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清宮私房事兒 > 第一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 >

第一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

一切事物都是一樣,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深宮來講,只有一個成熟的男人,那就是皇帝,剩下的就只有后妃和宮女、太監了。多疑的皇帝擔心後宮會出現種種問題,於是只好通過建立制度來約束這些生活在自己身邊的熟悉又陌生的人們。而初進入深宮的女子,都會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是惴惴不安的,也是充滿希望的。

1. 地位的誘惑

女子進入宮廷,成為皇帝的女人,這件事情,除了新郎官也就是皇帝之外,兩種人會非常關注。一是后妃們的父母,也就是外戚。他們當然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準備大沾其光。二是后妃本人,作為當事人,在身份和地位發生變化的同時,心情也是複雜多變的,有期待、有幻想,神秘的宮廷生活會吸引和感染著她們,初期的心理反應是衝動和激動,接下來或許就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會比較普遍。事實上,大多數妃嬪的婚姻不會如願,巨大的心理反差會讓她們鬱鬱寡歡。

從皇帝的角度而言,哪一個男人不喜歡漂亮的女人呢?皇帝也是一樣。可是,清朝的皇帝由於受到時事的影響,往往很難像民間男人娶女人那樣簡單,尤其在建立政權之初,考慮更多的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政治問題,即這個娶進來的女人是否有利於政權的鞏固,這就是所謂的政治聯姻。

皇太極的政治聯姻

關外二帝大體如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人出於政治上的和軍事上的需要,通過聯姻來鞏固和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即努爾哈赤的部落通婚和皇太極的綏靖蒙古通婚政策。

努爾哈赤的孟古姐姐為葉赫那拉氏,是其父楊吉努為巴結努爾哈赤而形成的婚姻,其目的是為了達到與建州女真冰釋前嫌的目的;而大妃烏喇那拉氏,則是烏喇部頭領布占泰的侄女,為了回報他,努爾哈赤將侄女嫁給布占泰。通過互通婚姻使得努爾哈赤和滿洲部落間的關係密切起來,為統一女真各部奠定了情感基礎。努爾哈赤通過自身聯姻形式,將滿洲各部已基本穩控住了,為了實現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他採用綏靖蒙古的政策,他的後宮中就有壽妃和安布福晉均為蒙古博爾濟吉特氏。而這兩位妃子都是努爾哈赤的戰利品,是努爾哈赤率軍擊敗蒙古部族後,其部族首領送到手的佳人,而努爾哈赤也樂得其所。

皇太極的婚姻政治意味就更濃厚了,皇太極的后妃中,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宸妃海蘭珠等,均為蒙古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部族的貴族世家,也是蒙元蒙古的後裔。而懿靖大貴妃和淑妃除了姓博爾濟吉特氏外,又都是蒙古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之妻,不但擁有一定資財,還有很深的政治影響。所以皇太極的後宮中,前數諸妃都是蒙古貴宦之女,符合當時綏靖蒙古的戰略政策。有趣的是,皇太極在接受林丹汗的妻室時,也曾有所顧慮,因為這些女人不但年紀老,而且長得不漂亮,使他很不情願,但考慮再三,還是接受了她們。

海選秀女

入關以後,隨著政權的穩固,清統治者愛新覺羅家族君臨天下,在選擇女人的問題上就不再那麼委屈自己了。適時地規定了選秀女制度,就是說所有的滿洲女子,都是皇帝的備選后妃,不經過皇帝選看是不准出嫁的,這真是歷史上最厲害、最霸道的佔有了。

選秀女是順治帝的一大發明。其緣由是中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被廢,順治帝在他年滿16歲時,對自己的婚姻進行了冷靜的思考,於是下諭:「選立皇后,作范中宮,敬稽典禮,應於內滿洲官員之女,在外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選擇。」這是選秀女的開始。以後歷代清帝王的后妃,都是通過這種選秀的方式來實現後宮女子的選拔。

