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文化讀本 > 三六、功夫與蹴鞠 >

三六、功夫與蹴鞠

中國人有愛好體育的傳統,將體育當作健身和娛樂的重要手段,如端午賽龍舟、清明蕩鞦韆、重陽登高;同時還將體育和提高人生智慧聯繫起來,如中國人發明的圍棋、象棋等棋類比賽,就將人生的體驗賦予其中。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文化傳統延續的時間長,自古以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體育形式,如射箭、相撲、蹴鞠、摔跤、馬術、武術、雜技等,其中像武術、雜技等很多體育形式,可以說是中國的「絕活」。這裡談談武術和蹴鞠兩種形式。

天下功夫出少林

武術,又稱功夫。說起中國功夫,人們馬上會想到李小龍,他的功夫片風靡世界。這位英年早逝的功夫高手幾乎成為中國功夫的化身,他在拳術、劍術、刀術、棍術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令人眼花繚亂的三節棍等功夫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李小龍的功夫是扎根在中國傳統武術基礎之上,他的功夫是對中國武術出神入化的發揮。

在中國武術界,有一個寺院極負盛名,這就是少林寺,在這個寺院產生的少林功夫,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少林寺位於河南嵩山,初創於公元5世紀末年。6世紀時有一位佛教大師菩提達摩在此修禪,面壁九年,修出了他的壁觀禪法,此寺因而名聞天下。後人又把少林功夫的初創權給了這位大師,說因他長期靜坐,為了調整身體內部的循環,創造了一套功法來放鬆身心。少林功夫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極為豐富的形態,有所謂少林七十二藝的說法,舉凡長拳、短拳、刀術、棍術、劍術等,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招。少林功夫對中國武術有廣泛的影響。

少林刀術

如一種被稱為少林童子功的絕活,至今還為武術界所稱道。這套徒手武術包括被稱為羅漢睡覺、童子拜觀音、童子拜佛、朝天蹬、中底藏花、燕式平衡等多種招式,是一種難度相當高的少林拳術,它需要練習者從小就接受複雜的訓練。其中有一招是人倒立,其凜凜風神,令人難忘。

少林拳術中有一招式叫一指禪,它被稱為少林秘訣之一。據說這套功夫的關鍵在於內功的聯繫,將人的所有氣力凝聚於一隻手指之上,以一隻手指立於地上,人紋絲不動。

羅漢拳是少林多種拳法中的一種,經少林始創,影響全國,形成了多種羅漢拳的套路。這套拳法孔武有力,設計精巧,攻防靈活,變幻莫測。這套看似閒散的功法,卻有極強的功力,若在搏擊中,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服對手。歷來被視為少林拳法的上上之技。

少林武術強調基本功,今天在少林寺千佛殿上看到一個個低窩,那是僧人練武時留下的腳窩,一代代練武之人用汗水和智慧,延續了少林功夫的輝煌傳統。

少林武術不光是為了鍛煉身體,更講求內在的心性修煉。看少林功夫,能給人很多人生啟發。少林功夫極有機趣,它將遊戲感貫穿在枯燥嚴苛的規則中,在硬朗中充滿了詼諧的意味。如一套流行甚廣的醉拳,與其說是拳術,倒不如說是遊戲。金雞獨立,李白醉酒,搖搖晃晃,東倒西歪,似睡非睡,看這樣的功

夫,常常叫人忍不住發笑。少林功夫中的猴拳,模仿猴子靈巧敏捷的習性,設計了如出洞、窺望、看桃、攀登、摘桃、蹬枝、拼搶、藏桃、蹲坐、吃桃、喜樂、驚竄、入洞等功法,表演起來,極具觀賞性。

圓轉流動的太極拳

在中國武術中,有一種被稱為「太極拳」的功夫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至今仍然是中國人強身健體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本來是一種武術,由於具有護身和健體的雙重功能,所以很快發展成為人們鍛煉身體的方式。這套功夫還具有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作用,所以它又有防病治病的功能。自古以來形成了陳式太極、楊式太極、孫式太極、吳式太極、武式太極等不同的流派,但在總體套路上卻具有相似性。

「太極」本是中國哲學的術語。《周易》將八卦的產生歸根於太極,北宋哲學家周敦頤作《太極圖說》,將太極視為萬物之本原。太極為圓相,包有陰陽二氣。太極拳所根據的正是這一道理。

晨練太極拳

圓是太極拳的重要特點之一。打一套太極拳,如同在不斷地畫圓,連環圓活是衡量這套功法高下的重要標誌。乾坤有圓氣流轉,人的身體內部也有一個循環往復、圓轉流動的生命,太極拳就是要在竄蹦跳躍、閃展騰挪中,畫出生命的圓圈,化外在的圓轉為身體之中的潛氣內轉。太極拳的另一特點是在陰陽變化中追求流動的妙韻,緊扣太極哲學中陰陽二氣互為包裹、俯仰變化的特性。太極拳重陰陽變化,強調剛柔相濟,在輕柔勻緩的動作中,表現大化流動的意韻。太極拳有一種行雲流水的美。

