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觀念的水位 > 大家一起來算賬 >

大家一起來算賬

麥德胡卡,一個印度學者,有一次坐飛機時受了刺激。那天上飛機前他剛看了美國的大選辯論,發現其辯論總是針對具體的政策及其效果,但是在飛機上看到的印度一個州級選舉辯論則剛好相反,其辯論完全空洞無物,既不談論政策也不談論績效,就是道德口號和人身攻擊而已。對比如此鮮明,令其深受震動,下了飛機之後,他創辦了「國會研究服務」,一個旨在為印度政治家提供政策信息的思想庫。

麥德胡卡的觀察可以說指出了成熟的民主制和不成熟民主制之間的一個核心不同,那就是政治辯論的技術含量。好的政治辯論應當集中於具體政策,而不是煽情或人身攻擊。但是縱觀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民主,政治辯論內容往往是「你是某某階級代言人」、「你是某某國家的走狗」、「你不顧人民的死活」這樣的口號式話語,或甚至乾脆直接在議會揪頭髮、扔鞋子。

我最近觀察英國的媒體時,也受了一個類似的刺激。這個刺激的來源是英國財長2009年12月9號在議會作的「預算前報告」。「預算前報告」是英國政府每年兩次的財政報告之一:一次在4月,一次在12月左右。由於明年5月英國大選在即,這次報告格外受人關注,因為它對選票流向可能影響巨大。

令我受刺激的,首先是這個報告內容的清晰具體:它不僅把所有的問題和解決提案說得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把這些提案將會如何影響不同階層、行業的普通人生活交待出來。問題:政府總債務過大(占GDP56%)。解決辦法:第一,50億的開支削減,但教育經費仍會增長0. 7%;第二,凍結公務員工資和養老金兩年;第三,提高全民保險徵收比例0. 5%(只針對收入2萬英鎊以上者);第四,對今年銀行業獎金一次性繳收50%稅收,由此籌得5億英鎊……整個報告聽下來,就像是一個工程師在談論一個汽車故障一樣高度技術化。從哪開源,從哪節流,開多少,節多少,一清二楚。事實上財政部專門就該報告作了一個網站,詳盡闡述報告的細節,並設有「預算將如何影響你」、「預算將如何影響你所在地區」的欄目,甚至還設了「財政部推特」,及時解答民眾的問題。

我當了幾年老師,改作業最深的感受之一就是,最差的論文往往是最難改的。因為你要評論一個人的論點,首先要知道他在說些什麼,而差論文的特點就是你不知道它在說些什麼。就是說,對具體清晰的逃避也就是對批評的封閉。這一點大約不僅僅適合學生論文,也適用於政府財政報告。雖然現在各國都在提倡政府「信息公開」,但在我看來,如果僅僅把政策「一鍋粥」地端出來,既不歸納問題或闡述方案,也不解釋這些政策具體如何影響普通人的生活,公眾面對它,就像一個老師面對一篇不知所云的論文,很可能還是不知道如何參與對它的討論。

這個報告事後激起的廣泛討論同樣令我震動。報告出爐當天開始,各大報紙、電台、電視台、博客都開始對它進行爆炸式討論。隨便打開一張報紙,都是「債務災難的真實成本」、「毫無目的的民粹主義」、「商界『陪審團』的看法」、「一塊忽視債務問題的政治糕點」等鋪天蓋地的評論文章,可以說把這個報告的每一個毛孔都透視了無數遍。有的批評政府拿銀行家開刀是作政治秀,有的說報告對於解決政府債務問題是杯水車薪,當然也有的說在解決債務和保護福利之間走鋼絲,這個報告實屬不易……批評雖然眾多,但絕大多數批評都是就事論事、充分論證的「技術型」批評,打著算盤在跟報告一筆一筆「對賬」。即使是網民,也幾乎看不到那種「布朗政府這個吸血蟲」、「財長滾下台去吧」這種只有情緒沒有論證的評論。

拿《金融時報》上一篇叫做「報告是財政糖漿還是錯藥」的整版文章來說,它把討論分成8個小問題:1. 公共財政局面到底有多糟?2. 政府的藥方是什麼?3. 這些藥方與4月份財政報告有何不同?4. 誰是最大的買單者?……分門別類來介紹和評論,並配備了很多圖表、歷史數據,完全可以說是一篇濃縮版的學術論文。

固然,技術化討論背後往往都有意識形態的影子,但是人們願意為自己的意識形態尋找論據、做出論證,而不僅僅是喊喊口號、攻擊對方的「動機」和「人品」,這本身就是一個重大進步。當然這樣「學術化」的政治討論,相比喊口號和挖動機,相比議會裡的揪頭髮扔鞋子,往往顯得枯燥無味,沒有娛樂性,但正如偷懶不可能獲得科學或者商業上的成就,良好政治也沒有捷徑。它也許需要「熱淚盈眶」或者「熱血沸騰」,需要「感動中國」的包青天或者海瑞,但更需要每一個人,上至政治家下至普通公民,從老老實實做政策知識上的功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