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知道鹿晗的請舉手 >

知道鹿晗的請舉手

鹿晗們的造星路徑,與以往的大眾偶像明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他們是社交運動的產物;其次,他們代表了圈層消費的興起。

2014年10月底,我接到百度的電話,請我去領一個獎。

每年年底,他們會對各領域中的品牌和人物進行一次大數據搜索,做出一個「品牌數字資產排行榜」,根據「跑」出來的數據,我在財經作家一項中得了第一。11月初,我趕到上海去參加頒獎盛典,到高鐵站來接我的是百度搜索市場部的小白,他一見到我,問我的第一句話是:「吳老師,你知道鹿晗嗎?」

我不知道。

小白是個80後,之前也不知道。

百度在對2014年度「男星數字品牌資產」一項進行大數據計算的時候,根據數字內容量、關注度、參與度三大維度的綜合評估,鹿晗這個名字從數以千計的明星中脫穎而出,名列第一。

用小白的話說:「他是自己從大數據裡跑出來的。」

接下來讓小白和他的同事們吃驚的事情繼續發生,當百度在新浪微博公佈這個結果後,短短一周內,這條信息的閱讀量居然高達1.2億條次。在北京舉辦的另一場頒獎盛典上,現場幾乎被上千名鹿晗粉絲「佔領」,門票被黑市炒到5000元一張。

「知道鹿晗的請舉手。」

11月以後,鹿晗這個名字出現在我的講課PPT裡。

來聽我課的基本上是企業家或青年創業者,年齡跨度從50後到80後,可謂是當今商業世界的主流勢力。

我會先放出鹿晗的照片,然後問現場的同學們,有沒有人認得他是誰。

坦率地說,無論是五六十人的MBA課堂,還是一兩千人的大講壇,舉手的人從來沒有超過5%。而同時,在不同的小角落,則會發出年輕的驚呼和笑聲,這好像是一個「暗號」,瞬間達成了某種默契。

我接著會告訴大家一個戲劇性的比較:

在新浪微博上,演員姚晨是公認的、粉絲最多也是最活躍的「微博女王」,她的粉絲數多達7710萬。在2014年,曾有人爆料她與前男友結交時的一些勁爆情事,當時,在她的微博下留言的評論達40餘萬條,已是十分驚人的數字。

可是,就是這位絕大多數90後以前的人都不太熟悉的少年,在8月19日發出的一條新浪微博,單條評論數達1361萬條,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在他的微博回帖中,超過50萬條次的比比皆是。

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非常有趣的事情:一種新的互聯網造星模式開始衝擊中國的娛樂經濟。

2月9日,我見到了這位讓我好奇的少年人。

去見鹿晗前,我還特地做了一番功課。

先是買了一本2015年2月期的《ELLE》,上面有他的一個獨家封面專訪,接著去網易雲音樂下載了他的幾首歌曲,再是請百度搜索市場部把他們「跑」出來的大數據發我一份。

見面是在北京柏悅酒店。當鹿晗從我的身後突然「漂移」出現的時候,還是讓我有點小小的吃驚,他穿著一件藍灰色的夾克,頭上扣著一頂褐色棒球帽,下面是一張十分精緻的、東方少年的臉。

「太漂亮了。」這是我旁邊的一位90後小姑娘的第一聲驚歎。

鹿晗坐在我面前,就是一位乾乾淨淨的鄰家男孩。他顯得很有禮貌,這應該是韓國式禮儀教育的結果,在幾個小時的交流中,他對感興趣的事情會表現得很興奮,微張著嘴,像一塊純淨的海綿。

他出生於1990年,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父親是軍人,因此他的身上貌似也有一份英爽氣。他從小酷愛足球,踢前鋒,是曼聯隊的死忠粉,中學時率領年級球隊奪得學校足球比賽冠軍。2010年赴韓國讀大學,在馬路上被SM公司的星探發現,從此步入娛樂界。

2012年,鹿晗出道,擔任偶像團體EXO樂隊的主唱,迅速爆紅。2014年,鹿晗與SM解約,歸國發展。上月,他參與主演的《重返20歲》在國內院線公映。據確切的消息,幾天後,他還將出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春晚上。

從大數據的角度看,鹿晗不是一個獨立事件。

在2015年2月的男明星搜索指數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是熱門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的男主角鍾漢良,排名第二的是鹿晗,新婚不久的周傑倫則排在了第六。在年度人氣王的指數中,鹿晗排名第一,為2.59億,成名多年的楊冪則為8277萬。

鹿晗,以及90後明星的集體躍起,是2014年的一個公共文化現象。

他們被稱為「小鮮肉」,這是一個很歧義的互聯網名詞,與年輕、慾望、男色時代有關。

與他們有關的另外一個網絡名詞是「二次元」,即他們的造型及行為模式與動漫世界裡的虛擬人物絲絲相扣。

鹿晗們的躥紅,讓主流時尚界頗有點措手不及。

按往常的慣例,全球頂級的女性時尚雜誌不會選擇男星為封面人物,然而,在2015年的2月份,中國最重要的兩本女性時尚雜誌的封面,分別出現了兩張90後男星的面孔。《ELLE》選中的是鹿晗,《芭莎》選中的是吳亦凡。

「這真的不是互相通氣,是不約而同!」芭莎發行人蘇芒一字一頓地對我說。2月9日,這位在時尚界浸淫了20多年的「教母級女魔頭」,與我一起見鹿晗。

鹿晗們的造星路徑,與以往的大眾偶像明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他們是社交運動的產物。

過往的明星製造路徑,基本上延續了演藝產品——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的三部曲。可是鹿晗們則大大縮短了發酵的過程,他們首先是在社交媒體裡實現精準粉絲的聚集,而其渠道則是貼吧、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名人排行榜,等等。在形成了相當的粉絲群體後,再反向引爆於大眾媒體。這一路徑頗似幾年前的「小米模式」。在這一生態中,明星與粉絲達成了直接的溝通關係,原有的經紀、代理模式很可能被拋棄。

其次,他們代表了圈層消費的興起。

從表象上看,鹿晗們的流行與很多年前的小虎隊非常近似,可是,實質則有很大的差異。當年的小虎隊走的是大眾消費的路徑,一夜成名,舉國男女老幼皆知。而鹿晗們則較長時間發酵於特定的屬性人群中,即便在某一圈層中已儼然成「神」,可是圈層之外的人卻完全無感。

也就是說,鹿晗粉絲圈的內向性很強,族群特徵更鮮明,甚至與之前的「玉米」相比,更具有紀律性。明星能夠展現才藝的空間也變得空前的跨界多元,與此同時,其流行的生命週期將變窄,對其他圈層的滲透力則有待考驗,這應該是未來的互聯網明星或互聯網商品的基本特徵。

小眾消費、圈層經濟、跨界營銷,這些在電子商務領域已然耳熟能詳的名詞,顯然已經「入侵」到了娛樂時尚界,它們將可能再造娛樂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

告別鹿晗,看著他壓低帽簷,與中學同學「老高」一起消失在冬夜北京的薄霧中。

我問蘇芒,她正趕著要去參加好閨蜜章子怡的一個派對:「你怎麼看鹿晗?」

蘇芒說:「他們看上去很熟悉,但實際上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