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 > 第三章 官僚政治 科舉 >

第三章 官僚政治 科舉

科舉是中華帝國史上第三種官員選拔制度,前兩種是兩漢的察舉和魏晉南北朝的薦舉。薦舉一般指大臣向皇帝推薦人才並負連帶責任的制度,漢代就有,本書則用來特指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察舉、薦舉、科舉,在中國古代都叫選舉——選就是選擇,舉就是提拔。這樣看來,現代政治生活中的選舉就該叫票舉或票選,只是選舉的一種。[16]

那麼,科舉有什麼獨到之處?

先得來看察舉和薦舉。這兩種選舉方式,常常被學者混為一談,其實區別十分明顯。首先,察舉的執行人是帝國的各級官員,從宰相到郡守均有考察推薦人才之義務。薦舉的執行人卻是多由豪門擔任、名為「中正官」的專職官員,這才造就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政治。

其次,察舉分科不分級,薦舉分級不分科。察舉將人才按照特長分成類別,比如才能卓異叫秀才,品行端正叫孝廉等等。這就是科目。薦舉則將人才分為品級,從上上到下下一共九等,所以又叫「九品官人法」。

但,無論察舉或薦舉,都不考試。

或者說,只考察,不考試。

結果是什麼呢?考察成了形式。東漢末年,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所謂人才,不少是假冒偽劣。漢靈帝則乾脆明碼實價買賣官爵,帝國也就滅亡。

南朝的情況也不佳。由於可以坐享其成,名門望族的子弟變得越來越腐朽無能。他們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尸位素餐玩忽職守,最後也連同王朝一起完蛋。

看表現,生冒牌貨;講門第,出寄生蟲。不改革行嗎?

當然不行。但,辦法呢?

考試。

科舉是一定要考試的。通過由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來選拔官員,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可謂開現代公務員制度之先河。但,正因為史無前例,便需要探索。事實上,唐代科舉並不完全看考卷,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的推薦也能決定錄取和排名。而且,由於推薦是公開的,反倒不容易作弊。[17]

比如徐凝和張祜(讀如戶)。

張祜和徐凝都是才子,也都是詩人。他們要爭奪州考的第一名,便在杭州刺史白居易的宴會上吟誦自己的詩句。張祜的名句是:日月光先到,山河勢盡來。徐凝則誦曰: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張祜愕然不能對,於是社會輿論便一致認為徐凝應該摘取頭牌。[18]

然而中晚唐以後,世風日下,向考官推薦人才完全變成了營私舞弊,甚至仗勢欺人。比如一個名叫裴思謙的,便公然拿著宦官頭子仇士良的推薦信,闖進貢院 (考試機關和考場)向禮部侍郎高鍇要狀元。仇士良是橫行霸道連皇帝都害怕的人,高鍇也只好說:別的名次行不行?

裴思謙答:上頭說了,狀元非裴秀才不可。

高鍇無奈,低頭說:那我總得見見他本人吧?

裴思謙又答:我就是裴思謙。[19]

這實在太不像話。因此宋以後就只認考試,明清兩代更是考場如戰場,從上到下嚴防死守。一旦發現通風報信、洩漏考題、買通關節、冒名頂替等舞弊行為,不知會掀起多大的風浪,也不知會有多少顆人頭落地。

毫無疑問,堅持考試和只以考試為依據是有道理的。實際上同為選拔官員,科舉與其他方式的本質區別就在十六個字:設立科目,統一考試,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唯其如此,它才能排除各種干擾,直奔為帝國選拔人才的主題而去。

因此,它還有一個配套政策。

配套政策就是考生資格的認定。第一種是生徒,也就是國學、州學和縣學的學生。由於上學有名額,所以生徒也叫生員,正如官僚有定員而叫官員。第二種叫鄉貢,也就是並非生徒的其他讀書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政治和身體條件,就可以向州縣報名,由州縣推薦參加尚書省的考試。

這就是海納百川了。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帝國政府在最大限度上開放門戶,門第身份變得不再重要,因此大受庶族地主知識分子的歡迎。同時,它也意味著讀書人有了自我推薦的可能性,因此也有學者將科舉稱為「自舉」。[20]

自舉,也是了不起的進步。

參加尚書省考試的生徒和鄉貢,在唐代都叫舉人,也叫舉子。如果是常規的科舉考試,他們必須在頭一年的十月向尚書省報到,驗明正身,次年正月參加考試(地點前期在尚書省都堂,後期在禮部貢院),放榜則大約在二月份。

當然,這只是指一般情況。

那麼,科舉都考些什麼?