清入主中原以後,秀女是在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中選擇,共24旗。需要指出的是,尋常人家的女子結婚,娘家是要準備嫁妝的。可是,入宮的女子則一般不許準備嫁妝,乾隆皇帝有過明確的諭旨。如需嫁妝,要提前報皇帝批准,才可帶進宮中。所選秀女不僅是皇帝後宮女子的主要來源,也是賜婚近支(即三代以內血親)的主要來源。此外,還有內務府包衣三旗選秀女。八旗選秀每3年一次,由戶部主持,包衣三旗選秀每年一次,由內務府主持,這些女子是承擔後宮雜役的宮女。可是,這種選秀女的方式在咸豐年間曾有一段逸聞。傳聞,文宗選秀女,有一女子直言道:「東南發匪方熾,不聞朝廷選將命師,尚於此時循例選秀女耶?」語多侃直,文宗不治其罪,取消了此次選秀女的活動。這種選秀女的活動,一直持續到溥儀大婚,雖然清王朝已經覆滅,「遜清皇室」仍然為小皇帝大婚海選秀女。

清末秀女照

在清廷268年的時間裡,共選秀女80餘次,而每次當送2859個秀女備選,數目相當可觀。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清宮后妃的另一個來源是指婚。指婚或賜婚,指的是皇帝或太后為宮外的王公貴戚指定婚姻。實際上,在皇宮後院中,也存在這種指婚。皇帝或太后指定某女入宮,這些女子大多是從那些名門望族選拔出來,賜給皇子或指婚給小皇帝。如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為孝莊指婚給玄燁,雍正帝的孝敬憲皇后是康熙帝為其指婚,乾隆的孝賢皇后為雍正帝指婚,嘉慶帝孝淑睿皇后為乾隆帝指婚,道光帝的孝穆、孝慎二後均為嘉慶帝指婚,咸豐帝的孝德皇后為道光帝指婚。而同治、光緒兩幼帝雖走了選秀女的過場,但他們的皇后必須由太后做主,選擇那些名門閨秀入主後宮。同治之後阿魯特氏由慈安做主,光緒帝的皇后則是慈禧的親侄女,是正宗的太后指婚。

那麼,作為堂堂的一國之主,皇帝對自己老婆的選擇有沒有自主權利呢?那要看皇帝是否已經成熟,是否有了自己的親政經歷,否則不可能實現自主婚姻。

比如順治帝的董鄂妃、乾隆帝的香妃等,以及咸豐帝的「四春」之寵,都當視為皇帝成年後,在自己相中的女子中召幸為妃的事例。

為愛癡狂的順治帝和董鄂妃

順治帝獨寵董鄂妃,當是皇帝自主婚姻的典範。

順治乃多情帝君,尤其早期沒有掌握權力,受多爾袞壓制多年,性情暴戾。自董鄂妃入宮後,卻表現得異乎尋常。

董鄂妃,即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1639—1660年),滿洲正白旗人,為內大臣鄂碩之女。關於董鄂妃,歷史上有兩個傳說,一是有人說她是名妓董小宛。有人說,滿洲入關前,清豫親王多鐸率大軍攻入南京,將絕代佳人董小宛掠入宮中,獻給順治帝。董小宛不順從,不肯屈就清帝,自殺身亡。或說她為替丈夫報仇,委身於順治帝,伺機報復,終未成功,含恨而死。這段哀婉的傳說流行很廣,並被搬上了熒屏。歷史上,董小宛確有其人,她生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字青蓮。她大順治帝15歲,順治帝出生時,她已是秦淮名妓了。她19歲時嫁給了江南才子冒襄。冒襄(1611—1693年),字辟疆,江蘇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學家。順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3歲時,清軍攻破南京城,冒襄為躲避清軍,帶著董小宛隱居鄉下,屢次拒絕清官吏的舉薦,立志不仕清廷。董小宛隨夫輾轉於亂世達9年之久,順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在貧寒中死去,年僅28歲。關於這個傳說,台灣文史大家高陽先生引經據典,論證了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言之鑿鑿,令人不得不信。但是,嚴肅的史學家是堅決否定的。在此,本文不作爭論。

