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 > 二、記載明清呂宋—婆羅洲之間航路的史料 >

二、記載明清呂宋—婆羅洲之間航路的史料

如果說陳倫炯書中所記呂宋至文萊的航路反映了中國舟師所使用的中國傳統航海術,那麼這個傳統究竟是怎樣的。查找陳倫炯以前中國航海圖籍對呂宋至婆羅洲航路的記載,據筆者所見明末清初有如下史料:

一、向達教授所刊布的從英國牛津大學波德林圖書館抄回的漢文舊籍《順風相送》中《呂宋往文萊》一節。

二、同上書中《泉州往勃泥及文萊》一節。

三、向達教授所刊布的從英國牛津大學波德林圖書館抄回的漢文舊籍《指南正法》中《往汶來山形水勢》一節。

四、明張燮《東西洋考》中《東洋針路》中所錄呂蓬至文萊國針路一節。

上述四條成書時間相差不大的史料究竟如何描述呂宋至婆羅洲的航路,是本文關注的重點。眾所周知,上述史料向達教授和謝芳分別已作過較詳細的註釋,但他們均很少注意史文中所記載的羅盤針位。在本文中,筆者試圖在航路的研究時考慮羅盤針位的因素,考察針位與洋艘通過某段海域時的關係,冀借此能有一點新發現。《順風相送》中《呂宋往文萊》針路的記載是:

雞嶼(註:向達注云:「今猶有雞嶼之名,即Corregidor。」見《兩種海道針經》,第89頁。Corregidor島,位於今馬尼拉灣口,中分兩側水道。)開船,用巳丙及乙辰(註:在羅盤方位中,午位為正南,卯位為正東。「巳丙及乙辰」針分別相當於今南偏東15度和東偏南15度。),十更。

沙塘石(註:今地待考。)開船,到呂蓬(註:「呂蓬」,張燮《東西洋考》在記呂宋土產時提到:「呂蓬,在呂宋之南,產螺蛤」。謝芳認為「呂蓬」即呂宋馬尼拉灣外之廬邦島(Lubang)。見《東西洋考》,第273頁,索引。廬邦島確在呂宋之南,地望合。在下述《指南正法》中提到呂宋赴文萊的開船地為「呂帆」,當為同一地。)港口。若是呂蓬山外過,討麻裡呂。(註:「討麻裡呂」,向達校注本中作一個地名,不妥。這裡的「討」字是動詞,其意義當為「尋求」。下文還有「討郁山」、「討鯉塘嶼」,可證此說。「討郁山」,即尋找「郁山」;「討鯉塘嶼」,即尋求「鯉塘嶼」。「麻裡呂」應當就是今馬尼拉,此地名《大德南海志》已見。《南海志》在卷7「諸蕃國」條中有「佛坭國管小東洋」的幾個地名,其中第一個為「麻裡蘆」,當即此「麻裡呂」。從雞嶼開航,麻裡呂位於馬尼拉灣內,在航線的相反方向。)

坤未(註:在羅盤中,坤位為正西南。「坤未」為西南偏南7度30分。出馬尼拉灣駛向呂蓬(廬邦島)進入南海,確應取西南航向。),五更,取芒煙山。(註:「芒煙山」是古代中國舟師在東洋航行的一個重要地標。《順風相送》在記「泉州往勃泥即文萊」航線時,提到,泉州啟航先取「單丙」針(即南偏東15度),航行一日,然後取丙午針(即南偏東7度30分),乘好風航行五日,可見「小呂逢山」,當為今廬邦島東北的卡伯拉(Cabra)島。再取丙針(南偏東7度30秒)航行一晝夜,可見此「芒煙大山」。這時向北望是「呂蓬大山」(即今廬邦島),而有兩島之間形成的海上通道,即「門」,舟師見「門內從邊落去」(《兩種海道針經》,第92頁)。此門當為廬邦島與其東南的郭落(Golo)島之間的水道。如此說成立,則「芒煙大山」當為廬邦島南部瀕臨南海之Manog。)

