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嶄新的理所當然 > 逗人發笑 >

逗人發笑

「我想逗你笑,想讓你開心」, 沒什麼人會討厭別人以這種態度對待自己。

這是我年輕時在美國的故事。

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日,我去參加一個早間彌撒。

我不是教徒卻去星期日的彌撒聽牧師講道,是因為聽說這對學英文很有用。原以為氣氛一定很嚴肅隆重,結果讓我大吃一驚。

在祈禱前會有一段「今日故事」的講道,信徒們聽了哈哈大笑。在開頭的十分鐘,牧師一連說了好幾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等到氣氛變得輕鬆活躍,他才開始談正經的事。星期天教會的陣陣歡笑,讓我體驗了什麼叫打開心胸的感覺。

美國人習慣先把人逗笑了以後,再談重要的事。看來在星期天的教會,我學到的似乎不只是英文呢。

我把學到的事立刻付諸實行,用自己的蹩腳英文拚命思考「逗人發笑」這件事。

比如說,向街角賣熟食的小販問路。又比如,寄行李的時候向郵局的人請教關稅文件的寫法。大部分的人都很忙,覺得我這個一口爛英文的外國人很麻煩,根本不理會我。

可是只要我先說個小段子,讓對方笑出來,之後再坦白「老實說,我迷路了」,對方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不是一定得讓對方大笑出聲,而是只要在提到正事之前,先說幾句幽默的話,讓對方笑一笑,緩和一下氣氛。

我把這個策略在認識的美國人身上實驗,結果立刻就交到了朋友。

回到日本開始工作之後,這個方法也幫了年輕的我很大的忙。就算笑話不好笑也沒關係,哪怕是中年人的冷笑話也無所謂。「我想逗你笑,想讓你開心」,我想沒什麼人會討厭別人以這種態度對待自己。

○幽默感是與人親近的通行證。

○沒有人會拒絕一個想逗自己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