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禁宮情劫 > 第十七章 壩河之畔較真功 >

第十七章 壩河之畔較真功

  他的話完全不是張昌宗所想說的,他的作法也不是張昌宗的目的,但是徐敬業卻相信了,對這位老世伯來暗中知會還是十分感激!
  送走了秦懷玉之後,徐敬業大為恐慌,立即召來了幾名謀士,略作商量,當夜就作了逃離的行動。
  他以吳國公的身份親自叫開了城門,一行十幾個人出了東關,出關半餘裡,才到壩河之畔,壩橋附近,但見一人當橋而立,懷抱長劍,月光下但見他長髯飄拂,凜如天神,卻是扶余國王張士遠。
  武則天主政後,張士運已經可以在市上公開來往,甚至於公開出入宮禁,他的地位崇高不下於皇帝,劍技之精被公認為天下第一,在長安市在,誰都認識他,誰都對他恭恭敬敬,走到那兒,都有幾個禁軍便衣跟從,他不搭架子,對人隨和,可以說是人緣最好的一名長者。
  徐敬業對他也不敢怠慢,在馬上一恭身道:「王爺好,這麼晚了,還有興趣在這兒賞月!」
  張士遠很客氣地回了禮道:「國公好,這麼晚了還要趕路辦公?」
  「是的,揚州出了一點小麻煩,需要再晚急去處理一下,所以再晚要乘夜而行!」
  「國公有要事在身,孤王不敢耽誤,儘管請便!」
  徐敬業原以為他是找麻煩的,見他居然放行了,心中大喜,連忙一躬身道:「多謝王爺,再晚不敢打擾雅興,異日得暇,再往尊處去專門拜候王爺,領受教誨!」
  張士遠道:「這些都是國公的隨員?」
  「是的,他們其實都是再晚的朋友,蒙他們不棄,幫在下的忙,名義是隨員,再下卻不敢認為他們是下屬!」
  「國公好客而謙恭之名,四野俱聞,但孤王今日恰好有事,要請國公留下兩個人來!」
  徐敬業緊張地道:「要留下兩個人?但不知是……」
  「飛鈸禪師和鐵板道人,這兩個人在元宵夜時曾經傷了我幾名下屬!」
  徐敬業愕然道:「他們怎麼會傷及王爺的下屬呢?」
  「光是飛鈸和尚放出飛鈸,企圖行刺武媚娘,傷了我幾名舊屬,末後他逃走時;我有兩名手下躡了上去,為一道人手發鐵板,打死了一名、傷了一人,那個傷者認得下手的是鐵板道人,所以我要找他們算算帳!」
  「王爺也是千乘九五之尊,何苦替人跑腿I」
  「我可不是替武媚娘拿刺客、而是為了我的幾名屬下緝兇手,所以我不准小兒帶兵來,只邀了幾個朋友在此請那二位一會,國公也別誰說不認識他們,我已經認出了他們就在你隨員從中!」
  飛鈸禪師和鐵板道人都改穿了俗裝,騎在馬上,這時排眾而出道:「張王爺,洒家聽說你是天下第一名劍客,早也想會會你,不過酒家有個聲明,那天行刺武媚兒,是洒家自己的主意,與國公無涉!」
  張士遠微笑道:「好,一個做事一人當,你自己闖了禍,也不要去連累國公,他累世公侯,有家有業,也經不起牽累!」
  鐵板道人也道:「那天為了掩護法兄離開,本師是出手傷了兩名人,他們是王爺的所屬,本師感到很抱歉,現在王爺既然找了來,本師少不得對王爺有個交代,該要如何,但憑王爺吩咐好了!」
  「好,還是道長痛快,二位是江湖上知名人士,本王也是以江湖規矩請教!」
  「可以,命償命還,我們殺了人,了不起以兩條命償還,但國公確有要事,亟待返回揚州,不能受耽誤,能否請准予放他先走?」
  張士遠道:「我們要了結的是私隙,跟國公扯不上關係,國公有事,儘管請便!」
  徐敬業不肯走。
  飛鈸禪師道:「國公請先走好了,張王爺是位言而有信的君子,他說不留難你,絕不會再留難你,我們跟王爺把問題解決了,隨後會追上來的。」
  張士遠道:「國公,你還是快走的好,你的府第四周偵騎四伏,你的行動也瞞不了人,我只能約束小兒,卻管不了別的人,要是媚娘又派了別的人追上來,我未必能攔得住,不如趁此刻走了的好!」
  徐敬業終於一點頭,朝飛鈸和尚等二人拱拱手道:「與位,並非敝人捨棄二位而去,實在是故人身上還肩負責著更重要擔子,大唐的宗柞,都在敝人的肩上!」
