導夫妻們的理想行為。治療師可能安排「愛情日」(Weiss et al.,1973),讓伴侶一方故意去按另一方的要求來行動以表示關切和善意。或者夫妻達成一致意見,以他們各自理想的行為來回報伴侶的積極行為。在此類協議即等價交換的合約中,伴侶一方的行為改變直接與另一方的行為變化聯繫在一起(Jacobson & Margolin,1979)。比如,如果他在星期六清掃了浴室,她就同意每個週日洗衣服,而如果她在上週日洗了衣服,他就會打掃浴室。如果伴侶任何一方動搖,這種形式的合約就無法增加夫妻間積極的交流,所以還會採用誠信合約即平行協議,針對行為的變化給予特權獎勵(Weiss et al.,1974)。在誠信合約中,他或許同意每週六清洗浴室,當他這樣做了時就可以選擇當晚的活動;她或許同意每週日都洗衣服,當她這樣做了時,他就承擔當晚為孩子洗澡並哄他們睡覺的全部責任。

說服伴侶們慷慨地行事對於BCT非常重要,但苦惱的夫妻在尋求治療時彼此常會感到勉強與冷漠,這種態度BCT並不總能改變。因此,由BCT派生出的治療注重伴侶們對他們關係及行為的認知和判斷(Epstein & Baucom,2002)。除了鼓勵理想的行為之外,夫妻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CBCT)試圖改變伴侶們思考和評價他們伴侶關係的各個方面。這種治療強調夫妻們的選擇性注意,即他們注意某些事情而忽略另一些事情的傾向性,設法給每位伴侶逐步灌輸更合理的期望,更寬容的歸因和更具有適應意義的關係信念。CBCT的參與者要學會跟蹤和檢測他們的想法,積極地思考任何負面行為的各種歸因,識別並挑戰不現實的信念,列出他們對親密關係結果所持的各種支持和反對的理由。CBCT承認,人們常常會把他們在過去關係中習得的有問題的思維習慣帶到他們現在的婚姻之中,但它仍然主要關注夫妻交往的當前模式;CBCT的核心觀點是:不管適應不良的認知來自何方,如果夫妻能夠公平、善意和理性地認識和評價彼此,他們就會感到更加滿足。

最近從BCT派生出的療法是夫妻行為整合治療(integrative 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IBCT),這種方法既試圖鼓勵更理想的行為,又教導伴侶們寬容地接納他們改變不了的不合(Christensen et al.,2010)。IBCT會傳授溝通技能,也應用BCT的行為矯正技術,但它仍然假定即使伴侶雙方的行為表現良好、令人滿意,某些令人沮喪的矛盾仍會一直存在;因此,治療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教會伴侶們對不可避免的煩心之事採取適應性的情緒反應。有3種技術可以促進個體對自己或伴侶缺點的接納(Wheeler & Christensen,2002)。使用具有同理心的參與技術,夫妻們要學會不帶任何責備或怨恨地表達他們的痛苦和弱點,否則會使得伴侶採取防衛姿勢;這種技術的要點是通過幫助每位夫妻理解對方的感受而產生同理心。夫妻們還要學會用統一的超然態度來看待他們的問題,這種理智地看待問題的視角可以平息情緒,幫助夫妻們冷靜而客觀地理解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夫妻們要描述引起挫折感的事件,辨別該事件的觸發源,同時要避免這類事件通常引起的負面情緒。最後,在寬容性建構中,當問題行為發生時,夫妻們要學會不再敏感,反應不再激烈;在治療期間要排演和分析負面的交往模式,鼓勵伴侶們真正放棄改變對方任何令自己討厭的事情。IBCT的焦點是伴侶們當前的交往模式,不管其起源是什麼,都力求改變伴侶們的交往行為以及個體對交往行為的情緒反應。

因此,這三種行為治療方法都關注伴侶對待彼此的行動,但在附加成分上存在差別。BCT試圖改變夫妻的行為,而CBCT試圖改變他們的行為和認知,IBCT試圖改變他們的行為和情緒(見表14.2)。每種方法都可能適用不同的夫妻,但重要的是,它們都有治療作用(Baucom et al.,2006)。認真進行上述三種治療的夫妻有60%~70%的人有效果,他們的不滿和困擾在隨後的幾年裡都顯著地減少了(Christensen et al.,2010)。

情緒中心的治療

表14.2 各種婚姻治療的核心特徵

資料來源:Baucom et al.,2006.

