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易中天中華史:禪宗興起 > 第二章 阿拉伯 半島 >

第二章 阿拉伯 半島

與海風吹拂的拜占庭不同,阿拉伯帝國的誕生之地貧瘠而荒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被紅海、阿拉伯海、波斯灣和阿曼灣環繞的這個地方,三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沒有一條永久性的河流,大部分地區是碎石平原、熔岩區、沙漠或曠野。乾燥而灼熱的草原上長著可供駱駝食用的灌木叢,適宜農耕的綠洲則寥若晨星。[1]

於是,阿拉伯半島雖然夾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之間,卻彷彿被造物主遺忘。直到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隕落多年以後,這裡依然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動靜,響起來的只有駝鈴。也許,除了真主,誰都想不到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竟會興起一種偉大的、影響世界的文明。

這是一個奇跡。

新文明的創造者是阿拉伯人(Arabs)的一支,叫貝都因人(Bedouins,又譯貝杜因人或貝督因人),意思是「荒原遊牧民」。他們屬於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主要靠飼養駱駝和馬、羊為生,每年都要週期性地沿固定路線遷徙,遊牧的距離常常在一千公里以上。只有少數有幸住在綠洲的居民種植大麥、小麥、甜瓜和椰棗,或者從事商業和手工業。於是椰棗和駱駝便成了這個半島最具特色的風光和象徵。

知道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伊斯蘭文化為什麼那樣喜歡和親近綠色,並把天堂稱為天園,地獄稱為火獄。是啊,半島最炎熱的地方夏季氣溫超過50攝氏度,沙漠的地表溫度更高達70攝氏度以上。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又有誰不嚮往綠色之園呢?貝都因人的生存條件確實太艱苦了。

幸虧還有商道。

商道叫希賈茲(Hejaz),又譯漢志。它北起約旦,南至也門,中經沙特阿拉伯王國三省,背靠希賈茲山脈而與紅海平行,並且跟紅海一樣狹長,歷來就是連接歐亞兩洲的商貿之路。那些裝在帆船上的東方商品——主要是奢侈品,包括產自印度和中國的寶石、香料和絲綢,經由阿拉伯海運到也門以後,為了避開拜占庭和波斯人的戰亂,往往選擇走陸路運往敘利亞和地中海岸,再運往歐洲賣出大價錢。

無數來自東方遠洋的商品,先用帆船運至也門,然後用駱駝沿希賈茲商道運往敘利亞和地中海岸,再運往歐洲。隨著大型商隊和沿線城市的出現,希賈茲商道也達到鼎盛,成為當時連接歐亞的交通要道。

這樣一條路,實在堪稱「生財之道」。

何況半島的南部還是乳香和沒藥的產地,儘管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作為香料和藥膏,這兩種橄欖科植物的樹脂對於許多文明古國都至關重要。希伯來人用它們來祭祀神靈和養顏治病,羅馬人用來掩蓋火葬時產生的惡臭,埃及人則用來製作最好的木乃伊,結果其身價竟至於幾近黃金。[2]

有了乳香和沒藥,又有了希賈茲商道,養駱駝的貝都因人很便當地就把自己從牧民變成了半遊牧半商貿民族。實力雄厚的部落組織起商隊,那些穿燈籠褲、腰間插著彎刀的散兵游勇則成為嚮導和保鏢。這對於騎慣了駱駝走慣了遠路的他們來說,顯然並不存在轉換身份的困難。

商隊是規模龐大的,最多時據說人員可達三百,駱駝可達二千五百頭,上千駱駝則很可能是標準配置。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行走在漫漫征途,就不但需要安全,也需要沿途的補給。前者使商隊變成了武裝集團,後者則催生了城市經濟。而且,這些城市也有著獨特的稱號——它們被學術界恰如其分地稱為「隊商城市」。[3]

隊商城市是由商站發展而來的,儘管其中也有一些曾經是猶太人的農墾區。事實上,綠洲上的村落原本就是遊牧民獲取農產品的園圃,現在變成商隊的中轉站和補給站同樣順理成章。當它們由於需求的增長變成旅店、商舖、作坊和農貿市場的龐大集合體時,站點也就變成了城市。

這樣的城市當然規模有限,但對於阿拉伯人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正如本中華史第二卷《國家》所指出,史前與文明的分界在國家,國家的標誌在城市。也就是說,一個民族一旦建立了城市,他們的國家和文明就遲早要誕生。

何況商道上的城市不是一個兩個。作為商隊必須停下來歇腳打尖,購買便鞋、馬鞍和盛水皮囊的站點,它們從南到北接二連三,就像古埃及的城邦——諾姆。只不過,把諾姆像珍珠一樣串聯起來的是尼羅河,把隊商城市連綴起來的則是希賈茲。由商道而非河流創造歷史,正是伊斯蘭文明的獨特之處。種種奧秘,可謂盡在其中。