第二個傳說是有人說她曾是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這一說法源於當時供職於清廷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回憶錄,「順治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竟被當朝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光。這位軍人於是憤懣而死,或許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未亡的軍人夫人就是董鄂妃,而那位死去的軍人就是博穆博果爾。這種觀點被電視劇作品廣為使用,卻早為嚴肅史學家駁斥,並引用史料加以考證,在此不作贅述。而這樁令順治帝最滿意的婚姻,在史料中也多有記載。

順治帝對董鄂妃的特殊寵愛首先表現在封號的快速晉陞上,董鄂妃18歲入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九月即晉皇貴妃。這種直升機式的晉陞速度是絕無僅有的。不僅如此,順治帝還破例將此頒詔天下,普天同慶。按制,冊封妃嬪,並無頒詔之舉,更無為此而大赦天下的先例。

還有就是破格立董鄂妃所生之子為皇太子。這個小皇子於順治十四年出生,實際是皇四子,順治帝愛屋及烏,居然稱為「第一子」,其用意至深。可惜,此子壽命不永,歿後稱「榮親王」。順治帝為其修建了豪華的陵墓,葬黃花山。

董鄂妃死後,順治帝悲痛過度,做出了很多過分的事情:(1)破格為之作傳。順治帝先是親自為董鄂妃作《行狀》,洋洋灑灑數千言,極力誇讚愛妃的一生。接著,又命大學士金之俊為董鄂妃作傳。(2)破格為之大辦喪事。順治帝在董鄂妃死後第三天,即以皇太后的名義追封她為孝獻端敬皇后;到棺槨出殯的時候,順治帝更是很過分地令「八旗官員二三品者輪次抬柩」,讓朝廷大員為妃子抬棺材,聞所未聞。(3)破例為董鄂妃殉葬活人。殉葬是個陋習,令人談虎色變。可是順治帝卻殘忍地命30名太監和宮女為董鄂妃殉葬。(4)大鬧皇宮,意欲出家。順治帝大吵大鬧,寢食難安,有時甚至不思飲食,鬧絕食、鬧自殺,讓皇太后無所適從。更有甚者,順治帝居然自行剃掉頭髮,準備出家,還是孝莊太后採取了果斷措施,鬧劇才被終止。

麻雀一夜變鳳凰

清朝皇帝一般情況下是不使用年輕的宮女的,可能這是象徵清帝廉潔簡樸的標誌吧。但是,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如此自律,有的皇帝也會對漂亮的宮女想入非非。尤其當那些有身份的后妃年老色衰時,皇帝會逐漸與她們疏遠。可是,她們怎麼能甘心皇帝落入他人之手呢?於是,會想出利用自己身邊漂亮的宮女來吸引皇帝的眼球,只要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宮女,就不愁控制不了多情的皇帝。《金瓶梅》中的潘金蓮就是通過這種辦法,利用自己的侍女春梅來勾引西門慶,進而達到自己控制西門慶的目的。細查清宮檔案,這種情況會有一些,因為皇帝在宮中臨幸后妃時,隨行的宮中的女子如果被皇帝看中,都可供皇帝寵幸,宮女們也願意由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咸豐帝的玫妃,原為宮女,後被看中,一路攀升,居然有了身孕,生下一子,最終晉為貴妃。咸豐帝風流成性,放蕩不羈,有民間傳說他曾寵愛過市井漢人之女,攏入圓明園,日夜臨幸為歡,稱為「圓明園四春」。

考證「圓明園四春」,果有其人。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原始檔案,發現咸豐九年四月十一日敬事房傳旨:長春宮女子海常春封為禧貴人,次序在吉貴人之次。「四春」分別為禧妃、璷妃、吉妃、慶妃,其出身均為宮女,他們的父親不是廚役、主事,就是雜役和園戶。由於長相俊美,頗得帝寵,可惜都未能生出一男半女。這恐怕是咸豐皇帝風流過度的結果,不僅「四春」娘娘沒有生育,他的大多數后妃也都沒有生育,自此敲響了大清王朝即將絕嗣的喪鐘。

