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下) > 註釋 >

註釋

[1] 拿破侖三世(1808—1873),全名是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是拿破侖一世的侄兒,1848—1851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1852—1870任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普法戰爭中,拿破侖三世被普魯士軍隊俘虜,後被釋放回國,於1873年病逝。

[2] 德皇威廉一世(1797—1888),出生於普魯士王室,少年時從軍參加反拿破侖戰爭。1861年即位為普魯士國王。在任時,他改革軍制,任用賢臣,先後發動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一統德國,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

[3] 愛德華七世(1841—1910),是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親王的長子,1901年即位為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年輕時很少處理國務,但他喜歡交際,在維多利亞女王逝世之前,他就已經促進了英國、法國、俄國三國協約的初步形成。

[4] 亞歷山大二世(1818—1881),俄國沙皇,是俄羅斯帝國歷史上與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女皇齊名的皇帝。在任期間,他做出了一些歷史性的貢獻,1861年下詔廢除了農奴制,還主持制訂了多項政治改革計劃。1881年3月1日,被刺客投擲的炸彈炸斷雙腿,當日醫治無效逝世。

[5]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30—1916),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傳人,1848年即位為奧地利皇帝。1867年加冕為匈牙利國王,建立了奧匈帝國。1879年他領導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結盟。1914年把奧地利和德國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6] 喬治五世(1865—1936),英王愛德華七世的次子,曾作為海軍學員在軍艦服役,1910年即位後被稱為“水手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捨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將英國王室改稱“溫莎”。

[7] 克虜伯:克虜伯家族企業創立於1811年,起初是個小小的鐵匠鋪,後來創造出了“罐鋼”,又用這種性能極好的鋼造出了優良的後膛鋼炮。克虜伯公司生產的聞名世界的“克虜伯大炮”,曾幫助德軍先後戰勝了奧地利和法國。此後,克虜伯家族成為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柱石,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

[8] 霞飛(1852—1931),1870年普法戰爭時入伍。中法戰爭期間,霞飛曾駐守台灣,獲榮譽十字勳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出任法軍總司令。霞飛性格穩重,雖略顯遲鈍,卻極其堅韌,被稱為“遲鈍將軍”。

[9] 加利埃尼(1849—1916)畢業於著名的聖西爾軍校,參加過普法戰爭,在色當戰役中受傷被俘。後長期在非洲進行殖民活動。一戰爆發後,已經退役的加利埃尼被緊急召回,協助參與巴黎防務,後擔任巴黎衛戍司令。

[10] 冬宮,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最早是葉卡捷琳娜女皇的私人博物館,後來成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冬宮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11] 興登堡(1847—1934),生於東普魯士的貴族家庭,曾參加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1903年晉陞為上將。一戰爆發後,在東線坦能堡會戰中擊敗俄軍,晉陞為陸軍元帥。1925年起擔任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總統任期內,政治不穩定,經濟蕭條,1933年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使之上台掌權。

[12] 法爾肯海因(1861—1922),生於東普魯士,1890年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曾到中國,在清朝軍隊中做軍事顧問,後參與八國聯軍入侵中國。1913年起,出任德國陸軍大臣,參與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小毛奇之後繼任德軍總參謀長。

[13] 馬肯森(1849—1945),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騎兵軍官。1869年,馬肯森獲准作為志願兵加入“死亡輕騎兵”部隊,並參加了隨後爆發的普法戰爭,晉陞為少尉。一戰爆發後,馬肯森先後參與了坦能堡戰役、第一次馬祖爾湖之戰、羅斯之戰、塞爾維亞之戰、羅馬尼亞之戰等幾乎所有東線重要戰役,是德軍在東線最為優秀的指揮官之一。

[14] 尼伯龍根史詩,又稱《尼伯龍根之歌》,風格雄渾,感情飽滿,是中世紀德語文學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古代英雄史詩,有32種手抄本,已翻譯成多種文字。

[15] 道格拉斯·黑格(1861—1928),生於英國愛丁堡,1884年進入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1910年晉陞為中將。一戰爆發後,黑格指揮英國遠征軍中的第一軍,並於1915年2月升任第一集團軍司令,於12月取代約翰·弗倫奇擔任英國遠征軍司令,被稱為“西線的屠夫”。1916年晉陞為陸軍元帥,1919年被封為第一任黑格伯爵。