另一個最近才出現的新療法,情緒中心的夫妻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EFCT)起源於依戀理論(Johnson,2009)。在整本書中我們都看到,能與自己的伴侶形成安全依戀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更為滿足和舒心,EFCT通過增進伴侶的依戀安全努力改善親密關係。正如行為學的方法,EFCT試圖重新建立夫妻交往的理想模式,但它關注的重點是伴侶們在試圖滿足依戀需要時體驗到的情緒。EFCT認為人們需要情緒安全,並會向他們的配偶尋求情緒安全,但如果伴侶一方不能有效地得到保證和接納,並且伴侶另一方以負面方式反應,沮喪和苦惱就應運而生。最普通的現象是,想要得到更多注意和關愛的伴侶卻以一種看似挑剔和責備別人的方式來索求,伴侶另一方的反應當然是躲避得越遠越好。伴侶雙方都得不到安慰,也沒有人幸福,並且這種可憎的索求和退避循環可能會不斷加劇。

EFCT試圖識別出這類情感溝通適應不良的循環,並代之以重新建構的交往,從而使伴侶們能感到安心、愛戀,彼此能安全地交往。EFCT包括三個階段(Johnson,2004)。在第一個階段,要識別出溝通中存在問題的衝突模式,鼓勵夫妻們把自己視為團結在一起與共同敵人戰鬥的合作者;治療師還幫助夫妻們探察沒有得到滿足的接納和安全需要,正是它們激起了夫妻衝突。在第二個階段,伴侶們開始建立有建設性的交往新模式,承認對方的需要並提供更多的保證和安慰。最後,在第三個階段,伴侶們排演和加強他們對彼此的應答性,依靠新建立的安全感無畏地尋找解決老問題的新方法。整個過程包括9個步驟,見表14.3,一共包括10~12個治療期。

EFCT治療的重點是夫妻們當前的交往,但仍鼓勵伴侶們思考各自的需要對共同關係結果的影響,所以EFCT要同時考察造成婚姻功能不良的個體和互動根源。對於較為苦惱的夫妻,EFCT非常有效,在治療完成時70%的夫妻克服了他們的不滿(Johnson,2004)。

表14.3 情緒中心的夫妻治療的特定步驟

資料來源:Johnson,2004.

頓悟導向的治療

最後一種治療方法來自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傳統,弗洛伊德認為人們常常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背負著過去關係中留下的無意識傷害和創傷,這會加重和玷污他們當前的伴侶關係(見專欄14.3)。有許多干預方法尋求提高伴侶們對這些問題「包袱」的洞察能力(如,Scharff & de Varela,2005),但這種方法的典型例子是斯奈德(Snyder,2002)的頓悟導向的夫妻治療(insight-oriented couple therapy,IOCT)。IOCT比上述治療方法更強調個體的易受傷害性(見表14.2);它努力幫助人們理解他們在過去的關係中建立的個人習慣和臆斷,怎樣製造出他們與當前伴侶的麻煩。因此,它比其他治療方法也要更全面地考察已往的事件;IOCT假定婚姻不滿的起源通常在於夫妻們在以前的關係中遭逢的困難。

IOCT的主要工具是情感重構,通過這一過程夫婦能重新想像或重新經歷過去的親密關係,從而努力辨別已往伴侶衝突中的主要情感和應對風格(Snyder & Schneider,2002)。治療師指導個體通過嚴密地檢視他/她自己的關係歷史,非常細心地注意任何人際傷害的模式。治療師幫助個體理解過去的關係和他/她現在問題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