唐代是分科的。第一科叫秀才,考方略策,成績以文理的優劣分為四等。這是非常難考的科目,而且秀才科的舉子如果全部落第,州的長官就要受處分。結果是此科因漸漸無人報名而被廢棄,秀才也在明清變成了生員的代名詞。

容易考的是明經,比秀才容易比明經難的是進士。明經和進士都是考試科目,而且進士科是隋煬帝發明的,目的則是打破士族壟斷經學的限制,向庶族地主敞開大門。因此學術界往往將隋煬帝設進士科,視為科舉制度之始。[21]

事實證明,進士科設計正確。明經科考儒家經典,進士科考時務策。前者只要死記硬背,後者卻要真才實學,難怪當時便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22]

然而唐人對進士科卻是趨之若鶩,因為進士科的時務策比秀才科的方略策好考(不必在通曉時事的同時還要引經據典提出對策),錄取比例卻只有百分之一二。因此進士及第就是既有可能又有面子的事,豈能沒有吸引力?

何況進士前程遠大,是高級官員的候選人。當然,按照唐代制度,通過了禮部的考試只是及第,吏部還要再考。通過吏部考試獲得「春關」以後,才可以「持證上崗」正式成為官員。但那飛黃騰達,已是指日可待。

因此及第的進士萬眾矚目,他們自己也志得意滿。除了用泥金帖子向家人報喜,拜謝考官參謁宰相,出席名目繁多不計其數的各種宴會,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杏園探花。唐人以杏花為科舉的吉祥物,因此每每指派及第進士中最少年英俊的兩個人為探花郎,騎馬巡街探訪名花。探花在明清成為狀元和榜眼之後一甲第三名的通稱,來歷就在這裡。[23]

長安城的花街柳巷,當然也對這些新貴敞開大門(同時收費也加倍)。於是鶯歌燕舞之時,傳杯換盞之際,偎紅倚翠之中,一個新的官僚集團和社會階層便悄然誕生。

這一切,後來被唐代詩人孟郊概括為兩行名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24]

至於那些落第的舉子,除看破紅塵和財力不支者外,大約也只能年復一年地繼續考下去。這對於他們個人自然是不幸,對於帝國卻是大幸。因為這些有可能成為不安定因素的讀書人,或者已經為其所用,或者只能在考場蹉跎歲月,根本成不了氣候。難怪一位名叫趙嘏(讀如古)的唐代詩人會這樣道破天機: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25]

實際上唐太宗恐怕也正是這麼想的。據說,他曾在一次放榜時悄悄來到端門,看著新科進士一個個從榜下走過,心中竊喜的他不禁脫口而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26]

彀讀如夠,圈套或牢籠的意思。

唐太宗當然可以得意。因為不僅天下英雄,就連五湖四海蠻夷戎狄,差不多也都入了他的彀中。

比如西域,比如吐蕃。

[16]本節所述據《新唐書·選舉志》,亦請參看王凱旋《中國科舉制度史》,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翟國璋《中國科舉詞典》,楊波《長安的春天》。

[17]關於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現代公務員制度的關係和區別,詳請參看任爽、石慶環《科舉制度與公務員制度》。

[18]見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其實此事只能看作傳說,白居易薦徐而抑張,很可能因為徐凝為人穩重,張祜放蕩不羈。杜牧《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即稱: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請參看楊波《長安的春天》。

[19]見《唐摭言》卷九。

[20]請參看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描述科舉制度本質特徵的十六個字也出自該文。

[21]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是在大業二年(606),也就是他即位之初。

[22]見《唐摭言》卷一。

[23]實際上,進士一詞在唐代有兩個概念,一個指考試的科目,一個指考生的身份。在唐代,但凡州縣推薦到長安參加尚書省考試的生員和鄉貢,都叫進士。如果放榜時榜上有名,就叫及第進士,也叫新進士。通過吏部考試後,則叫前進士(意思是以前是進士,現在過關了)。後來,秀才科被廢,明經科衰落,進士科一枝獨秀,進士又有了新的含義。宋代,凡參加進士科考試的都叫進士。通過殿試以後,則按成績分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三等。到明清,殿試合格者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其實榜眼原本是兩個人,意思是金榜的兩隻眼睛。唐代杏園探花的探花使也原本是兩個人,後來又有一個人要求參加,變成三個人。結果到明清,榜眼就變成第二名一人,第三名一人則俗稱探花。

[24]見孟郊《登科後》。

[25]見趙嘏《殘句》。

[26]見《唐摭言》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