  飛鈸撣師大笑道:「洒家是江湖人,又是出家人,才不管什麼大唐的宗祥,洒家交的是你這個朋友,既蒙知已,就把性命交給你,快走吧!」
  徐敬業又張士遠一拱手道:「王爺今日高抬貴手之情,山高水長,永誌不忘!」
  說完後,他率眾策馬而去。
  飛鈸禪師和鐵板道人則乾脆下了馬,將馬也趕過一邊,和尚才對張士遠道:「王爺的朋友也可以請出來了,躲在草叢中挨蚊蟲的滋味可不好受!」
  他的耳目十分聰敏,居然聽出了有人在什麼地方埋伏,草叢中果然站起了一對老人,雞皮鶴髮,年紀都已在八十開外,看似頗為龍鍾,但他們的行動卻十分輕捷,輕輕一飄,即已來到橋頭。
  張士遠介紹道:「這兩位是四海龍神高元泰和百變龍姑崔素素伉儷,這兩位……」
  高遠泰笑道:「王爺不必介紹了,老頭子認識他們,小和尚的師父跟我是生死冤家,打了十幾場架,小道士在我渾家手裡丟過一次大人,我還道是什麼大人物在長安橫行呢,想不到是這一對寶貝!」
  飛錢禪師沒想到張士遠約來的是這兩個人,神情略見不安道:「原來是二位前輩伉儷,高老前輩,二位是湖海散人,不理人間是非了,何苦要替武氏當殺手!」
  高元素笑道:「小和尚,你別跟我來這一套,我本來是不管事的,今天是純為應老友之邀,張王爺跟我是四十年的過命交情,他的尊翁虯髯客是我的舊主,憑著這些關係,我不能不理!」
  飛鈸禪師道:「老前輩管閒事也該問個是非,眼下是為維持大唐李氏正統,為國家驅除妖孽!」
  高元泰笑道:「我故主虯髯客雖然把江山讓給了李世民,可一直沒承認他們是中原正統,這一套對我神龍門而言是行不通的,再說,你指武氏為妖孽,老頭子無法苟同,她雖是女流,做皇帝卻比男人強,四海昇平,國泰民安,政治清明,奸邪不生……」
  「前輩這是大逆不道的說法!」
  高元泰大笑道:「從大唐立國以來,我神龍門就不是順民,何謂之逆!」
  飛鈸禪師道:「那我們只算是各為其主,前輩也不能指在下做得不對!」
  「我沒指你不對,今天我也不是為什麼主,張王爺是我幼主,但我早已退隱,今天純以江湖交情為他跨刀!」
  飛鈸禪師道:「那也好,先師在前輩手中挑戰九次,每次都落敗而歸,常引為憾事,責成再晚一定要擊敗前輩一次,方得瞑目,再晚有道命在身,只有得罪了!」
  「聽說你練成了十二面飛鈸,老頭子倒要見識一下!」
  飛鈸禪師掀開衣襟,取出了一對飛鈸,恭身道:「請前輩指教!」
  高元泰一頓手中龍頭杖道:「飛鈸要飛出來才有威力,你拿在手中能濟什麼事!」
  「前輩放心好了,到了必要時,它們會飛的!」
  「小和尚,在老頭子面前你少說那種狂話,你此時不出手,只怕以後想出手也來不及了!」
  飛鈸禪師滾身卷時,兩面飛鈸擦向他的雙腿,高元泰當年已是虯髯客手下最得力的大將,縱橫七海,從無敵手,再加上幾十年的修為,功力已臻化境,那裡還會在乎他的這種攻擊,底下抬腿一踢,居然踢中他的鈸面上,將他的人一起踢了出去,跟著輕輕一拐,敲在他的背上笑道:「老頭子以為元空禿子留了什麼了不起的功夫給你,原來還是這一套下三濫的功夫!」
  飛鈸禪師連滾出十幾大才穩住身形,張口一噴,吐出了一口鮮血,那是被一杖打出來的。
  高元素又笑道:「小和尚,老頭子是念在你死去的師父份上,只輕輕是敲了你一下,否則早要了你的小命了,還是把你壓箱底的本事拿出來吧,別使這種無賴的功夫了,論招式你實在不夠瞧的!」
  飛鈸掉師又將息了一下,才擦擦口邊的鮮血道:「好,前輩小心,再晚得罪了!」
  脫手把兩面飛鈸擲出,風聲呼呼,盤旋而來,高元泰一杖擊出,飛鈸被撞飛出去,跟著又反攻回來,勢力更急。
  張士遠道:「高大叔,小侄兒研究過了,它是以反旋手法發出的,若受打擊,利用對方的勁力,迂迴再度攻到,越來越強,必須要正面擊下去!」
  高元泰笑道:「老頭子什麼手法沒見過,還會瞧不出他這點鬼門道,我是特別試他的道行!」
  他第三度將飛鈸擊出後,回勢更急,高元泰奮起神威,一聲大喝,龍杖揮處,將兩面飛鈸粉碎!
