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彩雲之南 > 第五章 侗 族 >

第五章 侗 族

我可以在這裡泡上幾天時間,但總不能永遠如此啊。另外,我還要趕約1600多公里的路呢。我回到房間,收拾好自己的裝備,辦好了退房手續。離開賓館的時候,我停下來向那位告訴我矮嶺村的女孩子致謝。我給她看了我買的那件上衣,她說我應該買她的。也許我該買她的,但沒有看見她穿過啊。我看到她穿著的衣服就是一件賓館的制服上衣,上面有賓館的名字和溫泉的標誌。我揮手作別,又走上了那條泥濘不堪的車轍路。10分鐘後,我已經站在一條柏油馬路的邊上,又過了5分鐘,我坐上了開往龍勝的車。車子到龍勝時,我剛好趕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三江)的最後一班車。

一如既往,我所乘的這趟車坐滿了趕圩回山的村民。車子行到離三江一半路程時,一個手持老式火槍的男人上了車。顯然他不是趕圩的,他說自己是捕野豬的,有的野豬會長到200公斤。這對於一隻野豬來說是相當重了,這麼重的野豬也相當危險。我知道我是不願意用一隻單發火槍去捕獵一隻那麼重又那麼危險的動物的。這個男人可能是一位好獵手,但是,當天晚上他並沒有把燻肉帶回家。

車子從龍勝開出兩個小時後,我到了三江,這時太陽也已經下山了。我繞過車站旅館,爬山來到車站後面的政府招待所。招待所很乾淨,也很安靜,有洗澡水的房間只需18元人民幣,還不到4美元。與桂林那些專門掙遊客錢的地方相比,要合理很多。我把衣服洗了,再衝個澡,就下山來到貫穿縣城的唯一一條大街上。街道兩旁全是狗肉餐館。三江顯然不是瑤族人的地盤,瑤族人是龍犬盤護的後代,他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狗肉。而三江卻是侗族人的家鄉。我要了一盤煎餃,就算把今天打發過去了。後來,我在房間裡聽到一群女孩子在遠處唱歌。歌聲聽上去像極了霍皮族印第安人的祈雨謠,我研究人類學的時候曾學唱過。後來,那天晚上確實大雨傾盆。

1990年,政府統計有250多萬侗族人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壯族的祖先2500年前就在這裡生活,瑤族是一千多年前遷徙到這裡的,與他們都不同的是,侗族人到達這裡的時間相當晚。按照語言學家的說法,侗族語言保留了諸多700年前所使用的漢語言的特點。當時,漢人大批擁入揚子江中游地區,而這裡是侗族人祖先的家園。結果,侗族人開始向南遷徙,最後在湖南、貴州和廣西的山區住了下來。也就是在那個時間段,中國的歷史記錄裡第一次提及侗族人。然而,侗族人並不把自己稱作「侗」。他們自稱為「干」,而侗語裡「干」的意思是「樹幹」( 侗族自稱「干」,原意是用樹枝、木樁等障礙物把居住點圍起來,後來逐漸變成住在「干」中的人。「侗族」是他稱。——編者注),而事實上侗族和樹幹也確實存在著聯繫。

按照侗族標準的敘述,以前有一個樹幹上長出了白菌,白菌生蘑菇,蘑菇化成河水,河水生蝦子,蝦子生額蠑(方言,一種浮游生物),額蠑生七節(節肢動物),七節生女孩松桑和男孩松恩。松桑和松恩生了12個孩子,其中就有侗族人的祖先。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所以侗族人並不自稱為「侗」,而是自稱「干」。

侗族的傳說並沒有到此為止。松桑和松恩生了12個子女,其中有雷、龍、蛇、熊、虎,還有侗族人的父母:姜良和姜美。兩人不喜歡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決定把他們都趕走。姜良和姜美最後成功地做到了,他們放了一把火,把大家居住的山燒光了。自此以後,侗族人遠離他們的動物親戚另外擇地居住,這也解釋了侗族人喜歡將寨子建在谷底而不是高坡上的原因。這也使得參觀侗寨比瑤寨容易多了。我決定第二天早晨就去參觀侗寨。

我登上去往林溪的早班車。林溪在東北方40公里處,汽車在途中會經過通往侗寨程陽的一座橋。離開三江一個小時後,我就到了那裡,看著那座橋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侗族人遷徙到這裡的時候,帶來的木工技藝比任何部落都要高超。搭眼一看林溪河上的這座橋,就很清楚侗族人自稱「干」的說法有多麼正確了。

我參觀其他寨子的時候,已經注意到,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有在村旁的小溪或河上建造風雨橋的習俗。風雨橋不僅便於通行,消除了山路上的某些危險因素,而且還代表了村寨在外人眼裡的臉面,各村各寨都想方設法把橋建得比其他村的更大、裝飾得更精美。在這方面,程陽的村民超越了所有人。

1906年,他們建造了目前這座橋,替代以前的老橋。基本工程完工只用了一年時間,但接下來他們用了十年,精工細作,把橋裝飾成為全中國最令人稱絕的建築之一。橋在「文革」期間受到輕微破壞,之後被政府保護起來,毀壞的地方也得到了修復。

