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 > 第三章 南方崛起 闔閭伐楚 >

第三章 南方崛起 闔閭伐楚

闔閭稱霸,是在楚莊之後八十八年。

這當然是楚莊王想不到的。他想不到,他的兒子共王也想不到。否則,莊王沒準就會成全了巫臣和夏姬,共王也不會聽任子重和子反殺光巫臣的族人,瓜分巫臣的財產,逼得巫臣成為死對頭(故事詳見《青春志》)。

總之,叛逃到晉又家破人亡的楚國大夫巫臣為了報仇雪恨,不但鼓動晉國聯吳,而且親自帶著兵車到吳國,擔任吳軍的教官,教他們車戰,教他們佈陣,教他們反楚。[10]

吳國勃然興起。

巫臣的叛楚助吳,有那麼重要嗎?有。事實上,吳國雖然號稱周文王兩位伯父之後,其實卻是蠻夷,與中原諸夏並無交往,文化相當落後,在國際社會中也沒有地位。他們作為長江下游的水鄉之國,以舟船逆流而戰,亦非上游楚國之對手。然而巫臣使吳之後,吳人不但有了靠山,而且有了陸軍,便對楚國不再客氣。他們捨舟登陸,由淮南江北俯楚之背,楚國的東北部從此再無寧日。[11]

吳國崛起的同時,楚國卻開始內亂。

楚之亂,是從公元前546年的弭兵大會之後開始的。這次大會,楚人雖然爭得了歃血的優先權,卻也由此盛極而衰。最早,是康王的弟弟王子圍謀殺了當時的楚君郟敖,自立為君,這就是楚靈王。此君的驕奢淫逸和專橫跋扈,我們在《青春志》中已經領教過了。結果是,當靈王在州來(今安徽鳳台縣)閱兵圍徐威脅吳國時,國內發生動亂。亂黨殺死了靈王的太子,靈王的部隊則在聞警回國的路上撇下君王一哄而散,逼得靈王只好孤零零地自己吊死。

靈王死了以後,楚國繼續動亂。統治集團自相殘殺的結果,是公子棄疾奪取了王位,改名熊居,這就是楚平王。正是這位平王,給吳國送去了一個強有力的幫手,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強勁的敵人,最後弄得楚國一敗塗地。

這個勁敵,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讀如雲),字子胥。他的祖父,就是輔佐楚莊王稱霸、支持楚靈王上台的伍舉。伍舉的兒子是伍奢,伍奢的兒子是伍尚和伍員(子胥)。但伍奢的運氣顯然不如伍舉。伍舉輔佐的楚君,莊王是霸主,靈王是梟雄。伍奢事奉的平王,卻是混蛋。這個混蛋先是受人慫恿,霸佔了原本為太子迎娶的女人;然後又聽信這奸人的讒言,要殺太子,以及太子的師傅伍奢全家。為此,平王抓住伍奢做人質,聲稱只要伍尚和伍員回來,就免伍奢一死。

伍尚和伍員,回還是不回?

很難抉擇。不回,等於見死不救;回,則肯定同歸於盡。這一點,就連傻子都看得明白。於是哥哥伍尚對弟弟伍員說:你快走,我去死。父親危在旦夕,總要有人盡孝;我家慘遭不幸,總要有人報仇。依你我的能力,我能送死,你能復仇。兄弟你好自為之,你我各盡其責。

結果,伍尚和伍奢被殺,伍員則逃往吳國。[12]

這時的吳王,是僚。但伍子胥很快就看出,王僚其實幫不了自己。反倒是蟄伏已久的公子光,必將取僚而代之。為此,伍子胥替光找到了一位殺手,自己則暫時隱居起來。魯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四月,也就是伍子胥逃到吳國的第七年,公子光趁吳國出兵伐楚,國內空虛,發動了宮廷政變。吳王僚在宴席上被伍子胥收買的殺手刺死,公子光自立為君,是為吳王闔閭。[13]

闔閭決定與伍子胥聯手倒楚。

子胥為闔閭定下的戰略,是先打運動戰,再打殲滅戰。伍子胥說,楚國的執政,人多嘴雜,離心離德,還都不負責任。請君上組建三支軍隊,分別在不同的時候從不同的地方進行突然襲擊。第一支部隊出擊時,楚軍必定傾巢而出。敵軍一出動,我軍就撤退。敵軍撤退,我軍第二支部隊就從另一個地方出擊。敵軍又會傾巢而出,我軍再撤退,然後在第三個地方出擊。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打疲勞戰和消耗戰,永遠摸不清我軍的意圖和動向。這樣用不了幾年,楚軍就會被我們拖垮。那時,吳國三軍齊發,便可一舉成功。

闔閭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楚軍也果然疲於奔命。僅魯昭公三十一年(前511)一年間,他們就至少奔走於六(今安徽六安縣)、潛(今安徽霍山縣)、弦(今河南息縣)等地,伍子胥的策略成功了。[14]

與此同時,楚人也在自取滅亡。

我們知道,闔閭即位時,楚平王已經去世。繼位的昭王是個孩子,哪裡會治國?也根本聽不進良言。楚國的執政令尹子常,則是個貪得無厭的傢伙。蔡昭侯朝楚,子常向他索要玉珮。蔡侯不給,子常就把他扣留軟禁了三年。唐成公朝楚,子常向他索要好馬。唐侯不給,子常也把他扣留軟禁了三年。蔡人和唐人無奈,只好交出玉珮和好馬。但虎口脫險後,蔡侯就一狀告到了晉國那裡。晉國不肯受理,便又求教於吳。原因很簡單:「楚自昭王即位,無歲不有吳師」。[15]

自作孽不可活,伐楚的時候到了。

魯定公四年(前506)冬,吳王闔閭聯合蔡國和唐國大舉進攻,步步為營深入楚境,從淮河打到漢水,從小別山打到大別山,再打到柏舉(今湖北麻城縣)、清發(今湖北安陸縣)、雍澨(澨讀如士,今湖北京山縣)。

楚軍節節敗退,吳軍則銳不可當,直逼郢都。子常一敗再敗逃往鄭國。昭王聞風喪膽逃往雲夢。吳軍將領大模大樣地住進了楚國王宮。如果不是後來秦國出兵,越人襲吳,吳國又發生了內亂,楚人差一點就會亡國。[16]

伍子胥總算報了仇。[17]

當然,闔閭也稱了霸。可惜他這個霸主,堪稱曇花一現。因為十年之後他就兵敗身亡,吳國也很快被滅。從稱霸到亡國,他們只風光了三十三年。

這又是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

[10]請參看《左傳·成公七年》。

[11]《左傳·昭公三十年》稱:「吳,周之胄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

[12]以上事見《左傳》之昭公十九年和二十年。

[13]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14]伍子胥之謀,語見《左傳·昭公三十年》;闔閭擾楚,事見《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15]以上事見《左傳》之定公三年、四年。

[16]事見《左傳·定公四年》。

[17]《史記·伍子胥列傳》稱伍子胥求楚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