丁未及午丁(註:在羅盤中,午位為正南。「丁未」針為南偏西22度30分,而「午丁」為南偏西7度30分。這裡說,至芒煙山後,航向轉向偏南。其原因應為,南海之中的諸水下暗礁對過往船隻的安全造成威脅,如一直取西南航向將進入今南沙群島北部島礁海域,故海舶為安全計不能深入南海。過呂蓬(今廬邦島)後,應及時向偏東方向轉向,取正南偏西航向,貼近菲律賓南部諸島的航線。),十更,取麻干洋(註:對比下文《指南正法》呂宋往文萊針路中提到的地名「麻茶洋」,以及下述《東西洋考》所錄呂宋赴文萊針路中提到的「磨葉洋」。或許「麻干洋」、「麻茶洋」與「磨葉洋」為同一地名的不同譯名,存疑。向達教授將「麻干洋」比定為呂宋至巴拉望(Palawan)島之間的洋面。如再精確一點,從航路上看,似未到巴拉望,應在民都洛(Mindoro)島以西洋面一帶。),了討郁山(註:「郁山」今地待考。向達教授將「討郁山」當作一個地名,不妥,詳見上。「了討郁山」的意思應當是取麻干洋之後,再找「郁山」。從航路上看,應位於巴拉望之北海域,約在今民都洛島、布桑加(Busuanga)島、龜良(Culion)島以西的南海洋面。),無風搖櫓二日三夜。

單午及丁未(註:「單午」為正南向,「丁未」為南偏西22度30分。),取小煙山(註:「小煙山」名見下文《東西洋考》。此「小煙山」當為《指南正法》所述呂宋「往汶來」航線中提到的「小煙可窯山」。據《指南正法》,在「小煙可窯山」之前,經過「小羅房山」,位於船的內側。船向南行,西面是浩瀚的南海,當為外側,東南是呂宋列島,當為內側。向達教授無法確定「小煙山」、「小煙可窯山」與「小羅房山」的今地,見《兩種海道針經》,第212頁,註釋。筆者認為,「小羅房山」與「小煙可窯山」(即小煙山)均應位於民都洛島西海岸。)前密。

丁未(註:同上,「丁未」為南偏西22度30分。布桑加島、龜良島諸島呈西南向排列。),五更,取三牙、七峰山。(註:「三牙山」、「七峰山」,亦見於《指南正法》所述呂宋「往汶來」航線中。向達教授置之於巴拉望。「七峰山」,下述《指南正法》提到「七個大山頭,高尖峰」。)

單丁(註:「單丁」相當於南偏西7度30分。),五更,取芭荖員。(註:「芭荖員」,即今之巴拉望島。諸家無不同意見。巴拉望島為東北—西南走向,與此航向合。)

丁未(註:羅盤「丁未」位,即南偏西22度30分。此航向與巴拉望島的走向一致。),五更,羅卜山(註:「羅卜山」即下文《指南正法》呂宋赴文萊針路中提到的「羅僕山」;亦即同書泉州赴文萊針路中的「羅模山」。《順風相送》稱「高大有雲」,《指南正法》說「此山高大」。此處提到的「文滴」,不解其意,待查。),文滴古帕山頭(註:「古帕山頭」,即下文《順風相送》泉州赴文萊針路中所提到的「古帕山」。),高大有雲。犀角山。(註:「犀角山」名見下文《指南正法》「往汶來山形水勢」;亦見於同書「泉州往勃泥即文萊」針路。)

單未、單丁(註:羅盤中「單未」為南偏西30度;「單丁」為南偏西15度。),見聖山。(註:「聖山」,名見「往汶來山形水勢」;亦見於同書「泉州往勃泥即文萊」針路;以及《東西洋考》卷9《舟師考》中《東洋針路》一節中所錄呂宋赴文萊的針路。從巴拉望以西海域駛往文萊,一路沿海岸向西南行駛,上述針路與地望相合。)