但這些人在宮中的地位還是相當低下的,她們不會作為皇后的候選人而主宰後宮。如乾隆帝的哲憫皇貴妃,姓富察氏,父親是一個佐領,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她便侍奉在側,就像《紅樓夢》中的襲人侍奉賈寶玉一樣,由於長相漂亮,做事得體,深得弘歷之心,兩個人偷偷相愛,並在弘歷19歲那年為之生育了第一個皇子永璜,三年後再生皇二女。可惜,哲憫皇貴妃壽命不永,就在乾隆繼位前一個月,她病逝了。乾隆為了表達對她的愛意,於乾隆十年追封她為皇貴妃,並在乾隆十七年恩准她葬進乾隆裕陵地宮,與皇帝合葬,這也許是她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吧。

咸豐妃嬪行樂圖

2.民族的烙印

我國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清王朝是個以滿洲貴族統治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其後宮在民族構成上必然呈現出明顯的民族特徵。

清朝諸帝中后妃人數多寡不一,其中努爾哈赤16人,皇太極15人,順治帝32人,康熙帝55人,雍正帝25人,乾隆帝41人,嘉慶帝19人,道光帝20人,咸豐帝18人,同治帝5人,光緒帝則只有3人,統計起來概為249人,這只是檔案中明確記錄的數據,實際上由於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可能受到人數多少的限制,真實情況比這些可能要多得多。比如,康熙帝的宮廷檔案中,就有數百位大答應、小答應,不過由於她們沒有生育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而未能載入玉牒,最終不能葬入皇家陵園。

前文所述,努爾哈赤起兵之初,為了統一女真,將自己的婚姻定位在部落通婚上,也就是女真各部間互相通婚;而皇太極則採用滿蒙聯姻的政策,以達到滿蒙軍事上的合一地位。所以這兩位首創帝王定下的婚姻格調一以貫之,從來沒有改變過。大清後宮中,基本上是以滿族和蒙古族這兩個民族的女子佔據主導地位。從現有檔案分析,清宮后妃的民族構成主要有五類。

強勢的蒙古貴族

主要是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的女子。強大的蒙古實力,使得清帝在擇後時,不得不加以考慮。博爾濟吉特氏,居內喀爾喀蒙古五部之一的科爾沁部,為蒙元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乃蒙古一大姓,世代貴族,人口繁衍興盛,具有一定的政治勢力。努爾哈赤興起時,博爾濟吉特氏尚認識不到他的前途。到太宗時,博爾濟吉特氏台吉等誠心歸服,太宗、世祖俱賜以宗室封號,親如骨肉,結為姻親,累世不替。在清朝27位皇后中,博爾濟吉特氏女子就有6位。這一特點,在清初表現得最明顯,皇太極朝2位,順治朝2位。康熙以後,蒙古對清廷的影響越來越小,其後宮中女子的所佔份額也就越來越少,雍正、乾隆、嘉慶時期基本上沒有顯赫蒙古女子入宮。而在清廷中所封的21位皇貴妃中,就沒有蒙古族屬,因為只有到康熙以後,皇貴妃這一等級才被正式載入史冊,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血統純正的滿洲貴族

滿族女子在清宮中的份額,自始至終佔有絕對優勢,其理由不言而喻,是為了保持滿洲血統的純潔。在27位皇后中,除去6位蒙古族,2位隸漢軍旗外,其餘的19位均為滿洲女子。

清帝在滿洲內部擇後時,是很注意門第觀念的。那些在滿洲歷史上正輝煌或曾經輝煌的大姓,是其選後的重要標準。如鈕祜祿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在清王朝鼎建時,其先祖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因而清王朝27位皇后中就有6位為鈕祜祿氏,分別為康熙朝1位,雍正朝1位,嘉慶朝1位,道光朝2位,咸豐朝1位。而另一大姓葉赫那拉氏中佔據3位,分別為太祖時1位,咸豐朝1位,光緒朝1位。烏喇那拉氏中佔有2位,雍正朝1位,乾隆朝1位。所以,在清宮后妃中,滿洲女子的門閥地位很重要,尤其是皇后、皇貴妃的重要位置,基本上為門閥大姓所壟斷。而對於妃嬪的選擇就不那麼講究了,不僅普通人家的滿洲女子會當選,有的甚至會選那些奴僕的女子,也許這是對那些多情帝君的一種補償吧。