不妨來看麥加(Mecca)。

作為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和伊斯蘭教的興起地,當年的麥加並無今日之景象。那時,這座其貌不揚的小鎮坐落在乾燥而多沙「沒有莊稼的山谷」之中,令人絕望地被兩重荒涼無樹的群山環繞。用石頭或干磚——曬乾而非燒製的磚塊砌成的平頂屋構成了它擁擠的居民區,只有城市中心開闊廣場上的一眼聖泉和一座神廟,才暗示著它必將非同凡響。[4]

這就是滲滲泉和克爾白。

克爾白是Ka『ba(阿拉伯語,以下無另注者皆同)的音譯,意思是「立方體的房屋」。這座四方盒子般的建築物之所以神聖,是因為其中藏有一塊黑色的隕石。它被認為是天上掉下來的聖物,而且據說是人類的始祖所安放。克爾白旁邊的滲滲泉(Bir』Zam-zam)同樣不凡,它是阿拉伯人的先祖在造物主的指引下挖出甚至一腳踩出來的。[5]

神奇而神聖的黑隕石和滲滲泉,讓麥加在成為伊斯蘭教第一聖地之前就成為阿拉伯人的朝覲中心,也為這座城市贏得了和平。隋文帝開皇六年,也就是穆罕默德十六歲的公元586年以後,麥加被各部落約定為不得鬥毆的禁地,管理事務和維持秩序的監護權則被交給了古來氏人。[6]

古來氏(Quraysh)一詞的本義是錢幣或鯊魚,但無論哪種解釋用於這個部落都很合適。事實上他們就是貝都因人當中的大鱷,不但全民經商,而且多財善賈,儘管他們原本以遊牧和掠奪為生。但當希賈茲成為「生財之道」後,精明的古來氏人立即就放下了屠刀,轉而依靠出租駱駝和護送商隊發家致富,並發展為定居麥加的專業化商貿部落。[7]

成為商貿民族的古來氏人無疑很懂生意經。他們不但成功地把麥加變成了希賈茲商道上的隊商城市,也很好地維護著這座城市朝覲中心的地位,並利用禁地和禁月的慣例大做文章。在約定禁止鬥毆的月份,他們為前來朝覲並進行交易的中西部阿拉伯人提供種種方便,甚至還組織一年一次的烏卡茲(Ukaz)集市,就像現在的貿洽會和商品展。

麥加日趨繁榮。

繁榮的麥加吸引著八方來客,無論他們是要在那樸素的聖殿進行虔誠的祈禱,還是要在那多彩的市場進行公平的交易。總之,在先知宣示天啟之前,麥加已經同時成為半島的商業中心和宗教中心。儘管嚴格地說,此時的麥加還只能稱作朝覲中心,但成為宗教中心卻只是早晚的事。

這就既不同於主要是政治中心的中國都邑,也不同於主要是商業中心的希臘城邦。由此誕生出來的,當然就既不可能是中國式的大陸農耕文明,也不可能是希臘式的海洋工商文明,而只能是二者之外的第三種——遊牧商貿文明。

事實上伊斯蘭文明的生命種子,就孕育在貝都因人從遊牧到商貿的華麗轉身,麥加兩個中心的雙重性格,以及猶太教和基督教通過商道的傳播之中。這就讓阿拉伯半島凝聚了極具創造性的力量,也使伊斯蘭作為世界宗教而興起成為可能。儘管這歷史使命的完成還需要另一座城市給力,但不管怎麼說,新文明已是呼之欲出。

現在需要的,只是一位先知,一位領路人。

我們知道,他就是穆罕默德。

[1]本章所述史實依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宗教卷》,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劉明翰主編《世界通史·中世紀卷》,美國時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伊斯蘭的腳步》,(美國)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美國)羅賓·多克《伊斯蘭世界帝國》,(美國)威廉·穆爾《阿拉伯帝國》,(美國)塔比特·A.J.阿卜杜拉《伊拉克史》,(日本)羽田正《「伊斯蘭世界」概念的形成》,(埃及)穆罕默德·胡澤裡《穆罕默德傳》,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文化150問》,哈全安、周術情《哈里發國家的浮沉》。

[2]在基督教的傳說中,東方三博士送給嬰兒耶穌的禮物便是黃金、乳香和沒藥,見《聖經·新約·馬太福音》。

[3]關於隊商城市的概念,詳請參看金宜久《伊斯蘭教》。

[4]稱麥加為「沒有莊稼的山谷」是《古蘭經》的說法,見《古蘭經》14:37。本書所引《古蘭經》,均使用馬堅的譯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標注方式則依照學術慣例,冒號前為章數,後為節數,以下不再說明。

[5]關於滲滲泉的說法很多,這裡不討論。

[6]古來氏有多種漢譯,本書採用馬堅所譯《古蘭經》的譯法。關於麥加成為禁地的史實,見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

[7]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稱:古來氏一詞的本義是鯊魚,大約起源於古老的圖騰崇拜,後來則有「聚斂財富」和「從事貿易獲取利潤」之意。本書認為,也可以解釋為「像鯊魚一樣聚斂財富」。另一說認為古來氏是錢幣,這裡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