太極拳在發展過程中,接受了中醫的經絡學說和道教的導引之術。太極拳是內外結合,外練身手,內練心氣。特別注意氣的吐納。在打太極拳的過程中,從口中吐出濁氣,又將新鮮氣體從鼻中納入,吐故納新,保持身體中的新鮮能量。人們往往喜歡在空氣清新的早晨打太極,一套拳術打下來,通體透靈,身心好像在清新空氣中洗滌過一般。

像以上所說的太極拳和少林功夫等中國功夫,都具有深厚的哲學內涵,體現出中國人獨特的智慧,也是對中國文化特性的一種反映。

功夫由心起

以靜制動是中國功夫的重要特點之一。如太極拳給人一種優雅寧靜的美,這套拳術強調在靜氣中的變化。練功開始,端正身體,合目收氣,兩手下垂,進而萬念全除,屏棄一切干擾。太極拳重在練氣,前人說,太極拳「拳勢如大海,滔滔而不絕」,雖然平靜如大海,不增不減,但卻追求汪洋洪泛、海涵一切。活潑的少林武功也強調動靜結合。

中國功夫片中有一首著名的歌唱道:「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少林功夫以拳禪合一為其最高準則,以靜修為其主要目的。少林功夫強調在定處入功,在靜處行拳。練功前要靜坐蒲團,靜中凝氣,在心無掛礙的境界中,緩緩起身。少林武術在「空洞無我處生」,練功重在練心,動處必合靜處。

以柔克剛是中國功夫的另一重要特點。如「拳打一條線」是少林的秘法,它要求練功者起落、進退、反側、收縱等都在一條線上,它的目的不是固定身體,而是在向內收縮的基礎上凝聚力量,一旦放開,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直擊對方要害。其功法看起來柔性十足,其實卻包含著強大的力量。以前有人用「秀如貓,抖如虎,行如龍,動如閃,聲如雷」來形容少林武術剛柔兼濟的特點,正與此有關。太極拳雖然不像少林拳術那樣「拳打一條線」,但也有一條似有若無、連綿不斷的線,這條線,就是它的氣的運轉。太極拳又被稱為「軟手」、「棉圈」,它可以說是一種柔術,如同曼妙的舞蹈,輕搖慢回,緩起緩收,提放自如,似乎毫不用力。但是它在有效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具有在需要制服對方時突然發力、乘機得勢的能力。有的人形容太極拳是柔似水,力無邊。

從總體上說,中國武術又是立足於防守的功夫,並不以攻擊為主要目標。練功是為了防身,而不是去攻擊人。少林功夫的三大目的:護寺、防身和健體,並不包括攻擊。練武者不尚武,是中國武術乃至中國軍事思想的重要特色。少林戒律中就有「尚德不尚力」的規定,它在發展中融合了儒家「仁愛」的思想,尤其反對殘忍的攻擊。萬不得已對壘,少林武術規定「八不打」:一不打太陽穴,二不打胸口,三不打軟肋,四不打兩腋,五不打下陰,六不打腰眼,七不打尾骨,八不打耳廓。這些都是人體的命門,八不打就是以不傷人生命為本。

蹴鞠屢過飛鳥上

中國古代繪畫中有很多關於踢球的描寫。宋代畫家蘇漢臣有一幅《長壽百子圖》,畫的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球的場面,其中一個孩子正在抬腳踢球。元代初年畫家錢選有一幅《宋太祖蹴鞠圖》,畫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他的五位大臣在一起踢球的場面,眾人圍著一個圓圓的球,爭先恐後用腳去踢,高高在上的皇帝也玩得樂不可支。

兩幅圖表現的就是中國古代蹴鞠的場景。蹴鞠,又稱蹴球,「蹴」是踢的意思。蹴鞠就是踢球,它是一種源於中國的足球運動。蹴鞠在宋代就直接叫「足球」了。宋代楊億在《西昆酬唱集》中說:「蹴鞠,以足踢球,今之足球是已。」

元   錢選   宋太祖蹴鞠圖

中國足球也是講究球技的。清時有一本叫《杏花天》的小說中第十二回寫道:「卻說若蘭以手拉回瑤娘,潛立假山石畔,暗窺著悅生踢解數,這悅生先緩後緊,步步合局,腳腳有法。三人蹴鞠,讓悅生一人自踢。隻身頭頂肩挑,股鉤拐連,手送胸,膝聳前蹲,兩美面觀,二姝潛瞧。若蘭道:『瑤妹,我們四人同遇這風流消魂種,滿腹技藝,好不得意。』」這人「頭頂肩挑,股鉤拐連,手送胸,膝聳前蹲」,玩起球來,簡直像變魔術一般。