光緒帝大婚圖

風口浪尖中的滿漢通婚

歷來有一種說法,滿漢不通婚。這種說法源於順治初年,孝莊太后曾頒下懿旨:「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此旨懸於神武門內,嚴厲而帶有政治色彩,使本來輕鬆有趣的話題帶有了些許血腥味道。吳士鑒有詩為證:

華風纖巧束雙足,妙舞爭誇貼地蓮。

何似珠宮垂厲禁,防微早在入關年。

另外,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慈禧太后也曾下懿旨:「我朝深仁厚澤,浹治寰區,滿漢臣民,朝廷從無歧視。惟舊例不通婚姻,原因入關之初,風俗語言,或多未嫻,是以著為禁令。今則同道一,已歷二百餘年,自應俯順人情,開除此禁。」兩位太后的懿旨相隔二百餘年,似乎在此時間內,滿漢沒有通婚。

不僅不准通婚,連那些喜歡漢裝的女子也不能如願以償。咸豐三年(1853年)上諭:「應選女子禁止時俗服飾,衣袖不得過六寸,其時俗叉子高頭燕尾,寬大袍袖,漢式衣服,概不准濫行裝飾。」又有詩為證:

六宮粉黛不輕施,宮裡梳妝禁入時。

昨日大堂嚴諭止,寬袍燕尾漢裝衣。

這其實是一條霸王條款,大家知道,乾隆就曾有多幅著漢裝的畫像傳世,雍正也有十二妃著漢裝的畫像,為什麼不許應選女子穿漢裝呢?

滿洲不與漢族通婚的理由是什麼?不外是想保持滿洲自身的純潔血統。清初,典籍中確有這樣的記載,「在京城的旗人之女,不准嫁與民人為妻。」然而,真實情況下,滿漢真的不通婚嗎?

其實,早在順治五年(1648年),順治帝就曾諭禮部:「方今天下一家,滿漢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親睦,莫若使之締結婚姻。自後滿漢官民有欲聯姻好者,聽之。」同時,又諭戶部:「嗣後凡滿洲官員之女欲與漢人為婚者,先須呈明爾部,查其應具奏者,即與具奏,應自理者,即行自理。」這些諭旨,就為滿漢通婚打開了方便之門。也可以說,清初滿漢通婚是有明文規定的。後來,清世祖順治帝竟率先垂范,公開納漢女入宮。清宮詞中,曾有《漢女石妃》一首,記道:

通婚滿漢始章皇,入選蛾眉許漢裝。

金谷園中好春色,弓彎雲髻拜昭陽。

詩中所記女子為石氏,《池北偶談》載,「石氏,灤州人,戶部侍郎申之女也。」《后妃傳稿》中也作了明確記錄,而石申為漢人無疑。這位北方漢族女子,踏著三寸金蓮,搖曳著進入了並不歡迎她的內廷,是有記載的第一個闖入清廷的漢族女子,可謂勇敢、果斷和富有智慧,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石氏不但沒有喪命深宮,相反很得寵,在民間留下了好多關於她的傳說。資料記載,世祖甚至想「以漢女備六宮」,不過遭到孝莊文皇后的阻止而未能如願。

世祖風流倜儻,公開納漢女為妃,其他帝王如何呢?我們再查史料,發現康熙帝的密妃王氏也是漢女。她的父親王國正是個知縣,沒有入旗。入宮後,王氏很得寵,康熙三十二年生下皇十五子允禑,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允祿,四十年再生皇十八子允衸。王氏身體一直不錯,康熙死後,她又活了22年,直到乾隆九年才去世,歷經了三朝,70多歲,可謂長壽。

而雍正帝敦肅皇貴妃年氏,則仍屬漢軍鑲黃旗,其本質出身是地道的漢人。此外,還會有一些漢軍旗的女子入宮為妃,而且地位也很高。如嘉慶帝生母孝儀皇后魏氏,史書記為「漢人而投旗者」。其實,她為漢軍旗包衣管領下人,出身寒微。入旗後,賜姓魏佳氏。對於這個女人,需要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