  飛鈸大師神色一變,他的飛鈸是以風磨銅所鑄,堅逾精鋼,堅逾寶劍,居然會被人擊得粉碎,這份功力,的確叫人震驚。
  他-咬牙道:「前輩高人,果然不同凡響,請再試試再晚這十枚飛鈸!」
  雙手連發,十枚飛鈸一起出手,但見滿天鈸飛,高遠泰十分興奮地道:「好,這才有點意思,果然比你那老禿子師父強一點,老頭子也叫你瞧瞧手段!」
  舞動龍杖,杖影如幕,不住地將那些飛鈸撞擊出去,這次他的手法更妙,居然是以鈸撞鈸,已經將十面飛鈸都擊落地面上。
  高元素笑道:「小和尚只有這點道行嗎?」
  張士遠卻道:「高大叔,不對,這其中怕有詐,他那些一飛鈸上有符咒,可以利用邪法催動,怎會如此輕易地擊落了下來!
  高元泰笑道:「怕什麼,老夫的龍頭杖乃上古仙兵,專克一切邪魔外道!」
  話才說完;忽地地下六面未碎的飛鈸以及那些碎片忽然一起飛了起來,朝高元泰飛擊而去。
  高元泰連忙起飛龍杖,舞成一片幕影擋住,同時手捏真訣,大喝一聲,朝外一指。
  那是道家的五雷真訣,高元泰晚年慕道,所習的仙家真道,對破除一切邪崇,十分有把握,所以張士遠才把他給請了出來。
  霹靂一聲,雷霆大驚,滿天飛舞的鈸影和碎片都被那一震而落地。
  可是高元泰卻一聲悶哼,向後退了兩步,他的胸前嵌著一片銅錢大的小飛鈸,金光燦燦,卻是用黃金鑄成。
  飛鈸禪師冷笑道:「高元素,難為你修練成為五雷正法,酒家的法術奈何不了你,可是,你沒想一以我還有第十三面飛鈸吧,這一枚為追魂金鈸是酒家的防身至寶,上面淬了劇毒,見血封喉,而且洒家是以無影手法打出的,那可是真功夫,不畏五雷正法,你終於著了一次道兒,而且連翻本都沒機會了!」
  高元泰大喝一聲:「鼠輩,你好卑鄙!」
  脫手擲出了他的龍頭杖,勁力萬鈞,去勢若雷,飛錢禪師正在得意之際,沒想到他受傷後,居然不顧性命來上這一手,閃躲已是不及,勉力跳起,被龍頭杖撞在肚子上,這一撞又把他撞出了十幾丈遠。
  因為在空中,他又是往後躍起,化除了一部分勁力,沒有將腹部洞穿,但也是倒地不起。
  高元泰擲出了飛龍杖後,身子也搖搖晃晃,崔京素和張士遠忙上前扶著他坐下來將息,高元素自行運氣抗毒,過了好一陣之後,他才吁了口氣道:「還好,我已運氣將毒性通住了,一時不致攻心,那兩個賊子呢?」
  鐵板道人趁著他們忙著救治高元泰。悄悄地拉來馬匹,抱著受傷的飛鈸禪師也上馬跑了。
  張立遠是看見的,但是他無法分身去阻攔他們,回答道:「飛鈸禪師也受了傷,大叔並沒有輸給他!」
  高元泰道:「傷是勝負問題、這個鼠輩居然以無影手法施發淬毒暗器,心腸過於歹毒,不能留之於世!」
  崔素素道:「元空那禿子還教得出什麼好徒弟,都是你要對他客氣,換了老婆子,第一杖就把他打成肉泥了!」
  高元泰歎道:「元空雖是凶僧,為人卻光明磊落,所以我跟他交手九次,勝了他九次,都沒有要他的命,那曉得他的徒弟會如此卑劣!」
  張士遠道:「他一定逃到揚州徐敬業那兒去了,遲早找得到他的,還是拔除大叔的毒要緊!」
  高元素一歎道:「老頭子恐怕不行了!」
  崔素素急道:「老頭子,你一身已是百毒不侵了,怎麼會抗不了這個毒!」
  那只是指一般的毒,我身上中的是天星毒,那是一種罕見劇毒,中後令人全身冰冷,寒僵而死,我雖然連氣逼住,但是卻無力拔除餘毒,那天真氣不繼,毒氣攻心就完了!」
  「難道就無法可解了嗎?」
  「拔毒的方法自然有的,可是藥物難求,那必須要千年紫貝,萬載空青和成形何首烏,這麼那兒去找!」
  張士遠笑道:「那倒不然,富貴不過帝王家,合我們倆個大帝國之力,什麼東西找不到,媚娘的宮中都齊全,我們闖去,立即叫小兒去要來!」
  高元泰道:「萬載空青和成形的首烏,宮中或許能有,那千年紫貝,產自南海,而具要新鮮活生生的才有效……」