明刊本《西遊記》盤絲洞蜘蛛精蹴鞠圖

中國足球據說在遠古的黃帝時代就已經產生,漢代劉向《別錄》說:「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今軍士無事,得使蹴鞠。」產生於黃帝時代的說法並不可信,但史書中有明確記載,在兩千三百多年前戰國時期的齊國,就已經流行這項運動了。這項運動本來在軍中流行,是一種介於對抗和娛樂之間的活動,軍隊中利用這項運動發現人才、鍛煉身體,也稍微舒解軍營裡的枯燥和寂寞。

漢朝時蹴鞠運動就更為流行了。桓譚《鹽鐵論》中說:「貴人之家,蹴鞠鬥雞。」漢代的足球已經有球場,其規模與今天的足球場很相似。球場被稱為「蹴城」,呈長方形,而足球是圓的,符合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觀念。球場旁還有看樓。據漢李尤《蹴城銘》記載,當時足球比賽雙方各出12人,球場兩側都有球門,場上還有正副裁判執法。具體的比賽程序則不得而知。足球在宮廷和民間都很流行。據《西京雜記》記載:劉邦登基後,把他父親接到長安未央宮中享福,整天吃好的,還有歌舞看,但這位老人家還是心情不好。原來劉邦父親本來生活在貧民中間,整天和普通百姓在一起,高興時就玩鬥雞、踢足球。劉邦知道後,就為他父親造了一座新城,將他的老友也請入其中,還為他老人家建了一個大的足球場,老人高興不已。

漢時的足球已經是皮做的,但不是充氣的。《漢書‧霍去病傳》說:「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顏師古注說:「鞠,以韋為之,中實以物,蹴蹋之為戲樂也。」說明漢時的足球中間是加填料的。唐人發明了充氣足球,他們玩這種富有彈性、可以高高飛起的球,興趣更濃。唐人足球場面注重氣氛,往往擊鼓助興。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詩中說:「園林過新節,風花亂高閣。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唐代足球的對抗性降低了,以往放在兩側的球門被放到了中間,人們以射球多少來計算,更突出足球的娛樂性。由於充氣足球很輕便,人們又發現了一種新的玩法,就是看誰踢得高。

唐代的足球運動推動了馬球運動的流行。據一些學者研究,馬球發源於波斯,經突厥斯坦和印度傳到長安。在唐代,馬球運動風靡一時。唐代舉辦過吐蕃馬球隊和大唐馬球隊之間的比賽。唐朝共19位皇帝,其中有11位喜愛馬球。據記載,唐玄宗、唐僖宗打馬球的技藝十分精湛。長安城內有馬球場十餘處。馬球是當時軍隊訓練的手段,所以唐代各駐兵的節度使城鎮都修有馬球場。乾縣章懷太子李賢墓的墓道中繪有《擊球圖》,描繪打馬球的場面,極為生動。馬球運動的風行與足球運動的廣泛開展顯然有關。

打馬毬葵花鏡   唐

宋代城市文化的繁榮也帶來了足球運動的普及,而且遊戲這一面被放大。宋人將足球和戲劇相比。宋代還出現了類似今天足球協會的組織,稱為齊雲社(又稱圓社),參加的人很多,並有一些固定的「票友」。元代薩都刺《妓女蹴鞠》曲中寫道:「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所說的就是宋代著名的齊雲社。因為人們喜歡足球,會踢球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水滸傳》中就描寫一位叫高俅的太尉,他能獲得宋徽宗的賞識,主要是因為他足球踢得好。

自唐代開始,足球演化成節日民俗活動。在唐代和宋代,寒食節(清明前一天)蹴鞠成為一種廣泛開展的民俗活動。唐宋很多詩人都有寒食蹴鞠的詩,並且都把蹴鞠與鞦韆並提,勾畫出一幅幅醉人的民俗景象。如:「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王維)「蹴鞠漸知寒食近,鞦韆將立小鬟雙。」(梅堯臣)「鞦韆冷風梨花雨,蹴鞠高騰燕子風。」(劉邠)「雲邊蹴鞠聲相近,花外鞦韆影半遮。」(韋驤)《東京夢華錄》也說:「舉目則鞦韆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於是相繼清明節矣。」

自唐代開始,足球還成了一種女子也能參與的運動。唐代王邕《內人踢球賦》中寫道:「球體兮似珠,人顏兮似玉;下則雷風之宛轉,上則神仙之結束」,「球不離足,足不離球」,「當是時也,華庭縱賞,萬人瞻仰」。描繪的就是女子足球。到了元代,又出現了職業性的女蹴鞠藝人。大戲曲家關漢卿有兩首《女校尉》套曲,其中說:「謝館秦樓,散悶消愁,唯蹴鞠最風流。」就是描繪女蹴鞠藝人的。「校尉」是圓社中藝人的最高等級,元代有了女校尉,說明元代女蹴鞠藝人可以達到圓社的最高等級。元代女蹴鞠藝人不僅個人表演,還有男女對踢。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湖南博物館各藏有一塊《蹴鞠紋銅鏡》,上面就是一對青年男女在花園中對局蹴鞠的圖景。

彩塑打馬球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