[16] 貝蒂(1871—1936),生於英國愛爾蘭的一個小村落,13歲時作為海軍軍官候補生登上“大不列顛”號訓練艦,進入了英國皇家海軍。貝蒂在軍中一直表現出色,不斷獲得晉陞。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他在天津的作戰中表現突出,晉陞為海軍上校。一戰爆發後,貝蒂表現活躍,是一戰中英國皇家海軍最耀眼的將星。

[17] 希佩爾(1863—1932),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1881年成為德國海軍的一名候補軍官,1912年晉陞為海軍少將,並領導著德國公海艦隊的偵察分艦隊。一戰中,希佩爾表現出色,於1918年8月接替捨爾出任公海艦隊司令。德國戰敗後退役。

[18] 提爾皮茨(1849—1930),德國公海艦隊之父,一戰時唯一的德國海軍元帥。生於勃蘭登堡,16歲時加入普魯士海軍,後來進入基爾海軍學校。他是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主要執行者之一,主張把中國青島建成德國海軍的東方基地,主張建設一支強大的艦隊來建立世界霸權。1897年被任命為德國海軍大臣,著手擴建海軍。1911年晉陞為海軍元帥。一戰爆發後,主戰無限制潛艇戰。於1916年3月辭職。

[19] 勞合·喬治(1863—1945),英國自由黨領袖,1890年當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一戰期間任軍需大臣、陸軍大臣等職。1916年12月7日出任首相,對內增強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對外力主打敗德國。1919年,出席並操縱巴黎和會,是巴黎和會“三巨頭”之一。

[20] 神尾光臣(1855—1927),1882年被派遣至中國,後來任駐清國公使館少佐武官,積極從事間諜活動。中日甲午戰爭時,神尾光臣竊取到李鴻章擬訂的作戰計劃,是三大日本間諜之一。1914年8月,被任命為“青島攻城軍”司令官,攻佔德國殖民地中國青島,後任青島守備軍司令官、東京衛戍總督。

[21] 大正天皇(1879—1926),本名嘉仁,日本第123代天皇。他是明治天皇睦仁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昭和天皇裕仁之父。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後,以皇太子身份繼位。由於他患有腦病,精神狀態非常糟,不符合強大帝國的形象,於1921年被迫引退,由皇太子裕仁攝政。後於1926年去世。

[22] 皇村,指俄羅斯聖彼得堡下轄的普希金市,舊稱皇村,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以南25公里。皇村原為瑞典貴族莊園,1708年後成為歷任沙皇的夏宮,1728年被稱為“皇村”。二月革命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就是從皇村出發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

[23] 艾伯特(1871—1925),生於海德堡,1891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一戰期間為國會議員,1916年被選為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主席,後任社會民主黨主席。1918年德國革命爆發後,接替馬克斯親王任首相。1919年2月11日,就任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在任期間接受《凡爾賽和約》。

[24] 查理十二世(1682—1718),瑞典發薩王朝的第10代國王。查理十二世於1697年即位時,瑞典處在極盛時期,他多次率軍出征,屢獲大勝。1707年秋,他在波蘭東部集結10萬大軍,準備東征俄國,並於次年1月渡過維斯瓦河,開始向俄國腹地進軍。俄皇彼得一世進行戰略防禦,採取堅壁清野政策,瑞典軍隊進攻受挫,最後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此後,瑞典喪失了在東北歐的霸主地位。

[25] 戴高樂(1890—1970),生於法國北部邊境城市裡爾。身高1.95米,生性好鬥,嚮往成為一名軍人。1909年考入聖西爾軍校。畢業後,在步兵團任少尉軍官。一戰初期,在戰鬥中多次負傷,1916年3月負傷昏死後被德國俘虜,直到德國戰敗投降後才重獲自由。後應募去波蘭同蘇俄紅軍作戰。在二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在戰後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擔任首任總統。

[26] 歐洲的一個王室,為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1918)及德意志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

[27] 魯登道夫(1865—1937),德國將軍。1908年任陸軍總參謀部處長,在總參謀長小毛奇領導下,對修改“施裡芬計劃”曾起到重要作用。

[28] 俾斯麥(1815—1898),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稱為“鐵血宰相”。

[29] 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是德國除不來梅州、漢堡和柏林外最小的一個聯邦州,煤儲量約28億噸。

[30] 又稱帕羅群島,是西太平洋加羅林群島西部的島群,由200多個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陸地總面積489平方公里。

[31] 法國元帥,一戰最後幾個月的協約國軍總司令,公認是協約國獲勝的最主要領導人。

[32] 屬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該人種身材較大,皮膚淺白,面長多毛,使用印歐語系語言,被認為是印歐語系民族的共同祖先。

