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易中天中華史:南朝,北朝 > 第三章 南朝試驗田 只有更糟 >

第三章 南朝試驗田 只有更糟

梁武帝肯定死不瞑目。

不能說梁武帝是無道昏君。是的,他勤政,十冬臘月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辦公。他樸素,不飲酒,不食肉,每天只吃一餐飯,還是素菜。他節儉,一頂帽子戴三年,一條被子蓋兩年。他謙恭,對待宦官都彬彬有禮。他克制,五十歲以後就不過性生活,簡直就是苦行僧。[38]

歷史上,有這樣苦哈哈的好皇帝嗎?

沒有。

梁武帝甚至也是仁君。普通民眾犯了死罪,他總要痛哭一場才下令行刑;王公貴族橫行不法,更只是叫來哭罵一頓就算了事。比如蕭正德,是曾經叛逃到北魏的。但當他又逃回來時,等待他的仍然是西豐侯的爵位。

這哪裡是皇帝,簡直就是菩薩。

然而蕭正德對梁武帝的回報,卻是既要他的官位也要他的命。台城被攻破後,蕭正德最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拿刀去殺了梁武帝和皇太子。如果不是侯景提前派兵守住宮門,這兩個人早就沒命了。[39]

問題在於,蕭正德固然禽獸不如,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侯景攻入台城後,號稱前來救駕的聯軍立即就地自動解散,總司令柳仲禮還投降了侯景。進入台城後,他甚至先拜侯景後見皇帝,氣得他父親失聲痛哭說:你不是我的兒子!你不是我的兒子!何必勞駕來見我![40]

這一切,梁武帝可曾想到?

當然想不到。

梁武帝其實是很希望長治久安的。而且,由於親歷了宋與齊、齊與梁兩次改朝換代,他的治國格外用心。就連姑息縱容蕭正德這樣的敗類,也是為了避免重蹈前朝禍起蕭牆的覆轍。至少,他本不想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結果卻是更糟。

更糟是肯定的。實際上台城被圍時,各路諸侯之所以按兵不動作壁上觀,就是想借刀殺人,聽任侯景與梁武帝和皇太子龍爭虎鬥,兩敗俱傷後再來坐收漁翁之利。很清楚,他們心裡根本就沒有皇上和父親。

所以,台城剛剛淪陷,他們就一哄而散;武帝屍骨未寒,他們就手足相殘。這其實是重演宋和齊的悲劇,但等而下之的是還要引狼入室裡通外國。蕭正德投靠侯景,武帝的孫子蕭察(同察)投靠西魏,蕭綸投靠取代了東魏的北齊,蕭繹則既投靠西魏又投靠北齊。

於是,就在南梁封侯景為漢王的同時(550),北齊和西魏分別封蕭綸和蕭察為梁王。第二年,北齊又封蕭繹為梁相國。也就是說,為了消滅競爭對手,武帝的子孫紛紛向北方「夷狄」俯首稱臣,把自己變成了賣國賊。

南梁也終於滅亡。

實際上武帝一死,南梁就亡了。後來的簡文帝其實是侯景的傀儡,梁元帝其實是割據的諸侯,梁敬帝則不過建立陳朝的跳板。時機一到,陳霸先就逼他禪讓了。換句話說,南梁其實只有一個皇帝,壽命只有四十八年,跟宋和齊一樣並沒跳出改朝換代和治亂循環的怪圈。

這當然值得反思。

反思從劉裕就開始了。劉裕是以寒門和軍人的身份推翻士族階級之東晉的,因此他為自己的新政權確定了三條原則:皇權必須加強,天下不可共治,士族應該下課。也因此,宋、齊兩朝都大量起用寒門庶族擔任中央要職,地方軍事重鎮和軍政大權則交給封為藩王的皇族。

也就是說,寒門掌機要,軍權托宗室。[41]

結果怎麼樣呢?

