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噪音 > 不再抽煙的007 >

不再抽煙的007

007系列電影的最新作品《皇家賭場》其實改編自原著小說的第一部。1953年這本小說剛剛推出,立刻就得到了巨大的反響。當時的《泰晤士報》如此評價初次登場的詹姆斯·邦德:「每一個男人都希望自己是他,每一個女人都想讓他上自己的床。」

過了半個多世紀,我相信所有拍007電影的人仍然希望詹姆斯·邦德保有這種形象,仍然希望邦德是一個將危險的男性魅力發揮至極致的性感偶像。雖然我還沒看過剛剛推出的《皇家賭場》,但是我肯定有一點是今非昔比的,那就是香煙。

當年的007是個超級煙槍,不只指定要吸一家英國老牌煙草商為他特別訂製的香煙,而且一天起碼得幹掉六十根。在賭桌上固然要抽煙,在開跑車追逐壞蛋的時候仍可好整以暇地夾著根煙,與美女春宵一度之後更是不忘來一支事後煙。

007的魅力來源之一就是他的煙。但是他和大部分電影呈現出來的正面抽煙英雄不同(例如《卡薩布蘭卡》裡的亨弗萊·鮑嘉〔Humphrey DeForest Bogart〕),他不只是靠抽煙抽得很有型來吸引人,還有別的特點。一般而言,那些影像裡把煙抽得很帥的人物從不會強調吸煙有害健康,因為這將會使人想起他們漆黑的肺部。可是邦德卻反其道而行之,小說固然用去了許多篇幅細緻地描繪他取煙吐煙的動作姿態,但更令人矚目的是作者毫不避諱地談及香煙可能損害邦德的身體。

在原著小說裡面,弗萊明屢次提到邦德強壯的身軀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煙草拖垮。甚至有一幕,他去做例行檢查,醫生報告指出他若改不掉一天抽六十根煙的習慣,遲早會破壞了自己的身體。

這是為什麼呢?理由就是要從反面塑造詹姆斯·邦德無懼的性格。他抽煙就和他孤身深入敵人基地一樣,是件冒險犯難的勇敢行為。007的獨特魅力就在於他對自己和敵人的生命都毫不在乎,男人想變成他,是因為每個人都在心底想像自己其實是個冒險家。女人喜歡他,是因為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致命的誘惑吸引。

所以007或許是歷史上第一個從吸煙危險這個角度,反過來突出自己吸引力的抽煙英雄。有趣的是,事隔五十多年,007不怕的東西成了所有人避之不及的禍源。

前幾年,薩特百年冥壽,法國國家圖書館特地設展紀念。其中羅列大批相片,幅幅放大如真人尺寸。如此一來,大家就能清楚看見這裡頭的薩特永遠煙不離手,否則怎麼會每一張照片都有一根煙或者一管煙斗呢?於是館方使用計算機圖片修理技術,把那些煙的痕跡全部抹除。薩特的嘴巴因此嘟出了一個比他那斜眼還要奇怪的形態,他的手指也常常作出近乎神經痙攣的詭異姿勢。消息一出,群情激憤。這是法國呀!人人生而自由,尤其是吸煙的自由,國家圖書館怎能學老美那一套健康的專制?又怎能學斯大林式的照片謊言,去偽造歷史真相呢?

我由此想起,一生閱女無數的薩特原來也許是個哲學上的007;思想的冒險為思想者帶來危險的誘惑。表面上看,他和高大瀟灑的詹姆斯·邦德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但那團永遠圍繞著他們的煙雲則透露出了一致的暗號:此人危險。

假如連法國國圖都能這樣子對待薩特,那麼我絕對不會意外未來的觀眾將會看見無煙版本的007老錄像。到了那時候(如果我還活著,沒有死於肺癌),我一定要告訴年輕人歷史的本來面目,甚至冒著可能被視為瘋子的危險,去向他們解釋什麼是煙,什麼是屬於煙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