  張士遠道:「大叔,別說千年紫貝,幾千年的都有,我那扶余爪哇島上就盛產此物!」
  「可是等你運來早就死了發臭!」
  「未央宮中就有活的,媚娘在那兒挖了個池,注滿海水,我那兒捉到了千年紫貝,也是用木箱盛水貯了,專人送來的,因為此物有駐顏益壽之功,媚娘每天都有喝一碗清燉鮮紫貝……」
  「迢迢萬里,這是多大的化費!」
  「當了皇帝有個好處,就是不怕花費,何況化的還不是中土的錢,我派人幫她送來的!」
  高元泰一聲輕歎道:「交個皇帝女朋友,花費也很可觀,除了王爺之外,他人也無此手筆!」
  張士遠道:「大叔,我送這紫貝來可不是浪費,扶余的綢緞布匹及生民必須口都很缺乏,必須要從中原採購,我送她紫貝,她送我各種日用品運回去,兩兩相抵,我只有賺她的便宜,論魚米之富,扶余是無法相比的,我這個國王是在掏腰包貼錢養百姓!」
  崔素素也安心了,笑罵道:「老鬼,若不是王爺送來紫貝,你的這條老命就保不住了,還發什麼牢騷!」
  高元泰訕然一笑,然後道:「我現在倒是覺得難以見昌宗那孩子的面,當時是我們誇下海口,不要他帶人來相助,我們負責把兩名凶人留下的,現在一個都沒留下,不知要如何對他交代!」
  張士遠道:「小孩子,還理他這個!」
  崔素素道:「這倒不能這樣說,那個飛鈸和尚,曾經在長安市行刺帝駕,孩子們職責在身,必須把兇徒擒治的,我們誇下了口,就一定要做到,等老鬼治好了傷,再跑一趟揚州,也要把人抓回來!」
  張士遠道:「只怕沒那麼簡單了,徐敬業到了揚州必反,以後將是兵戎相見了!」
  崔素素道:「王爺明知吳國公必反,何以要放他走!」
  「知道他要反和他已反究竟是兩回事,在未反之前,他是吳國公,不能輕易動他,只有等他已反之後,才可以明正言順地討伐他!」
  「可是他包藏刺客,已構成罪行!」
  「要廢黜一個久年功勳的國公,這點罪行是不夠的,因為他可以否認,而知道的人卻不多,逐廢重臣,人家會以為人君不能容物,心懷懍懼,反者日眾,媚娘以異姓入主,且又是女流,根基未深,顧忌之處還是很多!」
  「征伐時你還要出力了!」
  「為媚娘的事,我必須盡心,尤其是媚娘當了皇帝,我更要支持到底!」
  「你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張士遠笑道:「大叔,你跟先父很久了,該知道他的心態,他並不真正想當中原的皇帝,但是只要中原皇帝是因我而成事,他就滿足了,我支持媚娘做皇帝,比我自己坐上中原寶座還過癮一點!」
  高元泰和崔素素只有相對苦笑,他們總算明白了虯髯客何以會在當年把東山拱手讓李世民的原因了!
  大周金輪武則天皇帝在金鑾殿上大發雷霆,把左右丞相罵得狗血淋頭,為的是吳國公徐敬業在揚州反了,他發兵說要討伐偽武氏,擁廬陵王復政。
  徐敬業反,原在意料之內,武則天生氣不是為這,她是為了一封由徐敬業發出的討伐偽朝武氏檄文而生氣。
  那是由名才子駱賓王起草的一篇絕妙好文章,不僅對句工夫,而且字字有力,擲地有聲,把武氏的出身,奪權等種種事實,數成罪狀,通令天下,要求響應。
  相罵無好口,武則天對檄文上所數的一切,雖然不太高興,但也沒有怎麼樣,這樣的一封檄文,總不會講自己好話的。
  她罵兩位丞相的理由卻是從另一個角度上的,她首先先罵狄仁傑:「右丞相,寡人曾一再要你曉諭,要你舉拔人才,凡是民間有真才實學之士,你務必尋訪了來,朕立加擢用,以為國家效力,你推薦上來的人,朕幾時不加採納過,可見朕對你是如何器重,可是你卻辜負了朕的一片心意,這駱賓王具有此等才情,何故未見你舉薦過?」
  狄仁傑道:「微臣原想舉薦,可是遭到左丞相的反對,他說駱賓王小有才情,品德不修,不堪作重用!」
  武則天怒道:「武承嗣那裡懂得用人,又那裡懂得什麼叫人才,他反對就能作數了嗎?