同室操戈,內亂頻起,一朝傾覆。

吸取了前朝教訓的梁武帝開始調整政策。一方面,他恢復了士族的社會地位,吏部甚至按照《百家譜》記載的郡望門第給高級士族授予高級官位。另一方面,具有工作能力的寒門庶族仍被任用,以便處理實際政務。宗室諸侯更是地方實權派,不像在宋、齊那樣受人監視。[42]

梁武帝認為,這樣就能擺平皇族、士族和庶族三方面關係,從而實現政治勢力的均衡和制衡。如果更理想一點,這三股力量還能作為三根支柱支撐起帝國的大廈。

可惜他落空了。

首先,士族在東晉末年已經變成腐朽的階級,此後又遭受了宋、齊兩朝八十多年的遏制,怎麼可能重振魏晉時期的雄風?他們像出土文物一樣被挖出來,恐怕只能腐朽得更快。五穀不分如建康令王復,甚至連馬都不認識,一口咬定那是老虎。靠他們保家衛國,豈非天方夜譚?[43]

皇族也不爭氣,一個個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窮奢極欲貪得無厭,為非作歹不知廉恥。梁武帝的六弟、蕭正德的父親蕭宏,甚至與武帝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侄女通姦,還密謀篡奪皇位。這樣的人,哪裡靠得住?[44]

能依靠的,只有庶族。

但,且不說庶族本身良莠不齊,就算清一色都是君子也很難獲得社會認可。畢竟,門閥制度在魏晉已經實行了一百多年,這個百足之蟲可是死而不僵。現在,梁武帝又老調重彈,庶族怎麼可能成為中堅力量?

更重要的是,從漢末開始,華人社會就沒有了核心價值,只剩下門第觀念(請參看本中華史第十一卷《魏晉風度》)。如果連這也被廢除,請問拿什麼填補空白?[45]

梁武帝想到了這一點。

他的辦法是九個字:興國學,行德治,崇佛教。

北魏孝文帝禮佛圖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大規模傳播,南北兩方政權大都尊奉佛教。北魏宣武帝為紀念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花費二十四年時間在龍門開鑿了賓陽中洞,洞口兩側的石壁上,原來有兩組大型浮雕,即《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

文昭皇后禮佛圖遺憾的是現在賓陽中洞洞口兩側只留下了兩個觸目驚心的大疤痕。《皇帝禮佛圖》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皇后禮佛圖》現藏於美國堪薩斯納爾遜博物館。

國學在南梁其實就是儒學,或太學,武帝的創新則是為儒家五經設立五館。五館是五經博士講課的地方,也是候補官員考試的地方。任何人只要通過考試,就有可能獲得官職,而無論出身如何。事實上,由於五館生員以寒門子弟為主,因此它其實就是隋唐科舉制度的前身。[46]

這大約是蕭衍政治中最可圈可點的。

然而他的以德治國卻是一敗塗地。比如蕭宏,曾經被人舉報家有庫房百間,疑為私藏兵器。梁武帝聞訊親自前往查看,卻發現裡面全是金銀財寶,僅僅錢幣就藏了三十間房子,每間一千萬,共計三億。梁武帝看了大為放心,興致勃勃地對蕭宏說:阿六,你的生活不成問題呀![47]

請問,這是什麼德育和德治?

事實上,堆滿蕭宏庫房的全是民脂民膏,這一點應該誰都清楚。侯景圍台城時,就曾經向城中士民散發謀士代筆的傳單。傳單上說:請大家看看梁朝王公貴族過的都是什麼日子吧!這些傢伙不耕不織,卻錦衣玉食。如果不從老百姓那裡巧取豪奪,他們的錢財又能從哪裡來?[48]

侯景雖然混蛋,這話說得卻並不錯。

如此看來,梁武帝的艱苦樸素便該視為虛偽。這種虛偽雖未必是他本人的,卻可以肯定是體制的。而且,正因為他的以德治國其實是體制性的虛偽,才會死到臨頭都沒人救援,哪怕他把自己打造成了道德楷模。

國學和德治能夠救梁?白日做夢。

現在,救命稻草只剩下了一根,那就是宗教。宗教是南北朝的大問題,梁武帝則是重要的代表人物。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便與他息息相關。更何況,正是宗教而非其他,最鮮明地體現出第一帝國與第二帝國,秦漢文明與隋唐文明的分野,是中華史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那就來看宗教。

[38]見《梁書·武帝紀下》。

[39]見《梁書·蕭正德傳》、《南史·蕭正德傳》、《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二。

[40]見《梁書·柳仲禮傳》、《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二。

[41]請參看錢穆《國史大綱》、樊樹志《國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42]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樊樹志《國史概要》。

[43]王復故事見顏之推《顏氏家訓》。

[44]見《南史·蕭宏傳》。

[45]這個問題亦請參看錢穆《國史大綱》。

[46]見《梁書·武帝紀下》,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47]見《南史·蕭宏傳》。

[48]見《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