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轉山八年 > 代序 >

代序

謁:緣起緣滅,因果不虛

厚霖幾天前找我盼為寫序,從不寫序的我猶豫再三,原是覺得自己文學功底尚淺,自幼是私塾藏文,而後去的美國,本就中文功底有限,怕胡亂寫序耽誤了朋友出書的發行。但拜讀本書以後令我頗為感動,加之厚霖一直持之以恆的慈善之心,所以提筆小敘幾句,不足之處望厚霖和讀者海涵。

其實早就聽厚霖談起多年的阿里轉山經歷和對藏區的深厚情感。此次仔細翻看了他的書,字裡行間中的痛苦、煎熬、迷茫、堅持,及生死之間,不禁讓我想到《菩薩行論》 中說的“眾生都不願意吃苦,但卻恰恰尋苦吃,願得利樂因愚癡,毀壞利樂如仇敵”。人生苦短,每個人都想過更優越的生活,住更大的房子,坐更好的汽車,為此大家努力在賺錢,而恰恰是這些導致的貪、嗔、癡讓我們最痛苦和無助。佛法就是使我們認清所追求幸福的真諦、美德和慈悲會讓我們離苦得樂。而轉山正是讓大家在身體和精神上感受到了佛陀所言不虛,也許恰恰是身體的極限,才能夠體會真正的苦與樂,身體上的痛苦對心靈上的洗滌來說,可能就是真的微不足道了。我想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感受就是作者如此著迷轉山的原因吧。正所謂:上智修心,中智修身,下智修口,轉山應是很大的修行!

也可能有些讀者會說,我不信佛教去轉山有何意義,或者不確定在經歷了這麼多辛苦後是否會有收穫。就像厚霖書裡說的,是否轉了108圈岡仁波齊神山我就能成佛了呢?“起信、入道、證果” 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大部分人在看“果”,看自己能有什麼樣的結果再去衡量是否要去做,就像是商家的一筆買賣。可能人生的真諦並不都是一種交易,只有奮不顧身的努力,堅定的執著,經歷了風雨,才知道因果不虛,付出都是有收穫的。至於是否一定是佛教徒才會有收穫,其實佛陀在傳法的時候就提及“不斥外道”,不必強迫任何不願意的人修行佛法,但眾生皆可有佛性,都可擁有善念與善行。轉山是對自我的一種重新認識,是對發掘自我潛能的一種考驗。機緣巧合的筆者從疑惑是否能堅持,到拚命也要多轉幾次神山,就是一種自我精神毅力的提高,這種信念就是我們一生最需要珍惜的東西,無關乎信仰。 

另外書裡也談到慈善,其實這點是我們藏傳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要學會利益眾生。這也是為什麼我雖不善文筆,卻也同意提筆寫序的原因。一是,厚霖的慈善之心令我動容,他是宅心仁厚之人; 二是,我也希望本書能夠有更多的讀者看到,並能夠參與到慈善中來。不光佛教講慈悲,道教也講積德,儒家也講仁愛,墨家也講兼愛,雖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蘊含著的人道理念和道德準則是共通的,都在教育我們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救人濟世,福利為民。其實只要你有愛心做慈善很簡單,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有錢人樹碑立傳買賣。在我們藏區,利他之心是深入血液裡的執著,我們每一次磕長頭的祈禱都是眾生的幸福平安,而不是自己的快樂健康。我自己多年做慈善深刻地體會到並不是要捐很多很多錢才能幫助他人,但你有那份心,哪怕是拿出一個週末去做義工,或只是用10元錢買點必需品,讓弱勢群體知道有人在關心著他們就是最大的善心。你對父母的一聲關愛,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對孤寡老人和孤兒的一句祝福,也都是慈善之舉。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說到底眾生慈善之心皆通,佛性皆有。需是碰到有緣之人或事!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一個成功企業家做事情的執著,在挑戰身體極限時候的鬥志,在瀕臨困境時候的堅持,在面對死亡時候的信念。我想厚霖寫這本書的意義也不是為自己歌功頌德,標榜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的。他想傳遞的是自己對這段辛苦歷程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希望每個人在碰到自己人生的卓瑪拉山口時都能夠堅定信心翻過去,“轉”過自己遇到的每座大山!

(堯西.班.仁吉旺姆,十世班禪大師的女兒,金融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