  能寫出這種文章的人還是小有才情,你把本朝文臣都集齊了來,就事就題,誰還能寫出同樣有力的文字來!」
  這個理由十分牽強,那是討武氏檄,滿朝大臣縱有此等才情,也沒人敢寫這樣的文章呀!
  但是卻沒有人敢有這話去反駁皇帝的。
  武則天又道:「狄丞相,在舉薦人才上,你從來也沒有讓過步,就是武承嗣反對了,你依然一力獨薦,孤家也一向尊重你的意見,沒有聽過他的,何以在駱賓王這件事情上,你一經他反對,就不再力薦了呢!」
  狄仁傑只有道:「微臣以為左丞相批評屬中肯,小有才情,或為稍的抑,但品德不修,卻是事實!」
  武則天忽的笑了道:「原來你們都挨過他的罵!」
  狄仁傑紅臉道:「老臣立朝淪政,對事而不對人,有些事自難全如人意,經常在挨罵的!」
  武則天道:「憂讒畏譏,非丞相處事之道,身為丞相的人,本來就是要挨罵的,駱賓王罵過你沒有?」
  「有,他經常公開地批評老臣!」「罵得有道理沒有?」
  狄仁傑道:「廟堂之政,非一般文人所能盡知,他批評老臣的話,有些雖是老臣顧慮所未及,但大部份卻是無的放矢,信口雌黃!」
  「他畢竟還能找一些你錯失的地方!」
  「老臣所顧全者為大局,些微疏漏在所難免!」
  「丞相,話不能這樣說,處理國事,固然由大處著眼,但小處也不能放鬆,一道政策下去,只要有一點為人詬病之處,就是未能盡善盡美,你就該力求補過!」
  這種大題目下,狄仁傑也無以為詞了。
  武則天歎了一口氣道:「狄仁傑,朕知道你用人無私,駱賓王雖然罵過你,但你仍然推薦了他,只是一到了武承嗣那兒,他因為受到駱賓王的批評更苛,所以力加反對是不是?」
  狄仁傑便不回答。
  武承嗣忙道:「聖上,攻計宰輔,是蔑視朝綱之尊嚴,是以微臣認為此人不堪重用!」
  武則天曬然道:「用人當用其才,此人既有挑剔的本事,你們當拔之為言官,使他能名正言順的批評朝政,而後他見不到的地方,你們也可以在朝廷上公開答願他,使他明白,這才是真正的宰相胸襟,你的氣量本窄,我不去怪你,但右丞相的心胸也不夠開朗,乃使國家喪失一個人才,這一點你們難辭其咎!」
  這番話使得狄仁傑和武承嗣都沒話說了。武則天又道:「駱賓王是個人才,懷才不遇,是孤家失德,他發發牢騷一洩憂憤,孤家不怪他,但此人投叛逆,卻是罪不容恕,應予申討!」
  申討就要用兵,卻沒人接腔了,因為武將都是國公之後,與徐敬業多少有點交情,誰都不願掛帥!
  武則天也知道大家的困難,當朝點了右衛大將軍武三思領軍二十萬,發兵楊州。
  武三思自從被張昌宗擠下去之後,一直郁不得意,虛掛個大將軍銜,生領一份干俸,用度上雖不至於桔據,心情卻不痛快。
  因為他是受人奉承慣了,就是挨不得冷落,一旦掛帥,又神氣起來了,興沖沖地拜印選兵,準備揮師出征了!