[33] 歐洲各民族和語言集團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其分佈範圍主要在歐洲東部和東南部,語言屬印歐語系。

[34] 糜爛性毒劑,對眼、呼吸道和皮膚都有作用,中毒症狀有全身不適、疲乏、頭痛等,中毒嚴重時可引起死亡。

[35] 在古代,監獄中的犯人都會由監獄最高長官編排並列出相應名冊,上交長官(中國等東方國家為刑部,在西方國家為掌管法規、刑罰的執政大臣)閱覽,核對之類的工作則多由文書和差役協助完成。這部名冊叫獄典,負責記錄名字的叫典獄,故監獄長又稱為典獄長。

[36] 興登堡(1847—1934),德國陸軍元帥和政治家,魏瑪共和國總統。在其任期內,政治不穩定,經濟蕭條。1933年,他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使之上台掌權。

[37] 德國納粹運動早期高層人士。1919年參加納粹黨;1931年初出任衝鋒隊參謀長;1934年6月30日,黨衛軍在“長刀之夜”事件中清洗了衝鋒隊;1934年7月1日被槍決。

[38] 國際聯盟的簡稱,是一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旨在減少武器數目及平息國際糾紛。但國聯沒能有效地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二戰後被聯合國所取代。

[39] 蒙哥馬利(1887—1976),英國傑出的軍事家,陸軍元帥。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諾曼底登陸為其軍事生涯的兩大傑作。

[40] 戈培爾(1897—1945),納粹黨宣傳領袖,納粹德國國民教育和宣傳部部長,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41] 愛娃(1912—1945),出生於德國慕尼黑市,是希特勒的專用攝影師,後來與希特勒發展成戀愛關係。

[42] 齊亞諾(1903—1944),1930年,與墨索里尼女兒艾達成婚。在攻取埃塞俄比亞期間(1935—1936),他擔任意大利空軍高級將領,負責制訂空襲策略。

[43] 日本陸軍的一個派閥。日本陸軍大將荒木貞夫稱日本軍為皇軍,並且主張清君側,消滅天皇身邊的奸臣小人,擁護天皇親政改造日本,這就是天皇之道,故稱為皇道派。該派閥對內主張在天皇親政下改造國家,實現昭和維新;對外主張同蘇聯決戰。

[44] 二戰時日本軍隊中的一個派別,以永田鐵山等為核心,主張在軍部的統治下,不使用武力,而通過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徑,進行平穩緩進的國家改革。統制派要求建立總體戰體制,並要求加強對軍隊的統治,參與人物有東條英機等。

[45] 佛朗哥(1892—1975),西班牙內戰期間推翻民主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軍隊首領,法西斯主義獨裁者。在他統治期間,對內實行軍國主義統治,鎮壓反法西斯革命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對外實行侵略擴張和親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的政策。

[46] 達拉第(1884—1970),法國前總理、激進社會黨前主席、《慕尼黑協定》的簽署人。

[47] 伏羅希洛夫(1881—1969),蘇聯陸軍元帥(1935),二戰時曾任西北方向總司令,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

[48] 吉斯林(1887—1945),挪威投靠法西斯德國的民族叛徒。推崇希特勒,在挪威鼓吹納粹主義和排猶思想,於1933年發起成立法西斯組織——民族統一黨。1939年12月,以該黨黨魁身份出訪德國,向希特勒表明挪威法西斯分子支持德國對挪威實行軍事佔領,恣意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1945年10月被處死。

[49] 考文垂,地處英格蘭中心,地處英格蘭中心,20世紀開始發展人造纖維、電子和軍火工業。

[50] 德累斯頓,德國薩克森州首府,是德國東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

[51] 克里特島位於地中海北部,是希臘第一大島,總面積8300平方公里。這裡曾是希臘文化、西方文明的搖籃。

[52] 科裡齊斯(1885—1941),1941年曾短暫擔任希臘總理。他出任總理時,在很大程度上並無實權,但他仍然要為4月6日的德軍入侵負責。不到兩周之後的4月18日,德軍向雅典進軍,雅典城陷入戒嚴狀態,科裡齊斯開槍自殺。他的死最初被報道為心臟病發作,這或許是為了防止在雅典造成大規模恐慌。

