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觀念的水位 > 倒霉的英國議員 >

倒霉的英國議員

因為人在英國,以前有編輯朋友問我能不能寫點「英國政治」的文章,我笑道:英國還有政治嗎?這當然是玩笑。我的意思是:英國基本國泰民安,大風大浪的政治鬥爭已不多見,有的都是小修小補的技術問題,談起來有點沒勁。而事實是,政治問題的大與小,總是相對而言的:吃慣麻辣燙的人,面對一鍋紅辣椒都可以若無其事,而不習慣吃辣的人,菜裡出現個把紅辣椒就會吃得汗流浹背。在我看來雞毛蒜皮的事,在英國人自己看來,則可能驚天動地。

最近英國的議員報銷醜聞,大約可以說明英國政治之現狀。

2009年3月,英國媒體開始報道女議員史密斯的可疑行為:她6年來以「第二套住宅津貼」的名義報銷了11萬英鎊費用(大約相當於人民幣110萬左右)。眾所周知,在英國議員是全職工作,一方面他們要在倫敦上班,一方面要跟自己的地方選區保持聯繫,所以法律規定外地議員可獲第二住宅津貼,目的顯然是鼓勵議員在高效工作的同時能夠「常回娘家」,保持和選民的聯繫。但問題是,史密斯的倫敦住處並不是她的,而是她姐姐的,她只是時不時住其中一個房間而已。她把它登記為第一套住宅,顯然是為了能夠享受「第二住宅津貼」,因為政府不直接補助議員第一套住宅。

這就成了英國政治裡的重大醜聞了。對於「吃慣麻辣燙」的人來說,她堂堂一個議員,在倫敦連房子都買不起,在倫敦工作卻只能借住姐姐家,這簡直是清廉的標誌了,何況借住的房子算不算第一套住宅,這本身也可以爭議。當然對於「不習慣吃辣」的人來說,她把自己的主要住處註冊成第二住宅,顯然是在行騙。

媒體乘勝追擊,乾脆把史密斯的「第二住宅」報銷賬單翻了個底朝天,其中有:暖氣104鎊;電視機370鎊;門墊14鎊;洗衣機320鎊;牙刷架2鎊5;浴缸活塞8毛……一個議員連浴缸活塞都拿去報銷,太糟蹋納稅人的錢了。但對「吃慣麻辣燙」的人來說,一個政治家連花8毛納稅人的錢都有記錄在案,不得不說這個制度非常透明。在某些國家,別說8毛了,8千、8萬、80萬的消失都可能無聲無息。「吃慣麻辣燙」的人甚至可能還會竊喜:洗衣機320鎊、電視機370鎊、門墊14鎊……這個議員夠窮酸的,我們家洗衣機還花了499呢。

史密斯醜聞只是一個導火索,接下來的一個月,媒體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報銷曝光」運動。議員麥克納提也被曝光,他12年來報銷了6萬鎊的第二住宅津貼,但這套房子其實主要是他父母住的;貝克特報了129鎊的下水道清理費;費萊特80鎊的窗戶清理費;卡梅倫1741鎊的貸款利息……連首相布朗都不能倖免:他報銷了清潔費和有線電視費415鎊。英國人對這一切義憤填膺,我卻有些嘀咕:首相看電視還得自己先掏錢然後再報銷?領導看電視不應該是「下面的人」給辦好嗎,還什麼錢不錢的。

雖然這些報銷中的大部分嚴格來說都是合法的,但在議員們工資已經比普通人高的情況下,納稅人還要掏錢來為議員們請清潔工、通下水道、修花園,這顯然又是不合理的。結論只有一個:「第二住房津貼」制度本身不合理,漏洞太多,需要改革。這也正是內閣對眾怒作出的反應:布朗政府正展開調查,夏天將公佈所有議員的報銷收據;他還表示要廢除第二住房津貼制度,代之以更合理的制度,預計明年推出。

可以看出,英國的「報銷門」事件得以解決,政府信息公開是一個關鍵因素,但是信息公開本身,又依賴媒體自由、政黨角逐、權力制衡等機制。僅僅依靠領導人的「決心」,信息公開很可能流於形式,甚至成為政治作秀。一般來說,誰也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想根治浪費公款,只有把「搬起石頭」的權力交給別人。

這種「問題-曝光-改革」的政治鏈條大約是英國政治從大風大浪走向小修小補的歷史路徑。一有火苗就被發現,一被發現就被撲滅,英國政治就是這樣變得「沒勁」起來。相比之下,某些國家面對熊熊大火而不動聲色的政治則「精彩」多了。就在英國首相為幾百塊有線電視費而受到公眾質疑時,中國的公款消費則高達數千億計。相比可以公款瀟灑享受幾千甚至幾萬元一桌飯菜的中國官員,花8毛公款都會被盯梢的英國議員們,真的是很「倒霉」,大約只能哀歎自己怎麼就這麼「不幸」,生在英國了呢。