程陽風雨橋

說起橋的規格,程陽橋有75米長,3.5米寬,兩側有一百多根木柱支撐起覆瓦的橋頂,橋上有五座多層的亭閣點綴其間。整座建築看上去像一系列由花崗岩石墩支撐的宮殿,貫穿整個河面。除了它奇特的造型外,這座橋還有一點令人稱奇不已:它沒有用一根釘子。所有的部件都是以榫卯結構連接在一起:卯就是橫樑頂端刻出的一塊長方形的凹槽,而榫就是另外一條橫樑刻成的長方形的凸出部分,再將榫頭插入相鄰的卯眼中。

我一邊從橋上走過一邊聽著橋的榫卯結構發出像滿塘的青蛙齊鳴一樣的聲音。過橋後,我沿著一條土路進了程陽村。通往侗寨的路傳統上都是石頭鋪成的,這樣來客就不必在泥濘中走路了。但是,顯然在程陽這裡,時代已經改變了。昨晚剛下過雨,我的鞋子沾著路上的泥進了村。程陽還保留著侗寨最重要的一個特色——鼓樓。

鼓樓有四五米高,七級屋簷層層重疊,簷角上挑,越往上越小,最上層屋簷的頂端有一個小塔。整個建築看上去像是受柬埔寨或泰國的寺廟啟發而建成的,不過這可能只是我個人的想像而已。

一位在車上認識的村民看到我呆呆地望著鼓樓,就把我領到裡面。除了沿牆放置的凳子外,鼓樓裡面是空的。平時應該懸掛在上層椽子上的木鼓不見了。顯然,它已經被其他形式的交流工具取代了,但我看不到任何擴音裝置。傳統上,侗族的寨子用木鼓召喚村民聚會,而鼓樓是村裡的老者聚會議事的地方。

鼓樓外面有一塊開闊地,是村子舉辦節日活動的地方。開闊地旁邊是村子的祭壇,村裡最重要的儀式都在這裡舉行。壇中供奉的是侗族偉大的女英雄。外人是不允許進去的,但是我的嚮導很熱情地向我講述了有關她的傳說。

鼓樓

她名叫薩燧。嚮導說,每個侗寨都有供奉她的祭壇,程陽也不例外。沒人知道薩燧生活的具體年代,只知道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在侗語裡,「薩」的意思是「祖母」或「女家長」,而「燧」的意思是「始」。不過,薩燧不是侗族人的始祖母或始祖。這個榮譽是屬於姜良和姜美的,他們兩人是侗族的「亞當」和「夏娃」,而薩燧是他們的「摩西」(摩西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中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先知。——編者注)。

古時候,侗族人生活在母系社會,婦女是部落的領袖。薩燧,被神化之前名叫婢奔,曾率領侗族人抵抗外來的侵略,但是入侵的人簡直太多了,最後她發現自己被敵人包圍了,她沒有接受失敗,而是縱身跳下懸崖,一起跳下的還有她的兩個女兒,她倆本來可以做她的繼任者。即使這樣,婢奔也沒有逃離戰場,她的神靈繼續領導侗族人抵抗敵人對她們家園的佔領。不過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最後她還是帶著她的人民繼續向南,直到建立一個新的家園,也就是他們迄今為止一直居住的地方。

按照自封為我的嚮導的那個村民所說,侗族人建新寨子的時候,所建的第一個建築就是祭祀薩燧的壇。因為她曾是侗族人最高的女首領。侗族人遭難的時候,就會想到是薩燧離開了他們,必須到她的壇前上供召喚她回來。每年年初,他們會連續三天三夜唱歌跳舞,祈求薩燧回來,在新的一年裡繼續保佑他們。

像生活在這個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侗族人也是以種植水稻為生。但除此之外,他們還養魚。各村各寨都被幾十個養鯉魚和小龍蝦的池塘包圍著,程陽也不例外。參觀完風雨橋和鼓樓之後,我在那位已經成為我事實上的嚮導的年輕人帶領下,走出寨子,上了另外一條土路,他家在另外一個侗寨,他邀請我去家裡吃午飯,像往常一樣,一頓飯要準備大概兩個小時,午餐包括通常都有的豬肉和時令蔬菜。為特別招待我,他妻子拿出了一種干魚,這是侗族人在重要的場合才上的一道菜。我受寵若驚,趕緊吃了一口。但是,即使咬下最小的一口,對我來說也是太多了。直到現在,我都沒有記住這種魚味,是特別鹹呢,還是特別酸呢,或者是特別腐臭呢?或者是三者兼有。不管怎麼說吧,假如你到侗寨參觀,有人請你嘗嘗干魚的話,你可要自己掂量好。

「小島」上的侗寨

因為有這道特別招待的菜,我向主人道謝,告訴他們我要回三江了,心裡則是想著趕緊離那魚遠些。重新過橋之後,我在路邊等候回城的客車。正等車的時候,幾輛伐木的卡車轟隆隆地開了過去。侗族人不僅用魚來補充他們的飲食,還靠伐木來增加收入。事實上,這個地區正是中國主要木材產區之一,而這一點主要歸功於侗族人。侗族人喜歡樹,這一點並不令人吃驚,因為他們與樹幹有著親緣關係。有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就會為他們的嬰兒種下一排杉樹幼苗。按照侗族人的說法,杉樹苗長成大樹需要十八年的時間,正好用來為新婚的夫婦建新房。想像一下,如果我們都這樣做的話,整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啊。今天,只有植樹節還在提醒著我們與樹木業已失去的聯繫。我們種下一棵小樹苗,它也許還活不到夏天結束,然後我們轉身就回到被水泥包圍的生活中去了。車子終於來了,我在想像中向「樹幹族」的人民揮手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