來自情感性重構的頓悟有助於伴侶們對另一方的行為採取更仁慈的判斷。夫妻任何一方都更加可能意識到他/她的易受傷害性,共同表達出的恐懼以及建立伴侶之間同理心的需要。治療師也有可能把夫妻雙方都描述成竭盡全力修復關係的典範,考慮到個人的歷史,所以責備和刻薄之詞也減少了。那麼,因為(正如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知識就是力量,夫妻們逐漸建構起新的、更有獎賞價值的交往模式,從而可以避免過去的陷阱。

所有這些通常需要15~20次治療期。正如情緒中心的治療和行為治療方法,ICOT對大部分夫妻都有幫助,至少有一項研究(Snyder et al.,1991)表現出顯著的維持效果,在四年之後夫妻們的適應比BCT更好。

婚姻治療的共同特徵

此外還有各種其他婚姻治療方法(見Harway,2005),但我們重點關注的只有行為的方法(BCT),EFCT和IOCT,因為謹慎的研究表明他們適用於大多數夫妻(Baucom et al.,2006)。大部分嚴肅地參加上述三種治療的人在此後的境況都變得更好,並且(據粗略的估算)約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再對他們的婚姻不滿(Snyder et al.,2006)。但誰也不能擔保治療的效果,治療的成功可能取決於個體參與治療的誠意、努力程度以及具體過程。但婚姻治療有助於大部分的夫妻。如果你希望修復舉步維艱的親密關係,治療是可行的。

那麼,這些治療方法哪一個適合你呢?多年以來,這個問題在職業治療師之間引起了許多競爭和不時的爭吵,但我們可以給你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選擇最吸引你的治療和治療師。這並非是無聊的建議。在你讀到這最後幾頁時,你感到最有趣的治療就很可能是適用於你的最好的治療,這樣說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儘管婚姻治療的名稱和強調的重點不同,但它們都有某些共同點,這可能就是它們都能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Wampold,2007)。每種治療都對伴侶關係遭遇困難的原因提供了合理的解釋,都為怎樣克服這類困難提供了充滿希望的新觀點。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每種治療都提供了改變這些苦惱交往模式的新方法,都促使夫妻們表現出更有效、更理想的行為。雖然每種治療對這些目標的追求有著不同的理論基礎,但它們都注重培養夫妻們彼此間更有建設性的聯繫和更令人滿足的交往模式。所以,這些不同的婚姻治療方法都有著相同的核心成分,使得它們本質上更為相似。

其次,有鑒於此,你選擇的治療師可能和你選擇的治療方法一樣重要。如果夫妻雙方都尊重和信任他們的治療師,治療就更有可能成功(Summers & Barber,2003),所以你應該尋找一位看起來既可靠又令人信服的傑出治療師。如果你認為某種治療方法有道理,而治療師又支持這種方法,那麼這位治療師與那些使用你不太信服的方法的治療師相比顯得更專業、更權威。

最後,吸引你的治療方法更可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改變,這種樂觀的態度非常有影響力(Snyder et al.,2006)。積極的期望使得治療效果更加明顯。與那些對治療結果悲觀的人相比,相信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帶來療效的夫妻會更認真地配合治療,保持更高亢的精神狀態,這都會增加治療成功的幾率。

同樣,如果你和某些人一樣認為「好姻緣天注定」和「伴侶無法改變」,不要怪我沒有提醒你這些觀點的危險性。在第4章我們曾討論過諸如此類的起著反作用的關係信念,我希望你現在對這類信念缺點的認識應該更清楚。當婚姻出現問題時,持有這類信念的人不太可能尋求治療,即使他們真的進行治療,實行起來也往往心不在焉。結果是,他們的境況不太可能得到改善。所謂「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