單未、坤未(註:在羅盤中「坤」位為正西南,「坤未」為西南偏南7度30分。此時洋艘應當已經駛入婆羅洲以北南海海域。),取崑崙山外(註:「崑崙山」在下文所錄「往汶來山形水勢」中稱其「近看三個,遠看一個」;亦見於同書所收泉州赴文萊針路和張燮《東洋針路》。張燮說:「此以別一崑崙,是舶人強名之耳」。詳見下。),有老古石(註:「老古石」,名見下文《指南正法》所錄「往汶來山形水勢」與張燮《東洋針路》。在《順風相送》「泉州往勃泥即文萊」針路中作「老古淺」。),過門去。(註:「門」指兩島之間的水道。關於「老古石」水道,下述張燮《東洋針路》中有具體描述:「兩傍皆老古石,中只一溝,舟行甚險」。這裡的所謂「過門去」即指此。)

坤未、坤申使(註:「坤申」位在羅盤中為西南偏西7度30分。「使」即「駛」。),見長腰嶼。(註:「長腰嶼」,名見下文《指南正法》所錄「往汶來山形水勢」及同書之「泉州往勃泥即文萊」針路;並見於張燮《東洋針路》。)

丁未(註:羅盤「丁未」位,即南偏西22度30分。),討鯉塘嶼。(註:「鯉塘嶼」見於張燮《東洋針路》。在《指南正法》「往汶來山形水勢」中作「鯉魚塘」,在同書「泉州往勃泥即文萊」針路中作「鯉魚嶼」。)

丁未,便是文萊勃泥港也。(註:《兩種海道針經》,第89—90頁。在引錄時筆者對標點有所改動。)

據此記載,呂宋至文萊水程累計為40更,與此《海國聞見錄》所記載的42更,兩者雖然相當接近,但可能並不準確,試對比前面所提到的呂宋至其附近幾個島的更路:至惡黨23更,至宿務24更,至網巾礁腦58更。

《順風相送》中還收有「泉州往勃泥即文萊」針路,其起始點雖然在泉州,不在呂宋,但泉州至呂宋一段極為簡略,其主要部分是呂宋往文萊針路,故可視為記錄呂宋與婆羅洲航路的資料。今亦錄之如下,以資對照:

長枝頭開船,單丙(註:「單丙」,相當於南偏東15度。),一夜一日。

丙午針(註:「丙午針」,即南偏東7度30分。),好風五日看見小呂蓬山。

丙午,一日一夜,見芒煙大山。北邊是是呂蓬大山,見門內從邊傍落去。

丁未(註:羅盤「丁未」位,即南偏西22度30分。),見有一門,不可入。沿山邊用單丁(註:「單丁」為南偏西15度。),見三牙、七峰。洋中有凌礁,礁行船仔細。

又使二日一夜,見沙奇頭,有淺。船使竹山邊。(註:「使」即「駛」。「船駛竹山邊」,此言「船在竹山邊行駛」。)見一列老古(註:「老古」不一定是「老石」之訛。下文《指南正法》所錄「往汶來山形水勢」中有「老古石」可證。),船身半奇頭。(註:「船身半奇頭」,未見前人解說。筆者試理解為「船身平半沙奇頭」。)

單午(註:「單午」為正南航向。),一夜一日,出見大小羅模山,見古帕山,又見聖[山](註:此「山」字系向達教授補入。),對開來高大有雲。犀角山尖。

坤未(註:「坤」位為正西南向,「坤未」為西南偏南7度30分。航向由此轉向西南。),取崑崙山,外有老古淺,平使(註:「使」即「駛」。)船門。

坤未、單未(註:「單未」在羅盤中為南偏西30度。),沿崑崙峷使(註:「崑崙峷」待考。「使」即「駛」。),取長腰嶼,有門。(註:「門」即兩山間狹窄海道。)

丁午(註:「丁午」為南偏西7度30分。),取鯉魚嶼,收毛花蠟(註:今文萊首都斯裡巴加灣(Bandar Seri Begawan)市所在地為Muara District區,其瀕臨文萊灣之地有小鎮名Muara。這裡的Muara當即「毛花蠟」的音譯。),是勃泥也,即文萊。(註:《兩種海道針經》,第92—93頁。)

