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活著活著就老了 > 我知道的巴金 >

我知道的巴金

我最早知道巴金是因為小學語文課本。那時候的小學課本充滿弱智信息,主要編撰目的是方便弱智老師出弱智問題,促進學生逐漸走向弱智。小學語文老師考試前暗示重點,最喜歡提的就是巴金。圍繞巴金,可以出三四道填空題: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其代表作《愛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分別是(《家》、《春》、《秋》、《霧》、《雨》、《電》)。

我還知道巴金有一身真功夫。從個人興趣出發,我喜歡李白,不喜歡杜甫,喜歡古龍,不喜歡金庸,喜歡錢鍾書沈從文,不喜歡茅盾巴金。但是做為寫字的,我無法否認茅盾巴金身上的真功夫,他們不行氣如空,不行神如虹,他們隔山打牛、寥寥長風。真功夫的感覺還來自數量,巴金三四個三部曲,有沒有人看,都是一種高度。真功夫的感覺還來自於創作的持續,三十歲之前噴出三四本長篇之後,四十歲之後還能寫出他最好的作品《寒夜》,還能悟到文字上的偉大不是來自題材的宏大和敘事的雄偉、反而是來自小人物瑣碎事裡透出的恆久微光。

我還知道巴金有一席真話。巴金80歲寫作《隨想錄》,不夠痛快,不夠凶狠,但是至少不是假話。當時,文人基本可以分為二類,說假話的和不說話的。巴金繞著彎彎的真話,在那時候,已經是雷、是電、是雨。

我還知道巴金有一本雜誌。百分之八十的文學男青年和文學女青年飄蕩在北京,但是最好的文學雜誌《收穫》卻在上海,一本雜誌就是一本中國現代文學史。我過去有過一個文學青年女友,最大的興趣愛好是讀小說和談戀愛。她說,如果我能在《收穫》發表一篇長篇小說,她就收心,戒掉戀愛,替我一輩子煎茶煮飯。

我最近幾天知道,巴金去了,1904年到2005年,他生命最後的三十四年和我生命最初的三十四年重合。我想,最真實的,最現世的,也就是最恆久的。我想,我再使勁兒活,也活不過百歲,我還有六本長篇小說要寫,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我想,我就剩這麼一點理想了,我要用文字打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