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 > 八、地理新知 >

八、地理新知

鄭和遠航西洋有賴於中國海外地理知識的增加。元代是中國歷史版圖空前遼闊的時期。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發動的軍事遠征極大地擴大了當時中國人的視野。

(一)回回人入華

從宋代起已有大批回回番商移居中國沿海。南宋時我國東南地區最著名的番商是福建的蒲氏。據元《懺悔史》和明《閩書》記載,蒲氏是回回人,其先世自西域經南洋遷居廣州,後又落籍於泉州。蒲氏家族專長於航海貿易,歷受統治者重視,負責海外交往。南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1233),蒲氏家族的蒲宗閔曾數次出使宗外。理宗端平三年(1236),蒲宗閔又奉使用占城。淳祐七年(1247),再奉命使渤泥(今文萊),卒於其地。其墓誌至今尚存於文萊,被德國漢學家傅吾康發現。蒲宗閔之子蒲應後來曾出使渤泥,其另一子蒲甲任「占城之轉運使」,與「大食、波斯、獅子之邦蠻人嘉諧」。元軍攻陷臨安後,蒲氏後人蒲壽庚所控制的海軍力量向元軍倒戈,加速了南宋小朝廷的滅亡。元代蒲氏家族在泉州仍然很有勢力。據周密的《癸辛雜識》記載,「泉南有巨賈佛連(Burhan),蒲氏之婿也。其家甚富,凡發海舶八十艘,死後真珠達一百三十石。」

成吉思汗在擊敗金朝佔領華北大部之後,於13世紀20年代發動了征西之役,蒙古騎兵的鐵蹄橫掃中亞、西北印度、波斯北部與高加索山、裡海以北的伏爾加河、烏拉爾河草原。這些地區降服後,其男丁中許多人被編入軍隊隨蒙軍出征,這種軍隊被稱為回回軍。其官僚、知識分子、科學家、神職人員、工匠也為蒙古人所用。西征之後,成吉思汗回師,大批回回軍與回回人隨蒙古軍來到漢地,在中原與江南定居下來,形成回族的先民。

回回人的入華帶來了西域的天文、地理、歷算、醫學與工程技術新知。回回人的海外地理知識也隨之入華。

(二)回回圖子與剌那麻

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創造的蒙元帝國遼闊的疆域,極大地拓寬了中國人的地理視界。按元人自己的說法就是「皇元混一聲教,無遠弗屆。區宇之廣,曠古未聞」,「中國之往復商販於殊誕異域之中者,如東西州焉」。(註:汪大淵:《島夷志.後序》,《〈島夷志略〉校釋》,第385頁。)地跨歐亞的大帝國建立後,繪製帝國疆域全圖的工作就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了。

欲完成此項工作的必要條件是收集當時的中外圖籍。宋元時代,漢地與穆斯林世界分別是製圖術最為發達的地區,所以漢地輿圖與回回圖籍是元政府收集的重點。阿拉伯人在8世紀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疆域空前的大帝國。阿巴斯王朝時代,回回地理學得到極大的發展,地理著作層出不窮,所記西盡大西洋東岸,東達日本,南越赤道。回回人所積累的地理資料,是人類寶貴的科學財富。這些知識雖然在宋時已經回回舟師之手萬里迢迢傳到中國,但尚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只是到了元代,回回地理圖籍的內容才大量被介紹到中華。

前人圖籍匯攏後,還要對各種地圖的方位、比例、地名加以鑒別,然後在拼合的基礎之上重繪。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政府「乃命大集萬方圖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無外之大」。這就是說,元政府組織學者,彙集天下「萬方」的圖冊,編成一部元帝國疆域圖,以顯示元朝曠古未有之版圖。

受命負責繪製元帝國全圖的是在秘書監任職是不花剌(Bukhara)回回人、當時著名的回回天文、地理學家札馬剌丁(Jamal al-Din)。他的母語是波斯語,不識漢文,所以元政府專門為他配備了翻譯人員。(註:王士點:《元秘書監志》,高榮盛點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8頁。)在此之前負責為兵部收集地圖的職能部門是中書省。但中書省收集得並不完全。此外,蒙古帝國建立後,行政區劃與前朝發生不少變化。秘書監接管此事後,下令各地官府呈上當地的輿圖。為此,札馬剌丁專門向元世祖忽必烈奏報,要求收集各朝地圖的地理論著,還要求各路呈送有關當地行政區劃、「野地、山林、裡道、立堠」的圖籍資料。在元朝本土,徵集各地輿圖的工作一開始進行得很緩慢。元政府一再通知各地方當局重視此事,迅速呈報。

