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麼慢,那麼美:慢一點,才能發現幸福的全部細節 > 如何使生活充滿張力 >

如何使生活充滿張力

有一次路過市立圖書館,看到裡面寬敞明亮的展廳正在佈置畫展,詢問這樣的大展廳租金如何。北歐這邊如果以私人名義租房子來做一天活動,價格貴得離譜。比如去年公司要租一個教育機構的教室用一天,結果告知4小時2000克朗。當得知是協會名義租,他給出了一個價格,活動一天的費用1000克朗不到,要知道這是足球場那麼大的展廳啊!不禁暗自驚奇,怎麼協會的待遇就這麼好!但是實實在在的,這就是北歐社會對多元化的協會活動的支持。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財力上。

一個有點想法又勇於去實現的人,這樣的性格,在其他一些地方也許是容易碰壁的,因為其不合群的性格,會遭到大多數人的排斥和反感。所以在我們以和為貴、崇尚中庸之道的民族歷史長河裡,三國魏人李康在其《運命論》裡早大發感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而在北歐諸國,則又提倡疏導、釋放,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政府不單鼓勵各種有思想、有才幹的志同道合者組成協會,充分發揮其特長,還在物質上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通過溫和有序的引導與支持,終於造就今日協會百花齊放的局面。

活躍的協會像一個個活力細胞,使北歐社會充滿生活的張力。良好的協會運作模式,也像黏合劑,讓人們既表達了想法,又證明了其價值。

我所在的海港城市哥德堡,因其工業城市的魅力,成為了移民的聚居地。除了人數尚不算多的從東南亞來的如華裔、泰國人、越南人、日本人等,更大部分是從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等穆斯林等國家來的移民。從中東地區來的移民,又以戰爭國家的難民為多。如何使不同族裔的人和平穩定地生活下去,協會在此時就彰顯了其無比強大的黏合作用。所以整個哥德堡,大大小小的協會竟有上百個。

北歐諸國,工會、僱主協會、商會等民間組織發達活躍,它們既獨立於國家政權之外,又能夠進入政治過程,對公共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協會的性質,也多由保護婦女兒童協會、文化藝術協會、商會、同鄉會、聯誼會等等林林總總的名目構成,都屬於民間公益組織。

如果一個協會人數達到一定規模,比如50個人以上,就可以向政府申請月租很少或者完全免費的固定場地使用。舉行大型活動比如文化節的時候,還可以向政府申請補貼,補貼視活動規模大小,從幾千到幾十萬不等。

北歐的租房價格,通常一個小兩室一廳,每月都要至少三五千房租。但是給協會的場地,因為考慮到活動人數及場地,通常都是整個一層樓,或與此等同的面積,且是免費。所以有時總想到北歐人的「捨得」二字。

輕物質,重思想,不僅是北歐人個人的人生態度境界,也是整個社會的映射。要說北歐條件最好的公共設施,一個是幼兒園,一個是學校,再就是城市博物館和圖書館。一幢鬧市中的百年豪華公寓,尤其是以前有錢人捐贈的那種,如果獨幢別院又恰巧在一樓,通常都會改造成幼兒園,毫無懸念。

我做幼兒園老師兼職期間,接觸過哥德堡大大小小市中心的幼兒園(因為選的是市中心兼職中心),其中不少幼兒園,都是這種別墅加大院子改造而成的模式。私人買,這種別墅通常千萬起價昂貴的價格有難度。可為了教育,也為了壓制有錢人的做派(即使有錢,也不是什麼都能買的),統統規劃到教育機構或福利中心做公共用途。

因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所以2006年定居瑞典之後,2008年就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哥德堡中瑞文化交流協會。協會一方面介紹、傳承中國古典精粹文化,讓大家領略中國文化之美,另一方面也將北歐優秀的文化及文明傳介到中國,讓大家更好地認識和瞭解北歐。而在組織成立和運營這個協會的過程中,也讓我充分瞭解了北歐協會運作模式。

想要成立一個協會,取得政府認可的合法身份是第一步。所以協會章程就顯得很重要,洋洋灑灑瑞典文三大頁,裡面包括協會名稱、負責人、協會目的、全年活動籌劃安排,以及理事會成員簡介、收取會員會費等。裡面當然還有稅務報表以及必須要求的年會財務報告等。協會雖說是公益性的,但是在瑞典這樣一個「以稅治天下」的國度,稅務報表即便按程序,也是要填的,只是簡單說明協會的財務運轉狀況。協會會長及理事們不是終身制,幾年大選一次這個協會內部自己制定。

一經取得合法身份,協會的活動就會在各個方面極大程度地得到政府的支持。比如同樣是租場地,以個人或者公司的身份,價格高得出奇,而以協會的身份,便可獲得一個「白菜價」。另一方面,北歐社會是個兼容型的社會,不但注重自己國家文化的宣傳,比如國外出版社若有意翻譯瑞典書籍,瑞典政府會有個這方面的補貼措施給這家國外出版社和譯者,因為這是對瑞典文化的一種宣揚,所以要支持。同樣,也非常注重國外文化在本國的宣揚,比如每年在哥德堡的中東移民聚居區,都會舉辦各國文化服裝舞蹈遊行集會,參加這些協會,都會多多少少得到政府的補貼。

有人說,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是看這個國家對待女人和孩子的態度,在北歐婦女兒童協會及青年會會分外得到重視。比如青年會,在這個青年協會裡,只要每個會員的年齡在26歲以下,在協會成立之初,都會按人頭得到800克朗的補助,用於協會運作。

大大小小的協會活動,不僅打發了北歐漫長的冬日,為人們的生活裝點了無盡的情趣,也為一個又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提供了展示其價值的舞台。北歐業餘休閒生活確實比較悶,沒有KTV,沒有林林總總的娛樂場所。週末大家最大的去處就是咖啡館和酒吧,除此之外無他。尤其在漫長的從10月到次年3月這段幽冷黑暗時期,不出去會會朋友,參加點協會活動,簡直會悶死。

北歐的華人協會活動

而且出國的精英不少,身邊認識的人,動不動就是「潛伏」民間的前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或者數學世家,又抑或書法家畫家專業戲劇票友。協會活動,平時娛樂一下,遇到重大場合比如國家領導人來訪中外首腦濟濟一堂,藝術團代表海外僑團一表演,藝驚四座,也算給咱華人平添三分自豪。

在瑞典人自己的協會組織裡,和中國文化有聯繫的最恆定持久的可算瑞中協會,這個協會主要由瑞典人創辦,意義就在於在瑞典中國之間搭起一座文化的橋樑。這個協會還有雜誌,刊登一些中國文化歷史典故、風俗民情與時事,是很多瑞典人瞭解中國的小窗口。

北歐協會的意義,不僅活躍了人們的生活,也使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出來的移民們有了一種歸宿感,和本民族文化傳遞的使命感。這讓即使移居異國的人們,亦可通過協會這樣的方式將本民族文化傳承下去。從這一點,又可見北歐社會多元文化形態開放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