《指南正法》之「往來汶來山形水勢」所記針路,雖未言明啟程地,但從其文中可以看出,出舡地也是呂宋。其史文如下:

呂帆(註:「呂帆」,《指南正法》惡黨回雙口針路中也提到「呂帆」,當即《順風相送》上文中提到的「呂蓬」,即今馬尼拉灣外之廬邦島。)紅面山文武樓(註:《東西洋考》記呂宋名勝時提到:「文武樓,遠望山容甚偉,故華人蒙以佳號。」(見謝芳點校本,中華書局,1981年,第94頁)據此,「文武樓」並非樓閣名,而是山名。)出舡。

坤未(註:羅盤的「坤未」位相當於西南偏南7度30分。),十三更,平麻茶洋。(註:「麻茶洋」,當即上述《順風相送》在描述同一航線時提到的「麻干洋」與下述張燮《東洋針路》中提到的「磨葉洋」。)

丁未(註:「丁未」為南偏東22度30分。),二十更,此內是小羅房山(註:當位於今民都洛島西岸。)、小煙可窯山(註:即前述《順風相送》與下述《東洋針路》中提到的「小煙山」。)、七峰、三牙山。(註:即上述《順風相送》中提到的「三牙」、「七峰山」。)

七峰山

七個大山頭,高尖峰。

三牙山

丁未(註:「丁未」針即南偏西22度30分。),五更,取巴荖員。

巴荖員

丁未,五更,平沙歧頭(註:「沙歧頭」,即上文之沙奇頭,當位於巴拉望島西海岸,確切位置待考。)尾。

羅僕山(註:「羅僕山」,即上述《順風相送》中提到的「羅卜山」。)

此山高大。

犀角山

丁未(註:從麻茶洋起,經三牙山、巴荖員、羅僕山至犀角山,一路均為丁未針,與巴拉望諸島的東北—西南走向一致。),八更,及單丁(註:「單丁」針即南偏西15度。),取聖山。

聖山

充天高大。

聖山下

對二個嶼是五嶼。

五嶼

丁未(註:航向從麻茶洋起一路不變,始終為「丁未」,即南偏西22度30分。),五更,平三嶼叫崑崙。

崑崙山

近看三個,遠看一個。開洋有老古石。坤申(註:「坤」位為正西南,「坤申」為西南偏西7度30分。),更半,長腰嶼門巡身使。(註:「使」即「駛」。)

長腰嶼

鯉魚塘

渤黎

做毛花臘,即汶來。(註:《兩種海道針經》,第164—165頁。)

按上述更數累計,從呂帆至汶來(文萊)共計56更半。與前述更數相去較大。

明張燮在其著作《東西洋考》卷9《舟師考》有《東洋針路》一節,也記錄了許多中國舟師所流傳的航線針路,均未有標題。其中有一條經筆者比對確認即系從呂宋赴文萊的針路。今錄之如下,以利與上述《順風相送》與《指南正法》的記載相對照:

又從呂蓬(用坤未針(註:「坤」位為正西南,「坤未」為西南偏南7度30分。),五更,取芒煙山)。

芒煙山(用丁未針(註:「丁未」為南偏西22度30分。),十更,取磨葉洋)。

磨葉洋(用單直,並丁未,取小煙山)。

小煙山(其上有仙人掌,用丁未針,五更,取七峰山)

七峰山(用單丁(註:「單丁」為南偏西15度。),五更,取巴荖圓)。

巴荖圓(用丁未,五更,取羅卜山)。

聖山(自聖山東去,突出二大尖,兩傍皆老古石,中只一溝,舟行甚險。用單未及坤未針(註:「單未」相當於南偏西30度;「坤未」為西南偏南7度30分。),五更,取山)。

崑崙崳山(此以別一崑崙,是舶人強名之耳。用坤未針,取長腰嶼)。

長腰嶼(舶過嶼門,用單午針(註:「單午」為正南向。),五更,取鯉魚塘)。

鯉魚塘(收毛花蠟,文萊港)。

文萊國(即婆羅國,此東洋最盡頭,西洋所自起也,故以婆羅終焉)。(註:《東西洋考》,第1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