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讀書與做人 > 《薄伽梵歌》漢譯本序 >

《薄伽梵歌》漢譯本序

對於印度哲學,我沒有深入的研究,因此瞭解得不多。但是對於《薄伽梵歌》的重要意義,卻是瞭解的。印度反英鬥爭的偉大領袖甘地的哲學基礎就是《薄伽梵歌》,它在甘地思想中起過多麼大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去年,我曾遇到兩位印度國會議員和一位印度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們對我說:「聽說你們正在翻譯《薄伽梵歌》,這真是一件有巨大意義的工作!它必能加深中國人民對印度人民的瞭解,我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可見一直到今天,《薄伽梵歌》對印度人民仍然有極大的權威。因此,我們今天出版這樣一個譯本,是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和學術意義的。

《薄伽梵歌》在印度歷史上,對廣大印度人民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影響呢?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難以回答。事實是,千百年來印度幾乎所有的教派、所有的哲人,都對這一部聖書發表過意見,做過註釋。但是結果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異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對本書沒有研究,不敢亂髮議論,張保勝同志的介紹,可以參閱。我只有一個感覺:本書的思想內容是比較一致的,沒有什麼突出的矛盾。它批判什麼,宣揚什麼,都講得一清二楚,不會引起人們的猜疑。但是解釋、崇敬、發揚、利用本書的那一些印度哲人卻是矛盾重重的。比如聖雄甘地就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甘地畢生反對使用暴力和種姓制度,提倡非暴力和人人平等。但是《薄伽梵歌》的中心思想卻正是提倡使用暴力,主張種姓制度。甘地同印度其他哲人一樣,是在《薄伽梵歌》中取其所需,我們不必深究。

為了幫助中國讀者閱讀,瞭解這一部印度人民的聖書,我在下面介紹印度近現代幾家研究這部書的學者的意見。他們之中有的試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薄伽梵歌》。據我所瞭解到的,他們的意見在我們國內還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與重視。而我認為,我們所重視的正應該是這些學者的意見。我們也不能說,他們的闡釋已經盡善盡美了。但是比起過去和現在那一大批死抱住舊觀點、舊方法不放的學者的意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舊的解釋,看似玄妙,實際上卻是沒有搔著癢處。結合介紹,我也提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同道者參考。

首先,我想介紹號稱印度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一世祖的高善必(D. D. Kosambi)。他在許多歷史著作中都講到《薄伽梵歌》,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幾點:第一,這部書是公元3世紀末以前寫成的;第二,它讚揚非暴力(這一點同Basham有矛盾);第三,黑天是唯一的尊神,他充滿了整個宇宙,天、地、地獄,無所不在。他能調和根本不能調和的東西,他是人們皈依的絕對的神。

其次,我介紹印度歷史學家Basham對《薄伽梵歌》的看法。第一,他認為這書所表現的是成熟的有神論,它代表的與其說是婆羅門教,毋寧說是印度教,它把印度教從一個祭祀的宗教轉變為一個虔誠皈依的宗教。這種皈依(bhakti)的思想可能是受到了佛教菩薩的影響。佛教虔誠的皈依早於印度教。第二,它宣傳行動的哲學,人間的正道不是聖人們的無所作為,這毫無用處。上帝是經常不息地行動的,人也應該如此。人的行動不應該帶著執著,帶著個人的慾望和野心。人是社會中的一員,他必須完成任務,他必須為了神(上帝)的光榮而行動。這本書的教義可以歸結為一句話:你的任務是行動,而不管結果如何。第三,這本書與其說是神學,不如說是倫理學,它的目的是維護舊社會的秩序,抵制新的改革和非信徒的攻擊。最後,我介紹印度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恰托巴底亞耶(Chattopadhyaya)對《薄伽梵歌》的看法。他的看法約略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俱盧之野以後,般度兄弟得勝歸來,成千的婆羅門集合在城門外,為堅戰祝福。斫婆迦派哲人(順世外道,唯物主義者)也在其中。他對堅戰說:「婆羅門聚集在這裡,詛咒你,因為你屠殺了親屬,你一定要死。」婆羅門殺死了斫婆迦。他的倫理價值是部落性的,譴責堅戰屠殺親屬,他代表的不是非暴力,而是代表部落社會的倫理標準。俱盧之戰是兄弟殘殺,部落倫理標準被踐踏。斫婆迦反對之,被焚死。部落倫理標準要重新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薄伽梵歌》就完成了這個任務。阿周那在戰場上,面對屠殺親屬和長蝶局面,心裡猶疑、愁苦。黑天要把他的靈魂提高到崇高的形而上學的高度,只有從這樣的高度來看,這樣的屠殺才能被認為是合理的。但在達到這樣的高度之前,黑天先從面對現實的、世俗的考慮開始。這是一種享樂觀點,或在今世,或在天上,都要去追求享樂。這可能是在印度哲學思想史上真正的享樂哲學第一次表露。斫婆迦的倫理是反對這個的。第二,恰托巴底亞耶把印度古代哲學分為兩大派:一派他叫作提婆(deva,天、神)觀點,這是唯心的;一派他稱之為阿修羅(asura,魔)觀點,這是唯物的。《薄伽梵歌》屬於第一派,而順世外道則屬於第二派。順世論主張:阿提茫(The Self)除了肉體之外,什麼都不是,因此被稱作肉體論(dehavada)。《薄伽梵歌》書中描繪的阿修羅觀點很可能與密教(Tantrism)有關,而密教在印度河流域文征遺物中已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