  武則天在退朝之後,卻又召見了張昌宗。
  在偏殿中,他們比較隨便,舉止像是閒聊家常,武則天道:「昌宗,你對今天的廷議有何感想?」
  張昌宗笑道:「媚姑,您今天在朝廷上為駱賓王的事,痛斥二位丞相埋沒人才,顯示您大公無私的胸襟,博得了一致的稱讚,您一點也不氣駱賓王?」
  武則天笑笑道:「氣我當然是有點氣的,可是做皇帝的人不能把私人的意氣發在朝廷上,他罵我的那些話也不是今天才開始的,早就有人在罵了,遠在長孫無忌時,就罵我是妖孽了!」
  「但是媚姑能夠不把駱賓王的事放在心上,這份器度非常人所及!」
  武則天笑道:「放在心上又能如何呢,他罵也罵了,我如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則與一普通婦人無異,這就是治術,也是權謀!」
  張昌宗道:「貴為天子,也不能從心所欲,有時還得做做假戲,這個寶座坐得也很窩囊!」
  「孩子,世上的事沒有十全十美的,沒當皇帝前,我總以為登上寶座後,就沒有什麼好顧忌的,可是我即位之後,發現顧忌尤多,遠不如以前做太后時輕鬆!」
  「那您還是歸政做太后,垂簾聽政的好!」
  「別以為我不想,可是局勢不同了,歸政之後,別人就不會再准我聽政了,廬陵王那個畜生是扶不起的阿斗,交給他去胡整,會叫人牽著鼻子走的!」
  兩人一陣沉默後,武則天又道:「昌宗,我對你們那次放走徐敬業之舉很不諒解,你明知道他必反,為什麼還要讓他走呢?」
  張昌宗道:「媚姑,部份國公不滿意您當政,怨憤之心,暗藏於胸,由來已久,相信您是明白了!」
  「我當然知道,可是我認為能壓得住他們!」
  「這像是一顆毒瘤,不是壓的問題,必須連根拔除,可是毒瘤在沒有腫脹之前,不知它藏於何處,也不知何時發作,想拔也無從拔起,久留體中,越積越大,發作起來就收拾不易了,侄兒以為不如找個機會逼他發作,然後再拔除它!」
  「這跟徐敬業有什麼關係?」
  「徐敬業就是一顆毒瘤的根!」
  「那就該立即拔除!」
  「可是那時它隱而未發,逐殺世勳國公,連國本都可能會動搖,不如讓他走,讓他反,既成事實,再去討平他,正是連根拔除之計!」
  武則天這才笑笑道:「那還差不多,孩子,你也很有心計呀,玩弄權謀頗有一套了!」
  「這是爹的想法,侄兒不敢居功!」
  「是了,只有身居高位的人,才能具此遠謀,我派三思去征伐,你以為如何?」
  「侄兒不敢置喙!」
  「說好了,現在是姑侄聊家常,沒什麼不能說的!」
  「三思大哥實非將才,不懂得用兵,您派給他的鄰近幾個州守調過來的雜湊部隊,各有主將,互相並不很融洽,主帥無才無望,副帥既多且不和,這個仗已經難打了,何況徐敬業為將門之後,兵法精熟,幕中頗有能人,這一位失敗的成份居多。」
  武則天道:「你說得完全不錯,可是我的旨意頒下後,居然沒有一個人諫議,你說又是什麼原因呢?」
  張昌家只有道:「疏不間親,媚姑派了您自己的侄兒,誰也不便置詞了,否則又得罪了左衛大將軍!」
  武則天道:「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有人等著我鬧笑話,出紕漏!」
  張昌宗自然是知道原因的,只是不便說出而已,聽武則天自己提出了,仍笑著道:「媚姑,您的這一個決定實在使人作難,有心著笑話的固然有之,但是真心想為您好的,也因為左衛大將軍之故,不便開口了,您自己既然知道三思大哥實非將才,幹嗎又非要派他不可呢?」
  武則無道:「因為我要找個人去吃敗仗!」
  「這是為什麼,發兵征伐,未有不求勝的,雖然有時為了戰略需要,假意小敗而誘敵,但是您卻不必要呀!」
  武則天道:「陰謀想叛的人不止是徐敬業一個,只是他最先發動而已,還有些心懷叵測的人,存心觀望,等待結束,等徐敬業小勝之後,他們以為事情大有可為,一是繼起響應,那時壁壘分明,我再選精兵出擊,一舉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根除了!」
  張昌宗慄然驚心,他這時才認清這位女皇帝的厲害,精明而善於算計,絕非普通人能及,所以他由衷地讚佩道:「媚姑,您這一手真高,可是有一個問題,您到時準備派誰領軍再次出擊呢!」
  「有一個人,我培養了多年,足可重用!」
  「誰?侄兒怎麼不知道!」