札馬剌丁計劃在《至元大一統志》這部書中,繪製一幅元朝全圖,包括元朝皇帝的直轄地(即元朝本土)、察合台汗國、伊利汗國和欽察汗國在內的地圖。因此,元政府在向各地催要圖籍時,還特別強調「邊遠國土」的主管當局,應盡早將所在地的資料送來。

在收集了資料之後,札馬剌丁向元世祖奏報:「在先漢兒田地些小有來,那地裡的文字冊子四五十冊有來。如今日頭來處,日頭沒處,都是咱每的。有的圖子也者,那遠的他每怎生般理會的?回回圖子我根底有,都總做一個圖子呵。」這就是說,札馬剌丁和他的同僚們彙集了漢文地圖四五十種,此外還有邊遠地區的回回圖子,即西域穆斯林地圖。值得注意的是,札馬剌丁收集的回回地圖中包括了回回海圖。當時從事海外貿易的回回多聚居在福建沿海。秘書監專門向福建行省行文,要求福建當局向泛海行船的回回人調查,看是否有人識「海道回回文剌那麻」。「剌那麻」即波斯語rah-nama的音譯,意為「行路指南」(註:陳得芝:《元代海外交通與明初鄭和下西洋》,載《鄭和下西洋論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199頁。),即地理志一類的圖籍。秘書監要求福建當局將調查的情況向中書省呈報。

他要求把漢地的圖與回回輿圖拼接起來,繪製出一幅從「日出處」,即太平洋之濱,到「日沒處」,即西域的大地圖。這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漢族傳統上相信天圓地方,而回回人則接受了古希臘的大地球形說;漢族人採用方格法畫圖,而回回人則使用圓形地圖。要想把兩種地圖納入同一個體系,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鄭和本人和他的船隊中的許多重要人物都是回回人,他們的祖先來自遙遠的西域。有不少人在入居漢地後,還經常往來於東西之間,或奉使,或經商,或朝聖。在他們的旅途中,回回圖子必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即便是鄭和的船隊中,想必也攜有「海道回回文剌那麻」一類的海圖。

(三)《大明混一圖》與《混一疆宇歷代國都之圖》

在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中藏有一幅明初繪製的絹繪本巨型世界地圖(含歐亞非三大陸),題為《大明混一圖》,長3.47米,寬4.53米,學者考定其繪製時間為洪武二十二年(1389)。其地理覆蓋範圍包括全部舊大陸,即亞、歐、非三大陸,具體來說東起日本,北達西伯利亞,西抵大西洋,南至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1640年滿清入關後,此圖落入清政府手中。在清代有人將此圖上所有漢文地名轉寫為滿文,寫成小紙條,貼在漢文地名之上。從圖中域外地名的漢文譯音看,遵循的是元代音譯的規律。因此,多數學者認為其原圖是一幅元代世界地圖,或取材於元代材料。

此圖很早就流傳到朝鮮與日本。傳入朝鮮的最初稱為《明國圖》。1404年朝鮮學者權近與李薈以《明國圖》為基礎,繪成《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其基本形制同於上述《大明混一圖》,只是朝鮮部分更為詳細,今藏韓國漢城的奎璋閣。1599年日本侵略朝鮮時,從朝鮮宮中掠取了《明國圖》。而權近與李薈模繪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也通過種種渠道傳入日本。因為《明國圖》(即《大明混一圖》)與《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海外地理知識,故而此後在日本迭有人模繪。因此在日本宮內廳、京都龍谷大學、九州水原寺等處,都能找到《明國圖》與《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的繪本。

在《大明混一圖》出現之前,世界上從未有過一幅地圖正確地畫出歐亞非三個舊大陸的整體形狀。摩洛哥地圖學家亦得裡昔(al-Idrisi)1154年為西西里(Sicily,宋趙汝適在其《諸蕃志》中稱為「斯加裡野」)國王羅傑(Roger)畫過一幅當時西方人所瞭解的世界之圖。亦得裡昔的地圖的地理範圍也覆蓋歐亞非三大陸,在地理方位中繼續古希臘地圖的傳統,南北與今天的地圖相反。其最明顯的特點是,非洲的南端向東拐去,印度洋被包圍在非洲與東亞大陸之間,如同地中海被包圍在歐洲與非洲兩大陸之間一樣。這種對非洲大陸認識的錯誤,在歐洲人與伊斯蘭世界延續了上千年之久,從古希臘時代直至文藝復興以後,至15世紀葡萄牙人開始大航海以後才得以糾正。

《大明混一圖》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正確地繪出了非洲大陸的形狀,表明元代世界地理知識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也是鄭和遠航的最重要的地理知識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