[53] 凱特爾(1882—1946),納粹德國陸軍元帥。1946年10月1日,在紐倫堡的國際軍事法庭上被判處死刑,10月16日被執行絞刑。

[54] 托洛茨基(1879~1940),原名列夫·達維多維奇·布隆施泰因,俄國與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之一。1940年,他被其當作朋友的蘇聯情報單位特務拉蒙·麥卡德用冰斧殘忍地殺死。隨著檔案的披露,證明斯大林對這次暗殺行動負責。

[55] 李可夫(1881~1938),蘇聯早期主要領導人。因與布哈林一起反對斯大林的獨裁被撤職、開除黨籍,並於1938年被蘇聯最高法院軍事委員會判處極刑。

[56] 華西列夫斯基(1895~1977),蘇聯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蘇聯元帥(1943)。二戰蘇軍總參謀長,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戰的指導者,克里米亞的收復者和柯尼斯堡的毀滅者。

[57] 俄羅斯境內大致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脈,位於俄羅斯中西部,是歐亞兩大洲分界線,烏拉爾山脈最高點是位於其中北部的納羅達峰,高1895米。

[58] 德軍入侵蘇聯軍事計劃的代稱。該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然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59] 佐爾格,德國人,共產主義間諜。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德國、日本等國長期為蘇聯獲取有價值的情報。1941年10月18日被日本警察逮捕。1943年9月29日被判處死刑,1年後被處以絞刑。

[60] 鐵木辛哥(1895~1970),全名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蘇聯元帥(1940),軍事家。生於今敖德薩州富爾曼諾夫卡鎮,1918年加入俄軍,參加過一戰,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的蘇軍高級指揮官,曾兩次獲得蘇聯英雄榮譽稱號。

[61] 沙波什尼科夫(1882~1945),蘇聯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蘇聯元帥。死後葬於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

[62] 韋維爾(1883~1950),英國陸軍元帥,二戰時任中東英軍司令部總司令,印度總督。1950年5月24日於倫敦去世。

[63] 《日內瓦公約》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內瓦締結的關於保護平民和戰爭受難者的一系列國際公約的總稱。該公約被認為是國際主義人道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約束戰爭和衝突狀態下敵對雙方行為規則的權威法律文件。

[64] 巴頓(1885~1945),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是二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作戰勇猛頑強,重視坦克作用,強調快速進攻,有“熱血鐵膽”“血膽老將”之稱。巴頓不僅是將軍,也是文人,是二戰中一顆耀眼的軍事明星。

[65] 大川周明(1886~1957),日本極端民族主義者,被稱為“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二戰後東京審判的28個甲級戰犯之一,因在法庭上大鬧裝瘋逃脫審判而名噪一時。

[66] 磯谷廉介(1886~1967),日本昭和時期的四大中國通之一,日本陸軍中將,南京軍事法庭裁定為戰犯,並處以無期徒刑,後轉交東京法庭。1952年被釋放。

[67] 永野修身(1880~1947),日本海軍上將,甲級戰犯,參與制訂並最後批准襲擊珍珠港的作戰計劃。日本投降後被捕,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期間病死獄中。

[68] 野村吉三郎(1877~1964),日本海軍大將,1932年日本軍侵略上海時,任第3艦隊司令官,後在虹口公園被朝鮮愛國者尹奉吉炸瞎一隻眼。1940~1942年任駐美大使,著有《使美記》。

[69] 本間雅晴(1887~1946),日本陸軍中將,英國問題專家,1946年4月3日在馬尼拉郊外被麥克阿瑟下令槍決,因在菲律賓蹩腳地擊敗麥克阿瑟以及後來被麥克阿瑟蓄意報復而出名。

[70] 馬來亞,馬來西亞聯邦西部即位於馬來半島部分的舊稱,又稱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當地使用“半島馬來西亞”以取代“馬來亞”。

[71] 酒井隆(1887~1946),日本陸軍中將,因製造濟南慘案,在佔領中國香港時宣佈日軍“大放假”,大肆殘害、強姦戰俘和平民,被南京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遭槍決。

[72] 鑾披汶(1897~1964),泰國軍人政治活動家,曾任內閣總理。1957年,泰國統治集團內部分裂,鑾披汶逃亡國外,1964年因心臟病死於東京。

[73] 尼米茲(1885~1966),美國海軍五星上將,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及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74] 井上成美(1889~1975),日本海軍大將,與米內光政和山本五十六組成鐵三角,強烈反對三國同盟和對英美開戰,太平洋戰爭開始任第四艦隊司令,因戰果不理想,被譏為日本的“趙括”,1945年後以一個教師身份度過餘生。

[75] 哈爾西(1882~1959),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因作風勇猛而獲綽號“蠻牛”,因為人隨和又被稱為“水兵的海軍上將”。

