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歷史的裡兒和面兒 > 唐代的國有經濟 >

唐代的國有經濟

隋唐是之後王朝政治制度的奠基者。唐朝參與經濟活動的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是戶部和工部。戶部所屬四個司中,金部司直接管轄兩京市、宮市等交易之事,直接參與市場活動,算是「大唐兩京貿易集團」(下轄長安、洛陽兩大分公司)的上級主管單位。工部所屬四個司中,工部司管理土木工程,既直接參與建設活動,又負責城市規劃,既當管理者,又當裁判員和運動員,將「大唐建設部」和「大唐建設集團」合二為一了;屯田司掌管天下屯田事務和官員的公田分配,負責全國的國有農場和公田,可謂是「大唐國有農田集團」;虞部司掌管苑囿和國有山林、沼澤、草木,負責全國的國有林場和山地,可謂是「大唐國有山林集團」;水部司(這個衙門名字好,中唐詩人張籍就在這個衙門當過員外郎)管理全國的航運、船隻、橋樑、漕運、漁業等等,相當於「大唐船舶、水運和橋樑集團」一類的巨無霸。這些國有企業,如果一定要套行政級別的話,大體上算是司局級。

戶部和工部的這些司,雖然直接參與市場經營,掌握龐大的國有經濟,但主要還是承擔行政管理工作。進士出身的郎中、員外郎們,主要精力放在行政管理上,不太願意參與經營,實在迫不得已要插手經營也往往征發勞役或者「外包」。比如,水部員外郎張籍要去修繕某座橋樑,他就會行文當地官府要求提供勞役,然後委託熟悉的老吏、工匠多用心。張籍本人最多會去造橋現場「視察」一兩次,以示重視。我們似乎可以認為,唐朝政府直轄的國有經濟活動並不活躍。

更直接參與、更熱衷經濟活動的唐代衙門,還是屬於內廷的非行政機關,比如各寺、卿、監。

比如唐代有將作監,掌管宮室建築和宮廷各種需求器物的打造。將作監集中了數量可觀的熟練工匠,製造小到象牙雕刻,大到皇帝出巡的龍船等產品,至於漆器、兵械、碑刻等等更是他們的主要產品。將作監相當於「大唐宮廷物資集團」,最高長官也叫將作監,從三品,級別一下子從司局級上升為了部級(最有名的將作監,可能要算熱播電視劇《神探狄仁傑》裡的沙爾汗了)。其助手將作少監是從四品下,下轄官署的負責人的級別則迅速下降為八九品。總之,將作監沒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完全從事經濟活動(雖然主要客戶是皇室),市場活動活躍,級別也大為提高。

與之相似的還有古老的少府監,工作內容與將作監相似,但更為精細,主要負責供應皇帝的私人器物、后妃們的服飾以及宗廟儀器等,相當於「大唐宮廷工美集團」,主管少府監也是從三品,將整個衙門的級別提升為了部級。少府監除設有中央各官署外,還兼管諸治監、鑄錢監、互市監。諸治監、鑄錢監建造在外地有礦山,尤其是有銅礦的地方,冶金鑄幣,可算是「大唐冶金工業集團」、「大唐造幣總公司」,因為負責人由所在地的都督、刺史兼任,所以級別不一,大體在部級和司局級之間。而掌管與藩屬國貿易的互市監,類似於「大唐進出口總公司」,因為負責人是從六品下,副手級別是從八品下,因此級別不高,略低於司局級——可見唐朝對外貿不重視。

此外,唐朝還有與水部工作內容相似的都水監,負責水道疏浚、渡口溝渠的監管,類似於水部的執行機構,可又是一個獨立的衙門,不歸水部管轄。都水監的級別在中央諸卿寺監中是最低的,長官是兩個並列的都水使者,只是正五品上的司級幹部。機構也很小,主要是在各個渡口設置的令、丞,類似於後代的「某某管理處」,他們只是九品小官而已。

這麼看起來,似乎唐朝的國有經濟不太發達,其實不然,唐朝還有強大的「大唐鹽鐵轉運集團」,由鹽鐵轉運使負責。

鹽鐵轉運使由轉運使、鹽鐵使兩個職務合併而成。唐朝繼承鹽鐵專賣制度,壟斷食鹽、冶金和茶稅等,設置了專門的鹽鐵使;轉運使則負責漕運轉輸,主要任務是把東南地區的鹽利茶稅等運輸到關中地區。唐中期後,鹽鐵使、轉運使合併成一個職務。鹽鐵專賣利潤豐厚,是唐朝的主要收入。「通天下之財,而計其所入,總一千二百萬貫,而鹽利過半」(《舊唐書·食貨志下》)。可以說,單單「鹽鐵轉運集團」一家國有企業支撐了大唐王朝的財政收支。

唐朝的這個框架,沿襲到宋朝之後。到明清時期,皇權專制加強,宰相為首的行政機關在萎縮,外朝和內廷的機構有合併的趨勢。都水監在明朝併入了工部,將作監、少府監併入了清朝的內務府。清朝的內務府,集合了大量內廷機構,內部各衙署直接參與經濟活動,滿足宮廷需要。

明清還派出大量差官、臨時機構,參加經濟活動,大大拓展國有企業的勢力範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織造。明清在江寧(今南京)、蘇州、杭州等江南富庶地設局,織造各項衣料及制帛誥敕綵繒之類,兼及採辦物資,供應宮廷之用。這些都是明確的官營紡織企業,相當於「國營江寧紡織公司」、「國營蘇州紡織公司」、「國營杭州紡織公司」。它們既自己購買原料、設備,招募工人進行生產,也向當地工匠提供「訂單生意」、「來料加工」,或者乾脆從市場上購買宮廷需要的物資(有的時候是明搶,為此引起過群體性事件)。

在明朝,管理這些織造局的人是宮廷派遣的「提督織造太監」。清朝改用內務府奴才,稱織造。最有名的織造要算大文豪曹雪芹的祖先了。他的曾祖父曹璽從內務府營繕司郎中的職位上調任江寧織造,祖父曹寅以康熙侍衛的身份出任蘇州織造。郎中是正五品官員,皇帝侍衛中最低級的四等侍衛也是從五品官員,由此大致可知,織造為司局級幹部。蘇州織造李煦(《紅樓夢》中賈母原型的哥哥)是從韶州知府位置上調來的。知府是從四品。這也坐實了織造局的大致級別。

從曹寅在任時造成五十萬兩白銀虧空這一「罪行」來看,織造局業務發達,資金往來巨大。它們不僅圓滿完成了宮廷交辦的物資供應任務,還創造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康熙四十五年(1706),曹寅加授通政司通政使銜,李煦加授大理寺卿銜。這兩個官銜都是正三品。李煦後來再次加授戶部右侍郎銜,榮升為正二品。如果機械地以負責人級別來判定國有企業級別,江寧、蘇州兩個織造局都升格為「副部級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