  「你應該知道,右孝王李逸,他是宗室,只是遠房旁支,雖然封得王爵,卻一直不志,這小子頗有心地,寅緣娶得了我的侄女兒武瑛!」
  「原來是他呀,此人兵法韜略尚可,善於練兵而不善於指揮作戰,魄力略嫌不足!」
  「昌宗,我知道最適合的人還是你,但是我不能放開你,目前我是處在虎狼群中,你所率的二十萬禁軍是我最有力的保護,退而求其次,只有用他了,我要他掛帥,還有一層好處,因為他是前皇宗室,徐敬業對他,就用不上擁護正統的那一套了!」
  「這個人靠得住嗎?」
  武貝天一歎道:「除了你們父子外,沒有一個人是靠得住的,但是這小子還算可靠,那是站在厲害關係上,他是旁系分支,靠著我,他可以飛黃騰達,若是恢復正統,他始終爬不起來!」
  「可是他手上沒有兵,目前他駐守皇陵,所領部屬只有五千人!」
  「有兵,我在這十年間,已經密遣幾個信得過的將帥節鎮,將兵三十萬,訓練精良,拔二十萬給他,這些兵一半還是他著手訓練的,可以聽他的節制,另外我再遣秦懷玉監軍,可以輔助他韜略的不足!」
  「秦懷玉肯盡心嗎?」
  「秦懷玉一定會盡心的,他們雖然同是功勳之後,但是卻跟徐敬業他們不屬同一個圈子,平時已有摩擦,何況在京裡還有他的老父,祖母,以及一大家子作擔保,我不怕他不盡心!」
  張昌家這才意會到。武則天還有許多不為他所知的秘密。
  武則天於是也體察到了,笑笑道:「孩子,我曾經不止一次的問過你,有沒有意思接管我的大業,你都加以拒絕了!」
  「是的,媚姑,侄兒還有個扶余國要治理,我哥哥整天吵著要退政,爹也要我回去,只是您這兒一時還找不到代替的人!」
  武則天道:「你沒興趣接我的手,我不能勉強,我也知道你總有一天要走的,總不能毫無安排,這些安排我不告訴你,是為了你好,一旦你插手其中,就真正的被隔住了,永遠也不能離開了!」
  「侄兒明白,侄兒在中原,也是為了幫您的忙!」
  「我非常感激。再等幾年,我七十歲時,一切都可以上軌道了,那時我會到扶余去,陪你父親逍遙晚年!」
  「侄兒卻等不及那個時候,大哥多病……」
  「我也知道,你父親跟我提過不止一次,等辦完了徐敬業的事,天下也該安定了,我不但放你回去,也把婉兒交給你帶走,目前你可得多費心!」
  姑侄兩人又作了一番密談。
  武三思的大軍在潤洲距徐敬業交鋒,作了幾次交接後,武三思的部眾倒也不是不堪一擊,只不過徐敬業陣中有一批江湖人為助,專事刺殺將帥的工作,尤其是飛鈸禪師的飛鈸和鐵板道人的鐵板,神出鬼沒,鈸至頭落,板到魂飛,往往是大軍未接觸將軍先斷頭,這種情形下,自然軍心大亂,節節敗退,潤州失守。
  潤州的刺史徐思文是吳國公徐懋功的三子,也是徐敬業的叔叔,他卻是不肯反的,徐敬業才舉兵,徐思文也立即報表入京,是第一個將兵把消息報到長安的!
  徐敬業兵臨潤州,武三思大軍仍未至,徐思文曾獨立堅守三日,潤州淪陷,徐思文也被俘了。
  徐敬業的手下人曾經請徐敬業殺徐思文,但徐敬業終究不肯認上一個殺敵的罪名,沒有同意,把徐思文下在獄中,卻不准他姓徐,硬把他改姓為武,歸入武氏一黨!
  前軍的戰報傳到長安,頗引起一番震動,有幾個意存觀望的國公也表明了態度,附合徐敬業的舉兵,有幾個文臣開始斗膽上表,要求武則天歸政於子,使天下復歸大唐,武則天倒很沉得住氣,先將那些奏章留中不批,等了幾天,看著沒有什麼新的發展了,她才突然下詔。
  派右孝王李孝逸為左玉鈴衛大將軍掛帥再征,指派了前駙馬秦懷玉監軍協同指揮作戰。
  旨下之日,各地要來支援的兵馬也都開到了長安附近,由則天皇帝親自授印祭旗拜印。
  這一著大出朝臣意外,看新到的兵眾甲胃鮮明,訓練有素,分明是一支勁旅,大家才知道武則天早有準備,先前的糊塗只是故意的裝做,看看大家的態度而已!
  有些人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尤其是那幾家附會的國公,他們雖是徐敬業的同黨,卻因為聲勢較小,先時不敢稍動,及至看到了徐敬業反了之後,武則天對吳國公府毫無動靜,以為武氏尚有顧忌,徐敬業軍事勝利,他們才跟著反了,那知這一次武則天卻沒有那麼好說話了。
  首先將吳國公府中上上下下百餘口人都抓了起來,而後一家家地挨著抓,抓完之後,由於叛事已明,連夜就加以處決,新首示眾,校場上掛了幾百顆人頭,連那些大臣們求情的機會都沒有!
