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麼慢,那麼美:慢一點,才能發現幸福的全部細節 > 融入生活之中的諾貝爾精神 >

融入生活之中的諾貝爾精神

金錢這東西,只要能夠解決個人的生活就夠用了,若是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才的禍害。有兒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給他們教育費用就行,如給予除教育費用以外的多餘的財產,那就是鼓勵懶惰,會使下一代不能發展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聰明才幹。

——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基於激發人類對自身創意價值的認識,當年諾貝爾對金錢和遺產進行了以上闡述,並在遺囑中指定將他的全部財產作為一筆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為獎金,分配給那些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學、文學及支持和平事業領域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獎項從1901年開始至今,每年在其辭世的日子12月10日頒發的諾貝爾獎,其本身如今已成為北歐人對人類自身探索領域的精神象徵。

討論諾貝爾獎之前,讓我想起曾經參加過的一次在德國柏林舉行的首屆歐洲少林功夫文化節。那是一次機緣巧合,被作為北歐某華語報紙的記者,應朋友之邀前往採訪。去之後才訝異少林功夫在國外之盛!那次因為少林方丈帶嫡傳武僧團親臨,竟有約150個國家代表隊參加盛會,而且習武者絕大多數都是外國小孩,盛舉可見一斑。但許是方丈要顯示我佛慈悲的情懷,又因為是首屆,想要少林功夫「世界傳承」,為了鼓勵和宣傳,竟是參賽者皆有份得獎。

首屆,組織方不免忙亂,忙中參賽等級混亂者有之、劃錯得獎名次者有之,更有甚者到最後幾十人一撥一撥站到台上領獎,頒獎的師太和主持人已經分不清誰是誰了。其中不乏冒名頂替者,明明不是第一名,卻衝上台去站在冠軍隊伍裡獲得獎牌。一時獲冠軍獎牌者如過江之鯽。我就親見一個名落孫山的華人習武者衝上去領了一塊兒冠軍獎牌。而且親見他的外國隊友一臉吃驚和不可思議。後來這個小伙臉上訕訕地,停了停,自己把獎牌摘下來塞進了衣兜裡。

阿彌陀佛!當時除了盛舉的熱鬧非凡,同時另一種氣氛也在會場瀰漫,那就是很多潛心修習中國功夫的外國人尤其是外國少年,臉上和眼睛裡流露出的不解和失望。和我同去的一個瑞典少年,雖然得了冠軍,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明明失誤了,表現得也不好,為什麼還要給我冠軍獎牌!」

歐洲人祖上幾乎都是尚武的民族,騎士精神是中世紀人靈魂和價值的核心。一個具有騎士精神的人,可以在沙場戰死,可以在格鬥中喪生,卻絕不容許苟活或者被當作弱者施以同情和憐憫。雖然今日的歐洲斗轉星移,騎士精神不再作為評判一個人道德高貴的標準,但是不勞而獲的「拿來主義」依然被視為弱者的行為。坐在我身邊的一個8歲的法國小男孩,寧可因為失利獨自飲泣,也沒有冒充勝利者竊得不屬於自己的榮譽。所以在舉場熙熙攘攘中,我的心反而變得沉默了。

因為鄙視不勞而獲的「拿來主義」,歐洲人尤其北歐人,就分外崇尚個性化、創新創意化,凡事都樂於獨樹一幟,各個領域的創新和設計總是在北歐大地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聞名於世的諾貝爾獎,就是學術界鼓勵創新的一個標桿。自從1901年起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將其畢生無論人文的還是物質的財富奉獻給世人,他所提倡的「求實、創新和奉獻」的科學精神就一直在北歐人的心中流傳。在學校教育裡,創新教育從小被注入孩子們的意識中,這種教育不是單向的,而是融入整個「追根溯源」的探索之後得出的專屬於自己的創意。

我在學校裡的學前班實習期間,有一周的主題是「我們喝的牛奶從哪裡來」。根據這個主題,老師們做了一個頗有規模的系統體驗:先是組織孩子們去郊區的奶牛場參觀,參觀前農場主講解奶牛的「飲食起居」:吃什麼、喝什麼、幾點戶外活動、幾點入欄睡覺。

時值隆冬,奶牛全在棚內圈養。廠區內部有一套從擠奶到牛奶消毒、裝瓶的自動系統,通過這個流水線,最天然的鮮牛奶可直接被送到各超市售賣。農場是政府指定的可參觀區域,孩子們被邀請到農場餐廳內品嚐奶酪、酸奶等各種奶製品。走時還有一個小小的印著奶牛寶寶的牛奶杯贈送。

回來之後,老師們這才要求孩子們自己創作一個有關奶牛的作品,體裁不限。於是,奶牛們出現在孩子們的畫作中、泥塑中、故事中、歌詞中,以及即興表演中。

一趟奶牛之旅,激發了孩子們如此強烈的創作興趣。孩子們在親身經歷和體驗中抓住了各自觀察到的本真,又從本真開始創造。這與我童年求學時的「老師黑板上畫一頭吃草的奶牛、學生作業本上畫一頭吃草的奶牛」的灌輸式模仿教育是如此不一樣。模仿慣了,就難出創造發明的天才。但在北歐國家,孩子們從小被鼓勵創造發明。孩子們手工課上自己設計出來的珠子手鏈和項鏈,是媽媽們驕傲地戴著出席聚會的最閃亮的配飾。

金錢可以買來模仿,卻買不來創意和興趣樂趣。要勸服一個北歐人「委曲求全」,那簡直「難於上青天」。但若興趣使然,則會全力以赴、倒貼都可以。所以,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個設計師只是為了一把椅子的一個轉角,而親手觸摸過上千個鵝卵石的弧度;為了一個舒適的角度,甘願當一把「人肉椅子」,在街頭讓幾百人試座以感受不同屁股帶來的細微之處的差異。

北歐人對競爭從來都是認真的,所以各種炒作鮮見於諾貝爾獎項中。從1901年開始至今,一個世紀過去了,人們依然對諾獎懷著如此虔誠之心。

每一年新鮮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都是當年大熱的閱讀聖物!獲獎者如莫言、如愛麗絲·門羅,其書一時「洛陽紙貴」並非只因為作者的文學素養,人們也願追隨評獎者們的匠心慧眼,去體驗一個更高層次的閱讀歷練。在這方面,傲嬌的北歐人總是對有實力的大師們懷著虔誠的信仰。

諾獎每年被提名的人不少,可得獎的只有一位。但在這裡人們永遠願意靜下心來,去體驗得獎者的非凡之處,而不是為落選者吵吵嚷嚷打嘴仗。與別人比是愚蠢的,每個人在這世間都是獨一無二的。人們要做的永遠是挑戰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每個人的價值都是貫穿在自我而非他人的一生中實現的。想通了這一點,你就想通了北歐人平和的心態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