的確,這句古老的俗語道出了所有婚姻治療的最後一個共同點:人們都沒有充分地利用婚姻治療。大多數離婚的人根本就沒有咨詢過婚姻治療師,極少數尋求治療的人通常要等到他們的問題非常嚴重時才來尋求幫助(Doss et al.,2004)。男性尤其如此,不太可能像女性那樣積極尋求婚姻治療;他們對發生的婚姻問題反應遲鈍,不太可能相信治療的效果,在有必要治療時更是遲疑不決(Doss et al.,2003)。考慮到婚姻治療的有效性,這一點很遺憾。我希望,既然你已經知道在婚姻治療上付出金錢會物有所值,如果需要你會毫不遲疑地聯繫治療師。

通常治療的時機也值得考慮。越早處理婚姻問題,就越容易解決。夫妻們的痛苦越深,就越難逆轉(Snyder et al.,1993)。為什麼還要坐失良機?考慮這樣一種可能的結果:治療並不總是能起作用,一旦治療師理解了夫妻們的問題,治療師也有可能勸告雙方解除婚姻關係。但如果婚姻真到了這一步,許多令人迷茫的不確定性和痛苦都可以避免。另一方面,如果親密關係有挽救的可能,治療有幫助作用,那麼越早得到治療,伴侶遭逢的苦惱就越少,就越能重新恢復健康的伴侶關係。不管何種情況,親密伴侶坐視他們所面臨的、不可避免的困難而不處理都會後患無窮。

結語

那麼,整體來看,正如汽車一樣,預防性維持能維繫親密關係以免破裂,出現問題時也能修復。這個類比很恰當(這也是用汽車來比喻親密關係的原因),但必須指出這個類比有可能產生嚴重的誤導:不管你如何細心地呵護你的汽車,遲早會用壞而必須更換,但親密關係卻根本未必會如此。當然,有些人會經常更換他們的愛人,就如同更換汽車一樣追求更新潮、更浮華的款式(Campbell & Foster,2002),但本書的大部分讀者都希望他們最終能與某個特定的伴侶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能讓他們一輩子都心滿意足。

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希望,在你學習完親密關係的現代科學之後,你更能訓練有素地創造、理解和管理成功、幸福、持久和有獎賞價值的親密關係。我還希望,你能明智地選擇伴侶,並且能細心周到地呵護和保養你的伴侶關係,從而建立並維持永遠讓你滿足的親密關係。畢竟,有些親密關係非常成功。當研究者要求100對婚齡持續了45年的滿意夫妻解釋他們成功的原因時(Lauer et al.,1990),他們的回答是:

● 他們珍視婚姻,並認為婚姻是長期的承諾和忠誠;

● 幽默感非常有益於婚姻;

● 他們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達成一致意見;

● 他們真正地喜歡自己的配偶,喜歡與配偶共度美好時光。

我們希望你的婚姻也能這樣。

請你思考

當露西讀到本書結尾部分時,她決定要與丈夫談談自己對他以及婚姻生活每況愈下的不滿。他們訂婚時丈夫可是體貼周到、魅力四射,但她最近覺得丈夫不再設法取悅自己,所以感到孤獨和受傷。她認為自己不斷地調整以順應丈夫,但丈夫卻很少做什麼來取悅自己。丈夫從來不關心她每天過得怎樣。這雖是小事,卻令她煩憂,這種行為表明了丈夫的自我迷戀和缺乏關愛。然而,當露西建議一起去尋求婚姻治療時,丈夫堅決地拒絕了。所以,她決定自己獨自前往;她找到了美國婚姻和家庭治療學會的網址:www.aamft.org,發現了一位治療師,並約好了單獨見面。

你認為露西和她丈夫的未來怎樣?為什麼?

[1] 需要時請參考第6章213頁。

[2] 這裡說明自控在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個好處:自控表明我們在乎。通過改變伴侶其實很少能改善我們的親密關係(這樣做只能惹惱他們),當我們改變我們自己時,我們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當伴侶意識到我們在努力表現得更好時(比如,試圖更清晰地溝通,更理性地管理衝突等)往往會感到高興,而如果我們成功地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他們會更為滿意(Hira & Overall,2011)。如果伴侶雙方都這樣做,請想想帶來的好處。

[3] Wikipedia,一部基於互聯網、內容開放的全球多語言百科全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其網址為https://www.wikipedia.org——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