  這下子顯示了武則天的決心。
  再等到武則天親自授印,再度封將拜帥,看到軍容的嚴整,很多人更是叫苦連天,後悔不迭,尤其是一些上表請求歸政的大臣們,更是惶惶然不知所以。
  聰明一點的,立刻上表自請休政,武則天很乾脆,立刻當廷賜准,毫不挽留,別的人也知道厲害,不也作挽留的請求,遲鈍一點的看人家請退了,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也紛紛跟進,武則天一例照準,兩天內,六部大臣與閣老中,整整去了一半人。
  於是武氏朝廷中又換進了一批新員,使她的治權更形穩固了。
  秦懷玉本來想辭監軍之職的,可是挨了兩天,看到武則天的作風後,哧得不敢作聲了。
  老少三代在府中密謀,秦漢道:「父親還是打消請辭的念頭吧,皇帝這次派您監軍,一方面固然是要借重您的作戰經驗,另一方面也是考驗我奏氏一門可信賴程度!」
  秦懷玉憤然道:「我們還要如何支持她,從她十六歲進宮開始,到六十歲做皇帝,我們都沒有扯過她的後腿!」
  秦漢道:「父親,您至多也只是沒扯後腿而已,可談不上支持,咱們家與人家不同,多少總要有個明確的立場,聖上今天召見我時說了,上次派武三思領軍是一個大錯,她是故意犯個錯來看看朝臣的態度,您在武班中列朝第一,卻沒有開一句口,皇帝認為您有虧職守!」
  「她要派她的侄兒子,並問我什麼事!」
  「皇帝說她派的人未必恰當,完全靠大臣們的規戒以彌缺少,她一直等個人去諫說她用人不當,結果卻沒一個人開口,當然,她也想到,大家不願意得罪武三思也有關係,所以她不追究了,但這次她卻是拔出了精軍部隊,全力以赴,請您多多幫忙!」
  秦瓊歎道:「這個女人大厲害了,懷玉,你還是盡心盡力地跑一趟吧!」
  秦懷玉道:「孩兒是對其他人難以交代,尤其是對徐敬業,更是難以開口,他打出歸政的口號,我們畢竟都是唐室舊臣……」
  秦瓊冷笑道:「徐敬業只是以此為口號而已,他口口聲聲委歸政,但他自己對廬陵王卻毫無敬意,舉兵以前,沒有到廬陵去請示一下,舉兵之後,自己陞官封爵,也沒有徵求過廣陵王的同意,他安的什麼心,誰都明白,你真要以為他是中興唐室,你就是個大笨蛋了!」
  秦懷玉道:「孩兒也知道他不會如此忠貞,說不定事成之後,他連廬陵王都廢了,但現在他……」
  「現在不管別的,你只問右孝王所率的這些部隊,是否能夠與徐敬業一戰!」
  秦懷玉道:「徐敬業所部雖號三十萬,卻都是烏合雜湊之眾,他自己在江都之眾,不過才五萬人,武三思率去的那一批根本是老弱殘兵,才被他得了甜頭,孩兒若是出馬,只要十萬人就穩吃掉他了!」
  「不管別人,假如沒有你,右孝王是否能勝!」
  「右孝王的兵力足夠了,他不知兵,但是初受重命,不會固執,皇帝要孩兒去,也是指點的成份多,無論如何,他被擊敗的成份不多!」
  秦瓊道:「這就是了,你去,李孝逸可勝,你不去,李孝逸也不會敗,徐敬業是輸定了,為何耍把建功機會放棄而自惹嫌疑呢!你要知道,漢兒現在是禁軍副帥,在人家心目中,我們已經是武氏一黨了,你再撇清也沒有用,我們要心在唐室,只有在朝掌勢才能有作用,武則天六十多了,她總會老死的,只要不讓她立嗣異姓,廬陵王終還是有復起之日!」
  「孩兒就擔心這件事!」
  「這個你放心好了,武家沒一個挑得起這件擔子,而且張士遠父子也不會讓她這麼做,因為廬陵王究竟是誰的骨肉,大家都知道!」
  秦懷玉的態度是很有關係的,他明確地表示了支持武氏的立場,以秦府為首的國公群們也都知道自己的選擇了,而他們的支持也穩定了武氏在京中的地位。
  武則天以雷霆手段,強迫秦懷玉表明態度,也是為達到這個目的。
  大軍出發後,軍中還隨行了張士遠和張昌宗父子倆,連同傷癒的高元泰和崔素素夫婦。
  他們是要以對付飛鈸禪師和鐵板道人,這兩個人在徐敬業的軍中很討厭,他們以暗器手法加上邪術,在陣前狙殺將領,引起軍心動亂,對征戰大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