[76] 鄧尼茨(1891~1980),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名將。1936年任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總司令;1943年1月任海軍總司令,同年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銜;1945年5月1日接任納粹德國國家元首和最高司令。

[77] 呂特晏斯(1889~1941),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海軍名將。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在魚雷艇部隊服役。1940年9月,晉陞為海軍上將。1941年5月,乘旗艦“俾斯麥”號戰列艦開赴大西洋。5月27日,呂特宴斯隨艦沉沒。

[78] 托維(1885~1971),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海軍名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驅逐艦艦長,參加過日德蘭海戰。1940年11月,托維被提升為戰時海軍上將,負責指揮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1941年5月,他指揮艦隊圍殲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1943年晉陞為海軍元帥。

[79] 斯大林格勒:俄羅斯地名,是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南部水陸交通樞紐。原稱“察裡津”,1925年改稱“斯大林格勒”,1961年又改稱“伏爾加格勒”。

[80] 彩虹行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74艘德國戰艦作為俘虜被押解進入英國斯卡帕灣。1919年,談判對德國十分不利,德軍為防止艦隊落入敵人手中,以“彩虹”作為暗語,決定將德國軍艦自沉。這是海軍史上最壯烈的自沉行動,有52艘德國軍艦沉入海底。

[81] 列寧格勒: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原稱“聖彼德堡”,1712年起為俄國首都。1924年改稱“列寧格勒”,1991年蘇聯解體後恢復舊名。

[82] 哈爾德(1884~1972),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陸軍大將。哈爾德出身於軍人世家,44歲便出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雖然哈爾德精明幹練,善於分析問題,但希特勒對他愛提不同意見感到不滿,於1942年夏天免除了他的職務。

[83] 瓦杜丁(1901~1944),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朱可夫、崔可夫齊名的蘇軍將領。曾任蘇軍副總參謀長、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西南方面軍司令等職,被稱為“閃電將軍”。1943年2月晉陞為蘇聯大將。

[84] 崔可夫(1900~1982),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軍名將。曾兩次出使中國,成為蔣介石的軍事顧問。蘇德戰爭爆發後,崔可夫請求回國參戰,1942年7月率部開赴斯大林格勒前線。因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表現,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85] 斯圖登特(1890~1978),德國傘兵大將,被譽為德國空降兵之父。1914年入空軍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於1940年晉陞為空軍少將,參加1941年克里特島戰役。1943年9月指揮營救墨索里尼。次年出任第一傘兵集團軍司令。1944年7月13日晉陞為空軍大將。1945年初調往東線作戰,同年在德國境內被盟軍俘獲。戰後被判5年監禁,但後來獲釋。

[86] 范德格裡夫特(1887~1973),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著名將領。1942年任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長,在一系列登陸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1944年1月升任第18海軍陸戰隊司令。

[87] 入鹿:指蘇我入鹿,日本7世紀的一代權臣,相當於中國的曹操,曾經一度權傾朝野,誅殺聖德太子之子,幾乎架空皇極天皇,危及皇室。645年,被眾臣所殺。

[88] 介錯:是指在日本切腹儀式中,為切腹自殺者斬首,以讓切腹者更快死亡,減少痛苦折磨。

[89] 德黑蘭會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於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會議,主要商討加速戰爭進程的問題和戰後事宜。

[90] 齊格菲防線: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在德國西部邊境地區構築的對抗法國馬其諾防線的防禦體系。與馬其諾防線相比,齊格菲防線的特點是大部分工事較小,結構較為簡單,但數量遠超馬其諾防線。

[91] 霍爾蒂(1868~1957),1920年至1944年為匈牙利王國攝政。1944年因有意退出軸心國陣營,被德軍挾持至德國。1945年德國投降,他一度作為戰犯被囚禁在德國巴伐利亞。1946年獲釋,流亡葡萄牙。直到1957年逝世,都未能再回到匈牙利。

[92] 海因裡希(1886~1971),德國著名將領。1906年參軍,一戰時在東西兩線都打過仗。二戰中,多次取得勝利,於1943年1月晉陞大將。1945年3月,出任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

[93] 鈴木貫太郎(1868~1948),中日甲午戰爭時為水雷艇艇長,日俄戰爭時任第二艦隊驅逐隊司令。1923年晉陞為大將,後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軍令部長兼海軍將官會議議員。1945年組閣,壓制陸軍強硬派,敦促裕仁天皇下決心接受《波茨坦公告》,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